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面向技术的实事本身

摘要:“面向实事本身”在技术哲学就是面向人造物本身。所有技术现象最后都必须还原和追溯为人造物,都是奠基于人造物这一感性的、能够直接为我们感知的实事本身之上的。无论是作为知识的技术,还是作为活动、意志、方法的技术,只有还原为作为人造物的技术,对它们才有具体、感性和直观的理解。
关键词:技术;人造物;实事本身;结构与功能

abstract: facing the different and subjective –relative technological phenomena and the ideas of technology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schools, 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a foundational supporting point for study of technology. facing the things in themselves is to face the artifact in itself i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by reducing th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henomena to the artifact, and reducing the artifact which has the two-sides characteristic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the lifeworld , we can open a more widely area.
key words: technology; artifact; thing in itself; structure- function.

哲学对技术的研究不同于实证科学,它是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是用一种彻底和批判的态度对各种技术现象的寻根究底。Www.11665.CoM面对各种主观-相对的技术现象,技术哲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寻求一个可经验、可体验和可认识的技术的“实事”。但如何面向技术的实事本身呢?我们尝试用现象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技术哲学:面向技术的实事本身
自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别是20世纪新技术革命之后,技术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与科学的结合。在经验技术时期技术只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但在科学化的技术时期技术成为决定人类生活世界性质和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今天技术在工业化国家已成为主要的参照系。技术占据了宗教、艺术和政治从前占据的地位。”【1】。
与技术在人类社会所具地位的不容置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外学术界对技术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科和流派对技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为了不至于在各种主观-相对的技术现象中迷失方向,技术哲学应该寻求一个自己的研究能够据以立足的基地,寻找各种技术知觉中原初的知觉,面对各种技术现象之中的技术的实事本身。但是,什么是技术哲学必须面对的实事本身呢?“实事本身”在胡塞尔那里有在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被给予之物、直接或直观之物,它是在自身显现和感性的具体性中被把握的对象;另一方面它还意味着哲学所应探讨的实际问题本身,指所有哪些以自身被给予方式展示出来的实际问题,从而有别于哪些远离实际问题的话语、意见与成见。技术哲学的“实事本身”是在人们所生活的世界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能够被人们直观到的、具有感性存在形式的技术的“实事”。如何找到这样一个实事,从众多主观-相对的技术现象中悬置出技术的实事本身,将技术哲学树立在一个坚实的地基之上,这是整个技术分析的逻辑起点。
“现象学的批判不是反-驳,不是反-证,而是去理解被批判的命题,理解这些命题的意义起源在哪里。批判就是听出真正的动机”。【2】现象学的批判用于技术分析,不是去反-驳或反-证各种现有的技术概念和命题,而是去理解这些被批判的概念和命题,理解它们的意义起源,把它们还原到它们得以奠基的实事本身上去。一旦追寻到技术的实事本身,一旦技术哲学反思的目光指向直观中显现给我们的技术的实事,对技术所有非直观的理论和观点,所有不是直接面向这一实事本身的认识——如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各种观点——都“被判为无效”。传统、权威、信仰、常识传授给我们的关于技术的一切看法,它们对于进行反思的研究来说都失去了其原有的有效性。对技术的各种非反思的观点,譬如刀子既可以杀猪、也可以杀人,核能既可以发电、也可以制造原子弹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被进一步追问,都需要被回溯到它们得以生成的世界和组成这一世界的各种要素和关系上去。“在这种反思的生活中所经验到的那个世界,在这仍然是像以前那样以某种方式继续精确地与它每次所具有的内容一道被我经验到的……只是我作为哲学上的反思者,不再贯彻对世界经验的自然而然的存在信仰,不再保持这种信仰的有效性,尽管与此同时该信仰还在那里,并为注意的目光所同时把握。”【3】在哲学反思中所经验到的技术世界,即以人造物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技术世界,在反思中仍像以前一样带着它的各种自然物理性质和它的人类学目的-手段的内容被我们经验到,只是哲学的反思不再贯彻着对人造物的自然而然的存在信仰,不再对技术的各种日常含义进行评判,不再简单地对各种技术现象做好或坏的评价,不再保持这种评判的有效性。物化的技术现象失效(终止判断)但并不消失,有待进一步奠基与还原的分析。

