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论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
:开展个性化教育,不仅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还应从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吸收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论语》中蕴含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论语》对个性化教育有诸多启示,如深入了解学生,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等。在推进个性化教育中,应认真学习《论语》,并从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论语;个性化教育;针对性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b2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1260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境界、教育理想,是教育的一种追求,也是教育者的一种责任。个性化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中,要把握生命的独特性,尊重每个独特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认识潜能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理解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方式;明确个性的根基性,有了自信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个性发展,满足社会要求。www.11665.coM因此,开展个性化教育,我们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从国内外大学教育实践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还应从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吸收宝贵的思想和经验。《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论语》中蕴含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因材施教。
  一、深入了解学生
  开展个性化教育,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是最好的。合适的教育,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思想品德以及生活学习的状况,等等。孔子十分重视了解学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1\](p10)。不了解学生,就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育,更谈不上个性化教育。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并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例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各有所长,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字的:子游,子夏\[1\](p116)。
  怎样了解学生呢?总体来说,就是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意思是,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1\](p16)孔子了解学生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听、观、察、比较。
  其一,听。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刘献君:《论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言为心声,言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孔子认为,一个人大言不惭,他实行就不容易。因此,孔子经常与学生交谈,从他们的言论中了解学生。例如:
  南宫适向孔子请教,表达了自己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孔子从南宫适的言论中判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孔子对南宫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孔子与子贡交谈,子贡问:“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回答:“可以了;但是却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

谦虚好礼啊。”子贡又问:“《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听了子贡的表述后,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1\](p10)
  孔子在与学生交谈中,通过“听”来了解学生,从而决定对其教育可以从哪里开始,教育内容的取舍,以及教育如何进行。
  其二,观。
  言为心声,但有时会出现言不由衷,言行不一。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孔子认为,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1\](p3)。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乡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会由什么样的人去犯。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1\](p38)。孔子注意在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了解学生。
  怎么“观”呢,孔子亦有论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当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则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则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1\](p7)。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十分重视“行”,重视对“行”的观察。他认为,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间,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精力,再去学习文献\[1\](p5)。 察。
  察指考察,对人、对事深入调查、探究。在听、观之后还要察。这是因为同样的言、行,可能有不同的目的、动机和效果。只有深入考察,才能深刻了解一个人。孔子十分注重对人的考察。“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称赞了谁?假若我有所称赞,必然是曾经考验过他的\[1\](p176)。他对待自己的学生亦如此。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孔子在对颜回的考察中发现,“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1\](p16)
