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启蒙主义文学的转折意义——试以卢梭与歌德为例
如果我们试图探察启蒙主义文学重要的转折意义,并且这种探察还应以其整个西方文学史为背景,并且在这种已被限定下的宏大的主题下,如果我们还试图要探察出个究竟来,那么我们就不如芟繁从简,以卢梭与歌德为例。这似乎就会很巧妙的避免这种宏大主题的并且是历史性的叙述。之所以说它是历史性的叙述,依照恩斯特·卡西勒(一般翻译为恩斯特·卡西尔)的说法,就是这种问题研究已经“缩减为仅仅是历史事实,使我们除了完全照直理解它、描述它以外便无事可做。”①还有既以卢梭与歌德为例,就务必要注意,我们举此例是在谈启蒙主义文学,不是启蒙运动,也不是启蒙主义思想。因为你稍不留神,卢梭就可能作为一个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而歌德却可能作为一个神学家,哲学家。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人文科学的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人文科学之间相通的内蕴,而非作为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神学家的外部的表象。
  启蒙主义文学是指在启蒙运动这样一时代背景之下的一类秉着类似的文学思潮的潮流的涌起。它不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以及批判现实主义等那样拥有自己的统一纲领,也没有一定的文学理论以及创作原则可秉持(这有些类似于后来的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也就是说,它不是一种严格的文学流派,只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一个在另一领域的表现。只是一种范畴域。
  然而,众所周知,启蒙主义文学:从英国到法国,再到德国,有众多的作家组成并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观念思想、创作立场等无不争相着代表着这种蜂拥而起的文学思潮。像英国的尼尔·笛福(代表着并拥护着新兴资产阶级形象),江奈生·斯威夫特(喜剧的讽刺的手法),亨利·菲尔丁(“散文体滑稽史诗”),劳伦斯·斯特恩(感伤主义的由来)等;法国的阿兰·勒内·勒萨日(揭开了启蒙文学的序幕),孟德斯鸠(“信札”),伏尔泰(哲理小说),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等;德国的莱辛(文艺论),赫尔德(文学的人民性和民族性),席勒(戏剧与文艺论)等。www.11665.coM在所列举的每个人都可以恰如其分的冠以领袖名衔。而且卢梭,其本身思想的矛盾与多元性实在是难以去代表这样一种思潮(狭义上的,通常意义上的启蒙主义文学);更为甚者,歌德是否是属于启蒙文学文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质疑的问题。可见这样做,是在冒着怎样的天下之大不韪。
  鉴于此,我不得不创造出一种新的形式来维护接下来所要陈述的“不韪的事实”。即把核心框架寄托于这些“—”的能指意义上。它的直观性精确巧妙的传达出这样一种点题的意义——转折:从前一个立场通过这种符号的联结滑向了几乎与它相对立的后一个立场。而这种滑向到底是怎样进行的,这就在于居于符号中间的那一立场。所以很直观的,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滑向就是题意核心——转折。因此借助于这种符号的滑向意义很可能会导致一种通向表达自己的最佳路径。[①]
  一.新古典主义文学——卢梭——浪漫主义文学
  启蒙运动之前,欧洲文学(尤其以法国最为典型)是这样一种状态:理性成了文学的最高裁决者。造成这种文学形态有着十分坚固而厚重的基础。首先,归根于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物理(物质)世界中发现了一切事物现象背后的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严谨的规律与法则。加之以笛卡尔在哲学领域对理性的呼应,自然世界的井然有序的图景观念开始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因而在“三一律”的镣铐下,文学就以古典主义这种形式统治了17和18世纪一百多年的欧洲文学史。几乎没有哪一种文学潮流的出现逃脱了理[②]性的镣铐,更为可怕的是,很少有哪一种文学潮流想去挣脱这种镣铐,尽管这种完全理性严实的镣铐对于渴求自由的文学与艺术是十分致命的,但是它们甘愿如此,因为这样的世界会给予并保证它们无上的荣誉。
  曾经,莫里哀为此做过一番努力。他的戏剧中的讽刺喜剧精神就是对古典主义的讽刺与反叛,但是在这种十分强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他终归是软弱的。就像《伪君子》的结尾一样。徐堡耕教授在这里这样分析“戏剧冲突解决后,又突起波澜,让达尔杜弗以秘密文件相要挟。在危急万分之时,由于国王明察,使奥尔恭一家获救,骗子伏法从戏剧艺术的内在发展来看,这是一个蛇足”②。他之所以不惜以添“蛇足”的方式并且用“骗子”一词来取代“伪君子”的原因就在于“他预感到这部作品将会受到圣体会的抨击”③。这种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的文学新形式无疑还是在套着古典主义的镣铐。
