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赠地学院 析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里程碑
[论文摘要] 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赠地学院开创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新纪元,也是美国著名教育政策法规的成功范例之一。研究和探索这一成功范例及其对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与借鉴。 
  [论文关键词] 赠地学院 美国 高等农业教育 职业教育 
   
  一、赠地学院产生的时代背景 
   
  1. 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12年以后,美国人口数量由于移民的大量迁入而急剧增加,疆域不断扩大,国内外对棉花、烟草、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增。但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美国历史学家在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时尖锐指出:“19世纪初叶(美国)殖民者在粮食种植、收割和脱粒技术方面比《圣经》时代好不了多少”。① 当时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耕种还普遍使用人力、畜力等简单的机械,严重地制约了美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当时,由于“西进运动”的兴起,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采用新的农业机械和实用农业技术,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益,推动美国经济健康发展。 
  2. 高等教育扩张的需要 
  1860年以前,美国264所院校中,私立大学有247所之多,但无论是美国东部早期欧洲移民所建的大学,还是建国后新建的教派学院和非教派学院,大多与社会现实脱节,不能培养实用的人才,远离社会,超然世外,可以说是社会生活中的“一潭死水”。WWW.11665.COm即使到了1862年,学院数量少、学科分散、影响面小,且没有一所学院能够培养合格的农艺师、机械工或商人,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联邦政府改革传统高等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资助各州创建新型的、面向产业阶级的、收费低廉的高等院校,“这种新式大学比起旧式大学,更着重于实用的目的——发展农业及工艺教育,培育美国资本主义急剧发展时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② 教育史家特纳(jonathan b. turner)和国会议员莫雷尔(justin smith morrill)则是那时呼吁联邦政府创办这种新型技术学院的先驱人物。 
  3. 文化传统的影响 
  考察赠地学院产生的原因,除了经济影响,文化传统对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滕大春在《美国教育史》中指出, 正是“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为新型的美国教育奠定了基础”。美国文化传统中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等都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也对赠地学院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建国后,实用主义逐渐被国民所接受,进而深入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教育等领域,成为其民族精神和社会心理形成的思想源泉。高等教育则表现为反对欧洲传统的教育观和知识观,奉行民主、自由、多元的实用主义哲学;把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注重实干、不尚空谈的特性。正是这些新生国家精神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使得高等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赠地学院。 
  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相比,美国历史较短,缺少漫长而沉重历史传统的束缚,在制度上拥有较大的灵活性, 变革和创新就更容易实现。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欧洲不同,美国人崇尚进取、追求创新。恩格斯写道:“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该是实际的。”正是这种勇于创新的传统,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迅速超越了其他各国,探索出赠地学院这种独具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4. 《莫雷尔法》的直接推动 
  莫雷尔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众议员(1855~1867年)和参议员(1867~1898年)。在系统考察联邦政府通过赠地资助各州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莫雷尔于1850年向国会提交了一项议案,建议联邦政府以赠予各州联邦公地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州建立至少一所新型大学。这样的大学讲授“农业和机械工艺……以便提高产业阶级的通才教育和实用教育,也应开设其他科目,包括军事战术课程”。该法被称为《莫雷尔土地赠予法》,简称为《莫雷尔法》(morril act)。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该法,规定:第一,联邦政府在每个州至少资助一所高等院校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第二,按照1860年国会规定的议员分配名额,联邦政府根据各州的议员数,按每个议员3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赠予国有土地或等额的土地期票;第三,出售这些土地的收入,10%用于购买校址用地,其余用于设立捐赠基金,其利息不得低于5%;第四,这笔捐赠基金如果5年内未能用于兴办上述学院,须全部退还给政府。凡是依照该法建立的学院就叫做赠地学院(land granted college)。189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对依靠联邦赠拨土地建立起来的赠地学院提供年度拨款,以保证这些新型的技术学院具有充足的财力得以正常运行。两个法规的颁布掀起了大规模的赠地学院运动。联邦政府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并资助一些大学推行农业和机械工业教育,大大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是在赠地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赠地学院的功能与模式 
   
