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孙中山土地观渊源探析
·穆勒和亨利·乔治的土地税思想是孙中山“平均地权”土地观的直接来源。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认为造成社会分化和经济畸形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私有和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他们提出用征收土地税的方法来实现土地收益权的公有化,进而达到遏制土地市场炒作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探析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土地税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孙中山的土地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当前规范土地市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约翰·穆勒;亨利·乔治;土地税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103-05
  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但也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孙中山曾经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近代文明成果所深深吸引,“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同时,孙中山也为西方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和社会两极分化所震惊,“赌不必博弈也,世界最大之赌赛,莫如买卖土地之投机业,如今日英属之加那大是。”现代文明如尖锥人社会之中,在尖锥上的社会却升之使高,在尖锥下的社会却压之使下。所以近代文明,有发财愈发财、贫穷愈贫穷的趋势。”如何避免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投机炒作造成的社会分化和经济危机,是孙中山经常思考的问题。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土地税理论对孙中山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思想渊源。WWw.11665.coM
  一、约翰·穆勒关于征收土地税的社会改良思想
  孙中山“其对于欧美之经济学说,最服膺美人亨利·佐治(henry george)(即亨利·乔治)之单税论”,师亨利·乔治在一般的经济思想史当中很少提及,因为他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独创性思想贡献,他更多的是“单税论”经济思想的社会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单税论”主要是来源于约翰·穆勒的土地税思想,所以,有必要对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做一介绍,这样才能真正弄清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
  约翰·穆勒(1806-1873),是19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约翰·穆勒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发展但又是社会大混乱、大变动时代,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农民破产、工人失业、劳动者贫困加剧。由于无法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所以由亚当·斯密开创的维护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面临着崩溃、解体和分化。以约翰·穆勒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积极探索,试图通过采取折中、调和的方法,对各种古典经济学进行全面的综合,来达到维护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他认为高昂的地租和土地炒作是造成分配不公和经济结构扭曲的主要原因。他主张用征收土地税的方式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土地投机行为。孙中山游历欧美时既看到其经济的高度繁荣,也敏锐地感受到其社会的严重危机。因此,约翰·穆勒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思想吸引了孙中山的目光。
  第一,古典经济学中两种地租理论的分歧。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国民收入三分法,“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生产物,或者说,年生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即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这三种人的收入”。关于地租产生的原因,他从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土地一旦成为私有财产,地主就要求劳动者从土地生产出来或采集的几乎所有物品中分给他一点份额,因此,地主的地租,便成为要从用土地上的劳动的生产物中扣除的第一项目”;另一方面他又按照生产费用论认为“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的地租,自然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支给的最高价格。”这种理论为后世地租理论发展带来了重大分歧,萨伊则完全抛开劳动价值论,以生产费用理论来论证地主地租收入的合理性、合法性,以供求关系来确定地租量的多少,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而李嘉图则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地租是投入土地的劳动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根源是土地垄断占有的结果。因此他说:“地主的利益总是同社会其他阶级的利益对立的。”
  第二,约翰·穆

