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中国与朝鲜青少年的德育目标比较及启示
摘 要:中国和朝鲜由于地缘政治、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相似性在青少年的德育目标上存在许多共同的地方。但由于对外开放程度及建国历史等的不同,两国德育目标在指导思想、地位以及引导路径存在差异。通过对比中国和朝鲜两国青少年的德育目标上的异同,我们得到一些启发,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朝鲜;青少年;德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92-02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工作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应实现的基本任务,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发展上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当前,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德育目标,用以指导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中国和朝鲜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青少年德育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对中国与朝鲜青少年的德育目标作一个初步考察及比较,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与朝鲜青少年的德育目标
  (一)中国青少年的德育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中国青少年的德育目标几经更变,但一直没有偏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德育总目标。
  1.“五爱”新人的德育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新时期的德育目标是培养“五爱”公民。195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指出小学生的德育目标是“使儿童具有爱国思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1]147;中学生的德育目标是“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1]139。wWW.11665.Com
  2.“又红又专”接班人的德育目标
  为提高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中共中央增加“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为人民服务”等德育目标。1960年初分别制定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规定小学生的德育目标为“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1]152;把中学生的德育目标规定为“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1]147。
  3.“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根据《决定》精神,中共中央又发布《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青少年的德育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2]
  4.21世纪中国德育目标的新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育目标;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又再次重申了该德育目标。至此,我国青少年的德育目标体系趋于完善。
  (二)朝鲜青少年的德育目标
  朝鲜确立了富有意识形态特征的德育目标,即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树立了革命的世界观、具有共产主义新人的思想道德风貌的革命人才”[3]。
  1.培养热爱领袖和忠于党的接班人
  为培养青少年热爱领袖和忠于劳动党的社会主义觉悟,金日成提出“主体思想”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度宣传,使青少年成为政治自主、经济自主、国防自卫的接班人。在朝鲜小学阶段便开设德育课程,讲述伟大领袖金日成和金正日童年时期的革命故事。同时专门设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室以提高青少年的政治觉悟。
  2.培养革命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
  为培养国民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朝鲜在全国各地修建了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亭等。在首都平壤有主体思想塔、革命事迹馆和万景台金日成故居,反映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历史的战胜纪念塔和中朝友谊塔等建筑。此外,在全国各级党政单位和学校建立革命事迹馆,作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和爱国精神的重要场所。同时教育青少年清除个人利己主义思

,依照“一人为全体.全体为一人”的集体主义原则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
  3.培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朝鲜党和政府认为,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自己强大的民族魂,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教育青少年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加强彼此间的友谊和团结,为赢得世界革命的胜利而奋斗终身。
  二、中国与朝鲜青少年德育目标的异同分析
  由于中国与朝鲜都同属于东亚汉儒文化圈,在文化上同宗同根。因此,在青少年德育目标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一)中朝两国青少年德育目标的共性分析
  1.确定目标的依据
  中朝两国均以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德育首要目标,确立此目标的依据正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4]因此,两国德育目标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要求,并且体现出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属性。
  2.相似的育人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儒家道德的精髓对朝鲜半岛人民的道德品质有深远的影响,使朝鲜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崇尚礼义、勤劳节俭、乐观向上等传统儒家道德品质,成为两国青少年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如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等人文价值和心理定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两国青少年的思想观念。 3.社会本位的目标价值观占据主导
  中朝两国因同属于汉儒文化圈,比较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比较容易忽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忽视个人的正当发展、正当利益,致使德育成为国家、社会统治的工具,造成“人学空场”[5]。同时,德育目标制定的主体单一,青少年、家长甚至德育工作者都没有参与其中,德育目标的制定根据国家和社会统一化的要求制定。
  4.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学校教育
  历史证明,古今中外各国家、各地区在爱国主义教育这面旗帜下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同时,两国强调把巩固国家政权、发展社会经济和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目标。两国对学校德育的指导与课程设置上,制定统一课程、编制统一教科书,规定青少年学生应掌握的德育知识和行为操守。
  5.德育目标富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任何一个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会从本阶级的自身利益出发,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社会德育目标和要求。尽管中韩两国在青少年德育目标的定位方面不尽相同,但德育目标的共同性都是教育青少年遵循并维护各自社会的政治秩序,实现社会阶级的利益和目标。
  (二)中朝两国青少年德育目标的异性分析
  1.指导思想不同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德育目标几经修订,日趋完善。这一鲜明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朝鲜也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入其指导思想之内,但同时增加了国家的本土特色,即金日成的“主体思想”。1955年金日成提出“主体思想”,“用一句话来说,主体思想就是认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是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换句话说,就是认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是自己本身,开创自己命运的力量也在于自己本身这样一种思想。”[6]
  2.德育目标地位不同
  从表达方式的不同可看出中韩两国对德育目标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别。中国倡导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育是青少年全面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着思想引导、方向保障的作用。
  朝鲜对德育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强调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在德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方面,朝鲜强调以德育统辖专业知识教育,并偏重德育的核心价值。学校德育课程占总学时的20%。可见两国德育目标的地位是不可等同的。
  3.德育目标的引导路径不同
  中国历来强调国家与集体利益,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也逐渐关注青少年个人的利益与需求,强调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寻找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求的平衡点。如今中国德育目标的引导路径可表现为:个人社会。
  但朝鲜主张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惜牺牲自己一切乃至个人生命,以国家领袖为中心、个人服从集

体、集体服从国家。德育的内容表现为由“远”及“近”,即沿着国家→集体→社会→个人路径引导德育的走向。
  三、中朝两国青少年德育目标比较启示
  (一)坚定阶级性和政治性
  教育无疑受政治制度制约的,德育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坚持德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而不是淡化目标的政治性,这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完全符合德育的阶级属性。
  (二)关注个体发展需要
  今后青少年德育目标改革中,国家应将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体发展需求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制订青少年德育目标方面,应更注重人文性,将目光转移培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教育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认知能力等。
  (三)提高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
  关于青少年的德育目标,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现代公民”、“现代国民”等观点,其实质是把履行公民的责任作为青少年的德育目标来设置。中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弥补德育目标过于宏观和抽象的问题,让青少年懂得如何依法履行合法权利,以及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四)提高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
  目前很多国家都提出了“现代公民”、“现代国民”等观点,其实质是把履行公民的责任作为青少年的德育目标来设置。中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弥补德育目标过于宏观和抽象的问题,让青少年懂得如何依法履行合法权利及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3.
  [3]黄恩进.东亚国家德育概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8,(4):9-10.
  [4]凌靖波.朝鲜与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5]张忠华.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1,(1).
  [6]沙基·阿加米.主题思想及其体现[m].朝鲜:外国文版社,1978:19.
  [7]金日成.彻底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在教育工作中带来新的转变[m].朝鲜:外国文版社,1979.
  [8]金日成.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学[m].朝鲜:外国文版社,1979.
  [9]朱永新,程晋宽.中国道德教育[m].苏州:苏州教育出版社,2004.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中国 朝鲜 年的 目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三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乡村建设的探讨和实践
    中国各省玉米生产效率分析
    新医改与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经济模式探讨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教学初探
    对魏晋时期中国古典美学风气的解读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研究
    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将占全球一半
    20世纪末中国手风琴理论发展及问题解析
    论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交融
    “制度—社会”矛盾的化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