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试论技术的发生学本质
〖内容提要〗技术的发生学本质,是技术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本文通过对于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发生学研究,认为:技术并非象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直观、静观、经验的从而也是非发生学的方法论视角中所看到的那样,只是实现人之目的的单纯手段或工具本身,而是人把自己已经拿握了的自然规律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来的一系列过程及结果;而从其结果看,它本身就是人的目的性预期与其相应手段或工具(其核心是自然规律)的实现了的统一体。
〖关键词〗技术 目的性预期 自然过程 发生学本质


众所周知,技术并不是客观上给定的某种东西,而是也有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也不是象尚未被人触及过的自然物那样,表现为自在地演化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发生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由人的能动活动所不断地创造着和扩展着的社会历史过程。对于这一历史过程,我们首先能够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十分肯定地断言它是秉承了来自人的某种目的性预期的,也即它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活动过程,并因此而将它与一般的自然过程区别开来。而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又能够十分有把握地断言,自然过程的某些方面或层次也必然卷入了这一历史过程,并作为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物质性因素而发挥作用,从而使这一历史过程又呈观出自然过程的某些性质来。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一历史过程就是由人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从而共同开辟出来的。
在揭示人的目的性预期对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时,当代德国哲学家k.o.阿佩尔的一个观点对我们是有启示意义的。wWW.11665.cOM他说:“如果我们没有先行理解人类行动的成功后果的(内在)规范,并把这些规范承认为评价的标准,那么,我们就不能如其所是那样来描述人类行动。”①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如其所是那样来描述技术的形成与发展,那就必须首先对其中的人的目的性预期进行全面深刻地理解,而这种理解又是不能够将其仅仅当作某种外在的被趋赴的东西来看待的,也即象在技术的工具性规定中所做的那样,而是要视之为遍历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始终的内在规范,从其能动的方面来考察或评价它在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在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中,人的目的性预期作为内在规范,其基本的作用就是引导或制约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即是把这一规范运用于自然过程以求实现目的的过程。因此,它的作用又必然要从人把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能动地结合起来的方式和方法中体现出来。马克思曾在揭示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时说:“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②这也就是说,人的目的性预期是通过“使自然物发生变化”而得到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使人的意志获得了以自然过程为其进取方向的能动取向,从而使自然物在实践中发生变化,而且也使自然过程的“意志”获得了指向人的目的性预期的变化取向,从而使自然物在实际变化中表现为人的目的性预期的不断实现。因此可以说,人的目的性预期的总的作用就是作为规律决定着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的发挥,是在使自然物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得以进行的。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同时去说明自然过程对于整个过程的作用,那么,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也是不可能得到进一步说明的。
对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来说,我们认为,自然过程的作用主要是以工具性而显示其特征的,也即它发挥着工具性作用。如已所知,人的目的性预期要得到实现,就必须借助于自然过程来进行,这正体现了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
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首先是由其自身的自然本性决定的。我们知道,在自然过程中唯一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规律,因此可以说合乎自然规律即是自然过程的自然本性。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一般表现为多种多样的为自身所不断趋赴的内在目的性倾向,由于这些倾向独立于或外在于人的活动,因此不能指望它们就是人的目的性预期所热烈向往的东西,但却并不排除通过对它们的有目的地分析、选择与综合进而被实际地用来作为实现人的目的性预期的工具或手段的可能性。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一般只决定人在其中能够(进而如何)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也即它要求人的活动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但却并不决定人在其中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也即它不会主动地将其自身中的某种目的性倾向指派,或强加给人的某种目的性预期。拉普曾用“指令性假说”来概括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对于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这种作用。他说:“这些假说说明在明确规定的条件下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应当如何去做”;但却同时指出,人“不能因为仅仅存在某种技术活动的可能性,就推论出应该利用这种可能性。”③这说明,自然过程对于人的目的性预期,进而对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首先显示的是普遍而潜在的工具性意义。
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的实际发挥,是要以人的目的性预期的明确确立为其前提的。拉普紧接着说:“只有在人们除了具有关于现有的或预想的物理现象的描述性知识外,还具有反映合乎需要的以规范方式确立的目标时,某种技术活动的必要性才变得明显起来”;并认为“这一点对于理解一切技术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④拉普所说的“这一点”之所以是“至关重要的”,就在于它昭示了一切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充要条件,这就是:作为充分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关于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知识以及人的目的性预期;作为必要条件,人的目的性预期必须以规范”方式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可以说,正是在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下,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才能在“必要性”中得到实际地发挥。
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的实际发挥,是通过技术的设计和制造来实现的,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关于技术设计的本质,前苏联数学家a.a.马尔可夫曾这样予以揭示,他说:“技术始终是因果网络的某种综合,人为了得到某种预想的结果就要进行这种综合。”⑤我们知道,自然过程中发生的许多变化都是可以用因果关系来解释的,因此这些变化也可以理解为是由因果关系组成的因果网络。但由于这些网络独立于人的活动,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计划而存在和变化,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直接被人利用的。马克思曾说:“自然界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创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⑥这说明,要利用自然过程来实现人的目的性预期,就必须对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知识(实即因果性知识)进行创造性地综合,而这一综合即是技术设计。综合是以分析和选择为基础的,因此技术设计实际上就是要在人们已经掌握了的关于自然过程的因果网络中,首先进行分析和选择,然后加以综合的过程;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分析、选择与综合又是要以人的目的性预期作为其基本规范的,也即从既有的因果网络中分析、选择出哪些因果关系作为综合的内容,这些内容又以何种方式被综合,是要取决于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的。因此,技术设计实际上就是要按照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要求从因果网络中分析和选择出所需要的因果关系,然后按照有利于实现人的目的性预期的方式加以综合的过程。