  而另一位伟人,法国最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之一,伏尔泰。欧文·白璧德的评价无疑是中肯的且代表着普遍观点的,“伏尔泰尽管拥有各种各样的天才,但他只是古典主义的一个最具妥协性的拥护者” ④。
  这时,在这种背景下,卢梭给法兰西注入了无限的自由精神与活力。他可以与笛卡尔并肩而立,从而成为法兰西精神的最伟大的象征。正是这种精神撼动了这个世界。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勒给予了这种至高的评价。“卢梭不仅是质疑这种确定性,而且是撼动其根基的第一位思想家。他拒斥并彻底打破了塑造伦理学、政治学和宗教,还有文学和哲学的种种模式——他这样做,冒着使这个世界又一次沉沦于其原始的混沌,沉沦于自然状态的危险。”⑤即使冒着这种巨大的危险,卢梭也从未有过一丝犹豫,因为它内心涌动着那种对个性自由解放甚至是对极端的自由以致孤独的无限渴望。他和这样一种自己身处的充满着浮泛的理性,想象的匮乏的时代格格不入。即使连伏尔泰都赞不绝口的古典悲剧也都是一种僵化的枯燥的模仿,即使连最应该充满想象,最应该充满活力的诗歌也被长期的囚禁在理性之下而失去了活力,从而导致衰竭。然而,正是这种渴望与格格不入的力量的向时代,向人类的不断注入解放了欧洲的精神。欧洲的人文精神的历史从他这里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非理性”/“感性”作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因此歌德说,卢梭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罗素说,卢梭是浪漫主义之父。何以出此言?
  首先,个性自由的解放。这是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卢梭一生却都在致力于此。从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开始,他就吹起了解放人性与自由的号角。“科学、文学与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也就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⑥其实他所控诉的这种被坏社会风气的科学、文学与艺术就是在他身处的那个时代的浮泛理性下的。接下来,他更为直接的痛斥社会风尚对于人性的泯灭。“每个人的精神仿佛都是在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礼节不断的在强迫着我们,风气又不断地在命令着我们;我们不断地遵循着这些习俗,而永远不能遵循自己的天性。”①在《社会契约论》的开头,就提到了人性解放的迫在眉睫。“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②这后来无论是思想界还是在政治学界,无论是在人类学还是文学中都成了伟大的名言。而在剖析自己心灵的《忏悔录》、《卢梭评判让·雅克》、《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著作中,更是直观的发出了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呐喊。
  其次,主观精神与对感觉的近乎夸张的描写。这是浪漫主义的另一核心特征。浪漫主义者多数都特别注重个人的主观臆想的世界。他们特别擅长于为所欲为的给主人公塑造出一个理想化的典型化的环境。卢梭的思想中的浓重的主观臆想的这种味道在他的开创了自然主义教育的《爱弥儿》以及罗曼蒂克式的《新爱洛伊丝》两部小说中体现的十分明显。《爱弥儿》的自身结构——教育的五段式的分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我们是不可能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情感教育截然分立开来的。然后,就是卢梭为爱弥儿设定的理想主义的教育环境。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完全合理化的按照他的主观意愿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的。当然,这种主观精神最适合于对强烈感情的抒发,尤其是狂热的爱情。这尤其体现在他的罗曼蒂克的爱情小说《新爱洛伊丝》中。其中有很大的篇幅在对朱莉与圣普乐那让人心醉神迷的爱情进行着热情的讴歌。“当我碰到你手的时候,我总是战栗不已、、、我的心醉神迷,对其他东西,我看不见,也感觉不到了”“爱情啊,你是心灵的生命,你快来是我这行将崩溃的生命得到维系”③。
  然后至于感觉,最经[③]典的莫过于他在《忏悔录》中对自己从巴黎到文森路途中的突然的灵感的描写以及对与华伦夫人的复杂感情的描写。首先,看一下欧文·白璧德是怎样从卢梭的原始主义宗教的角度出发来移情于去文森路途的灵感的“他告诉我们,翳障从他眼上掉落,就与保罗在赴大马士革途中翳障突然掉落一样他看到了人们是怎样从自己原始时代的幸福时光中脱落的;”④还有就在与华伦夫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上。对他来说,她既是他依靠的妈妈,又是渴望占有的情人;既是纯洁善良的温柔的女性,又是手淫时幻想的从不在场到在场的对象。这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心理主义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甚至更多的后现代的流派对于卢梭想象着华伦夫人而自慰的异常的钟情。我不知道他们如此频繁的拿着这个看起来似乎很无味的来说明各自所创的看法的原因。但我想可能多少会与卢梭对于自己这种感觉与想象的揭露有关。他们都在从感性、坦诚的卢梭这里发现了灵感。