  如何进行考察呢?我们可以从孔子对人是否好学的考察中了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1\](p9)。可见,对人的考察要全面、深入,从多方面入手,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四,比较。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了解一个人,除听其言,观其行,并进行深入考察之外,还应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在孔子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比较,这突出表现在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和比较上。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论语·子路》)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孔子对君子与小人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比较,富有深刻的哲理,能给我们以启示。
  二、针对性教学
  个性化教育中要实行针对性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认识水平,不同的知

识结构、疑点难点,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不同的思想状态、道德水准进行教学。孔子注重针对性教学,下面列举四个方面的事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这是孔子针对性教学的一个典型范例。面对“听到就干起来吗”这同一问题,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孔子说,“闻斯行之”,要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很大,勇于作为,所以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要压压他。
  同样“问仁”,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对学生问“仁”的解答具有针对性。例如,司马牛多言而躁,问仁时,孔子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孔子的回答是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缺点而说的,并强调:“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意即:“做起事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1\](p131)
  同样“问政”,孔子对不同的人回答不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着来。”(《论语·子路》)
  同样问政,孔子的回答不同。季康子为鲁国的正卿,位高权重,属于权臣,他问政时,孔子的回答是:“政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1\](p136)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孔子对他问政的回答是:“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1\](p140)。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孔子对他问政的回答是:“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1\](p146)。这些回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是不同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孔子对不同学生问孝,给予了不同解释,如:孝是不要违背礼节。不仅能够养活爹娘,还要存心严肃孝顺父母,否则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肴,年长的人喝,这就是孝。
  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规划未来
  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是学生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规划未来,发展自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这句话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深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未来,规划未来。规划未来的前提是审时度势,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审视自我,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孔子十分重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孔子对学生的优势非常了解,并根据他们的优势,指导他们今后的发展。下面列举几个事例。 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
  孔子从与学生接触中了解,仲由果敢决断;端木赐通性达理;冉求多才多艺。从而认为,他们可以从政,在从政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学生不同的优势能力,可以胜任不同的工作。孔子认为,仲由可以在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冉求可以当县长勤务总管。公西华可以在朝廷接待外宾,办理外交。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雍也可以使南面。” (《论语·雍也》)
  孔子认为,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一个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1\](p57)。
  人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点,而且要认识自己的缺点。“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可见,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很难的。
  人都是有缺点的。但是自己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时,需要老师、同学帮助我们从自我中跳出来,发现自己的缺点,只有不断发现缺点,人才能进步、发展。
  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朝夕相处,相互十分了解。特别是师生、生生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种十分纯洁的关系,更容易相互指出缺点。
  孔子在当时已经有很高的地位,而且比他的很多学生大三十、四十多岁,但他十分尊重学生,既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又结合具体条件、情境,善于指出学生的缺点。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
