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国外研究评述

  摘 要: 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从技术创新采纳 的动因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内涵和性质作了初步界定,同时还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实证 研究说明了具体产业内企业采纳的特征,特别是从企业、社会、市场、技术间互动的视角分 层探讨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速度、时机、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因素。描述了企业技术创 新采纳过程中的选择决策阶段特征,并指出在企业创新采纳过程中既可能存在按照时间序列 依次发生的线性有序特征,也可能存在更复杂的交叠和无序状态。
 
  关 键 词:技术创新采纳;精神采纳;决策过程

  abstract: progress is being made in the study on the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in foreign countries. in those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nature of the adopti 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by enterprises were defined preliminarily from adynamic perspectiv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n adoption in different i ndustries were discussed with experts' empirical studies, especially the influen cing factors on the speed, time, type and actuality of enterprises' adoption of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were explored from the angle of an interaction betweenenterprises, society, market and technology. the earlier works also described h ow the enterprises select/make decisions in adoption process, and pointed out th e possibility of either the sequentially linear and orderly adoption or the comp licated and disordered adoption.

  key words: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spiritual adoption; decision-making proc ess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活动就活跃在一系列相互独立的 领域里并同时进行着实证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技术创新采纳主体的研究才从社 会层面、消费者层面逐渐转移到单个企业。WWW.11665.Com技术创新—采纳—再创新—再采纳,是技术 创新成果在不同个体间或原有创新者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转移和利用的客观规律,也是技 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技术发展比较滞后的企业,通过技术采纳的途径可以获取先 进技术,可以节省投资,降低风险,缩短技术创新周期,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忽略 社会系统中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微观视角,就无法反映出技术创新的目标性和适应性。因此 ,从理论上评述国外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研究成果,作为指导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活动的 参考依据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也为更好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理论体系 奠定基础。
  
  一、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内涵的研究
  
  从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到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表明研究对象从社会层面到市场层面再 到具体企业层面的转化。前者是在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创新采纳主体关注 层面的改变而提出的,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在整个社会领域的扩散过程,而后者强调的是技术 创新采纳在企业内部的过程控制问题。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指出,将技术创新采纳 纳入社会分析的框架,着眼于分析与技术创新有关联的个人、群体和机构本身的利益所在。 即强调技术创新采纳是在企业与市场、用户、政府、其他社会组织间的相互选择和接受的过 程。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过程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逻辑的,它更应该被看做是科学的、技术 的和社会系统大规模共同进化的一个互动过程,而其中的因果关系常常是难以区分开的,就 像休斯所说的是一个无缝之网[1]。ram和sheth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终端因 素即消 费者拒绝采纳和使用创新的行为与心理出发,分析消费者拒绝接受一项创新的原因,认为技术 创新采纳是相对于创新拒绝而言,创新拒绝的存在是导致消费者在接受和使用创新时出现阶 段性延滞的根本原因,即创新采纳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市场层面的个体消费者[2]。
  然而,与一般性的技术创新采纳相比,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采纳过程要复杂得多。正如roge rs所指出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存在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创新采纳的决策行为直接 决定了创新结果的成败,它是基于环境分析、技术分析、行为引导、心理激励的动态过程。 因此,从技术创新构想到研发、试验、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信息收集、评估、决 策的行为,即技术创新采纳因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而存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 程[3]。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技术创新采纳主体的研究才从社会层面、消费者层面逐渐转移到 单个企业,即从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转入以企业为对象的技术创新采纳。klein和sorra就是 从企业创新实施有效性的角度来界定创新采纳的,他们认为,在一个企业内部的创新实施等 同于创新采纳,创新采纳是获得既定员工认同并付诸使用一项创新的过程,即创新采纳是由 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作出的关键决策并由企业内部员工实施的决策过程[4]。dama npour等 人在收集整理了1982—1993年间美国101家商业银行公司的产品和管理过程创新采纳的样本 后,首次提出基于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纳的定义:“创新采纳是一种组织为适应环境变化和提 升或保持自身竞争优势而采取的组织运行手段”[5]。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内涵,不同的行业领域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关于农业领域,g.te der?等学者认为:创新成果在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领域被采纳的成功率不高,主要是 受到信贷不足、有效信息的匮乏、抵制创新的消极心态、农户规模的不合理、缺乏对农场所 有权长期有效性的信任,以及交通运输、人力资本、农业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限制[6] 。林 毅夫则在《美国农业经济》(1991)中发表了相关实证调研成果。他在对中国湖南五个乡村的 50户农户进行关于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创新采纳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中决策者的教育背景与 是否 采纳新品种有着直接的影响,学历越高的农户决策者就越趋向于选择创新的农产品 [7]。在商业领域,oawson则在考察了战后英国的日杂和食品零售企业采纳自助 服务创 新技术的路径后,提出了适应于零售业和消费者行为以及一般工业、农业产业中企业创新采 纳新的“三阶段说”,进一步印证了创新采纳者呈s型曲线分布的规律。他指出,英国的零 售企业在经历了20世纪40—60年的采纳试验阶段、70—80年代的迅速采纳和扩散阶段后,在 80年代即将进入自助服务技术的饱和和新一轮创新采纳寻求阶段[8]。
  此外,运输业的专家们也研究了运输创新在驾驶员、管理者、运输行业生产者间的采纳过程 。sheppard在研究了公路管理和运输技术创新后创造性地提出,对于交通技术创新而言,无 论是交通工具的使用者还是交通管理者、营运者、交通设备生产商,技术创新采纳均存在两 大类:“一类是有形的交通设备涉及到成本支出的物质方面的创新产品的采纳,另外 还有一种就是两者兼顾的由于物资设备的采纳和使用同时也带来行为和心理上的相应改变, 如安全带的采纳所导致行为上相应的改变”。他在区分了创新采纳的不同对象和类型后,指 出了影响不同对象创新采纳因素的复杂性[9]。
  
