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活血化痰解毒利湿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68例
【摘要】  目的 探讨以活血化痰解毒利湿法为主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为治疗重症肝炎寻找一种有效而廉价的方法。方法 将136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茵陈30g,金钱草15g,泽泻12g,虎杖15g,郁金15g,赤芍30g,丹参30g,茜草12g,大黄10g,陈皮12g,莱菔子15g,瓜蒌15g,焦三仙各12g,炙甘草9g)1剂/d,分2次空腹温服,疗程4~8周;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1.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p<0.05)。结论 以活血化痰解毒利湿法为主治疗重症肝炎不仅疗效好,而且能缩短病程,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活血化痰;解毒利湿法;慢性重症肝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6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56例,女12例,年龄20~54岁,病程3~18天 。对照组68例,男55例,女13例,年龄22~53岁,病程2~17 天。所有患者血清hbsag、pcr-hbvdna定量均为阳性。WWW.11665.cOM治疗前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包括谷胱甘肽、肝细胞生长素、门冬氨酸钾镁、肝泰乐,必要时补充白蛋白、血浆、利尿、止血、抗感染、 祛氨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茵陈 30g,金钱草15g,泽泻12g,虎杖15g,郁金15g,赤芍30g,丹参30g,茜草12g,大黄10g,陈皮12g,莱菔子15g,瓜蒌15g,焦三仙各12g,炙甘草9g)。1剂/d,分2次空腹温服;不能口服的,可给予鼻饲或灌肠。疗程4~12周。在用药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时间(pt)等指标。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tbil较前下降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tbil下降50%;无效: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或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综合疗效比较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慢性重症肝炎在病理组织结构上常表现为大块肝细胞坏死,从而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单纯内科治疗病死率高,超过60%~80%[2]。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的被证明具有很好的疗效。 重症肝炎都具有重度黄疸的表现,长期的胆红素增高,可导致肝细胞慢性水肿,胆汁的粘稠度和理化特性被改变,可导致胆管微绒毛受损、淤胆加重。所以除了肝细胞本身的病变外,黄疸的持续存在,也可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或致肝功能衰竭,尽快地消退黄疸是治疗本病的关键。重症肝炎属于中医的“黄疸”、“瘟黄”、“急黄”等范畴。王伯祥[3]认为高黄疸的发生,是以湿热熏蒸为病理基础,瘀热内结也是黄疸发生的重要因素,故有“瘀血发黄”、“瘀热发黄”之说。此时血热血瘀在营血,治宜清热利湿、凉血活血退黄。 关老对黄疸的认识,除强调湿热瘀阻血脉外,并体会到湿热蕴毒、凝痰,以致痰阻血络,痰瘀交阻,而致黄疸难以消退。故归纳出“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的个人见解。 黄疸的病机既然是“湿热瘀毒痰凝”,故活血化痰、解毒利湿法即为治疗黄疸的大法。方中茵陈清利郁于中焦、结与肝胆之湿热毒邪,为治黄疸的要药;大黄导泻脾胃及肝胆之湿热,使之从大便去;金钱草、泽泻健脾利湿,使湿热从小便去;虎杖、郁金、赤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与大黄相配,共清血分中瘀热、湿毒;茜草、白茅根有凉血活血之效,防止血热妄行,又有清热利尿之功,与金钱草、泽泻配伍,使湿热从小便除;陈皮、莱菔子、瓜蒌行气化痰,可使痰滞得通,瘀热易清。诸药配伍,使湿热去,浊毒解,痰化瘀消。升降有序,三焦通利,共奏活血化痰、解毒利湿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4]表明,茵陈、大黄有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降低奥迪氏括约肌张力,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血氨及抗菌作用;虎杖、郁金、泽泻有抑制肝细胞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炎抗病毒的作用;丹参、茜草、赤芍、白茅根、大黄、郁金临床证实[5],重用赤芍疗效显著,与茵陈、大黄等药物配伍更有协同作用,有改善肝脏微循环,疏通肝内毛细胆管淤积;改善肝纤维化,降低血栓素b2和前列腺素的作用,从而起到扩张胆管;改善肝脏血供,保护和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还有减少肠道内毒素及氨的吸收的作用。陈皮、莱菔子、瓜蒌有抗菌消炎,促进肠道蠕动,减轻内毒素吸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所以此法在临床上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为患者节省了费用,是临床上较为可行的一种治疗办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1):56-59.

  3 刘坚.王伯祥治疗肝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0(3):165.

  4 王伯祥.中医肝胆病防治大全.台北:正中书局,2000,997-998.

  5 王良骏.重用赤芍治疗肝病之近况.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4),255-226.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湿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益气活血熄风汤配合西医疗法对超早期脑梗塞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42例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分
    清肺化痰为辅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病例对
    自拟健脾活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活血利水止眩汤配合针刺治疗梅尼埃病38例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
    自拟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
    补气活血止血治疗月经量多50例
    活血化瘀配伍祛痰散结药治疗卵巢囊肿体会
    活血化瘀法在骨伤科中的运用体会
    健脾温肾 补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67例
    活血降脂方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