二、向技术实事本身的还原
技术是一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科学和技术自身等诸多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技术概念代表的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的理解。技术概念虽多,但大都带有实证性,是对技术“自然而然”的看法,尚未达到反思的高度。“技术,或人造物的制造和使用,基本上还是一种未经反思的活动。”【4】实证性的技术概念虽然未经哲学反思,但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哲学前提,即本体论的承诺。一方面它们或多或少事先假定了某种哲学前提——“通过一个社会哲学或元哲学的阐述,对待技术的概念本身预先假设了这种技术‘逻辑’的无处不在”【5】;另一方面它们所假定的哲学前提并没有受到哲学本身严格和彻底的分析与澄清,它们事先所设定的技术逻辑的合理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辩护。技术哲学有必要中断或悬置这些实证性的和没有被反思的前提。中断或悬置并非拒绝和抛弃各种被给予的技术定义,而是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各种技术概念的实证性和主观-相对性,在中断或悬置中各种技术定义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或者在一种新的基础上被接受或拒绝。
技术的概念很多,有代表性的就有21种【6】,我们不可能也毋需对这些概念一一分析。通过综合当今世界技术研究的各种观点,美国技术哲学家卡尔•米切姆将所有的技术现象划分为四种基本模式: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作为对象即人造物的技术与作为意志的技术。【7】在卡尔•米切姆的四种模式中,我们认为作为人造物的技术就是技术的实事本身。

1、作为知识的技术
技术知识与自然知识相对应:后者研究的是自然对象,前者研究的是人造物体。作为知识的技术是关于人造物的制造与使用的知识,它的研究是围绕着人造物而展开的。技术知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技巧、格言、规律、规则和理论等等。
技术知识是被证实为真的认识,但并非所有被证实为真的认识都是技术知识。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有可能是真的,但这些认识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它们并非技术知识。被证实为真是技术知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技术知识从属于人类知识的一般领域,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领域。作为人类知识领域的一个分支,m.邦格认为,技术是“人造物的科学研究……或者根据科学的知识对人造物的设计、创造、操作、调整、维护和监控的知识领域。”【8】作为知识的技术有自己特有的领域,它只与人造物的设计、创造、操作等有关,它面向的是人造物这一实事本身。技术知识是围绕着人造物,围绕着人造物的制造和使用而展开的。与人造物无关,与人造物的制造和使用无关的东西也可能是知识,但不是我们所研究或讨论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必须奠基于人造物以及人造物的制造与使用之上。技术知识的实事本身是人造物,技术知识是有关人造物的结构与功能、有关人造物的自然物理属性与人造物的功能或意向的知识。只有立足于人造物的结构与功能,奠基于人造物的制造和使用,技术知识才可以在感性的具体性中被给予我们,并为我们所直观与理解。技术知识虽然可以为真,虽然可以有用,但技术知识本身并不能在感性具体性中为我们所直观与理解。

2、作为活动的技术
“作为活动的技术是一种关键性的东西:在活动之中知识和意志一起创造人造物或对人造物加以利用;对于人造物自身而言技术活动是它们借以影响人的思想和意志的机会……作为活动的技术因而能够与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联系在一起,只是这些行为的特点没有人造物或知识那么明显。”【9】卡尔•米切姆的话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活动的技术是技术诸要素中主要的一环,是一种“关键性的东西”;一是作为活动的技术虽然很关键,但它没有作为人造物的技术那么明显或“现眼”。在对技术的理解中作为人造物的技术比作为活动的技术更明显,更容易为人直观与感知。
作为活动的技术种类很多:工艺、发明、设计、制造、生产、操作、维护等等。技术种类虽然很多,但都围绕着两个主题而展开:要么是制造,要么是使用。制造是始源性行为,为不断重复的使用建立可能性。但不管是制造还是使用,它们都围绕着人造物而展开。“从最直观的感受上,技术是同人工制品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将技术看作是一种活动,也无非是一种将自然物变成人工物的活动。如果不产生出人工制品,技术(活动)就是不结果实的花。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是否产生出人工制品,可视为划分一种活动是技术活动还是其他活动(如科学活动)的标准”【10】。制造需要有能为制造者直接感知和操作的被制造的对象。制造不落实在人造物身上,不通过感性的人造物展现出来,它就不是真正的、现实的制造活动。不需要凭借人造物就可进行的活动,可以是幻想、祈祷、沉思或别的活动,但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技术活动。使用同样建立在人造物这一“实事”之上。技术活动作为一种操作性的、感性的活动之所以不同于理论的、沉思的活动,就在于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对人造物的操作、运用和控制之上的。技术不同于科学,不同于理论,它不是一种“在手”的活动,而是一种“上手”的活动。这种“上手”的活动对世界的存在做出了客观的、人们可以感知的改变。而技术之所以能够做出这种改变,是凭借人造物这一客观物质手段实现的。(技术)活动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周围世界方方面面的要素,这一过程如果没有一个感性的对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无法获得对它的原初知觉和感知。因此,人造物这一感性物质载体是制造和使用活动得以发生并直观地、切身地显现给我们的前提和基础。