  主观精神与感觉的描述是密不可分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交融。下面引的《新爱洛伊丝》中关于爱情热情的讴歌的一段是最好的例证。而且我之所以花了这样长的篇幅来特别地引用这一段。是因为我觉得这种对于强烈的主观感觉的描写更为有力的证明着卢梭“浪漫主义之父”的不虚其名。
  “当我感到、、、我的手在发抖,我的心在颤动、、你玫瑰色的嘴唇、、、朱莉的嘴唇在我的嘴唇上使劲的亲吻,你紧紧拥抱着我的身体!我有一瞬间,竟如同进入了仙境。不,天上的火,也没有这一瞬间使我全身炙热的火烧得这样旺盛。我身体的每一部分在这令人心醉神迷的接触中都紧张起来了。随着我们灼热的嘴唇发出如泣如诉的响声时,我心中的火燃烧的更猛烈了。”⑤
  再者,想象性——浪漫主义的符号象征。正是卢梭把这种不仅代表着浪漫主义的象征而且更是作为文学与艺术最根本的特性——想象从浮泛理性的桎梏下解禁开来。从他晚年的在隐居时写下的随笔《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是多么的沉醉于隐居时孤独自由的田园生活。他沉浸于孤独的幻想、遐想的世界。还有在给白利·德·米拉波的一封信中我们更是看出他对想象的迷恋。“思想的疲劳使我日益感到痛苦。我喜欢做梦,但是自由自在的做梦,我的心灵可以自由的漫游,而不受任何主题的约束。、、、在这个世界上,对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了。”①他不仅解开了一直以来新古典主义压在人身上的镣铐,而且更是打破了接替而来的启蒙主义(狭义的,通常意义上的)浮泛理性与空洞自由的牢笼。
  再者,自然主义(卢梭意义上的,区别于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强调人的科学性、生物性以实验小说为主要创作手法的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流派)。这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几乎所有的浪漫主义者——无论是积极浪漫主义者,还是消极浪漫主义者都钟情于对大自然风景的描写。他们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感知。而真正发现自然之美并大唱赞歌的,卢梭算是历史上的第一人。卢梭的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村中隐居度过。《忏悔录》、《卢梭评判让·雅克》、《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等著作都是在隐居时写下的并且在其中都可以很明显的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沉迷。像《忏悔录》中的“我急着住进退隐庐,等不及春天的美丽到来”“在威尼斯,公务繁忙、、、在巴黎,置身于上流社会的漩涡之中、、、、但我始终回忆着往日的丛林、清溪、悠然的漫步,这使我意乱情迷,勾起我的嗟叹,引发出我的憧憬。”①卢梭一直对社会风尚进行着控诉。他喜欢毫无羁绊的,自由自在悠闲的隐居生活。而且他渴望孤独。他性格中有一种“归返自然”的原始的冲动。这对后来在德国涌起的狂飙突进运动用着很大的影响。同时无一例外的,歌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五月之歌》和《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充满着卢梭的“归返自然”的情调。后面将更为详细的分析,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当然,还有很多不是很明显的,或者有些狭义的局限的影响。所谓这种狭义,是指他的这种观念思想只被个别的浪漫主义者所继承。像雨果承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巴黎圣母院》中的人道主义。(甚至是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还有像歌德笔下的维特形象与卢梭的新爱洛伊丝的关系。还有像消极浪漫[④]主义者,夏多布里昂与卢梭的关系等等,这是尚不能说尽的。
  二.德语文学:巴罗克文学——歌德——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关于歌德是否真正属于启蒙运动这一问题本身,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多数人都否认了这一点。这可能更多的代表着文学史的研究和编撰者的观点。他们一般倾向于把德国18世纪文学截然分为启蒙运动时期,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文学,德国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等这样几大板块。基本上也同时符合着时间顺序,但也会有重合与交汇的地方。他们大多数都认为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的一种深入。这种深入包括继承、发展、反叛。但也有默认狂飙突进,以及古典时期都尚属启蒙文学范畴。这见于徐葆耕在其著作《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中的观点。