  1. 模式灵活多样,适应发展需要 
  1862 年以后,绝大多数州按要求相继建立起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也有的州把赠地资金用于改造老大学,开展农业和机械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莫雷尔法》的规定,凡接受赠地的高等院校的学生,无论哪个专业,都必须接受农业教育,学生们只有学习一些农业知识才能领到毕业证书。因此,老大学增设农业系,讲授农业化学、农业机械、土壤分析、园艺学、昆虫学等。1875 年,堪萨斯州赠地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农庄、养殖场、木工、家具制造、造车、漆工、铸工、制衣及雕刻,也开设电报学、铜板印刷、照相术等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赠地学院在教学方法上也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在教学之余经常组织各种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寒暑假参加生产实践。此外,赠地学院教学期可长可短,不仅开设正规班,还为社区居民开设补习班,也向妇女开放。1890 年通过的第二个《莫雷尔法》规定,南部17州必须革除歧视黑人的积习,黑人也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否则要为黑人设置水平相同的农工学院。 
  赠地学院除了给大学生授课外,还加强研究种子改良、研造肥料和机械化农具,并通过农业实验站,加强农技推广。农技推广工作是政府扶持和支持农业发展职责之一,由联邦、州和县农业推广站组成农技推广体系。推广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服务、家政和四健会(四健会也称4-h 俱乐部,是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合作推广体系所管理的一个非营利性青年组织,创立于1902年,其使命是“让青年人在青春时期尽可能地发展他的潜力”,“四健”代表健全头脑、健全心胸、健全双手、健全身体)。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成年男子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推广新良种、新耕作方法和其他先进技术;家政则组织妇女学习编织、料理家务、美化环境等;四健会组织青少年学习和实验有关农业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农业科技和生产活动的兴趣。在科技推广服务中,政府与赠地学院建立了密切合作机制,从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情报传播、项目审定到基层的技术服务和实践指导,赠地学院都发挥了主要作用。
  2.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根据《莫雷尔法》,凡接受赠地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不论专业,都必须接受一些农业教育。据统计,1862~1870年,共有30个州先后接受了此法,各赠地院校培养出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且各农业院校的学生3/4来自农村,毕业后又回到农村去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农业教育课程的发展,一些农业大学的研究生院也建立起来了。这些研究生院的培养目标是工农业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教育对象是中下层阶级。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农业、机械制造、生物学、专业动物学、农产品加工学、农村建筑学和农村经济学等,也包括工艺、军训,甚至古典学科,但古典学科已失去了昔日的支配地位,实用科学受到推崇,钻研理论而鄙视生产的大学传统被改变。“赠地学院通过培养大批实用的、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美国工农业现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赠地学院根据所在州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及时有效地解决所在州各类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美国国会1887 年颁布的《海奇法》规定,每个州在赠地学院领导下建立农业实验站,进行农业科学原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实验站还设立分站、实验农场及各种研究中心、研究室,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研究项目以与本州农业生产有关的应用研究为主,如佛罗里达菠萝的病虫害与改良问题、得克萨斯牛群的喂养问题、路易斯安娜甘蔗的新品种培育问题等等。由于实验站是政府资助的,因此其研究成果向所有的农场主公开,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这对促进美国科技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使每年农产品的价值有了千百亿元的增加。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突出特点是从法制上建立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1914 年国会通过了《史密斯和勒沃尔法》,即《合作推广法》,要求各州立大学建立农业推广中心,由州立大学代表政府负责农业推广工作。这一法规的执行奠定了延续至今的美国赠地学院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合作推广体系的基础。到1920年,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庞大的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体系,组织机构包括联邦、州、县三级的农业推广站和实验站。 
  在联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立相助下,各农业实验站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1890年,发明了波尔多液,使蔬菜和水果的产量提高了数倍;1903年,实验成功了防治猪霍乱的疫苗;1915年,发现了维生素a和b;1919年,又发现了维生素c;19世纪下半期,化肥和农药也试制生产出来,20世纪初已达到批量生产的程度;20世纪初,玉米远系杂交试验成功,新的杂交玉米良种使玉米产量在美国以及全世界增加了1至2倍,同时,小麦、水稻、高粱等的新品种也先后培育了出来。由于农业教育的普及推广,从内战结束到1900年,大约有12 000多项农业技术发明取得了专利权。 

  4. 服务当地工农业发展需求 
  赠地学院根据地方工农业和公众事务的实际需要,设立一些“短期课程”,推广农业科技与机械工艺知识,建立农业实验站,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开创了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风。 
  20 世纪初,曾建立在赠地学院基础上的威斯康星大学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给州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它的“巴布科克测试法”一项科研成果就为州的牛奶加工业节省了数亿美元。该校校长范海斯(charles r. vanhise)在概括“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l)时指出:“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它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还应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专长为州做出贡献,并把知识普及于全州人民。”① “威斯康星思想”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大学真正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被正式确定为继教学与科研之后的第三项主要社会职能的标志。从此,大学不仅为社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也提供有关卫生、经济、管理与教育等方面的咨询,真正成为州的“智囊”。 
   