勒批判地主地租收入的不合理性。约翰·穆勒坚持李嘉图的传统,认为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他说:“在可以被占有的各种自然的要素中,土地是主要的要素。对于使用土地所付的报酬,叫做地租。只有地主这一阶级,不论其人数多少或重要性如何,他们所占有的某种东西(土地),既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生产的。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占有这种东西,要求在生产物的分配中分享一份。”他强烈反对地主靠地租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他说:“社会的进步和财富的增加,使地主的收入无时无刻不在增长;虽然他们不动一下手指不花一分钱,但他们的收入在社会财富总额中所占的绝对额和相对额却愈来愈大。他们不干活儿,不冒风验,不节省,就是睡大觉,也可以变得愈来愈富。依据社会正义的一般原则,他们究竟有什么权利获得这种自然增加的财富?”因此他极力反对地租这种不合理收入,“假设有这样一种收入,其所有者不花任何气力,也不作任何牺牲,它就会不断增长;拥有这种收入的人构成一社会阶级,他们采取完全消极被动的态度,听凭事情自然发展,就会变得愈来愈富有”。“地租实际上就正是这种情况”。
  第三,约翰·穆勒主张对地主的地租征税。“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没收这种收入(地租)的全部增长额或一部分增长额,绝不违反私有财产制赖以建立的那些原则。这当然不是说把人们的所有财产都没收,而仅仅是没收由于事情的自然发展而增加的财富,用它来造福于社会,而不是听凭它成为某一阶级的不劳而获的财富”。“如果国家从一开始就保留有权利,可以根据财政上的需要对地租的自然增长额课税,又有什么对不起地主的呢?”从中可以看出,约翰-穆勒是强烈反对地主获得地租收入的,为此他提出了国家采取没收地租的全部增长额或一部分增长额的方式,避免地主获得极不合理的地租收入。
  第四,约翰·穆勒主张消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度。他认为包括劳动者土地私有在内的劳动者私有财产制度是好的,他说:“私有制的含义是对个人拥有其劳动和节欲的成果给予保证。”但是他反对包括地主在内的剥削者的私有制,他说:“对于没有任何功绩、也不作任何努力而占有别人劳动和节欲的成果的人也给予保证,这不是这种制度的本质,而不过是偶然发生的事。这种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但不会促进私有制合理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同这一目标相抵触。正当的为私有制辩护的理论是以公平原则(即报酬与努力成比例)为依据的。”可见,约翰·穆勒反对的是地主不劳而获的土地私有制度,而不是连劳动者的土地私有 否定。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孰优孰劣,他认为依据人们现有的知识我们无法确定,“我们对采取最好形式的私有制或采取最好形式的社会主义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一无所知,因而无法确定这两种制度中哪一种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如果可以冒险作一下推测,也许主要会按如下问题的答案作出抉择。那就是,两种制度中何者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由和自主。在生活资料有了保障之后,人类的下一个强烈欲望就是个人自由。”
  约翰·穆勒的这些土地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美国的亨利·乔治继承了其思想的衣钵。在约翰·穆勒的土地理论中,我们也找到了孙中山“平均地权”中“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按价收买,涨价归公”这一主张的渊源。
  二、亨利·乔治的“单税论”社会主义思想
  亨利·乔治(1839-1897),是美国19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宣传。他是约翰·穆勒土地思想的继承者。他认为土地被私人占有是社会贫富不均的主要根源,主张征收单一的地价税归公共所有。1879年,他的著作《进步与贫困》出版,在当时的美国和西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掀起了一场世界性的土地改革运动。
  第一,进步与贫困共存是亨利·乔治“单税论”提出的现实基础。19世纪末期,美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都有了较大进步和发展,但是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贫富悬殊日益扩大。在城市中,一方面是高楼大厦林立,一方面是简陋的茅屋棚舍;一方面是骄奢淫逸的富人,一方面是食不果腹的穷人。他写道:“‘流浪者’与火车头俱来,济贫院、监狱和豪华的住宅、充满物资的仓库以及宏伟的教堂肯定俱是‘物质进步’的标志。”叫也还深刻指出:“只要现代进步所带来的全部增加的财富只是为个人积累巨大财产,增加奢侈,使富裕之家

贫困之家的差距更加悬殊,进步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它也难以持久。这种情形必定会产生反作用。塔楼在基础上倾斜了,每增加一层只能加速它的最终崩溃。对注定必然贫穷的人进行教育,只是使他们骚动不安。把理论上人人平等的政治制度建筑在非常显著的社会不平等状况之上,等于把金字塔尖顶朝下竖立在地上。”
  第二,亨利·乔治认为不断上涨的地租是造成进步与贫困并存的根源。他说,所谓“进步”这种新力量,“好像一个巨大的楔子,不是在社会底部打进去,而是在社会中部穿过去。那些在分裂点以上的人们,处境上升了,但是那些在分裂点之下的人们被压碎了。”也就是说,生产的发展为什么没有使工人工资提高、生活改善呢?“尽管生产能力增加,为什么工资趋向仅能维持生活的最低限度?”亨利·乔治的回答是不断上涨的土地地租。他说:“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地租趋向更大的提高,因而产生迫使工资不断下降的趋势。”他的意思是这样的,按照古典经济学中国民收入三分法,一国的财富分配无非就是工人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和地主的地租。亨利·乔治认为土地地租的不断上升,拿走了原应属于工人工资的那一部分报酬,所以工人工资不断下降,生活处境日益艰难。事实的确如他所说:“在地价低廉的新殖民地,你见不到乞丐,生活条件的差异轻微。在大城市,地价以英尺计算,价格昂贵,你会发现那里存在贫穷和奢侈两个极端。这种社会等级的两极之间生活条件的悬殊,经常可以用地价来衡量。”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地租的本质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地租就是地主对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作为稀缺的垄断的土地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租有上涨的趋势,这种上涨超过了工人工资的上涨幅度,工人生活水平必然因此而下降,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当然,亨利·乔治并没有认识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才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隐蔽的。
