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施工现状问题的研究
  [摘 要]如今,在世界建筑技术领域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就属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了。它采用领先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系统,在搭载设计优化,让建筑物变得愈来愈智能、舒适、便捷、安全。本文将联系实际状况就当前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由此给出可行性高的建议以有利于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技术 智能化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149-01
  由于人类对建筑方面的要求愈来愈高,再加上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技术正凭借着其舒适、安全、领先、便捷的特征逐步迈向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新时代。正因为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使用者众多,运用广泛,因此在建筑技术领域内,该项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变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1 当前我国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情况
  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沿海等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建筑施工是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今该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领先的。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成功的北京发展大厦当前已被我国认定成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应用的最初模型,而我国大陆第一座智能化的商务大厦则是建于1993年的广东国际大厦。伴着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提升,我国智能化建筑数量日趋增多,比方说现在建成的超过180m的建筑均具备相对健全的智能化功能。依照相关统计数据,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运用主要反映于行政机构、金融业、医院以及商业等公共建筑中。
  2 目前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智能化楼宇建筑内大部分涵盖了电梯控制系统、出入控制系统、hvac系统以及消防等多样系统与设备。www.11665.coM此类系统与设备的供应商通常都不同,且其在提供上述系统与设备过程中大部分仅会重视自己供应的设备的运用情况,却不会综合考虑其所供应的设备、系统同别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为使得多样系统之间能够实现直接的互联与通信,设施管理人员要对多个系统界面进行操作,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影响设备管理效应的发挥。除此之外,此类子系统的封闭性会较大地影响到在改造与扩建过程中对产品的选择性,使得设备选型按性价比挑选供应商与产品变成了不可能,就算是系统部署之后,也无法确保修配件供应商进行修配,再加上后期设备的维护费用昂贵,使用产品不便捷,这无疑会增加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各个子系统无法直接支持互动,使操作变得更加复杂,举个例子,火灾发生后,火灾报警系统要变换风门的位置,把风扇关掉,这就是系统间的互动作用;对用户而言,其务必要面临不一样的用户界面来对不同的子系统进行管理,使生产率大幅降低,加大了管理人员的使用学习负担。
  3 以一般项目中弱电系统工程监理为例简单阐述下列几大常见问题
  因弱电系统系统有着很高的智能化要求以及严格的技术要求,其大部分设备是进口器件、牵扯到很多种器件、材料与设备种别,再加上时常在前期设计阶段出现对设备规格、型号、材料的确定不健全、不精确等缘由,故要认真地进行检验抽查。国家针对弱电安装工程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要求,其规定:施工队伍应具备熟练掌握并运用弱电安装的能力。然而,因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与个体性问题,在部分易忽略与比较隐蔽的问题不能处理到位,甚至还会出现监督、管理失去控制的局面。通常来说,一般项目中弱电系统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对弱电系统的设备机柜安装要求不够重视,如机柜要求安装得牢固、平稳,应依据施工图的防震要求加固;接线端子的标志当清晰、完备;在安装过程中,ups电源柜应先考虑到板、梁的承重荷载;为了方便检修与安装,机柜背面墙之间的距离应超过0.8m;机柜要接地。
  3.2 在弱电施工时,施工单位岁重视各子系统的使用功能,但却将观感验收忽略掉了。如:当弱电井放入控制箱后,未把控制箱中的接线放整齐;未按照一定顺序将室内各子系统的信息面板排列好,没有以计算机打印好标识等。
  3.3 穿过楼层桥梁时,未进行封堵或以防火泥封堵。
  3.4 消防探测器、弱电到梁边、墙壁的水平距离不足半米。
  3.5施工单位易忽略将拥有国家级检测报告的浪涌吸收装置装设在主机房专用配电箱中的低压配电母线上。
  3.6 强、弱电线缆交叉或者平行敷设时,存在间距不

0.3m的情况。
  3.7 室外埋进地下的弱电配管依据规范应采用钢管敷设,而非pvc管敷设。
  3.8 主机房中均压环未按规定安设2个接地点,同时,主机房中吊顶内龙骨、地板支架以及墙面龙骨均未和接地网相连。
  3.9 通信线和其他弱电线交叉或平行敷设过程中有间距不足0.1m的情况。
  3.10 主机房中活动地板下方的低压电路未采用铜芯屏蔽电缆或者铜芯屏蔽导线,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相距不远,更有甚者存在并排敷设的情况。
  3.11 弱电线缆没有平直地布放,出现了打圈、扭绞等现象,部分线缆深圳因外力的影响而受到损伤与挤压。
  4 解决上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4.1 确定弱电工程的工程界面,为系统集成打下良好的铺垫。事实上,智能化技术就是设计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性工程,其本身就要求把所有相关科学技术联接成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加快工种间的交流与协调。做好大量接口与界面问题。对于强弱电专业而言,务必要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明晰自己的系统需求,然后再具体地划定界面。
  4.2 需进行全程化监理。与别的分部工程不同的是,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的质量务必要在建设时一次性满足所有的规定要求,故在监理过程中要树立并增强全面质量管理观念。但是,由于弱电工程中有大量隐蔽性强的工程存在,使得整体完工后返工与检查、纠正的难度增加,因此务必要及时追踪,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刻修正。
  5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智能化技术的实际施工情况所作的简单剖析,但是在未来,智能化技术发展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怎样实现智能化技术的长远发展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建筑当中变成了社会各界极为重视的课题之一。
  5.1 政府积极鼓励并高度重视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在资金、科学研究以及政策等上给予智能化技术以支持、引导。不管是在智能建筑设计研讨会上,还是在上海市指引智能建筑文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无不彰显出政府对智能化建筑技术领域的竭力支持与高度重视。
  5.2 限制我国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的问题
  5.2.1 与传统的技术领域不同的是,智能化建筑技术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但其技术的发展尚未健全与城市,还有待于提升。虽然是如此,此项技术依旧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状态中。
  5.2.2 技术协调理顺是制约当前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的一大问题,同时它也是智能化建筑建设时确保技术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既要协调好智能化各大专业子系统,又得协调好工程项目的立项、施工、方案、监理、设计、物管以及验收全程,并统筹兼顾,协调好技术资质管理。
  5.2.3 要想实现产业化,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是必要前提。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当中依旧是以具备国外技术系统产品设备为主。
  5.2.4 如今我国极力发展的智能化技术并非是一种设备单一、技术单一的产品,其是多技术、多学科、多专业综合应用的总体反映。
  5.2.5 智能化建筑牵扯的学科与专业多样,是交叉学科系统工程。目前,智能化建筑的问题中以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分离最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孙小春,许伟,赵瑞林.楼宇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其造价确定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
  [2] 卢卫.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09.
  [3] 赵济安.对现代建筑智能化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研究与分析,2007.
  [4] 陈法峰.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通病与监理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10.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技术 楼宇智能化 楼宇智能化 技术 楼宇智能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于智能家居的6410网关网络文件挂载
    浅议建筑工程的弱电智能化
    智能化水稻芽种生产系统在其他农作物芽种生…
    基于智能建筑中弱电设计的分析
    浅谈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在高校宿管中的应用
    基于ARM/GSM/GPS智能醉驾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
    浅析多元智能理论下职业院校汉语教育改革
    传统和智能故障检测模块组成的电子工程故障…
    ARM环境下的智能仪表设计开发
    智能天线在TD—LTE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智能光网络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初探
    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