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安全
识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对文化发展起到规制作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主要对象。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文化安全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是保证中国文化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国文化;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123;d61文献标识码:a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5卷
  第4期许传红: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安全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两个使用非常广泛而且复杂的概念,人们在多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本文文化指狭义上的文化,即人类精神生产的要素和产品。意识形态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有凝聚作用,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影响。
  (一)文化是意识形态构建与发展巩固的基础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产生的,文化产生先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产生、存在和消亡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不断传承和发展,而意识形态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阶级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的意识形态,它要受既存的、不容选择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积淀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形成或多或少地会打上既存文化的烙印。Www.11665.COm既存文化是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它为意识形态的构建提供既定文化水平的构建者和资源,决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特质和发展状况。在《论无产阶级的文化》一文中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这段话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既定的文化密切相关,意识形态也必须在既存文化环境下进行选择和创新,不可能完全超脱于现有文化。文化既是意识形态构建的基础,又是意识形态发展巩固的根基,意识形态的发展巩固有赖于文化的承载与滋润。意识形态需要将自身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传送给社会成员,并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从而维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这个传递、内化的过程只有借助文化内在的亲和力与渗透力才能顺利实现。文化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兼容性和渗透性强的特点,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意识形态依赖于文化将它的思想观念以文化话语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从而形成社会共识,实现意识形态的导向、辩护、凝聚、动员、约束等功能。只有通过在文化领域实现认同, 意识形态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二)意识形态规制着文化的发展
  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与发展巩固的,但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对文化发展起到规制作用。李长春同志曾指出:“一定历史时期内,有什么性质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主导文化体系与之相匹配。任何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思想体系的反映。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2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核心及指导思想,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对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文化是意识形态加以选择、改造和认同的产物,并受统治阶级所确立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意识形态影响、规范和制约着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统治阶级会把维护其意识形态意志的文化确立为社会主导文化,并以之为标准对社会现存其他文化进行整合和取舍。对符合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文化给予鼓励与支持,对违背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文化进行打压,意识形态规制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在阶级社会里,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运用物质和观念的元素对社会制度

人们思想进行驯化和引导,使人们形成对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的认同,使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同时,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既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并在既定的意识形态情境中从事文化生产,所以,他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理所当然的受到既存意识形态的浸透影响,他们所生产出的文化也必然会打上一定的阶级意志的烙印。因此,意识形态通过文化主体规范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
  二、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地位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国家文化利益不受损害,国家文化主权不受侵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看,对内而言主要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快速发展变化,资讯交流频繁,信息共享范围广泛,这客观上给在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占优势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和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承载着意识形态的文化成为西方国家谋求利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世界上不存在超越意识形态的文化,西方国家利用传媒优势将西方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扩散给他国,力求在全球化中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现实情况看,正如亨廷顿所说,当代世界文化冲突的基本动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制度文化的剧烈对抗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颠覆的主要对象。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掌握着世界文化市场的话语权,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势咄咄逼人,无孔不入。不管是从兰德公司1999年6月为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策略,还是北京《华声报》报道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即可见一斑,美国赤裸裸地表明了针对中国的包括意识形态宣传与渗透在内的基本政策。西方对我国进行文化侵蚀及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就是要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瓦解中国人民的意志与价值观,彻底搞乱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 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 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4。对当前中国来说,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明,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取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就会导致社会中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引起人们思想混乱,价值错位,文化迷失,最终被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和多样的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和提高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整合能力,应对亚文化、反文化等可能给整个社会文化系统带来的伤害,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二)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
  国家文化安全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动,源于出发点不同,学界对文化安全内涵的界定存在分歧:有的侧重国家主权,有的侧重价值体系,有的侧重安全保障功能,但是,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出现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安全的核心,这个核心尤其体现在文化安全问题的由来和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重要性。20世纪40年代就有美国学者就开始认识到文化手段是可以穿越一切障碍的强大渗透工具。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中指明:“它要么成为精神凝聚力的源泉,要么就是混乱之源;要么成为达成政治共识的基础,要么就是冲突的祸根。”5文化安全问题是由不同文化异质性造成的冲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现象的存在而导致的。世界文化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特点,文化的同质性可以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文化的异质性则导致世界各民族文化冲突。在异质文化冲突和一国文化多元的状态下,具有一元化特点的意识形态能给一国文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还能发挥其作为特殊文化的凝聚作用,为维护本国主流价值观之主导地位的合法性和稳定存在,保护本国民族文化特质免受外来文化侵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重要性来看,不管是将文化分