  二、 关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的因素研究
  
  关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因素研究,主要是从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和行为等方面 展开的。
  march和simon从组织因素层面指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是通过影响创新制度、沟通和合作机 制、创新时效性的压力大小来实现对创新采纳的控制的,而决定组织采纳创新接受风险的主 要因素是结构的模糊性和灵活性[10]469。damanpour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提 出组 织的专业化、职业化、规模、柔性程度、功能的差异均对创新采纳的内容和类型产生积极的 影响[5]。zmud也指出:“组织中‘权力精英们’的态度对于创新成功实施的重要性 是毋庸置疑的,创新的成功与组织内部管理者对创新的积极态度呈明显的正相关。”[1 1]michael toole和member(1988)则在调查研究了建筑行业内100多家中小型住宅建筑 公司的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规模愈大,采纳的可能性愈大[12]。有 的学者则通过考察大学的规模 在影响atm(异步传输模式)创新技术时所发挥的作用,证明了上述学者们的观点。研 究结果表明:“大学注册学生的规模与atm技术创新采纳有着密切的正相关的关系,规模越 大的学校越倾向于采纳创新技术。”[13]decanio和dibble则从组织结构方面论述 了网络式的结构形式对组织创新采纳的影响[14]。
  chakrabarti从技术因素层面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 活动,企业获取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他同时认为,影响一 个商业组织 技术创新采纳的技术因素表现为,技术本身与企业关联性的紧迫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来源的质 量、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性与适用性。feder和fliege等众多学者先 后提出,创新技术和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15]。wood 和elg ie等学者也在调研了加拿大106家制造企业的工艺设备创新采纳的实际情况后指出,由于技术 的熟练和适应期的存在,导致早期采纳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的企业在安装、设计、调试专业机 械自动化设备时所占用的周期远远长于对创新设备引进后进行评估的周期,并且从资金投入 成本方面也要远远高于后期采纳企业。他们认为:只有建立一种技术创新提供者和采纳使用 者间的 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的技术支持系统与使用指导系统,才能大大减小早期采纳技术创新的 企业的采纳风险并缩短其采纳周期[16]。leiblein等的研究也证明了技术熟练性和 技 术实践对技术创新采纳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往往产生于“干中学”式(le arning-by-doing)的生产经营 活动中,特别是制造业中的工艺创新采纳多与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 密切相关[17]。
  kimberly和evanisko从心理和行为层面提出,老公司因其已建立一种心理上的习惯定势,其 长期形成的内生的小生存环境已无法适应创新要求[18]。brancheau和wetherbe则 在对美国 32家商业企业和制造业公司的电子表格软件的采纳情况调查研究后,认为在这些企业中早期 采纳者往往是那些具有高学历、易感于大众传媒、爱好人际交往并具有领导意识的年轻人。 他们还特别指出与已有的扩散理论相反的结果:个人交际欲望和沟通能力是决定采纳者接受 和使用新软件的关键因素[19]。templetion和byrd则从采纳企业的信息系统结构创 新的使用者心理分析入手,通过对美国一家军用软件开发公司中47名使用一项信息系统开发 方法(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的创新技术人员心理活动过程 及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相互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一个测度技术创新采纳者心理知觉的 结构模型[20]。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的过程研究
  
