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临床综合论文   感染与传染论文   老年病学论文   神经病论文   血液病论文   麻醉论文   泌尿论文   内分泌学论文   肾病论文
 精神病论文   免疫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传染病论文   核医学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眼科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解剖论文
半夏泻心汤新解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方药配伍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小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而《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用以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是对半夏泻心汤主治证候的补充。

  1  原方解

    小柴胡汤是治少阳病之主方。邪在少阳,属半表半里,当用小柴胡汤和解透邪,方为正治,而禁用汗、吐、下三法,如用下法则为误治,因下法为治里实证之法。少阳为枢,是阳气出入之枢纽,也是邪气出表入里之枢纽。邪在半表半里,随着人体正气之强弱盛衰而出入。如正气旺盛,能祛邪外出,则邪从外透而解;反之,正气虚弱,正气不能胜邪气,无力拒邪外出,则邪从内陷入里。误用下法,损伤中焦之阳气,半表半里之邪不但不从外解,邪热反乘中焦之虚而内陷。而且中焦阳气虚弱,寒从内生。以致中阳虚弱,寒热互结,运化失健,升降失司,气机痞塞,故生心下痞满,呕吐,肠鸣或下利等症。

    证由柴胡汤证误下所致,方亦从小柴胡汤衍变而来。WWw.11665.COM邪已入里,不在少阳半表半里,柴胡不中与,故去之。邪热内陷中焦,故加黄连。中焦阳虚生寒,故不用生姜,改用干姜。如此变化后,取半夏之辛散、降逆,辛以开结消痞,降以和胃止呕为主。黄连、黄芩之苦寒,寒以清中焦之热,苦以降上炎之火。干姜之辛热,辛以合半夏开结,热以祛中焦之寒,且能助脾以升清。四药合用,苦辛寒热合剂,能调寒热,除痞满,调升降,即所谓“辛开苦降”。中焦是阴阳、气机升降之枢纽。中焦虚弱,斡旋无力,升降无权。若欲调其升降,必须调补中焦。人参、炙甘草、大枣之甘,益气补中,以助健运而正升降。且人参、炙草之甘温,与辛热之干姜相合,辛甘合化生阳,以温补中焦之阳气。如是,苦辛合剂、寒热并用,消补兼施,使寒热得去,痞结得开,中焦健运,升降复常,则痞满除而吐泻止。

  2  治痞解

    本方治痞,实为画“泰卦”之方,变痞为泰,使痞极泰来。何谓泰?天地相交,阴阳相交,水火既济之谓泰。何谓痞?天地不交,阴阳不交,水火不济之谓痞。本方证为中焦虚弱,寒热错杂,痞塞中焦,寒则地气不升,热则火气上炎,天气不降。方中黄芩、黄连之苦寒清热以降火,是助天气下降、阳气下降、火气下降;干姜、人参、甘草、大枣,温中补脾以升清,是助地气上升、阴气上升、水气上升;然而中焦痞塞,道路不通,以半夏辛散中焦之痞结,开通阴阳、水火升降之道路。如是,使中焦道畅通,天地相交,阴阳相交,水火既济,是故为画泰卦之方也。正如张锡驹所说:“夫痞者否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上下交,水火济,谓之泰。天气不降,地气不升,上下不交,水火不济,谓之痞。故用半夏以启一阴之气,黄芩、黄连助天气下降,引水液上升,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助地气之上升,导火热而下降。交通天地,升降水火,以之治痞,谁曰不宜”?(《伤寒论直解》)

  3  新用解

    半夏泻心汤之用药,是由辛温,苦寒,甘补之品组方。辛能行、能散、能升、能通、能开结;苦能降、能泄、能燥湿;温能升、能通、能祛寒;寒能泄热降火;甘能补中益气。故本方虽为中阳虚弱,寒热互结(或称寒热错杂),气机痞塞,升降失调之证而设,但又不限于中阳虚弱,寒热互结之证。对于中阳虚弱,湿热互结;中焦虚弱,上热下寒之证,也是对证之方。

    治中焦阳虚,湿热蕴结肠胃之证。常见胃脘痞满,呕吐或嗳气,口中粘腻,饮食减少,大便溏粘不爽,便时不畅,或带黏液,肛门灼热,舌淡红,苔黄腻,脉濡数等。多由中气虚弱,运化失健,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胃肠,阻滞气机所致。或因湿热蕴结肠胃,日久不解,损伤脾阳而得。方中半夏燥湿,开结除痞,降逆止呕。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干姜配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中阳,益气健脾。以成温中健脾,清热燥湿,开结除痞之方。

    治脾阳虚寒,胃中有热之上热下寒,阴阳不交证。如见口舌生疮,烦躁不眠,口干口淡,胃纳不佳,大便溏泻,或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而苔黄等。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胃泻火,以降上炎之火;干姜、人参、炙草、大枣之甘温,温中健脾,以升清;半夏辛散开结,以利阴阳相交。成就其温中健脾、清胃泻热、清上温下、交通阴阳之功。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半夏泻心汤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60例临床观察
    甘遂半夏汤治疗痰饮久泻1例
    半夏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
    柴蒲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姜半夏炮制辅料研究概况
    姜半夏炮制辅料研究
    关于姜半夏炮制辅料研究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半夏泻心汤主治证候的文献学
    浅析半夏的加工炮制与临床应用
    半夏蛋白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大鼠体内泻心汤及其不同配伍黄酮类成分药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