技术设计一般以图纸、操作规程、样品或样机等形式作为其最终产物。从其产生过程看,它们无一不包含着经过分析、选择并加以综合了的一定量的关于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知识,以及始终作用于其中的相应的人的某种目的性预期的规范。因此,作为产物,它们既体现了人的某种目的性预期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体现了自然过程在人的规范作用下为着实现人的这种目的性预期而发挥出的工具性作用。
技术设计作为一种见诸自然过程的有目的的综合活动,一般并不被视为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而是被当作一种观念活动来看待,这种观念活动只是在创造着一个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可能性世界。因此,技术设计的产物不构成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技术产品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是人们根据技术设计通过技术制造而展现给我们的。一般来讲,技术制造就是将技术设计的产物进一步物化的过程,即在物的层次上使自然过程转化为能满足人的多种多样的目的性预期的技术产品的实践过程。技术制造一般不改变技术设计中所包含的那种已把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与人的目的性预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内在结构。而只是将其从观念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而已。因此,技术制造构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都是它的组成部分。
技术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也就是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现在,我们能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技术世界里,一切哪怕只是从经验层次上可被称为“技术”的东西,该有怎样一个复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了:它们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人类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产物。因此。就它们的内在本质构成来看,与其说它们是人类实现自身之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毋宁说它们就是人类借助自然界而实现了的自己的目的,它们承载着人类的目的性预期,它们将人类价值及其价值追求积淀于自身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技术在其形成与发展阶段就已表现为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的发挥及其相应的人的目的性预期的实现,那么,又怎样去理解它在以后的“被用”阶段所显示出的那种工具性特征呢?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正可以根据技术的发生学本质而得到合理地说明。
在我们看来,技术在其以后的“被用”阶段所显示出的那种工具性特征,乃是它在自己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就已形成了的那种特有的内在本质构成(人的目的性预期、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以及它们二者的有机统一)的解蔽、敞开或在生活中的具体展现。这是因为,一方面,曾在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过工具性作用的自然过程(或自然规律),并未泯灭于人的目的性预期。相反,它们作为技术的发生学本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技术中最易客观化的并能充分体现技术的客观性的方面,它们仍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尽管已被人所“降获”并按人的旨意行事)存在着和运动着,而只要人们(指技术产品的消费者)也愿意(事实上是“不得不”)按照这些规律办事,那么,它们就会继续为着实现人的某种目的而发挥其工具性作用,从而显示其工具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在其“被用”阶段所显示出的工具性特征,事实上也就是自然过程在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中所显示出的工具性特征。
而从另一方面看,曾在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过规范作用的人的目的性预期。也并未沉寂于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相反,它(们)作为技术的发生学本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活的层面上还经常提示或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而一旦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目的)中有与之相吻合者,那么,它(们)就会迅速成为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得以发挥、工具性特征得以显示的目的性前提,只是这个前提易被技术的工具性特征掩饰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在其“被用”阶段所显示出的工具性特征,也象自然过程在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中所显示出的工具性特征一样,也是以原来的人的目的性预期为其前提的,只是它在“被用”阶段又被重现出来而已。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技术的发生学本质乃是我们理解技术在其“被用”阶段所显示出的工具性特征的先验基础?

参考文献
①[德]k,o、阿佩尔:《哲学的改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③[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50一5l页。•
④同上。第5l页。
⑤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
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9页。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郭晓晖 [标签: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
    浅析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煤矿通风系统中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山东省第一届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健美操比赛…
    电影在数字技术发展中的潜能
    论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
    试论传统编结服饰的美学意蕴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如何以“导”代…
    后现代视野中的教育技术符号观
    进口技术扩散和自主研发对环境规制的影响研…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缓解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
    谈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