  孔子谈到,“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认为,“申枨应该是这样的人。”孔子回答:“申枨啦,他欲望太多,哪里能够刚毅不屈?”\[1\](p48)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我想坐个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后,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太好勇敢了,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呀!”\[1\](p46)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宰予白天也在睡觉,说得很重,“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并从中悟出考察一个人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教育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同样,个性化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自主学习上。我们要研究学习,探讨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天性好学,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这是《论语》中天字第一号的反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是孔子道行天下的信条。学习,是孔子留给中华民族的第一遗训。孔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
  其一,端正学习目的。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孔子认为,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学者学习的目的却在于装饰自己,给别人看\[1\](p162)。学习目的要端正,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而不是装饰给别人看。
  其二,端正学习态度。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学习的态度要端正,学习不要为了去做官;要生怕自己赶不上,要学而不厌;要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
  其三,把握学习内容。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孔子在《论语》中,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学习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之间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对我们很有启发。

br>  其四,掌握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下学而上达。” (《论语·宪问》)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学习中,在温习旧知识时,要有新体会,新发现;要将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都能透彻了解高深的道理;学习中,要以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始终。
  其五,学有榜样。
  孔子在教学中,还十分注意用榜样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颜回,字之渊,又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他小孔子三十岁,死时四十二岁。孔子多次、多种场合对他肯定,以激励其他学生。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先进》)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以上,仅仅是学习《论语》的一些粗浅体会。今天,在个性化教育中,我们将面对更多的、更深层的问题,要深入探索个性化教育理念、方法、评价。在这种探索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会给我们诸多启示。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责任编辑齐睿)第12卷第4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2 no4
  2012年7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l2012
  效率与公平:教育政策注意力的不均衡分配及其转变——基于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分析收稿日期:20111210
  作者简介:余源晶(1975—),女,河南信阳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政策。余源晶(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摘要:本文以教育部《工作要点》为素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从政治行为的注意力分配及其转换的视角解读政策文本。研究发现,近30年来,我国教育政策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注意力始终呈不均衡分配状态,不同时代背景下政策的主要关注对象与突出性的政策目标密切相关;21世纪后,教育政策对公平问题的关注度迅速提升,政策话语中对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处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治决策呈现出与决策背景相呼应的“语境理性”。
  关键词:教育政策;注意力分配;教育部《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g64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13104政治决策总是在复杂背景中进行。按照政治学家布赖恩·琼斯的观点,个人和政治系统都同样倾向在不同的时间关注不同的问题。他认同西蒙的稀缺注意力概念和有限理性理论,并认为政策选择的变化来自于注意力的变化,注意力的变化又源于不同的决策语境。琼斯的决策制定模型提出了对政治行为新的理解。
  文本不仅是信息承载之地,更是意义敞现之所。“文献文字的自然分布状态,携有语言的大量信息”\[1\](p244),而“在形成教育政策文本的过程中,教育政策主体往往把教育政策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隐含在不同格式的合法化的文本之中”\[2\]。本文对以教育部《工作要点》为代表的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从政治行为注意力的分配及其转换的视角观察我国教育政策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注意力分配状况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策变迁。
  一、研究方法与信度效度检验
  (一)研究样本
  政策样本:1986年至2010年间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工作要点》,共计25份。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工作要点》以年为单位,每年年初出台,不仅是全国教育工作主要状况的即时折射,更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社会变迁和教育事业动态变化中及时发布的重要政策文件。
  (二)变量选择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常常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凸显,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选择教育政策中的“效率”、“公平”问题作为变量,考察国家教育政策对

两者的关注。
  (三)研究方法及考评指标
