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解析央视《新闻1+1》节目创办和发展的“加减法”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自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赢得了收视率也赚足了业内的口碑。节目开播以来,业内多有对此档节目的正面评价,有诸如“《新闻1+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等赞美之词。[1]据csm提供的数据显示,《新闻1+1》在2008年6月2日复播当天即创下栏目收视1.09的新高,成为新闻频道收视“黑马”。[2] 2009年6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推出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中,《新闻1+1》也被评为了“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cctv栏目”之一。《新闻1+1》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赢得如此好成绩?它能否逃出以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局而获得长久地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解析央视《新闻1+1》节目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加减法”策略,即从对节目的优缺点分析中,提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突围并实现节目持续、稳定发展的建议。

  一、节目创立:外部加压和内部调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原先为电视所垄断的远距离图像传播技术,同样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先进的互联网系统已经可以与电视媒体的图像传播技术相媲美。特别是目前博客,手机等自媒体的发展,受众的自主参与性增强,使得受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6.41亿……通过手机上网的1.176亿人更是已经通过手机与全球传播网即时地联系在一起。wwW.11665.coM”[3]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同时,移动通信网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有效补充。2009年元宵节央视新台址配楼着火,手机视频在网上的传播成为人们了解这条突发新闻的重要来源。这一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电视媒体在试图想垄断独家新闻时所遭遇的尴尬处境。然而也由于网络上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相对自由的特性,使得它在提供海量信息、瞬时信息的同时,公信力的缺失也成为网络新闻的硬伤之一。在此情况下,作为惟一的国家级电视媒体的央视,在垄断独家消息的优势受到一定程度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寻求突围,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寻求新闻信息的整合,用新闻评论的形式,对新闻进行深度解析,充分发挥大型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正如央视制片人唐怡所言:“当今时代的新闻节目如何在同质化的困境中突围,才是新一轮竞争的关键。独家新闻的含义不仅仅是独家的事实报道,还包括具有创见性的新闻评论”。[4]

  《新闻1+1》的前身是在2006年停播的《央视论坛》。分析央视论坛停播的原因,就在于它出现了很多言论节目致命的弱点,如“述的部分远远多于评的部分”、“政治话题多为政治文件解读”、“言论一边倒,难以使话题深入”、“时效性不强”等,[5]都极大地削弱了作为一个国家级大台所应具备的鲜明、独特、深刻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地位。即使在该节目停播后,央视推出的《360度》这一节目,也因为同时包含了多种新闻报道方式,名为时事解析,实际却贪大求全,没有明确的栏目定位而导致节目停播。在此状态下,探寻更好的新闻评论方式,成了电视台需要突破的地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视推出了《新闻1+1》节目。它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它打破传统的新闻栏目播报旧制,大胆采取了现场直播形式,向观众展现当天新闻话题的事件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并首次引入了“新闻观察员”的全新概念。因此,这里的“1+1”,更可能意指“事实”加“评论”。而深入解析《新闻1+1》节目的特点也可以发现,该节目在制作中实际上运用了众多的“加减法”。

  二、节目制作中的加减法

  (一)减时差,加时效

  从节目形式上看,《新闻1+1》主要利用了背景短片和现场直播评论相结合的展现形式来深度解析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此外,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有时甚至是在新闻发生的当时,演播室主持人一边连线前方的记者,一边做解析。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迁之死》这期节目中,董倩在直播中说道:“本来按计划,今天晚上9点半,这个时候金牛区会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但是据我们的最新消息,这个会目前还是没有召开。”这样充分及时的信息量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不仅向观众彰显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为现场评论员的评论提供了更确凿的材料。这就避免了评论节目纯粹的“炒冷饭”,有效地维护了新闻事件的热度。

  (二)少问责,多寻因

  正如该档节目的开场语“新闻1+1,给您不一样的解析”一样,《新闻1+1》节目立足点在于“解析”,也即更多地探讨新闻内容背后的成因,从而让受众从中获得理解或启示。这个特点,从每期节目标题的制作上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标题一般不超过十个字,而且多以发问的形式提出。以2009年11月份播出的20期为例,统计发现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就有14个,大大超过了半数。可见节目对有争议的问题的关注度。而具体到整期节目内容的安排,也像是它的标题所设置的那样,更多的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以2009年12月1日播出的《艾滋病:病名?污名?》为例,在世界艾滋病日如何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个议题上,节目从云南大理的男同性恋酒吧的推迟开业为切入点,先后解析了“开酒吧的原因;酒吧推迟开业的原因;为什么在媒体关注后酒吧不敢开业了;大理政府为什么支持开酒吧;社会为什么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等问题一一进行剖析。节目避免了对“社会普遍存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这一现象进行直接的控诉和拷问,而换之以公正平衡的原因分析。《新闻1+1》追求的是对每个新闻事件,无论对错,都是可以讲述,可以加以解释的。即使是对某事件持反对立场,也要从中分析出原因来。在节目寻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起到了帮助观众解疑的作用。