其实比较一下文学史研究中他们把狂飙突进时期和古典时期区分于启蒙运动时期的出发点或立场,我们发现这种截然的划分主要是与德国自身的启蒙运动时期——它更多的表现在文学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和说教的工具——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歌德接受史》我们看到作者所作的区分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的创作是出于一种内在的,表现自我感情和寻找自身价值的需要” “狂飙突进作家崇尚自然,是卢梭的‘返归自然’的信奉者” ②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特点基本符合法国启蒙主义文学,更进一步说,几乎完全在响应着卢梭启蒙主义的号召。卢梭是启蒙思想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我想这任谁都不会去怀疑的。既然这样,我们就没有必要把狂飙突进时期从启蒙运动时期截然独立出去。其实,针对歌德是否真正属于启蒙主义,我倒以为这一问题本身是无谓的,这一问题应该归根于启蒙主义文学的定义的划分。而我却不想纠结于此,同样依照前面解读卢梭时采用的类似于投机取巧的方法,即把启蒙主义文学粗拙的划分为狭义的与广义的,通常意义上的与广泛意义上的。而我秉持的当然是广义的观点。这就轻松的避开了这种无谓的纠结,而把问题的核心过渡到了歌德在德语文学中所起着的重要的文学史方面的转折意义方面。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一下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首先,歌德的出现,改变了德语文学根本性的地位。在启蒙主义文学出现之前,德国17世纪文学主要是巴罗克文学。巴罗克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真实的感情,只注重于华丽的词藻的大量使用和多样的形式美。巴罗克时期,诗(文学)创作大多数是些宫廷诗人。神职人员尚不能从事世俗文学创作。当时文学的主要意义在于“社交”,可见文学在当时的地位。马丁·奥皮茨的出现无疑是在改进了这一事实。因此被称为“德国巴罗克诗歌之父”,这主要归功于他的诗学理论贡献。但是,这种文学的本质却发生了变化。他在《德语诗学》(第一部德语诗学理论著作)中写到“诗(文学)从一开始就是隐匿的神学,表达的是神性的东西。”①[⑤]这就意味着文学只是一种神学,从而失去了文学自身的独立地位。启蒙主义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当时窘迫的现状。受到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的影响,启蒙主义在德国举起了理性的旗帜,他们要求建立一个理性社会。这无疑给了基督教一次强大的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基督教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世俗化的历程。宗教的世俗化,从另一方面大大加强了世俗领域的地位。从而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显现出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引起了人们对于世俗领域的兴趣。
  但是当时启蒙主义者都自明的认为文学只是一种道德教化的工具。这说明文学在从神学中的独立过程中还尚未有充分的自觉性。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还只是局限于它的功利层面,因而文学最终还是沦为了一种工具。但这也是情非得已,因为它原本的地位从根本上的决定了它要不断的向人们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极其价值,对宗教文学的反叛的同时,它又在时刻的为自己辩护着,证明自己也可以像宗教文学甚至是宗教那样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歌德的出现,“维特”的出现却在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地位。在文学十分繁荣的英国与法国,他们尤其是上层贵族阶级都普遍的嘲笑说德国是一个没有文学的国度,是一个野蛮的国度。然而随着《少年维特之烦恼》逐渐的得到世界性的声誉,歌德便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德国的不仅是文学层面意义上的野蛮的身份。维特代表着青年一代的迷茫,具有普遍的德国青年甚至整个欧洲青年一代的代表性。维特形象的个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从而象征了文学自身的自觉性的加强。文学不再以宗教文学或宗教道德教化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通过维特对爱情的强烈的讴歌,以及对大自然的风景的描写,从而表现了对人的世俗领域的赞美。《维特》中关于自我的价值,与时代的冲突,心中的迷茫,道德与激情,悲愤与绝望,以及对于人性的关怀,标志着文学从此(维特)开始转向了对于“人”的母题。
