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文化差异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
摘 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马克思主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当今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实现异质文化和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理论特质与现实问题的有效结合,达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和“草根化”的有效契合,为更好地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效路径。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和最终目标提供了突破口。
  关键词: 时代课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语言艺术; 价值诉求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3-0076-03
  the popularity of the marxist theory of language arts explo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liu jian-tao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of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baoding 071051, china)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and to improve the affinity and appeal of marxism is the topic of the times today. the marxism popular language arts integration between heterogeneous cultures and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marxism theory and reality; to fit the ideology of marxism and its grassroots, and provide a valid path to achieve the popularity of the marxism. focu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the language arts study of the marxism popular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popular demands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marxism provides a breakthrough.
  key words: the topic of the times;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language arts; value proposition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WWw.11665.COM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的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深入和完善,人们对多元价值观渐渐“容纳”,主流的价值观日益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困境越发成为诸多学者的问题域。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毅然成为了当今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人民大众的实际,采用通俗的方式对其宣传和教育?理论界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方法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并在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其中,从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艺术的角度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也逐渐成为一种理论路数。
  一、理论与现实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时代的需求
  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并同一定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实际在理论上的反映和表达,其自身的发展必定随着时代和实践需求的变化而发展。从理论和现实层面讲,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当今时代的重大实际。因此“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1]理论自身发于实践,又为新的实践提供指导。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过程也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走的是一条指导实践与大众化并行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内化于人民群众之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实际的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执政党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群众实际、关心群众利益。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实际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至今的10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认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体现和内涵了我国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实际,始终把握着我国不同时期和实际的脉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不断得到理论的提炼和升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凝练和提升是为了不断指导实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之基和力量之源,通过实践,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了长久不衰。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的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5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大众,当前,要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实践,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使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大众中的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人民大众,就会形成一定的智慧精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其理论品质的最终归宿和价值诉求。
  实践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很高的要求。一种理论的科学与否、是否具有实效性直接决定了其实践性的得失成败。理论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直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和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得益于一定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哺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以一种更加通俗、易解、亲近的姿态面向人民大众,为人民群众所了解、接受和信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性便成为了沟通两者桥梁。
  二、语言艺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论一种理论达到多么深邃、深刻、深奥的程度,都需要借助语言来书写、表达和传播,从而彰显其自身的价值。一种理论的语言表达和风格随着理论自身诉求的变化而变化。语言作为彰显和表达理论的外在形式,不仅是对理论内涵的“装潢”和“打扮”。语言如何表达直接体现了能否真正将所要表达的特性和内涵孕育成型。作为一种理论体系,表达马克思主义内涵的语言是用于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思想观点的政治性和学术性的书面语言或文字语言。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特性,其语言风格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深刻性、概括性、权威性等属性。具有如此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语言表达上势必会影响到其理论特性的有效落实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进行。
  实际上,好的语言表达对于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喜闻乐见的语言体系会使深邃的、抽象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进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魅力和亲和力。从这一维度讲,语言艺术的有效运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实现异质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的有效融合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前提,文化内涵的日益丰富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养料。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书写,一种文化的内涵得以彰显。不同的民族孕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语言方式,不同的语言方式展现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和语言具有民族性的“差异逻辑”。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具有西方民族所特有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这种异质的文化及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在传播和宣传过程中势必会产生隔阂。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开展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性,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两者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就

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4]也就是说要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加以传播和弘扬。因此,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渗透马克思主义,探索异质文化与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的融通途径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特质与现实的有效结合
  理论是深奥的、抽象的,现实是生动的、具体的。描述抽象理论的语言是晦涩的、枯燥的。表达现实的语言是通俗的、易解的。理论与现实之间具有“间距性”。理论自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集中体现。理论又具有“时代的容涵性”。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切理论所特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体系性,同时,又含有源于生活的特质。由此,马克思主义便具有了两个面向:一是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特性,也即科学性;一是具有指导生活实践的价值取向,也即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结合也便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需要理论的程度。理论满足思想需求的程度决定着它被群众接受、认可、信服和欢迎的程度。”[5]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实现程度便是指导我国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就一定要被实践的主体即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可、信服和欢迎。马克思主义以何种方式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可、信服和欢迎?就其语言风格来讲,要使其晦涩、高深、抽象的话语向形象、亲近、通俗易懂的话语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直接地可以看做是表述的通俗化和可读性问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普及,让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认同。”[6]因此,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特质与现实的有效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和“草根化”的有效契合
  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言语形式上有一套特殊的话语体系。“在话语系统上,多政治色彩、主义色彩、阶级色彩,强调政治至上和阶级对立,强调集中、服从,忽视多样性、独立性、自由性,缺少人道、人性、人情色彩,缺少生活色彩”[7]这种话语体系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和权威性。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单调的特性使其亲和力渐渐缩减或丧失,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趋势的日益形成,作为党和国家主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的现象日益凸现。因此,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实效性和易于接受、认可,其自身感染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就必须“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应在淡化其上层官方语言色彩的同时渗入一些草根性的平民特质。”[8] 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了重大战略思想。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源源不断地在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长久不衰。 主义的“草根性”关键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风格和方式的转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朴实新颖的言语转换,把理论输入人心,用纯朴化、通俗化、民间化、市井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语言和教育形式,使学术问题通俗化、严肃话语生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权威问题平民化”。[9]无疑,这种话语方式的转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草根性”,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距离和亲近感,使马克思主义由高高在上的“贵族”变为了亲近平和的“平民”,在不知不觉中也使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得以增强,意识形态性逐渐亲民化。从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与其自身的“草根性”得到有效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人民大众、贴近现实。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即“化大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相互渗透和内化的过程。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而指导实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

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60“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一种价值诉求和理想境界。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引领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满足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巡视谈话中,将“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得失成败的关键,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三个有利于”的最终归宿;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三个代表”之一;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需求和现实导向。作为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价值坐标,始终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展开的。
  运用语言艺术来实现异质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特质与现实的有效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和“草根化”的有效契合,目的是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亲民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语言艺术的有效运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必需。从形式上看,语言方式和风格的转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从内涵上讲,马克思主义语言艺术的研究有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始终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在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
  (项目组其他成员:吕新发、丁立磊、张红明、刘景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5]姚桓,苗佳瑛.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条件、路径、方 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2):12.
  [6]欧阳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与大众化取向[j].湖北社会科 学,2008,(2):6.
  [7]周一平, 张华. 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j]. 河北学刊,2009,(1):150.
  [8]解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j].人民论坛,2011,(4):203.
  [9]申海龙.论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的“草根化”意蕴[j].理论月刊, 2009,(10):27.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差异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
    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分析
    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加强财务内控的建议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研究
    论高校生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建议
    中西方人名的文化蕴涵管窥
    论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交融
    中国劳动法理念的传统文化溯源
    海报设计中的文化差异性与同一性
    乡土艺术与农村群众民俗文化活动
    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在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的英美文化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