3、作为意志的技术
技术不仅可以以知识、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可以以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技术总是与各种各样的意志、动机、渴望、意向和选择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的意志、动机、渴望和意向,世界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技术这一现象,技术的发明创造也就无从谈起。作为意志的技术是技术诸要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马克斯•舍勒认为有两种技术,一种以西方理性主义为代表,是“通过认识、控制和征服外部客观世界来满足和实现‘内驱力’的技术”;一种是像基督教、佛教和道教一类的神秘主义,“试图通过阻碍或者解除‘内驱力’而尽可能取消世界之‘抵制’的与不抵抗有关的心理技术”【11】。但不管哪一种技术,舍勒认为从根本上讲都是人的意志即人的爱和恨的产物。也有学者认为,技术是赋予人的意志以物质形式的一切东西。凡是把人的意志通过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凡是人的意志所物象化的东西都是技术。的确技术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动机、态度或倾向,技术是在人的意志的驱动下取得的,离开人生存和发展的意志,离开人更有效、舒适地生活的意志,世上根本不会产生什么技术,即使产生了也会无人使用。但问题在于:仅有意志技术能够产生吗?并且是不是人的所有意志都能够以技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呢?就像只有知识不会产生技术一样,只有人的意志也不会产生技术。同知识、活动一样,意志只是技术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技术要生成,人的意志要物象化,离不开具体的感性物质条件。人的意志、动机、态度和倾向要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必需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即人造物和工具才是可能的。
斯宾格勒认为,技术不是工具而是生存的意志。“技术不能根据工具来理解。关键的问题不是把事物做成什么样的形状,而是人们用它们做什么。技术不是武器,而是战斗……永不停止的权利意志的战斗。”【12】技术当然不能仅仅根据工具来理解,技术比工具“更多”。不能把技术看作是只有一定结构和外观的物体,技术最主要的不是它的结构和外观,而是“人们用它做什么”,是它对人所具有的功能和意向。但能不能因为技术比工具“更多”,技术不仅在工具之中而且在工具之外,就得出结论,技术不再是工具因而与工具无关了呢?虽然技术“不是”武器,是生活,是战斗,可这种生活和战斗只有凭借一定的武器才能进行。没有武器的战斗是虚幻的战斗。技术意志、动机、渴望和意向的实现必须以生活世界之中具体和感性的技术人造物的存在为前提。离开一定空间上感性地存在着的人造物,我们无法直观到任何技术意志、动机和意向。
并非所有技术概念都在米切姆的分类之中。埃吕尔认为,“我所用的技术一词,并不指机器、技术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这种或那种程序;在我们的技术社会,技术是在所有人类活动领域合理得到并具有绝对效率的方法的总体。”【13】埃吕尔的技术不是机器之类的器具,而是在人类活动中具有绝对效率的方法的总体。但不管这些具有绝对效率的方法是什么,它们的实施必须以生活世界中某种具体工具的存在为前提。离开具体、感性的人造物,我们无法认识和感知什么绝对有效的方法;离开一定空间上感性地存在着的人造物,所谓绝对有效率的方法也不过是毫无用处的空中楼阁。
因此,所有技术现象最后都必须还原和追溯为人造物,都是奠基于人造物这一感性的、能够直接为我们感知的实事本身之上的。无论是作为知识的技术,还是作为活动、意志、方法的技术,只有“落实到”、还原为作为人造物的技术,我们对它们才有具体、感性和直观的理解。离开人造物这一“实事”,作为知识、活动、意志和方法的技术就没有感性载体,没有可以为我们直接感知的基地,从而成为主观-相对、众说纷纭的东西。