  第三,亨利·乔治认为土地投机是造成周期性的工业萧条的主要根源。他说:“每次工业兴旺时期,土地价值稳步上升,终于引起投机,使土地价格腾飞。以后必然紧跟着生产的部分停顿以及它的相关物——有效需求的停顿(贸易呆滞)——般还伴随着商业的破产”,“工业的兴旺时期总是以土地价格的投机性上涨告终。”由此可见,不断暴涨的土地价格和地租,不仅吞噬着工人的生活福利,也在无情地破坏着生产力本身。因此,亨利·乔治已经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土地私有制度,是这种不平等的土地私有制度造成了贫困和萧条。
  第四,亨利·乔治提出实行土地公有的主张。工资下降(包括相对下降)是由于地租不断上涨,而地租存在的依据是地主对土地的私人占有制度。并且,土地私有制也是社会的一切罪恶的源头,“它们扭曲和危害现代社会的发展,使财富生产者陷于贫困,纵容非生产者豪华奢侈,它们在贫民租住的小屋后面建起高楼大厦,在教堂后面造起妓院,并强迫我们在开办新学校的同时去建造监狱。”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呢?他说:“财产增加而贫困加深,生产能力增长而工资被迫下降,原因就在于全部财富的来源和全部劳动的场所——土地被垄断。要消灭贫困,要使工资达到正当要求应有的数额,即劳动者的全部收益,我们必须以土地公有取代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必然造成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纠正财富分配不公的唯一办法是实现土地公有。”
  第五,亨利·乔治提出征收单一的地价税来实现他的土地公有计划。既然土地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之源,必须实行土地公有,那么如何实现土地公有?是无偿剥夺地主的土地,使之充公?还是按照约翰·穆勒的方法对土地的增值部分征税,进而收购私有土地?他都不赞成,他的回答是,“我提议不是收购私有土地,也不是充公私有土地。前者是不公正的,后者是不必要的。”“不公正”是由于“对土地的独占所有权是非正义的,土地私有制是一个无耻的、巨大的、赤裸裸的错误。”“不必要”是因为“没有必要由国家麻烦地出租土地,以致由此造成徇私、勾结和舞弊的机会。”所以,“如果我们取得了核仁,可以让他们据有外壳。没有必要充公土地,只有必要充公地租。”“它就是把地租化作国家的税收。”与约翰·穆勒不同的是,不论是自然增值之前,还是自然增值之后,凡是地租都作为地价税归公共所有,留给地主仅仅是一点为数很少的“土地管理费”而已。而且要“取消地价税外的全

部税收”,使地价税成为国家的唯一的税收来源。
  三、孙中山吸收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部分思想
  孙中山充分吸纳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社会经济思想,这对他的民生主义思想尤其是“平均地权”主张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孙中山认同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对西方所谓文明世界的批判。孙中山与以往的思想家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他不但惊叹西方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轮舟之奇”这种物质文明成果,而且也震惊于西方社会存在的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他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那么,造成这种文 蛮、进步与贫困并存于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目光聚焦到了经济分配领域,认为是由于分配不公导致了贫富分化;分配不公的主因是地租的过快上涨,地租侵蚀了工资,劳动者贫困了,而地主不费一丝一毫的力气却暴富了。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这种思想的启发,如果中国能“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必须实行民生主义,既要发展实业,振兴中华,又要平均地权,防止两极分化。
  第二,孙中山认同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关于土地投机破坏经济发展的观点。经济的繁荣发展必然带来地租的增长,而地租的增长又必然推高土地的价格,地价这种在总体上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必然带来土地市场的恶性炒作。土地的投机炒作,必然吸引实业资本投入其中,使得实体经济空心化,进而导致整体经济结构的失衡。由于贪婪人们把地价推到顶点,由于恐惧人们又抛售土地,使地价暴跌,最终以大萧条的残酷方式来终结这种土地的炒作。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都认识到土地私有制度和不断攀升的地价是造成土地投机的根源,土地市场的过度投机又是造成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孙中山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他对“炒地皮”对经济的巨大危害具有相同的认识。他说:“二三十年后,不切实整顿,则地权愈不平均,将举国成一赌世界,而团(国)家愈不可问矣。赌不必博弈也,世界最大之赌赛,莫如买卖土地之投机业,如今日英属之加那大是。……然土地有限,投机者无限,势必至有与平民以失业之痛苦之一日。……投机业愈盛者,其工商业必为阻滞。”