  (三)少分歧,多常识

  新闻评论节目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要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6]而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鱼龙混杂,人物身份真假难辨,对于同样的新闻事件,往往有着或感性或理性,或真或假的观点。此时,电视媒体便可凭借其在受众心中相对权威的性质,引领观众从喧杂的网络环境中回归常识,给予其意见性的指导。

  在节目中时常可以看到,主持人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白岩松会以诸如“我不这么认为”,“恐怕还不是这样”的口吻加以回应。通过新闻评论员与主持人的互动,在一问一答中,表达思想倾向。例如,在2009年12月8日播出的“请照亮孩子脚下的路”这一期节目中,针对学校发生的踩踏事件,评论员白岩松从学校的“面子、里子和根子”三个层面进行解析,特别是对学校发出的四条声明一条一条进行解剖后,提出应该加强学校的管理并减少应试教育的弊端。可见,《新闻1+1》的突出作用在于对一件不够明晰的事件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提炼出一条逻辑清晰的思路,并且通过层层分析,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意见,从而让观众自然而然地自己得出结论。而且,《新闻1+1》的播出,因为立足于央视这个国家级媒体的平台,依靠直播的优势,往往就能抢占先机,优先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四)少高端,多平民

  深度评析是评论节目的精髓,但深度评论的一些特点,比如需要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等,也是评论节目制作中的难点。如果没有深厚的制作功力能够对电视受众有充分的把握,节目便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或者是出现选题还不错但评论不疼不痒,说了跟没说差不多。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新闻1+1》无论从选题或者评论上,都力求贴近大众。

  从标题的提炼上,诸如“糖醋活鱼,谁的醋,谁的鱼?”、“钓鱼执法在调查,该还谁清白?”等,提问往往直击人心,给人一种畅快淋漓、不吐不快之感。在《救命,无需争议!》这一期节目中,对长江大学三位因见义勇为而遇难的大学生介绍,字幕中分别出现了“作文写的好,喜欢教同学打篮球”、“是nba科比的球迷”、“喜欢张学友和周杰伦的歌”等内容。这不仅真实还原了当代大学生的丰富个性,同时也体现了媒体的以人为本。现代观众经历海量信息的冲击和锻炼,需要了解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几尊传统的刻板英雄形象。节目这样做,在体现对遇难者的尊重的同时,也能让受众更加真实地触摸到几位勇士真实的灵魂。不管是“以情载理”抑或是“拨动心弦”,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注,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思想。如果缺少这一思想光芒,新闻评论作品的影响力就无法实现。

  而在评论员的评论语言风格上,白岩松往往言辞犀利。2008年10月15日,《新闻1+1》做了一期题为《医改方案看不懂需配“说明书”》 节目,这次的选题主要解析了医改方案上让人看不懂的内容,从侧面再次验证了《新闻1+1》节目的人文关怀。

  三、节目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做好的“加减法”

  (一)加第一手信源,避免二手信息

  第一手信源的获得与否,是对媒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考验。“在事实判断方面,要获得深入的观点,首先要占有全面的信息,最好是通过自己深入采访获得独家信息。现在的某些电视新闻节目之所以只能就事论事,就在于片面依赖其它媒体的已有报道,只能做一些表层的解读。”[7]而《新闻1+1》是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对内容时新性的要求自是应该的。正如主编叶闪所说的,“最快也要到中午两点之前确定主题”。而自2009年7月31日改版之后,《新闻1+1》的播出时间由最先的22点调整为21点30分,可见节目在制作上存在的时间压力。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用非第一手信源的话,往往就容易造成资料的不全,给评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甚至是模糊性,影响评论的展开。csm提供的数据显示,《新闻1+1》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发射等重大新闻事件周期内收视率均上扬3-5倍,节目在特殊事件报道中收视率冲高已经成为了规律。这也说明,在增加对专题类节目的挖掘上,《新闻1+1》节目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能够赢得受众的欢迎。增加对第一手信源的开挖,无疑是评论成功的基石。

  (二)多照顾节奏,少重复画面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何把握叙述和评论的尺度是个难点。如果太重视评论,那么对事件的叙述很可能达不到观众对事件进行深入了解的目的。若多照顾画面,过多地叙述新闻事件,则可能失去评论节目的播出意义。此时如何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同报纸评论区别开来,将短片做得更扎实?电视评论怎么样才更好看?这里的空间和改革的余地很大。在《新闻1+1》节目中,现场评论员解析问题的同时,节目制作采用的是电视节目最常用的分屏直播技术。在分屏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采用更明晰而准确的背景画面,而不是重复节目开始时的背景短片,那样无疑更能够增加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节目现场直播的特点本身也对制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走过二十年,apec还有用吗?》这期节目中,节目组将演播室搬到新加坡apec新闻中心。由于采用卫星直传,节目播出时总计出现了6次黑屏的现象,这无疑会大大影响观众的收视感受。可见节目制作技术上的缺陷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而且,在现场评论节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做场外嘉宾连线的时候,经常出现嘉宾还未将意见表述完整,主持人就由于时间的关系或者由于与自己的立场不符合而匆匆忙忙地将嘉宾的话打断。这样,人为设置节目议程的痕迹未免过于明显。尤其是在连线互相持对立观点的嘉宾时,贸然打断其中一方都会有节目立场不公正的嫌疑。因此,在做连线时,节目应该多注意事先与嘉宾做好沟通,掌控好评论节奏和时间,或者对节目总体播出时间有更弹性的处理。