三、人造物: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
各种技术现象都需要还原到人造物,但不是日常经验层面的人造物——经验层面的人造物也是主观-相对的显现,而是还原到人造物的“本质”,还原到人造物非主观-相对的特征上去。
人造物,不论是从原始石器到近代机器再到现代自动化生产线,还是从物理产品到化学产品再到生物制品(如转基因产品),还是从强化、延长和替换人的器官的技术产品到满足社会文化需要的技术产品再到各种信息处理器,它们都属于“存在者”范畴,但又不是一般存在者,不是自然涌现的存在者(比如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床就不同于树)。人造物之所以叫人造物是为了区别于自然物。自然物与人造物都是客观存在着的、具有感性存在形式的、可为人们直观的物体,但前者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后者的发明与创造离不开人,是人感性实践活动的产物。对人造物的理解既要以自然物为参照系,又要不同于自然物。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工具、器具、机器、器皿、用具等等都是人造物,如何从这些不同的人造物之中还原出它们共同的本质呢?人造物的本质应是一切人造物基础性的本质规定性,人造物的事实性特征,如具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外观、材料(质)等,对于其本质规定性来说仅仅是一些可以相互替代的事例。如桌子是用来摆放东西的,用于读书、写字等工作与生活;至于是黑色还是白色,长方形还是四方型,制作精良还是粗糙,用木头、石头、还是化工材料制作,这些都不影响桌子之为桌子。人造物基础性的、不可被进一步还原的本质规定性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人造物首先必须是一“物”,必须具备物的特征,同所有自然存在的物体一样具有一定的结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结构)。有些东西尽管也是人造的,比如观念性东西,由于不具备感性存在形式,不具备只有“物”才具备的结构性特征,因此它们并非人造“物”。2、人造物是人类“(创)造”的,人类通过对物体(天然或经人加工与改造过的)结构的改变创造出原先并不存在的物体,被改变了的物体具有不同于以前的结构和与此结构相对应的新的功能。3、人造物是“人”造的,是人通过自己的感性活动对自然物或已经存在的人造物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在人造物身上贯彻和凝聚着人类的意向、意图、意志、知识和设想,或者说人类把自己的意向和意志贯彻和凝聚在人造物身上。人造物的功能不等同于一般自然物的功能:自然物的功能是其自身所具有的属性,人造物的功能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附加或添加上去的,不是自然物自然而然地存在的功能和属性。同自然物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相比,人造物的二重性应该是结构与功能-意向的二重性,只不过人造物的意向不是人造物自身所固有的,而是人附加或添加上去的。人造物不可做进一步还原的性质只有两个:一是人造物的结构,一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除此之外,其他一切不影响人造物之为人造物的方面都可以“悬置”起来。简言之,人造物的本质就是人类通过感性实践活动,现实地改变客观物体的结构,把自己的意志和意图赋予这种由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物质,把人(为)的因素与物(自然)的因素在这种新的客观物体上聚集起来,使它们对其制造和使用者具有新的功能和意向。
人造物之中既有物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是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即人的意向性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相互碰撞的结果。人造物并非实体性范畴,而是关系性范畴,对人造物的理解需要有思维方式的转换。跟传统哲学相比,现代哲学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从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转变,它不再把认识对象看作是跟认识者无关的客体,而是从认识对象和认识者、主体和客体的相关性来研究认识对象。从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转变在对人造物的理解上表现为不能把人造物看作是单纯的与人(人的意向)无关的纯粹物的因素——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和技术自身的逻辑规定性等等;也不能把技术看作单纯人的意向的产物,看作纯粹由社会建构的、与自然物理规律和技术自身逻辑规定性毫无关系的产物。可以用相关性一词重新界定技术:技术的本质,既不存在于纯粹物的因素或人造物的结构之中,也不单纯存在于人的意向或人造物的功能-意向之中;而是存在于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结构性因素与功能性因素的相关性之中。当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被关系性思维所占领的时候,技术这一在当今社会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领域似乎还在实体性思维的支配之下。技术哲学要想走出传统的实体性思维,必须把被人们割裂开来或被人们分别强调的因素联系起来考察,把人造物的结构与功能-意向、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放在具体情景和生活世界之中进行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1】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1-12.
【2参见:倪梁康.现象学的效应【m】.北京:三联书店,1994.178.
【3】埃德蒙德•胡塞尔.笛卡尔的沉思【m】.张廷国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7.
【4】【5】【7】【8】【9】【12】carl mitcham. 1994.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1,276-277,160,197,209,248.
【6】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37.
【10】肖峰.哲学研究.论技术实在【j】.2004,3,72.
【11】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
【13】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116.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舒红跃 [标签: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
    浅析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煤矿通风系统中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山东省第一届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健美操比赛…
    电影在数字技术发展中的潜能
    论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如何以“导”代…
    后现代视野中的教育技术符号观
    进口技术扩散和自主研发对环境规制的影响研…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缓解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
    谈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