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药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   肿瘤论文   妇产科学论文   内科论文   外科论文
 儿科论文   医学期刊
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护理
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护理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 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 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 工作qq:92833397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途经相似,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aids)常合并丙肝。hiv阳性的丙型肝炎的特征是hcv相关性肝病(肝硬化和代偿性肝病、肝癌)发生率明显增加,病情急速加剧[1],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预后较差。大量研究表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合并丙肝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患艾滋病或单纯丙肝。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釆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至2007年收治的28例aids合并hcv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22~69岁,工人5例,农民8例,居民无业15例,经静脉吸毒者18例,性不洁史10例。患者发热(25例,占89.2%),体重减轻10%以上(23例,占84.1%),腹泻、呕吐(15例,占53.5%),咳嗽、咳痰(8例,占28.5%),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5例,占53.5%)。wWW.11665.Comhcv症状:乏力、纳差、恶心、厌油(20例,占71.4%),肝区不适、腹痛(9例,占32.1%),腹水(8例,占28.5%),皮肤巩膜黄染(18例,占64.2%),消化道出血(8例,占28.5%)。

    2.治疗与转归 

  本组病例给予保肝、降低转氨酶及退黄、利尿等治疗,应用抗病毒、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及相应护理。结果:病情好转出院20例,占71.4%;病情恶化死亡5例,占17.8%,3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

  护理措施   

  1.注重心理护理 
 
  aids合并hcv患者,两种终身疾病并存,常年服药,病情迁延反复及长期的服药,使患者心理负担重,易产生不良情绪[2],出现焦虑、恐惧、忧郁、失望、以及情绪低落,自卑等心理问题。医务人员要尊重病人,视病人为亲人,把关心、爱心、微笑带给他们,认真倾听病人的心声,诚恳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以礼貌得体的语言和文明规范的举止,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并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列举相同病情好转的例子,请病情好转的病人现身说法,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用药的护理 

  本组病例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护肝、抗炎、对症及使用免疫增强剂。而两类抗病毒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如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易出现对肝肾的损害,而导致肝功能损害加重而逼迫停用。因此护士应多巡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本组有20例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病人症状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cd4+t细胞明显上升。

    3.预防感染的护理 

  aids合并hcv患者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护理上应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保持患者口腔清洁,给予1~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对消化道出血禁食或肝昏迷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用4%碳酸氢钠含漱后,用0.2%碘伏涂于患处,对有黄疸、皮疹患者,应用止痒剂、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对卧床、水肿、腹水患者要勤更衣、勤换床单、被服,每日用温水擦浴1~2次。病室每天开窗通风≥3次/d,每次≥30 mim,紫外线照射30 mim/d,并注意饮食护理,严格餐具和食具的消毒,病人的饭菜要充分加热,瓜果洗净后削皮食用,减少肠道感染的机会,尽量住单人间,减少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特别是对腹水患者行腹腔穿刺或深静脉置管穿刺等侵入性操作,以防止医源性感染。

    4.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有无早期肝性脑病的表现,如性格改变、计算力、定向力的障碍,观察患者黄疸的增减、尿色、尿量的改变,有无腹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现象,注意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并记录,警惕肠道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并做好临床症状的护理:①发热的护理。本组病人大部分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3~41℃,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必要时随时监测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时出汗多及时给予更衣,并嘱多饮水。②咳嗽、咳痰的护理。保持窒内空气流通,协助病人有效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给予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或使用镇咳、抗炎、化痰等治疗。③恶心、呕吐的护理。病人呕吐时应釆取坐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呛咳和呼吸道通畅情况,防止呕吐物呛入呼吸道,记录呕吐时间、量、性质、次数,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④腹泻、腹痛的护理。注意大小便的次数、量、性质,腹痛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其他的伴随症状,如呕血或便血和有无腹痛加重的情况,嘱咐患者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3],及时送检大便常规、培养,以确定原因,做好病人肛周皮肤的护理,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大便次数多的清洗后用凡士林或金霉素软膏保护皮肤,

    5.健康教育 

  正确告知患者aids、hcv的来源、传播途经、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等情况,告知患者两种疾病的防治效果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阻断传播途经(经血传播、经性传播、母婴传播),耐心而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指导,如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头、不参与婚前婚外性行为,以及釆用安全的性生活方式等。引导病人正确对待自已的疾病,同时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在护理过程中将家属作为护理对象。因为家庭的亲情关怀、友情的支持、社会的宽容是帮肋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 了解患者的家属和社会关系,动员亲友、单位去关心患者,不歧视患者,并告知家属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在护理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从而激发患者生存愿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休息与饮食的护理 

  病情严重或皮肤巩膜中、深度黄染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平卧时肝脏的血液流动比站立时增加40%,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4]。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根据病情轻重、黄疸的深浅,有无腹水等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性指导。一般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出现肝性脑病表现者应禁蛋白饮食,防止肠道产氨过多诱发肝昏迷,大量腹水限制钠的摄入,以减少腹水的生成,忌食辛辣、刺激性大和粗糙、坚硬的食物,防止诱发消化道出血,营养状况极差或不能进食给予静脉营养,保正热卡和营养的供给。

  讨 论   

  随着aids患者的增多,aids合并hcv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两者并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由于aids患者免疫功能低下,hcv多呈活跃复制状态,hcv、rna持续在高水平,加速了cd4+t细胞的破坏,间接促进hcv的复制,使患者从hiv感染发展到aids时间缩短;另一方hiv的感染还会对慢性丙肝患者的病程造成影响,加速肝硬化的进程,甚至造成肝衰竭[5]。因此我们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患者提供娴熟的护理技术,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感染及症状护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杰安,王超.与艾滋病毒共感染的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右江医学,2005,33(6):646-647.

  [2]沈丽萍,张瑛.24例丙型肝炎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学,2008,3(10):161-162.

  [3]曹韵贞.艾滋病临床诊断.治疗与护理[m].北京:人民保卫生出版社,2002,134.

  [4]陶新学,黄华.37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护 理,2006,12(18):1670-1671.

  [5]窦晓炎,李智伟,乔光彦.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伴结核病或丙肝的治疗策略之我见[j].新医学,2006,37(6):419-420.

作者:黄秋兰,袁静芝    作者单位:广西龙潭医院艾滋病科,广西柳州 545005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艾滋病 合并 丙型肝炎 护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及影
    开展艾滋病社区关怀工作的研究
    性工作法律与艾滋病防治的国际视角分析
    艾滋病中西医研究概况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3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
    输液泵推注20 甘露醇在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