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其它财务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融资决策论文   财务分析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财务控制论文   财务基本理论论文   其它财务论文
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观下所有者权益

摘 要: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最基本概念,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否准确、核算是否科学,不仅影响股东的权益,而且决定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现行的所有者权益与企业整体价值观下的定义有所不同。
关键词:企业整体资产;价值;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最基本概念,也是会计主要的要素之一,与资产、负债共同构成会计等式,成为财务会计的基础。所有者权益是会计计量的最终归属和结果,也是所有权理论经营的目标,因此,所有者权益计量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影响股东的权益,而且决定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
        一、现行的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特征及分类、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wWw.11665.COM其中: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它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它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一)所有者权益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分配税后利润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股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债务和亏损负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分类
        按其形成的方式,该类账户可分为投资人投入的资本以及企业内部滋生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留存收益。
        投入资本类所有者权益账户主要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资本积累类账户主要有: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三)所有者权益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是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产权比率等.在实务中,企业某些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同时具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将属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分开核算和列报。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卷,企业应当将其中的负债部分和权益性工具部分进行分拆,分别确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二、所有者权益定义存在的问题
        现行会计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这就是说,所有者权益与净资产为同一概念。我们认为,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理论上不应是同一概念,如是同一概念就没必要用两个名称来表达同一属性及概念。因此,上述等式不成立,理由如下:
        1.依据的前提已发生变化。传统的会计报表反映的采用历史成本法将不同时点、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进行累加,而历史成本法建立基础的条件,一是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计价的结果,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即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一般不作调整。换而言之,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就是从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历史成本法形成于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由贸易阶段,在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经济繁荣,金本位货币国际金融结算体系下,名义货币稳定,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企业经济活动,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可靠的、有效的,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话,从根本上动摇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由此在历史成本法基础上建立的会计恒等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未考虑所有者权益自身的机会成本。根据资产、负债的属性,决定资产、负债的计量方法应该是现值,因此,对过去形成的未给予计量的所有者权益时间成本也应予以考虑,从而使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计量在同一时点下,具有可比性、可加性。与传统的会计等式相比,在名义货币变动情况下,会计等式增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科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净资产不等同于所有者权益。
        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资产、负债价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有待商榷。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价格变动是否真的产生利得、损失,即是否会影响资产、负债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对未来经济利益不产生影响的话,则价格的变动不应该是利得、损失,则不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科目,只是反映在价值变动科目中。
        4.公允价值理论将时间价值引入会计计量当中,已经认识到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或者现值将产生差异,在没有新的会计恒等式出现的情况下,为维持传统的会计等式平衡,将预期或者潜在的利益计入所有者权益当中,也是基于会计恒等式的平衡考虑,资产、负债观将未实现的损益(资产变动产生的利得、损失)提前确认,动摇了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石。
        5.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现行的所有者权益定义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而在实际中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中剩余利益如何去体现呢?在股份公司持续经营下,股东不允许退股,只能进行股份转让,因此,所有者权益中的股东清偿权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即使在公司发生资产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时,会计报表上所提供的所有者权益会计信息基本无用,因为企业的资产价值即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最终由市场交易决定,而不取决会计计量结果。
        6.资产、负债的资产、负债价格变动是常态,将资产、负债的资产、负债价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违背了会计计量的稳健性、谨慎性原则。会计反映是资产的价格还是价值,资产的价格是不是价值,这是会计学必须解决的大问题。例如:一张认沽权证其内在价值为零,但市场上是有价格的,投机者利用市场差价赚取利润,会计是计量认沽权证的逐日市价呢还是内在价值呢,根据资产定义及属性来看,应该反映的是资产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资产的市价。而实践中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是资产的市价,因此,对资产的价格有助涨助跌的作用,违背了会计计量的稳健性、谨慎性原则。
        三、企业整体价值观下所有者权益