  其次,抒情诗《普罗米修斯》与《五月之歌》代表了德国的浪漫主义最早的成就。《普罗米修斯》一诗中借普罗米修斯的口吻象征着启蒙主义者对传统的封建的反叛以及对权威的蔑视。是一首典型的启蒙主义式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充满着激进的启蒙主义者的悲愤与反叛的情调。诗一开头就在直呼宙斯其名,并警告他不许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宙斯,去把你的天空/布满云雾”“我不许你碰一碰/我的大地/我的小屋,他非你所造”而且对他嗤之以鼻“在太阳下面,还有谁/比你们群神更为可怜!”②。这种强烈的主观抒情以及积极的拥抱现实并反抗现实的态度,从另一方面,对早期浪漫主义的神秘主义是一次十分有力的愤怒的驳斥。

  《五月之歌》,一首对大自然、生活、爱情和五月春天的美丽的歌唱。对大自然的赞美:“在灌木林中/万籁俱唱。”对生活的欢向“万人的胸中/快乐高兴/哦,大地,太阳/幸福,欢欣”。对爱情的赞颂“哦,爱啊,爱啊/灿烂如金”。对五月春天的歌赞与祝福“你欣然祝福/膏田沃野/花香馥郁的/大千世界”。[⑥]①这种对大自然的世俗世界浪漫的歌颂,在之前是很罕见的。可见卢梭的自然主义对青年歌德产生的影响。这也体现出狂飙突进时期文学崇尚卢梭的“返归自然”的共性。这种带有真挚的感情对大自然之情的抒发在《维特》中也比比皆是。其实《维特》就是一首《五月之歌》和《普罗米修斯》相融合的浪漫主义抒情长诗。在维特未受打击之前,维特用对四季景色的描写来象征着自己的心情。山川水秀,鸟语花香,草虫鱼石的描写俨然就是一首《五月之歌》。它的后半部分,维特受挫之后,与世俗的矛盾,与时代的冲突,对环境的厌恶,对个性的觉悟勉强可以算上是背负着迷茫与绝望的《普罗米修斯》。
  再者,《普罗米修斯》开了“戏剧性独白”之先河。首先,诗人和叙述者不再是重合的,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即是“异立”着的。这是诗歌“戏剧性独白”的最基本的特点。就这样,诗人成了第三者,他站在屋子外在听着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隐匿的对话。他与谈话的双方永远的隔着的这一重墙,决定了他永远没有干涉与发言的权力,更没有参与进对话里来的权力。甚至谈话双方根本就不知道“隔墙有耳”。进而这种交谈(“单边交谈”)或者是被诗人偷听来,然后诗人原封不动的直接引用(不改变人称)这次交谈,便成了诗,才得以传到我们的耳中。
  然后,诗中写普罗米修斯对宙斯的蔑视与反抗没有使用第三人称,而是直接赋予他们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因为第一人称可以直接表现出他的主观精神,以最强烈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愤怒、蔑视与反抗!同时与第二人称的结合促成了一种“单边的交谈”(有交谈,但没有回答,一般倾向于认为听者尚未来得及回答或是“无语”),即是典型的英语诗歌中的“戏剧性独白”。“戏剧性独白”这一英语诗歌的独特形式是由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大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及其夫人提出的一种诗歌形式。“戏剧性独白”是这样一种诗歌体裁,它采用了客观描述和心灵分析的“单边交谈”的方式来对浪漫主义的强烈的直接的主观抒情的反拨。仔细的分析该诗,我们发现该诗并未完全脱离浪漫主义式的抒情。像诗中强烈的排比性的直抒胸臆。“要我尊敬你?为什么?/你可曾减轻过/负重者的痛苦?/你可曾拭干过/忧心者的眼泪?”②并未对浪漫主义诗歌主观抒情的完全的抛弃。这并无可厚非,毕竟当时歌德本人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只能说明它是一种无意识的在运用“戏剧性独白”。但是这种技巧运用的也是非常精彩的。这种来自“单边”的对话像个被“负心”后可怜的人终于发现原本山盟海誓的爱情竟是一场骗局之后,独自跑到荒野在冷冷的自嘲并鼓起全部勇气要在冷漠与绝望中反抗的“独语”(又似鲁迅在《野草》中的“独语”)。那冷嘲如“你也许妄想,/我会厌弃人生,/遁入荒野,/因为美丽的梦/没有全告现实?”;时而热讽如“为了炉火,/你对我嫉妒”;时而自嘲如“当我还是个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我张着迷惑的眼睛/向着太阳,好像那上面/有一颗心,像我的一样,/怜悯受压迫的人”。③另外,该诗中“独语”的叙写运用的精妙绝伦。“独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语调的不可预期性的转换。该诗中10个“?”与2个“!”在如此短的诗中的不可预期性的转换象征着叙述者“独语”的身份。
  再者,歌德的抒情诗中的语言特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从《普罗米修斯》到《五月之光》,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抒情诗的语言的特点:词语、短句、语气词的大量使用。这种语言最大的优点就是便于直抒胸臆。像“去受苦,去流泪/去享乐,去欢乐—”,像“啊,姑娘,姑娘/我多爱你”。①[⑦]还有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但是,它是质朴,而不是低俗;它是优美,而不是华丽的词藻的堆叠。从这两句诗我们也可以看出,但这一语言上的特点,更长于《维特》诗化散文化的质朴、简洁、优美的抒情。这也是《维特》得以广泛流传从而获得世界性名誉的另一重要的原因。