  第三,孙中山接受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土地公有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分配制度最终决定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度及其经济制度。地租产生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度,外部条件是商品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土地可以成为商品并可获得收益,地主才有内在动力去经营土地。因此,要彻底铲除地租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制度,一方面是实现土地公有制度,另一方面是消灭商品经济制度,实现产品经济制度。但是,发展商品生产又是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所不可逾越的。所以,难题就是如何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土地公有呢?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而土地必须有自己权利主体,否则无法参与到商品经济之中,土地有权利主体又如何实现公有的目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让国家作为土地权利主体,实行土地国家所有的目的,才能达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土地公有。孙中山主张土地公有,并主张采取国家所有的目的。他说:“原夫土地公有,实为精确不磨之论。人类发生以前,土地已自然存在,人类消灭以后,土地必长此存留。可见土地实为社会所有,人于其间又恶得而私之耶?”如果“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之租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股削之,则农民可以大苏。”
  第四,孙中山部分吸收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实现土地收益权公有化的方法。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土地公有的途径是实现土地国有,但是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认为,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存在低效和腐败的弊端,所以他们主张私人仍然拥有对土地经营管理的权利。至于土地公有的实现,他们主张用征收土地税实现土地收益归国家所有的方式,间接地实现土地公有。显然,这种土地公有化方案既有利于发挥商品经济的资源配置高效的优势,也可以避免土地升值的巨额收益为私人所垄断,还可以避免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经营活动的诸多弊端。在这里,亨利·乔治虽然主张保留土地私有制,但这种私有制只不过仅仅存在一个“外壳”而已,地主也只不过是土地的看守者和管理员而已。通过征收土地税来实现土地收益归国家所有的方式,间接地

实现土地公有。孙中山对这种公有化方案非常认同,他的“平均地权”的方案,是“核定地价、照价抽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在具体做法上与亨利·乔治的做法是非常接近的。
  我国在住房货币化改革以后,房地产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它对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垄断性,房地产市场价格整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如果国家不进行积极干预,房地产市场必将出现过度的投机炒作。这种炒作会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人房地产市场,直接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这种炒作会不断推高房价使消费者难以承受,使社会的不满情绪增加。而最可怕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的最终崩盘而造成经济长期萧条。如何在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的高效作用的同时,避免土地市场的恶意炒作,前人的经验和思想或许值得借鉴。如上文所述,约翰·穆勒、亨利·乔治和孙中山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思想和解决方案,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避免少数人谋求暴利,以及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47.
  [3]黄彦主编,孙文文选集中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01.
  [4]黄彦主编,孙文选集下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4.
  [5]冯自由,革命逸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526,
  [6]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3.
  [7]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2.
  [8]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72.
  [9]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15.
  [10]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1.
  [11]孙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26.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孙中山 土地 铁拳无敌 孙中山 孙中山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客家族属考证
    孙中山行政法思想研究
    论孙中山晚年农民土地思想
    论孙中山的革命坚定性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
    试论中山陵园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与价值
    中山市液化石油气市场浅析
    试论中山陵园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与价值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