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近十年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进步突飞猛进,市场全球化加速,如今的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传统的企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莫测的竞争环境,于是虚拟企业应运而生,而知识管理可以说是虚拟企业赢得竞争的法宝。本文主要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构建、系统开发、知识共享3个方面来介绍近十年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系统开发;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f2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8-0053-05
  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资本经济,而是向知识经济转变。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在不断调整,这带来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显而易见,传统泰罗式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大规模网络动态环境下企业的合作与竞争,虚拟企业便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同时,知识是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1虚拟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1.1虚拟企业概念的界定
  1991年,肯尼斯·普瑞斯、史蒂文·戈德曼和罗杰·n·内格尔在为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1],认为企业之间可以以市场为导向,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赢得竞争优势,建立一种动态的联盟。近几年,虚拟企业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李贺,关欣和周浩认为,“虚拟企业是指多个企业之间为抓住市场机会,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协议和联合组合等方式,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通过信息网络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开放的组织形式,来共同完成某个项目。wWW.11665.coM[2]”杨波,徐升华认为,“虚拟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公司,暂时组成的非固定化的相互依赖、信任、合作的联盟组织,从而以最少的成本、最迅速的对市场的机遇做出快速反应。这种动态联盟关系随着产品或项目的结束而解散。[3]”魏青,郭东强指出,“虚拟企业是以项目驱动的,由一系列空间上分布的具备不同‘知识能力’的节点企业组成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动态的网络型组织。[4]”李志宏,吴鹏飞,吴健鹏将虚拟企业的内涵界定为:“面对市场机遇与环境变化,由某一企业主导,为达到项目预期目标,通过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网络型、动态的知识学习型组织。[5]”
  通过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述,我们总结了虚拟企业是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以不同的资源和优势为基础,为共同的项目而建立的一种无实体组织结构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联盟,这种联盟是灵活的、动态的,能够快速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资源,从而取得关键性的竞争优势。
  1.2虚拟企业的本质特征
  1.2.1无实体的组织结构
  顾名思义,虚拟企业的根本是虚拟,它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经济实体,而是不同的组织甚至是个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走到一起的合作联盟。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无实体的组织结构,一般是盟主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或资源,各合作企业分别拥有不同的资源或优势,强强联合,依托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知识共享,分工协作,实现虚拟化运作。
  1.2.2基于项目的动态联盟
  虚拟企业的组建具有极强的目的性,通常是由盟主企业发现市场机遇,组建虚拟企业,其他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加入联盟,随着项目的运作进行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并按参与程度获得利益,当项目完成,联盟也就宣布解散。可见,一个完整的项目贯穿了虚拟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项目战略也应随之调整,虚拟企业的各合作组织也要进行动态地调整,正是这种灵活的动态性使虚拟企业可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2.3强调知识共享的作用
  虚拟企业的联盟性质决定了其异质的企业文化环境,这就要求虚拟企业的组织成员要完成更高水平的分工与协作,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在各组织成员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建立信任、共享的企业文化,意识到知识是虚拟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强调通过充分的知识共享,才能实现“1+1>2”的联盟效应。
  2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进展
  近几年,我

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2003-2012年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检索、分析,得到以下统计结果(2012年的统计可能不完全)。
  从表1可见,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分布较广泛,其中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系统开发,知识共享这3个方面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不乏对各种类型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如高技术企业、离散制造企业、船舶制造企业、房地产企业、中小型企业、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森工企业等。虽然我国专家、学者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研究的内容较丰富,但从近十年的发文数量上来看,我国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管理机制,管理体系,管理平台,管理创新和相关支撑技术等的研究很匮乏,还需要进一步的大量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对当前大规模网络动态环境下的企业合作与竞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虚拟企业的本质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巨大地发展潜力,是目前市场环境下,各组织的明智之选。今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会是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
  因此,下文将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构建、系统开发、知识共享3个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来介绍近十年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展。
  2.1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的研究
  众所周知,对一个领域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归纳总结的阶段,而是要从更系统化的高度对其运行规律、存在条件、模式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更进一步的实际研究奠定基础。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的研究,就是从理论的高度对其进行模式构建,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构建进行了一定量的研究,提出基于不同技术或理论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通过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层次角度构建模型