        企业整体价值观认为,企业资产应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整体价值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等同于投入成本,而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例如:现时净资产为负的企业,如果它具有可持续的现金流入和盈利能力,它的整体价值可能为正;对于一个现时净资产为正的企业,如果没有未来持续经营能力,那么其整体资产将会大幅贬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内在整体价值不等同于现行会计理论的净资产。我们认为,企业整体价值观净资产是指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应该归属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的更通俗些,它是企业过去形成自创无形资产及所有者投资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股东的投入股本、留存收益以及相应的货币时间价值。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它与现行的所有者权益定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一)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计入所有者权益
        从实践角度来看,财务资本观和实物资本观主要区别于是否将利得计入利润。财务资本观认为,公司投入财务资产后是获取投入资金更多的现金流入,因此,将利得计入利润;。实物资本观认为资本是代表企业经营能力的实物资产,因此对于利得不产生利润,而是资本保值调整项目。我们认为:
        1.资产、负债价值的利得、损失不应计入利润。因为:⑴价值变动并没有具体的交易行为,不产生收入、费用,且具有未来不确定性,无法进行计量确认;⑵成本并没有节约。因采取某一行动而没有采取其他行动所带来的机会利得,但是当采取行动后,就没有了,因此,一旦购买资产,其成本就变成现实,唯一选择出售或继续使用,现行成本法采取的财务资本观的持有利得缺乏理论基础;⑶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不反映已实现的或预期的现金流量,那么计入利润是没有依据;⑷没有证据证明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与现值之间存在联系。
        2.资产、负债价值变动利得、损失也不应计入资本公积。⑴没有证据证明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与现值之间存在相关联系;⑵实物资本观认为,只有资产的经营能力保持在期初经营水平之上,才能获取利润,如果资产价值变化不影响资产的经营能力,则企业内在价值也未发生变化,对企业不产生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因而对权益也不产生影响;⑶这种利得、损失属于未来事项,尚未确认,即使是预期权益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下,也不应该归属于当期;⑷这种潜在、或有的利益如果归属当期的话,等于是把未来不确定的利益提前确认、分配,而把风险转嫁给了未来,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因此,从企业整体价值观来讲:净资产=所有权益+公允价值变动,这种公允价值变动或许是一种预期潜在的所有者权益,是由于在某个时点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因此,不应计入已实现或者已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当中,因而资产、负债价值变动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
        (二)资产的升、减值不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企业整体价值观下计量模式下,对资产的减、升值,按实物资本观,应计入资本公积,从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则计入“资产、负债价值变动差异”科目,我们偏重后者;这主要是因为资产的升、减值是资产价值的变化,与所有者的投入无关。由于企业整体价值观下所有者权益核算的是所有者的投入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这种会计处理目的是把过去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历史成本通过时间价值计算出现在的价值,来评价投资的成果和业绩,便于以后决策。由于现行的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是静态的,无法反映投资的真实成本,所以采用时间价值观下的所有者权益计量的好处:第一,它保证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某个时点的平衡;第二,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第三,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相关会计信息,便于投资者了解投资的效果,为决策服务。由于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要求反映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从而使投资者无法了解投资的效果,通过终值使用,真实地反映出投资者投入的总资本(包含机会成本),以方便投资者评判投资的结果。因此,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观下的所有者权益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所有者权益,它是反映了企业的自创无形资产、投入成本及机会成本,其数额应大于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在企业整体价值观下,将所有者权益账面与实际的二者差异计入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例如:例如:投资者投入初始企业100万元,本年利润反映2万元,净资产102万元,假设时间价值4万元,那么投资者的投入应是104万元,当年不计算利润现值2万元,那么采用时间价值计量的所有者权益106万元,公允价值变动-4万元;净资产是102万元,股本数额上的差异,表现为传统计量方法与运用时间价值计量方法的不同之处,传统方法静态反映投入原始成本100万元,而采用时间价值计量方法计算了原始投入100万和机会成本4万元,通过对比发现采用传统计量模式反映出净利润2万元,而运用时间价值计量的结果却并非如此,投入成本104万元,而净资产102万元,显然是现金净流出2万元,投资是失败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⑴传统的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值得怀疑;⑵通过货币时间价值计量资本成本的结果,也进一步地印证了传统计量模式的不合理性,采用历史成本在名义货币变动的今天,人为地造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平衡恒等式,是没有考虑价格或者价值的变动这一客观现实,如果价格的变动对未来的现金流不产生影响的话,那么用时间价值计量结果则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把资产价格的变动作为利得、损失的错误所在。因此,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观下的所有者权益真实地反映了所有者的投入的成本,提供了更为客观、准确的会计信息,便于投资者了解、评价投资的效果,以供决策服务。
        四、结语
        所有者权益代表了股东的权益,其核算的方法有二种,一种静态的,采用历史成本法在不同时点上进行累加,另一种动态,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投资的机会成本,以比较投资成果的效率,从会计信息相关性上讲,后者更有用,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将改变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恒等式构成,带来的不仅仅是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会计理念的变化,这种新理念将给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带来重大变革,丰富、充实了财务会计理论,促进了财务会计的发展,开辟了会计学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光远.会计历史与理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3] 于玉林.现代会计结构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 陈国辉.会计理论体系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尉然 [标签: 企业 资产价值 所有者权益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从管理理论演进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趋势
    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思维与路径
    从《徐州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浅析中
    基于社会化问答平台的企业知识共享研究
    近十年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进展
    房地产企业关于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思考
    现代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
    ERP环境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的新构想
    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
    浅析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探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