  “文本分析可以涉及词汇、语法、话语衔接和文本结构四个维度”\[3\](p75),词汇是构成文本的基本要素。通常情况下,话语陈述总是侧重于人们所关注的内容,用词的丰富与否可以折射出特定要素在文本中受关注的程度。本文提取《工作要点》中“效率”、“公平”这两组变量的关键词①进行编码归类;再对每组变量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词频统计,计算出每年各组变量的用词量。由于各年《工作要点》长度不一,单个文本关于某项事务用词量的多少并不能直接反映其在文本中的重要程度。为了消除文本长度对用词量的影响,需要计算出每组变量的用词量占每年文本用词总量的百分比,用以表示该组词在文本中的累积覆盖率。累积覆盖率高,说明该年《工作要点》中对此项事务的内容分配较多,话语关注度较高;反之,说明《工作要点》中对此项事务的内容分配较少,话语关注度较低。通过累积覆盖率可以观察到该组变量在《工作要点》中受关注度和《工作要点》关注点的发展变化。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余源晶:效率与公平:教育政策注意力的不均衡分配及其转变(四)信度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提取的关键词能否反映变量特征关涉研究的可靠性。为保障研究质量,需对关键词的提取进行信度检测。为消除不同时间段政策内容的异质性对结果的影响,在进行信度检验时,以改革开放后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纲要》颁布后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时间节点,对研究对象进行20%的分层随机抽样。研究者邀请同行专家共同编码,根据相同标准分别独立提取各变量的关键词,检验cohens kappa一致性系数。
  经计算,“效率”变量的信度系数为0801,“公平”变量的信度系数为0869。通常kappa值达到080以上的信度较为可靠。本文两组变量的kappa值均在080以上,且在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明两编码者间的一致性程度较高,编码具有研究所必需的信度,关键词提取较可靠。
  2效度检验。效度是指测量结果对所要考察内容的反映程度。在关键词提取的可靠性得到保障之后,还需检测两变量用词在教育政策文本中是否存在结构性相关。在内容分析中,建构效度检验颇具说服力\[4\](p18-21)。建构效度考察测量工具是否反映了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5\](p195),其基础就是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6\](p446)。同一假设的多重指标彼此间聚合或呼应时,建构效度即存在。 计两组变量各年使用关键词的词条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变量在001水平正相关,pearson系数为0810,说明政策文本内两组变量用词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相关,效率与公平是教育政策关注的一组内容。
  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关键词的提取与变量选择具备研究所需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二、教育政策注意力的不均衡分配
  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效率”与“公平”两组变量用词累积覆盖率的发展几乎一直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但政策话语对二者的注意力分配有较大差别。“效率”用词在各年文本中的累积覆盖率只有两年低于4%,其余年份都在4%到9%之间;“公平”用词的累积覆盖率多数年份在2%以下,最高年份将近4%。这表明我国教育政策对效率与公平的关注始终有所侧重。
  图1有关“效率”、“公平”用词累积覆盖率示意图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认知的特点决定了人类不可能把注意力同时分配给行为的所有领域,这在政治决策中也同样适用。在政策科学领域,西蒙运用这一理论创建的有限理性模型撼动了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地位,后续的大量研究更是表明政治决策总体目标最优化的愿望虽然美好,却不太现实。上述两组变量在文本中累积覆盖率的较大差异再次证实了政策制定中注意力分配的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性不仅由人类认知局限引发,在对复杂教育事务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选择行为受到决策者认知能力和政策背景的双重制约。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解放社会生产力有益的因素在政治决策中是最受关注的。人们“通常未能跨越不同的行动领域整合效用,决定开始注意的决策一定会成为决策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7\](p53)。这一时段教育部的工作规划中,提高效率效益是最相关的政策目标之一,也是政策制定中注意力分配的主要对象。于是,与突出性的政策

目标密切相关的“效率”用词填充了政策设计的大量内容,占据了政策话语关注度的高位。
  三、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注意力变动
  以时间轴为线索观察这两组变量,《工作要点》对“效率”、“公平”两者的话语关注度变化也较大。从比例上来看,有关“效率”的用词的累积覆盖率一直呈增势且增长区间较大(4%~9%);有关“公平”用词的累积覆盖率在1986年至1990年代初大都在1%左右徘徊,1994年至2000年略高于1%,2001年至今从2%攀升至接近4%。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政策话语对“效率”问题的关注增势减缓,对“公平”问题的关注迅速提升。
  为进一步观察政策话语中“效率”和“公平”这两组变量用词累积覆盖率的变化特点,需为数据添加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将数据进行周期为5年的移动平均,平滑处理数据中的微小波动,以便更清晰地描述其演变趋势。经过平滑处理,此时“效率”这组数据(如图2所示)r2最高的是对数趋势线,为0979 9,“公平”这组数据的指数趋势线r2最高,为0950 5(如图 3所示)\[8\],表明趋势线与数据线拟合较好(图中散点也与该趋势线最为接近),基本能揭示数据变化的规律。
  图2“效率”用词累积覆盖率5年移动平均散点图
  图3“公平”用词累积覆盖率5年移动平均散点图
  根据趋势线特点,文本中两组变量用词量的变化表明,前期《工作要点》对教育领域效率问题的关注提升速度较快,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度一直较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政策话语对效率的关注呈现饱和效应,虽仍持续增长并保持高位,但增幅变缓,而该时段教育公平曲线y随x变动较快,数据曲线清楚地显示了该组变量加速度增长的趋势。政策话语中对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的处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推断,新世纪前后我国教育政策在一些重要事务上的处理态度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表现出阶段性转移的特征。
  西蒙认为人类选择行为的不一致是由于注意力的变动所致。在此基础上,琼斯的决策选择模型“保留稳定偏好和最大值化的假设,但是放弃了均衡的假设——使得选择模型高度依赖于语境”\[7\](p28)。如果按照西蒙和琼斯的观点,教育决策中选择的改变是由决策者对教育事务注意力分配的改变引发,注意力的改变多由环境改变引发,这就需要考察决策制定与历史情境的关系。
  综合考察两组变量的变化特点并回顾这一阶段的历史可以发现,1978年之后,为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我国展开多项重要变革,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也在进行。如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新世纪前后,改革进入了深化期。与此同时,随着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领域也从追求“又快又好”发展转向希望“又好又快”发展,效率之外的诸多维度也不断成为决策者关注的重点。政策话语中仍高度关注效率问题,但增幅变缓,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却迅速提升。可以看出,在改革伊始和深入推进的不同阶段,选择情境的变化使先前的注意力分配发生改变,导致决策选择的前后变化,在政策文本中即体现为话语的转变。