  三、赠地学院的贡献与影响 
   
  首先,开创了政府以法律手段调控高等教育发展的先河,成为政府干预高等教育发展的范例。《莫雷尔法》的颁布打破了联邦政府不过问教育的传统,联邦政府通过赠地、拨款的方式向州提供资助,各州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联邦政府的指令创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赠地学院。重要的是,它把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优先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教育立法确定联邦政府教育投资的目的、任务、重点范围,既保证政府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又调动各州投资创办具有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这在当时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成为美国调动地方分权干预高等教育的范例,对后来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加快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开拓了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赠地学院的建立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的重大调整与改革,使教育开始全面适应迅速扩展中的经济需要,提高了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地位,改变了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扩大了黑人、妇女以及退伍军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教育面向大众和平民,从根本上使美国高等教育与欧洲“精英型”高等教育决裂,走上了民主化、大众化、实用化的道路。 
  美国赠地学院面向美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培养工农业生产领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各种技术指导并提供咨询服务,提出“校园的边界即是州的边界”的口号,将大学与社会融为一体,为美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面向社区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解决了美国工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许多技术难题。它使大学第一次以主动的姿态直接投入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 开拓了除教学和科研以外的高等教育第三大职能——直接为社会服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的报告指出:“从历史上看,大学为社区服务的观念源自赠地学院创办的时代。”克拉克·科尔也认为:“公共服务的概念始于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
  最后,赠地学院使美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始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密切联系,社会服务观念逐渐成长为美国高等教育继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之外的又一重要职能。赠地学院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在《莫雷尔法》颁布的18年时间里,美国政府通过赠地、建州立大学的形式使得美国的高校由法规颁布当年的9所增至500多所。曾一度被人讥为“放牛娃学院”的赠地学院提供了一种耗资较少、收费低廉的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开始向低收入家庭的青年开放,标志着古典的精英高等教育已逐步让位于以应用技术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1900年,美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增加了20倍,大学生人数增加了47倍。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31.4人,而欧洲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德国当时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有8.3人。 在《莫雷尔法》的影响和赠地学院的开拓之下,美国高等教育在19世纪下半叶获得长足的发展,美国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莫雷尔为此也被誉为美国“农业院校之父”。 
   
  四、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3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我国高职教育存在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高职教育并不重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大部分高职教育只针对第二特别是第三产业,或者说是针对一些具体的行业,似乎一沾上“农”字,地位本来就不高的高职就更难生存了。美国赠地学院及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启示。 
  1. 加强农业教育立法,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也一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美国联邦政府于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可以看作是第一个职业教育法。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制定了多部与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美国政府的每一项法规,都配有经费支持,美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农民职业教育法, 仅有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可以吸取美国《莫雷尔法》创建赠地学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重视职业教育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的手段调控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2. 改革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灵活、多元的培训模式 
  赠地学院的创立促进了各类型大学间的竞争,各类院校为了求得联邦政府的资助,不得不改变以往偏重基础理论的学术性课程,使之更接近社会现实,实用性更强;各院校间的竞争使大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各自的特色也更加鲜明。 
  我国的高等院校可根据当地、本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专业,突出特色,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另外,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局限于政府出资、政府办学、政府管理。对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主体格局,尽可能将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由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和学员分摊,促进现行的农民职业教育体制有效运作。 
  3. 改进农民职业教育内容, 形成新的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围绕农业(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推广而开展,对其他产业相关技术的培训相对较少。在美国,除了公立职业学校开展相关产业的技术培训外,政府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注重在农村广泛开办各种形式的农业培训班,利用冬季或农闲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全美有5万多个农民俱乐部,帮助青年农民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做出重大调整,适当提供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的培训与教育,注意对农民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注意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调整,并与当地的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地理特点相结合,办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为农民服务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 
  4. 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投资力度 
  美国赠地学院创建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家对农业高职教育的先期投入。美国政府通过捐赠土地或直接拨款等措施来促使农业高职教育的兴办和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20世纪60年代后,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
  我国应借鉴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政府直接拨款,在接近农村的县市建立农业高职学校,或在已有的高职院校内投资兴办农学系和农技专业。劳动部门应和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补贴,扩大免费职业教育的对象,创造、推广行之有效的教育投入形式,变就业援助为教育资助;还要注重多方面筹集经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备化。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徐继宁 [标签: 地学 美国 农业 里程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校企结合的技师学院终身职业教育机制探析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推进模式的探索
    广西独立学院建筑类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12年春季论坛综述
    试论独立学院刑法案例教学探析
    独立学院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探析
    试析“创先争优”活动对独立学院教师党员素…
    刍议高职学院后勤实体社会化税收管理
    高等职业学院音乐类学生钢琴考级问题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