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人水和谐 实现防洪减灾
  [摘 要]洪灾是由于人类在开发江河冲积平原的过程中,进入洪泛的高风险区而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一系列问题。我国江河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夏季的季风暴雨和沿海的风暴潮。在气候异常年份,某些江河流域出现强度大、笼罩面广的大暴雨以至特大暴雨,就形成这些江河的大洪水以至特大洪水。要完全消除洪水灾害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与自然协调共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要准备在发生大洪水时,让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以免发生影响全局的毁灭性灾害,同时必须重视灾后的救济和重建工作。
  [关键词]洪水 治水 防洪减灾
  中图分类号:tv8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251-01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防洪减灾是人们发展水利,制约水害,恰当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在防洪减灾中正确处理好人与洪水的关系,才能使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洪水的预防措施分为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水库的防洪减洪系统,河道的堤防都属于工程措施;而洪水预报则属于非工程措施,洪水预报通常在洪水来临前都会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分洪的准备以及人员的转移工作。在水文领域,洪水与干旱一样,都是有随机性与变量性的,人类不可能将之控制。对于洪水,我们应该保持一个理念,那就是去适应洪水而不是控制洪水。
  1.传统治水方略存在的问题
  1.1 为了更深切地了解由征服自然到改造与适应自然相结合防洪观念转变的合理性与客观必然性,有必要对传统治水观的得失做进一步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繁衍,人们逐步向河流下游平原开辟生存空间,防洪问题因而日渐突出,堤防建设成为人们与洪水斗争的主要手段。wwW.11665.COM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人们有条件兴建高坝大库滞蓄洪水,“与水争地”有了更强大的手段。反思几千年来人们正是走着一条在改造自然环境下的社会发展之路,这是人与洪水关系的主流。但是,这种改造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开辟了大片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水灾不断,并且愈演愈烈。
  显然兴建防洪工程控制洪水灾难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兴建防洪工程必须有资金和科技投入,因此,防洪能力建设直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关。同时,减灾效益并不是减灾投入越多,效益越大。而是投入达到一定水平,同等的减灾投入所带来的效益就会下降,甚至于工程能力提高到一定阶段,就有可能入不敷出,存在限定值。因此必须寻求调整社会发展以适应洪水的新办法,谋求改造与适应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措施,以减少投入而增加产出。
  1.2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防洪工程能力将随之下降。
  据统计,我市已建成水库86座,其中大型3座,中型10座,小型73座,据2002年病险水库普查,其中有36座病险水库。海河流域诸河的行洪能力,主要由于淤积影响,已成下降趋势。总的来看,由于水库和河床淤积以及人为设障,现有河道、水库和天然湖泊的泄洪调洪能力逐渐下降,每年防洪建设所提高的防洪能力甚至不能补偿已有防洪能力的衰减。
  1.3 影响洪水灾难增长的因素还在于,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
  社会的进步对防洪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防洪减灾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而且负担还会增加,这是我们面临的客观现实。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始终伴随着对水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水的规律,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我们可以修建高坝大库滞蓄洪水,调节径流,在自然面前,人类取得了进一步的主动。但随着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又产生了新的困难和矛盾。总体来看,在自然力面前,限于技术和经济条件,人们控制洪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盲目追求战而胜之。重视灾难的社会属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和治理措施,把防洪减灾作为国土整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长远的综合治水总体规划,建设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系,为有效减灾开辟新的途径。
  2.对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的构想
  所谓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既要有效地担当起向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难担负起共同防洪减灾的任务。由防洪转变为防洪减灾,由对付自然水的工程措施转而为改造自然和调节社会以

适应自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将牵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当广泛的范畴。突出表现为防洪领导体制的一体化: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配合;需要流域内有关行政区的协调一致和统一领导;需要防洪工程投资分摊和防洪保护区与灾区之间的经济补偿;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建设等,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2.1 提高工程防洪标准
  我国现有工程防洪标准大大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高于孟加拉等经济不发达国家,与印度标准相近。但我国洪泛区和经济发达区重迭,经济高速发展要求现有工程标准必须提高,虽然提高到什么标准适当仍需要全面论证,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不能等待,9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紧张的状况,要求工程能力在二、三十年内有显著的提高。除新建水库外,高度重视和抓紧病险水库除险更是重中之重。工程防洪不可或缺。但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完全免除水灾是不可能的,即使力所能及,也不经济合理。需要合理性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以最少限度地减少灾难损失和保障社会安定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与洪水较力。
  2.2 调整社会以适应自然的减灾措施
  这是针对洪水灾难社会属性的减灾对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建设,发展与增长不能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加强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不单是防洪的需要,也是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改善中国大陆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东、中、西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基本保障。
  2.3 完善体制建设
  我国防洪减灾事业面临的挑战,既有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与洪水威胁严重地区相重叠的不利形势,也有社会行为和体制建设的缺陷带来的障碍。而一个流域内的水土资源是密切联系的,防洪、除涝、供水、污水处理以及更广泛的环境建设,都是以流域为单元的。这一观念已在世界范围里得到广泛认可。防洪减灾事业是涉及面广泛的一项公益事业,涉及地区广,部门多,利害关系复杂,因此,需要密切协调、统一规划和高度权威。
  因此,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发展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总体目标是:一旦在江河发生常遇和较大洪水时,防洪工程设施能有效运用,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保持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 徐乾清.中国防洪减灾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09.
  [2] 周英.中国水利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07.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实现 洪水 防震 洪水 洪水 防震 抄报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当代教育中应坚持的和谐理念
    促进城乡学生融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关于中部崛起城市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
    加强出租屋管理,构建和谐流动人口社区
    企业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实践
    水和食品检测仪稳定性测试分析
    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社会管理
    从和谐观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加强整治低压窃电 构建和谐供用电环境
    试论语用原则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社会和谐语境下的改革开放成果共享机制构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