  四、教育政策变迁中的“语境理性”
  背景情境的变化究竟何以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最终导致决策选择的改变?琼斯的决策制定模型强调了决策背景对决策行为的影响,认为决策者在复杂的背景下分配有限的注意力,决策语境的变化会最终导致决策选择的转变。这种与语境相呼应的决策特点被组织决策研究学者詹姆斯·马奇称为政治决策中的“语境理性(contextual rationality)”。他认为:“选择行为嵌入其他复杂需求中的程度需依据行为者的注意力以及社会关系和认知关系的其他结构而定”\[9\]。不同的背景下决策者注意力的改变与决策制定“理性”之间的关系也许正是政策话语改变的原因。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之前被压抑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释放,对于效率的追求随之一发不可收。对效率的关注在政策话语中得到体现,直接引导国家发展的方向。统计显示,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有关“效率”用词的累积覆盖率基本都在4%以上,最高达到将近9%,且整体呈增长态势。这表明教育政策话语对效率问题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度也揭示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教育决策目标和国家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在追

求发展的大环境下,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影响了教育政策的评价维度,政策制定时注意力较多地分配给效率问题,注意力分配表现出与决策背景的一致性,政策制定呈现出“语境理性”。 政策话语中“公平”这组变量的走向,可以看到2001年以前,有关教育“公平”用词的累积覆盖率基本在15%以下,与这些年政策话语对效率问题的高度关注形成鲜明对比,这有力地诠释了那些年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指导思想,也说明了教育政策对这一思想的贯彻。然而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升效率为导向的体制改革在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教育目标以增长和效率为追求,在总量的增长中,出现价值的失衡和扭曲”,“教育公平问题突显”\[10\]。
  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状态,政策制定不能再沿袭以往的路径。“政策议题不仅被信息说明,它们还被它框架化。当议题被重构,经常是通过突出先前被忽略的一个评价维度,我们对一个议题的基本理解就变化了”\[11\](p28)。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文件已经不出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提法,之后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是传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和谐的新目标。
  新的社会背景导致教育政策制定时评价维度的增加或转移,衡量标准发生转变。从《工作要点》中可以看到,新世纪后政策话语中教育“公平”这组变量用词的累积覆盖率迅速上升,最高点接近了4%,回归分析显示了这一时期变量曲线的加速度增长,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教育政策对效率问题的高度关注表现出了与政治决策背景一致的“理性”的话,那么伴随着“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紧张状态出现,决策语境改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教育政策在关注效率的同时,注意力开始向教育公平问题倾斜,教育政策的注意力分配再次与决策背景相呼应,政治决策“语境理性”的力量又一次彰显。
  西蒙认为,如果某项决策确实能在给定的情况下实现给定价值的最大化,就可以称之为‘客观’理性决策;如果这只是相对于决策者对主题的实际理解而言,这些决策就是‘主观’理性的。理性与非理性,有时与情境转变中的注意力方向息息相关。所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客观的语境理性。参考文献:
  [1] 李波.史记字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3\] 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2.
  \[4\] weber,r.p.basic content analysis\[m\].newbury park,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0.
  \[5\]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 \[美\]布赖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m\].李丹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 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j\].教育研究,2012,(4).
  \[9\] march,j.g.the bounded rationality,ambiguity,and the engineering of choice\[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9(2).
  \[10\]杨东平.中国教育政策述评\[a\].李楯.中国社会政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1\]\[以\]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m\].王满传,等,译.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注释:
  ① 关键词提取说明:a汉语中有大量由两个或以上的词组成的组合词和词组,表达的是一个语义概念。鉴于教育事务的具体特点,本文在提取关键词时,每一变量的代表性词语不仅选择简单词,还包括表达单一语义概念的由两个或以上简单词组成的词组,如“学费减免”、“留守儿童”等,将其计算为一个用词,统计时如“学费”、“儿童”等组合词或词组中出现过的不再重复计数。b教育领域效率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为防止范围过于宽泛,只选择与提升教育内部事务效率密切相关的维度,如教育投入、课程、师资和教育目标等方面提取关键词,如:办学条件、课程建设、一流学科、重点大学等。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论语 论语 论语 论语 中的 论语 论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论党》与党的群众路线学说
    学《新概念英语》,攻克六级写作
    从《新概念英语》看2012年12月六级翻译真题
    《论六家要旨》之文本新释
    试论语文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试论语块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论语文教学中的双线自主活动式教学
    寻求《论语》三味的策略
    论激发高职学生学习《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
    浅析论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
    试论语言知识的本真状态就是动态的
    试论语块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