  李志宏,吴鹏飞,吴建鹏[5]揭示出“虚拟企业中的知识由于基于不同的主体而呈现出的层次性及与此对应的层级转化关系和转化条件”,提出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层次转化模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虚拟企业知识的迁移、转化是具有层次性的,而且是双向互动的。葛新权,周秀玲[6]通过分析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层次,提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包括成员企业的知识管理和成员企业之间的网络知识管理,具有二维属性,进而设计了成员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型和虚拟企业间网络知识管理模型,模型中凸显了知识仓库的核心作用,强调了知识的学习与共享。
  2.1.2从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模型
  郭东强,李志敏[7]以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基础,指出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4个阶段:酝酿期、组建期、运作期和解体期,具体分析了这4个阶段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策略,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2.1.3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用技术的角度构建模型
  黎旭诚,归伟夏[8]指出主题地图可以从大量的知识中建立起知识结构网络,正好可以解决虚拟企业网络间知识的无序性和多样性带来的问题,实现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结构网络,并以此提出了基于主题地图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黄敏,温廷新等[9]指出网格计算技术可以通过高速互联网将异构的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和可视化虚拟显示系统连接并集成起来,共同解决某一问题,可见这一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现有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并以此提出了基于网格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框架模型。
  2.1.4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环境的角度构建模型
  程刚,郭东强[10]通过分析影响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的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环境因素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模型中可见这些环境因素有5个层次,其中最基层的因素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包括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物流状况,信息网络技术状况,社会法律与企业制度。
  2.1.5从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的角度构建模型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是指:“根据虚拟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捕捉市场机遇的需要,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重组的一系列改进活动。[11]”余鲲鹏,郭东强[12]通过分析业务过程和知识管理过程,建立了虚拟企

知识管理过程参考模型,指出知识管理实施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管理过程是不是切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能否把握其中的关键要素。马慧贤[13]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协作阶段和提升阶段,具体分析了3个阶段的核心内容,建立了基于项目流程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总体流程框架。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在形式上表现出层次性,包括成员企业的知识管理和虚拟企业本身的知识管理,对于不同的层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管理,以协调好不同层次间知识的转移与积累,进而提升虚拟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第二,虚拟企业是以发现新机遇,并以新项目为驱动建立,以项目结束而解散的具有明显生命周期的动态合作联盟。因此,在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知识管理战略。第三,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力求实现对知识的高效管理,相关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保障。虚拟企业的知识更加无序、复杂,其知识管理比一般企业的知识管理更有难度,仅仅依靠人力是无法实现其知识管理,运用相关技术建立、完善、升级知识管理系统才是可行之法。第四,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该关注环境的影响。虚拟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环境,分析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其知识管理的效果。第五,知识管理流程是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实践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知识管理的具体模式,并且体现了知识管理活动的特征[14]。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通过对流程的具体分析可以细化每一个过程和环节,一方面可以发现影响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效果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不经过细化研究就无法发现的深层次问题,一旦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流程改进,从而大大提高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在工作流程上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目标上达到高度一致性,为虚拟企业的共同项目而进行充分的知识共享、分工协作,那么虚拟企业一定会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赢家。
  2.2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的研究
  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以网络平台为技术基础,通过企业信息系统平台的整合,在企业知识主管(cko)的协调与控制下,实现企业中知识资源的共享,促进知识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虚拟企业动态的企业联盟性质决定了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也应该是动态的,且成员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知识管理子系统,由此可见,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近十年,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将agent技术引入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杨波,徐升华[3]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特征及其知识管理的特点,引入分布式人工智能agent技术,用ontology表示知识和信息,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实现整个虚拟企业的知识循环流动和增值。魏青,郭东强[4]也构建了基于多agent和ontology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与前者不同的是,魏青和郭东强采用uml中的序列图表示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为完成用户发出的一个服务请求,执行请求的各个agent之间的交互过程。黄敏,奚建清等[15-16]通过研究分布式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和知识管理过程,给出了基于软件agent和移动agent技术的系统实现方案、相关模型和实现技术。洪清鹏,郭东强等[17]利用mase方法(多agent系统工程方法)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了捕捉目标、使用用例、定义角色3个步骤的分析,并利用agenttool工具对分析结果进行建模,设计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目标层次结构图、知识获取时序图、系统角色模型和“知识格式转换者”角色“知识格式转换”并发任务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更好的分析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开发出更完善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我国专家、学者在分析虚拟企业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认为agent技术的应用对于研究虚拟企业动态性、可扩展性、分布性、复杂性的知识管理系统有巨大的实际意义。虚拟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由于虚拟企业的联盟性质,其知识管理系统系统更加复杂,包括两