  再者,晚年的歌德代表着古典主义的成就。德国古典主义区别于法国古典主义,因此有些文学史家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而将其称作为“古典时期”。它实际上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激情冷却后的唯美。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古典主义文学的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追求。他们追求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艺术,那种纯朴、宁静与和谐的艺术特点,并认为这是一种唯美的境界。当初《普罗米修斯》的魄力和激情因为歌德的怀疑最终冷却成了《漫游者的歌者》。“你乃是从天而降/熄灭一切烦恼伤悲/谁有双重的愁肠/你也给他双重安慰/唉,我已经倦于浮生!/管什么欢欣苦痛?/甘美的和平/来进驻我的胸中”②这首诗便成了从充满愤怒反叛蔑视的《普罗米修斯》到追求古典艺术和终极真理的过渡。恰似夜行者游走于梦与现实,生与死之间。
  另一方面,歌德的转向是在对德国浪漫主义者愤怒甚至是厌恶的反驳。当时历史的动乱使得德国浪漫主义者整体上滋生了一种强烈的回避现实,缅怀过去,悲观厌世的情绪。由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与仇恨,他们有着转向中古,转向宗教的倾向。而歌德就是对当时德国漂泛着的人文主义者的悲观厌世的风气的反拨。因此,以歌德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文学,不同于早期浪漫主义向中古的转向,而转向了对理想世界的构想与对古典艺术唯美以及真理的追求。从这两种不同的转向,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他们都对现实抱有悲观怀疑的态度,然而在对现实的态度上根本的不同在于古典主义的是一种回避,但早期浪漫主义者的却是一种逃避。
  三.欧洲人性发展史:哈姆雷特命题——浮士德困境——精神“荒原”
  四.世界观的变革:莎士比亚(哥白尼)—卢梭(牛顿)—弗洛伊德(爱因斯坦)
  ①:《卢梭问题》;【德】恩斯特·卡西勒 著;【美】彼得·盖伊 编; 王春华 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pp.031
  ②:《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徐葆耕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pp.89
  ③:同上
  ④:《卢梭与浪漫主义》;【美】欧文·白璧德 著;孙宜学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pp.22
  ⑤:《卢梭问题》;pp..032
  ⑥:转引自《罗曼蒂克的歌者——让·雅克·卢梭》;黄云明 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p.17
  ①:转引自《罗曼蒂克的歌者——让·雅克·卢梭》;黄云明 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pp.19
  ②:同上;pp.54
  ③:同上:pp.129
  ④:《卢梭与浪漫主义》;pp.47
  ⑤:转引自《罗曼蒂克的歌者——让·雅克·卢梭》;pp.130
  ①:《忏悔录》;【法】卢梭 著;陈筱卿 译;译林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九章,pp.284
  ②:《歌德接受史1773—1945.》高中甫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4月;pp.3
  ①:转引自《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谷裕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pp.51
  ②:《外国文学作品选·上》郑敬筹 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pp.237
  ①:《外国文学作品选·上》郑敬筹 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pp.241
  ②:同上;pp.238
  ③:同上;pp.239
  ①:《外国文学作品选·上》郑敬筹 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pp.237
  ②:《德国文学史》;余匡复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pp.183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徐士跃 [标签: 文学 卢梭 歌德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理路
    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逻辑结构及内容
    文化领导权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微
    浅析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国初期(1949—1966)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浅谈中老年群体文化活动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浅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