  (三)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少救急型专家

  白岩松凭借着自己在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他成为了担任该节目特别评论员的不二人选。在《新闻1+1》开播一年左右,央视又引进了王锡锌。他的加盟,多少缓解了“岩松天天见”的局面。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一两个评论员是远远不够的。评论员不是万金油,一个再好的评论员也不可能全能到洞悉各个行业,知晓每件新闻背后的原因。虽然有时在面对经济、医疗卫生等节目议题时,节目组偶尔会打破常规邀某领域专家到现场进行评论。然而,这些领域的专家毕竟不是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在直播的压力下,很容易出现表达不流畅等情况,语言的表达与受众的接受存在一定的隔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重蹈了《央视论坛》的覆辙。因此,专家的观点和见解,更适合在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进行连线采访,而不宜在40几分钟的节目中,将所有评论的任务都交到某个领域的专家身上。节目如果能够出现更多的专家型记者,既对新闻的特性、受众的接受习惯有较好的把握,又对诸如经济、政治等某个特殊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那么,评论员风格的平民化和解读的可信性无疑可以有效提高。因此,节目组应该多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令解析的角度、风格更加多元。

  (四)主持人风格的定位和掌控

  电视同时也是“主持人媒体”。因为“电视传播与其他媒体的传播,最大的区别是电视传播中看得见的主持人因素,它是一种真正的人际传播”,它“需要通过主持人对观众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实现电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8]

  在演播室中,主持人与评论员面对面的交流,是人际传播,而反映在电视节目的收看过程中,主持人也在与受众进行人际传播。在《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董倩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代表观众向评论员提出问题,从而在两人的交流中,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倩的作用仅仅就是为白岩松开路,象征性的做出提示,很少会阐明观点,更极少有观点上的交锋、思想上的碰撞。偶尔会看到董倩持有不同的见解,但马上就会被反驳掉,并且从没有看到她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过,这样反而有故意为对方的观点铺路之嫌,其结果是电视观众只听到了评论员的一家之言。节目更像是个一言堂,缺乏评论的公开和多元。董倩不能站在受众的角度对新闻解析进行反馈,沉稳有余而立场不足,现场表达也不够流利。虽然这也是电视传播单向性的缺陷,但是,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能够有更加犀利的质疑和思辨性,那么,整个节目的效果会更好,这也才能真正地如白岩松所言:门开了我就不会让它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结语:

  在现代社会的新闻运作机制下,“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而是靠独家的、具有原创性的信息加工标准、加工方式、信息处理手段及信息表现方式”。[9]如今,各类电视媒体在接近一致的起跑线上,谁能够对于同等的新闻信息量进行选择、优化、整合、再加工,体现出报道的多样化与立体性优势,挖掘出富有贴近性和吸引力的信息,谁就可能锁住更多受众的目光。《新闻1+1》在这些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有好的开始,也需要不断对节目进行改革,才能从中获得节目的可持续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好节目的“加减法”,这才是节目制胜的王道!

注释:

[1] 王磊:《<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载《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2] 《关注热点大事,新闻1+1收视长热》,载http://blog.cctv.com/html/93/835693-131554.html。
[3] 田青毅、张小琴:《手机:个人移动多媒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4] 唐怡:《给新闻第一时间竞争力》,载《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1期。
[5] 赵振宇、王黎妮:《是思想观念交流,还是政策咨询服务——“央视论坛”背离了自己的栏目宗旨》,载《采写编》2007年第1期。
[6] 谭天:《在狙击中穿越——点击2007中国电视新闻》,载http://tianten2007.bokee.com/viewdiary.181053881.html。
[7] 高传智:《观点的深化及其表达——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可持续化发展策略探析》,载《中国电视》2009年第10期。
[8]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版,第359页。
[9] 陆小华:《整合传媒》,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曾逸芸 [标签: 套节 套节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从汶川地震的央视报道看政治传播
    对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的解读
    央视二套《今日观察》栏目浅析
    试谈从体验论的角度解析古诗十九首之 行行重…
    央视《道德观察》栏目差异化策略研究
    央视春晚不同时期导播风格比较研究
    报业生态中的免费报纸:综述、解析与展望
    手机媒体存在形式解析及前瞻
    解析与建构:广告视觉“场”认知模式研究
    解析《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
    从乡村情结中解析女性的边缘生存状态
    解析李佩甫小说的文化批判主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