个方面:一个是虚拟企业成员企业各自独立的知识管理系统;一个是虚拟企业网络间的知识管理系统。各成员企业有其独立于合作项目之外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该目标与虚拟企业的目标不一定是一致的,这就需要共同的协调,以共同利益驱动合作进展。在这样异构的环境之下,可以说agent技术以其智能性和高度自治的能力获得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专家的青睐,同时,由于单个agent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多agent共同协作完成复杂任务的模式更加可行。除此之外,由于在开放和异构的环境下,虚拟企业间不同的知识管理系统和成员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系统要实现交互和协作,必须有一个知识库能够消除不同系统知识表示语义上的差别,到达知识共享。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学者提出将ontology嵌套在agent技术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复用。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开发有效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将会是未来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虚拟企业也应分析自身需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和系统,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顺利实施。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基于多agent技术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但缺乏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研究,如系统开发语言和工具包,各种agent的体系结构设计,agent之间的通信协作机制等,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实现基于多agent虚拟企业知识管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2.3虚拟企业知识共享
  虚拟企业是盟主企业发现市场机遇和自身知识缺口,为充分利用资源而发起组建的联盟型组织。虚拟企业想要弥补知识缺口,实现资源共享,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要做到知识共享,可见,知识共享是虚拟企业的核心要求。
  日本著名学者lkujiro nonaka[18]将企业的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可以用规范化、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是可文本化的知识,而隐性知识一般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大脑中,如经验、直觉、思维、工作中的技巧等。他认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包括4种基本模式: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隐化。知识的共享往往能够产生企业核心的创意,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新品约80%是重用或修改过去的部件设计(显性知识重用),而只有约20%是全新设计的(专家的隐性知识)[19],这还是因为知识共享不充分或是没有重视共享过程中知识的创新。
  我国专家、学者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研究主要有:王洪伟,吴家春等[20]以产品数据管理为例,基于信息共享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机制,指出虚拟企业的知识不同于一般企业,包括元数据、企业本体和数据转换。谭贤楚,肖昂[21]指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过程的5个环节,提出营造知识共享空间,建立知识共享机制。余呈先,郭东强等[22]认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实质是知识共享伙伴间的动态博弈,进而以非对称的进化复制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王娜[23]分析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与障碍,指出虚拟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基于web2.0环境提出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杨波,徐升华[24]根据企业契约理论,采用委托代理模型,设计了激励契约,即盟主企业知识转移的参与系数和收益分享系数由盟主企业因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收益对知识转移收益的影响系数决定,从而调动联盟成员企业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张喜征,李海滔等[25]建构了在协同产品开发环境下的虚拟企业知识地图,以简单可视化的形式展现企业的资源,培养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意识,减少知识孤岛的现象。储节旺,杨宗跃等[26]提出以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性化策略构建企业知识门户,整合企业内部知识及外部相关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共享和利用,这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以上论文,总结出我国专家、学者基本上是在分析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机制,或是基于某种理论提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方法及模型,最后提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策略。这些策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先进的知识技术,建立完善的知识共享与管理平台,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第二,建立开放性的虚拟企业隐性知识库,使各成员企业不断共享知识、积累知识,并保证及时更新知识库;第三,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匹配性,即要

择合适的、能力相当的成员企业,保证知识共享过程中不会出现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虚拟企业成员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共享,因为具有优势的一方主观上会对知识资产进行保护,影响知识转移,同时,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使知识共享仅仅成为其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手段,进而严重影响虚拟企业联盟的稳定性;第四,注重打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从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空间,鼓励员工共享隐性知识,实现成员企业间知识的共享与转移。
  3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展望
