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中国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我国古代德育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摘 要】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强调有道德的人具有理想人格,具有很高的修养和才能,不仅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而且对他人和社会能尽义务,懂得人之为人之道,是自我完善的典范。
  【关键词】德育 道德 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44
  中国有着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如今仍然以文化基因的形式影响着当今的德育文化,对这种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将从道德价值观、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几个方面对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作全面考察。
  一、中国古代德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群己和谐,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价值观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位,以道德取向为主导,以功利和权利取向为两翼,以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已和谐、天人合一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价值取向体系。”在这种价值体系里,有群已、天人、义利、德力、义生、德智、理欲、公私等范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强调群体至上、群已和谐、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德高于力、理贵于欲、人贵于物、善统真美。这种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其中群已观和义利观又是其核心部分。
  群已观是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看法,它决定着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群体取向还是个人取向。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典型地表现为群体取向,它强调的“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这个“社会”的人是和社会融为一体的。wwW.11665.CoM《诗经》中提出的整体利益而不惜放弃自己利益精神的大力提倡,把个人完全置于群体和社会之中,从而倡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义利观是关于义与利的关系的根本看法。义,是指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是人的最高精神需要。利,是对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既包括个人的私利,又包括国家和人民的公利。关于义和利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存在争议的一大问题。但基本是以重义轻利、以义为重的思想为主导。孔子“罕言利”,提出“君子义以为上”,认为“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在遇到义利冲突时要以义为重、见利思义,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完全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义”作为衡量一切行动的标准,提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二)“内圣外王”, “内圣”的目标是“外王”,以培养理想人格为奋斗目标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强调有道德的人具有理想人格,具有很高的修养和才能,不仅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而且对他人和社会能尽义务,懂得人之为人之道,是自我完善的典范。其基本特征是“内圣外王”。儒家讲“内圣外王”,认为个人道德和修养可以外在化,成为开明的治国安邦之术。道家也讲“内圣外王”,在“体用不二”思维传统的制约下,道家把现象与本体联系在一起,把理想人格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他们立足于“内圣”,寄望于侯王、帝王。
  “内圣外王”以培养圣人、君子为其德育目的,以理想人格为奋斗目标,“内圣”的目标是“外王”。传统教育中“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使得传统德育把培养王侯之才作为最高理想,“内圣”和“外王”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历代学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奉与追求,就是传统德育“内圣外王”德育目标的有力说明。
  二、中国古代德育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德育内容
  传统德育内容以“仁”、“礼”为核心。孔子不仅要求学生“立于礼”,而且还要求学生“仁以为己任”;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因此,提出要用“仁、义、礼、智”来教育人们;“礼”是荀子德育的中心内容,他在《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些德育内容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有些内容已为时代所抛弃,但是这些内容所隐含的对社会高度的责任和义务

对人生严肃的态度等丰富内涵却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二)中国古代传统德育的实施
  中国古代传统德育虽未提出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这一概念,但其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孔子在道德认识上强调“多闻”、“多见”、“多识”,要求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孔子还非常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以“诗”、“乐”来揭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即所谓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十分重视对学生意志的培养,他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欲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中国古代传统德育也比较重视道德行为的培养,孔子对学生提出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要求。
  (三)中国古代传统德育的方法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其中,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强调道德修养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就是依赖道德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进行自我教育。孔子认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并且进一步指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贫思难、见得思义。”这里的“思”就是内省、反思之意。孟子也非常重视这种“反求诸己”的内省和自我反省,他在《孟子.离娄上》中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荀子也很重视内省的作用,他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所提倡的“躬行”和“践履”也是培养道德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孔子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荀子提出:“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并且认为“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继承了这种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等德育模式。自我反省和强调实践是我国传统德育方法体系中最被推崇并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对今天的高校德育也有许多有益启示的。
  三、把握中国古代德育的精神内涵
  1.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学家在探讨德育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许多宝贵思想遗产,给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以有益的启迪。正如恩格斯在论述黑格尔哲学时说:“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通过这个形式获得新的内容。”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中国古代德育中的一些唯心成分,我国古代传统德育有许多对今天的高校德育工作有益的启示。
  2.中国古代传统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理想人格,它既反映了当时全部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平,又是现实生活中真实个体人格的概括和升华。
  这样,德育目标的理想和现实生活就结合起来,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理想人格就有被逐渐接近的可能。而我们当今的德育目标,理想化色彩过浓,使得伟大崇高的理想因缺乏现实基础而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因此,高校德育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基础,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相适应,使伟大理想与社会现实及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3.我国古代传统德育认为完整的人格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而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而我们今天的德育只是强调对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等道德理性因素的培养,而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却忽视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完整的人格时,不仅要注重道德认识及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行为等理性精神的培养,还必须注重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非理性精神因素的培养。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理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国生态型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
    公共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及其差距的关联性研…
    浅析我国目前信用卡数据分析常见的问题
    我国普通高校金融专业内涵建设提升研究
    我国股市电力指数与发电量的因果关系与协整…
    我国国有企业品牌管理的研究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专题十一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与文化
    传承创新的中国古典舞
    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关键适用技术
    浅析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转向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食品价格波动冲击路径的随机因素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