  在创新采纳文献中,创新采纳过程往往被视做决策过程,通常被描述成一种“阶段性心理认 知活动的结果”模型。根据创新采纳者与创新间的相关性的强弱,如采纳者对创新的需求的 紧密程度的大小、掌握创新知识的多少、创新成本及转换成本的高低等,创新采纳决策过程 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rogers于1962年提出的与采纳者高度相关且最具有影响力的采 纳 决策过程模型“五阶段说”,即知晓—兴趣—评估—试验—采纳;另一类是与采纳者低度相关 的“四阶段说”,即知晓—试验—评估—采纳。catignon和robertson认为,对创新采纳过程 的界定关键是辨析试验与采纳的区别;rogers和shoemaker则指出,创新试验阶段就是个体在 小范围内基于自身的条件为验证创新的最终效用而进行的理念适用性过程。无论高度相关的 还是低度相关的采纳过程,在进入创新试验阶段都要经历一段企业内部采纳者的知觉上的认 知过程[15]。
  chakrabarti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活动,企业获取 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这说明采纳活动也是一个完成目标 的过 程。oawson也认为:“同一社会系统内的个体不会同时采纳一项创新。”[8]这就意 味着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必然会存在时空上的序列阶段过程。richard l. daft提出,创新过程 一般包括四个必要步骤:一是创新观念的构想,二是提出创新建议,三是作出决定采用创新,四 是采取实际创新行动。而且多数学者只关心最后一步,即如何实施创新过程,而忽略了谁提出 建议和作出创新采纳的决定[21]。然而,pelz在对18家企业采纳的三项创新进行跟 踪 调研后得出结论:“更复杂的创新活动在组织内部的发展运行阶段不是依次线性发生的,而是 呈现出交叠和无序状态”。leonard-barton早在1988年就提出:“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技术需 求与创新性技术间以及创新技术转换体系与其使用者的组织运行标准间的非耦合状态确实需 要一个组织内部的采纳循环周期来实现创新技术的适应性。”[22]

  lewis和seibold则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学者们对创新在组织内部从被采纳到获取收益的运 行过程出现的效果偏差的深入研究很少。因此,他们说明了组织内部创新采纳如何社会化以 及组织结构在创新采纳过程中如何与采纳者自身特点相互发生作用的状态。强调了组织内部 创新过程是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交互作用以及组织内部各采纳决策单元与实施、反馈等 单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指出环境变化影响了组织结构,进而影响了创新使用者的特征和用 于引进与介绍创新行为的组织结构。同时,创新使用者对创新的调整和修改也取决于其在创 新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创新调整和修改的反馈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组织的结构和创新使用者的 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的一系列变化和调整也会带来创新本身形式上的变化[22 ]。tornatzky在1990年提出的toe理论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①技术因素,它包括企业内部现有技术及其与外部尚未被企业引进技术之间的对比状况; ②组织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经营范围、人力资源状况、管理结构、管理形式及其集权化程 度等;③环境因素,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竞争者、合作者状况和政府 行为等[23]。meyer和goes指出组织创新采纳就是创新技术在组织中经历一系列评 估、决策、采纳、实施并使创新同化于组织中的过程。技术创新的组织同化取决于三个前提 条 件:创新技术与组织原有技术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创新技术本身的属性以及前两者间的相互 关系[24]。drucker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过程存在一定的规律,创新采纳的成 功不是盲目冲动后短暂的狂热,也不是对平淡无奇的事物或现象的循规蹈矩的操作,而是系统 化的管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如何获取发掘创新机会的知识并甄别它们,以及对创新源 的发现与识别[25]。
  