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还是将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在文化的各个部分中,其核心总是一定的价值观。任何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不仅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也是阶级社会的主流文化,如果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其社会政治制度将会动摇,其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主要文化要素也难免会遭到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
  (三)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有效手段
  意识形态决定着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其灌输教育功能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改革开放前,我国最大限度地发挥灌输教育的功能,通过禁止收听称为“敌台”的国外电台,禁止演唱称为“靡靡之音”的通俗流行音乐,禁止传看称为“毒草”的西方文学作品,严格审查和剪辑国外的影视作品,杜绝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等较禁锢的手段来维护文化安全,这些做法虽然后遗症严重,但是在当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文化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一直坚持意识形态的灌输原则,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维护文化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但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借助电子媒介、国际互联网等技术及各种途径,不断涌入我国,我国传统的文化安全维护手段大大削弱,加之缺乏文化安全意识,忽略灌输的功能,对西方文化在信息时代的高效传播性、渗透性警惕不高,未能形成系统的文化安全战略和预警机制,使西方文化扩张出现不可控性,导致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领域等不断渗透,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同时,由于我们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开发保护不够,传统美德受到侵蚀,使我国文化安全形势相当严峻。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以灌输为手段,对国民进行广泛深入的文化安全教育,增强国民的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唤起全民族从整个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新时期虽然理论灌输的难度加大了,但是,如果我们能不断增强灌输内容的针对性、灌输的强制性与灌输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结合起来,就能有力抵制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和侵袭,保障和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四)意识形态安全是民族文化安全的保障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安全除了意识形态安全外,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一大问题。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既经受着外部文化渗透和入侵的挑战,又面临近代以来传统民族文化流失和断代问题。所以学界有人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形势应从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文化安全两个维度展开,从这个意义上看,意识形态安全之于文化安全,它不仅是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文化安全的另一重要内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起到卫护功能,使民族文化免受外来文化侵犯,构筑起防止文化入侵与渗透的牢固防线。
  意识形态虽然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它也具有继承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法的以及其他的观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不断改变的。但是,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本身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6意识形态领域的有些因素,譬如道德风尚、政治传统等等,往往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依然有其生命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意识形态一旦确立,就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和排他性,一国总是力图使现存的社会制度所赖以存在的思想体系保持不变或使与之不兼容的思想体系发生变化,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排他性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卫护作用,因为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物质经济关系,也不能与该社会的意识形态相脱节。民族文化可区分为与主流意识形态同质性、异质性和中性民族文化等类型。民族文化中有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相同性质的文化,如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诚信”观念、“和谐”思想等就属于同质性民族文化,也存在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既不完全一致、也不根本冲突的中性民族文化,如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孝悌观念等,意识形态安全能对民族文化与之同质和中性的文化起到卫护作用。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文化安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是保证中国文化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增强传播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维护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并非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缺陷和危机,很大程度上,这种危机是在传播交往实践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要是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性在推动,这种文化传播体制在计划经济与封闭时代,可以凭借我们国家政权的力量,迅速传播发展,具有极其强大的意识形态传播力和控制力,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意识形态很容易导致僵化且难于创新,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们思想观念呈现空前的多元态势,影响思想观念变化的因素不断增加,信息来源与信息传播途径纷繁复杂,原来通过企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 “主流”的传播力在今天已逐渐弱化,甚至失效,从而导致我国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遭遇了很大的尴尬。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或民间的信息权力迅速增强,为意识形态传播打开了广阔空间。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应该适应新形势,提高信息传播数字化、影像化或感性化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在电视新闻、网站消息和手机短信等方面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以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增强民族融合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必然趋势,对各国家或民族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一学说如果离开各民族、各国家的具体实际,很难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初由俄国十月革命传入我国的舶来品,虽然它是西方思想的产物,但因其某些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有很大的相似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融入中国民族文化之中。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展现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体现出其民族性,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根性”并未确立,它在中国的基础并未像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长达800多年历史的文化融合后深深扎根于中国民族文化之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风韵,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扎根, 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的需要与文化特殊性, 注重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文化特质、思维模式结合起来, 使之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创造出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风格和气派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才能巩固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三)增强导向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当今中国,面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双重影响、外来文化的侵袭、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的现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增强意识形态的导向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个体的多元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同时并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坚持意识形态一元化。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对于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听之任之”7。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意识形态导向正确有力是党和人民之福,敌对势力要颠覆一个政权,扰乱一个社会,往往从意识形态领域入手,先扰乱人们的思想。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时刻关注舆情、民情,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通过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利益诉求,让人民大众有效地理解和

同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以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多种宣传资源,着力构建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于一体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舆论引导格局,增强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导向力。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126.
  [5]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潘嘉玢,刘瑞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8.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意识 融合 孤岛惊魂 可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传导对骨科疾病的影响及…
    利玛原甲藻形态特征及生活史的研究
    物理学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作用
    生态时代的意识形态性探讨
    互联网角度下,正确看待美国意识形态外交
    问题意识要强化
    纳张元作品集《走出寓言》中民族悲剧意识浅…
    论崇高美阐释的形态学维度
    女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对比分析
    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研究构建城市滨水枢纽的形态模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