  通过对近几年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文献的分析,我们看到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系统的开发,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流程,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价、风险评价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管理机制,管理体系,管理平台,管理创新和相关支撑技术等的研究很匮乏,因此,我国学者应该拓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还应该深入地分析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强对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管理机制,管理体系,管理平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要注重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研究,因为一切理论都应该付诸于实践,实践才是理论的试金石。  虚拟企业是基于项目的动态联盟,其运行过程都是动态的,因此随着时代的转变、知识经济的到来,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也应体现时代性,从近几年的论文中可以看出一二。第一,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受到关注。知识经济的冲击使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市场机遇的时效性越来越明显,谁能最先抓住机遇,一蹴而就,谁就能在商战中独占鳌头,高技术虚拟企业(htve)正是战略和结构的有机结合,其知识管理研究至关重要。如高长元,韩,王嵘[27]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需求,提出从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和组织文化、技术3个方面满足其知识管理需求,构建知识管理体系框架。第二,环境因素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受到关注。谷斌,祁明[28]认为在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的环境下,知识的共享和转化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重心,并从技术、文化、制度三方面构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平台。第三,知识的计量研究,如余呈先,郭东强[29]基于知识计量层面研究虚拟企业知识缺口,通过建立、分析虚拟企业知识存储模型,把虚拟企业知识缺口分为人际关系型缺口、资源配置型缺口和信息技术型缺口。综上所述,从宏观上来看,未来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其系统内的框架研究,而是要体现其与环境的关系;从微观上来看,未来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力求从多个层面分析不同类型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各个方面,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kenneth preiss,steven l goldman & roger n nagel.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trategy:an industry-led view[r].lacocca institute,lehigh university,1991.
  [2]李贺,关欣,周浩.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8):1175-1178.
  [3]杨波,徐升华.基于多agent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10):107-110,128.
  [4]魏青,郭东强.基于多agent和ontology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158-160.
  [5]李志宏,吴鹏飞,吴健鹏.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式构建与支撑平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35-38,68.
  [6]葛新权,周秀玲.基于学习型联盟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205-208.
  [7]郭东强,李志敏.基于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策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2):59-62.
  [8]黎旭诚,归伟夏.基于主题地图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研究[j].软件导刊,2012,11(7):12-14.
  [9]黄敏,温廷新,邵良杉.基于网格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框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134-135.
  [10]程刚,郭东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的环

境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328-330.
  [11]余鲲鹏,郭东强,陈怡安.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改进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4):64-67.
  [12]余鲲鹏,郭东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过程参考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120-123.
  [13]马慧贤.基于项目流程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7):120-123.
  [14]储节旺,郭春侠,陈亮.国内外知识管理流程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1(6):858-861.
  [15]黄敏,奚建清,孙波.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6):135-138,200.
  [16]黄敏,孙波,奚建清.基于多agent和xml技术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8):367-369,393.
  [17]洪清鹏,等.基于mase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23):163-167.
  [18]nonaka t.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nov-dec):96-104.
  [19]韩志丽.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共享悖论解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52-53.
  [20]王洪伟,吴家春,等.虚拟企业中面向信息共享的知识管理[j].计算机工程,2004,30(3):6-8.
  [21]谭贤楚,肖昂.基于虚拟经营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1):117-118.
  [22]余呈先,郭东强,等.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2011,30(1):15-19,49.
  [23]王娜.web2.0环境下虚拟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2):203-205,240.
  [24]杨波,徐升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契约设计[j].情报杂志,2010,29(1):147-15.
  [25]张喜征,李海滔,等.面向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地图建构[j].情报杂志,2008,(6):10-12.
  [26]储节旺,杨宗跃,闻波.企业知识门户的作用与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4):531-534.
  [27]高长元,韩,王嵘.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框架研究[j].管理学报,2011,8(3):42-48.
  [28]谷斌,祁明.区域公共创新体系环境下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331-333,340.
  [29]余呈先,郭东强.基于知识量化的虚拟企业知识缺口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4):73-76.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虚拟企业 知识 虚拟企业 企业 知识 企业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近十年以杜定友为主题的论文统计报告
    十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成就和特点—访
    十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成就和特点——
    2004年 2010年我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研究述评
    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
    对我国三十年档案开放期限的反思
    浅谈六十年中国档案事业法制建设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