  四、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研究的评价
  
  综上可见,国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第一, 初步辨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采纳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采纳的内涵;第二,从技术创新采纳 者的多重主体界定到其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均进行了实证研究,归纳总结了不同行业内部企业 技术创新采纳的内容和特征;第三,从企业内外两个视角揭示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效果 和时机等诸多问题的因素;第四,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企业内部技术创新采纳的决策阶段的特 征。
  从学者们的大量分析数据和实例可以发现,企业技术创新采纳过程既是一种复杂的决策信息 收集和整理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到企业、部门、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动态选择过程 。但是,由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视野表现为多元领域中相互独立的实证性研究,研究的内容 分布得比较宽泛,专业性差异较大,无法形成对这一领域的深度研究。另有学者只是简单地 引用社会系统中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创新转化等概念,没有就企业技术创新采纳行为作出属 性和本质的判断。还有的学者虽然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提出了创新采纳和创新拒绝 等概念,但却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对于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与企业技 术创新采纳的区别没有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特别是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本质特征、影 响及作用机理等方面没能清晰地界定。在企业技术创新采纳过程中,由于企业类型、企业规 模、企业生命周期等属性的不同,以及受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等不确定性和风险 性的影响,常常表现为创新目标选择和创新采纳行为的冲突和矛盾。因此,以企业为研究对 象的技术创新采纳过程的动力机制、采纳方式、控制系统应分别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都 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以什么方式具体表现出来,又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去 判断并加以有效控制和引导,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 就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smits r. innovation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 question s from a user's perspective[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 2,69:866.
  [2]ram s, sheth j n. consumer resistance to innovation: themarketing problem and solutions[j]. consumer marketing, 1989,60(2):5-8.
  [3]埃弗雷特•m.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m]. 辛欣,译. 北京:中央编 译出版社, 2002:361-362.
  [4]klein k j, sorra j s. the challenge of innovation impleme ntation[m]. management review, 1996,21(4):1055-1060.
  [5]damanpour e, gopalakrishnan s. the dynamics of the adopti on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in organizations[j]. management studies,2001(1):38.
  [6]teder g, just r e, zilberman j d. adoption of agricultura l innov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a survey 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 ural change, 1985,33(2):255-258.
  [7]lin yi-fu.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in agricult ure : evidence from hybrid rice in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 omics, 1991(8):772-783.
  [8]oawson j a. innovation adoption in food retailing—the ex ample of self service methods[j]. service industries, 1981(2):22-35.
  [9]sheppard d. adoption of innovations in road safety[j].occupational psychology, 1971,45:133-137.
  [10]chakrabarti a k. the effects of techno-economic and organiz ational factors on the adoption of nasa-innovations by commercial firms in theu.s.[c]∥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new y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1 973.
  [11]zmud r w. an examination of “push-pull” theory applied toprocess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work[j]. 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1 984,30(6):729.
  [12]toole t m, member p e. uncertainty and home builder's adopti 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j]. th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 d management, 1988(7):323-332.
  [13]yao j e, xu xiao-he, liu chang, et al. organizational size: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it innovation adoption[j]. the journal of computerinformation systems, 2003(2):76-79.
  [14]decanio s j, dibble c.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al stru cture for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ons[j]. 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 000,46(10):1285-1299.
  [15]mohamed i n, sjaak g b, poiesz t b c. conceptual issues in t he study of innovation adoption behavior[j]. the journal of advances in consum er research, 1997,24:190-193.
  [16]wood a r, elgie r j. problems in early versuslater adoptionof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s[c]∥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new york:academy of management, 1975:92-94.
  [17]cabral r, leiblein m j. adoption of a process innovation wit h learning-by-doing:evidence from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 the journal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1(9):269-273.
  [18]mascarenhas b. adoption, discontinuation and retention of acapital good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1,28(1):91-101.
  [19]brancheau j c, wetherbe j c. the adoption of spreadsheet sof tware: test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end-user computing [j].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 1990(2):115-143.
  [20]templetion g f, byrd t a. determinants of the relative advan tage of a structured sdm during the adoption stage of implementation[j]. the j 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3(4):409-428.
  [21]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 ].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78,21(2):195.
  [22]lewis l k, seibold d r. innovation modification during intra organization adop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18(2):322-354.[z k)]
  [23]tornatzky l g. the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 ]. lexington: lexington books, 1990:152-175.
  [24]meyer a d, goes j b. organizational assimilation of innovati ons: a multilevel contextual analysi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88,31(4):89 7-923.
  [25]drucker p e.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j]. harvard busi ness review, 1985(5/6):67-69.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朱丽献 李兆友 [标签: 企业 技术 创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
    浅析煤矿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煤矿通风系统中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的实现与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创新
    山东省第一届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健美操比赛…
    创新企业党建思想工作 服务和谐发展大局
    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析与研究
    探讨发酵类生产企业成本控制重点及方向
    我国国有企业品牌管理的研究
    关于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之融资问题的探讨
    低碳视角下钢铁企业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