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通信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4G概念移动通信关键技术浅析

 摘 要  本文对3g 和4g移动通信做了简要的比较, 并对4g 移动通信系统中将会用到的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包括ofdm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ipv6技术等。
    关键词  4g移动通信;  ofdm;  mud;  ipv6
 


1  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imt - 2000pfplmts系统标准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个不同系统间的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率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根据itu 的标准,世界各大电信公司联盟均己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有w-cdma、cdma2000、td-cdma以及我国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但3g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不能支持较高的通信速率。3g虽然标称能达到2mbit/s 的速率,但平均速率只能达到384 kbit/s。尽管目前3g增强型技术不断发展,但其传输速率还有差距。
    不能提供动态范围多速率业务。由于3g空中接口主流的三种体制wcdma、cdma2000、td-scdma所支持的核心网不具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及性能的多速率业务。WwW.11665.coM
    不能真正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由于采用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需要移动终端配置有相应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而3g移动终端目前尚不能实现多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由于3g系统以上的局限性,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着手4g 概念通信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4g概念通信的技术特点以及可能采用的关键技术。
2  4g概念通信技术特点
    目前,业界专业人士对4g概念移动通信系统的共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a) 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不受限地接入网络中来;
    b) 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类型的;
    c) 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业务、应用和网络;
    d) 可以实现非常先进的移动电子商务;
    e) 新的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地被引入到系统和业务中来。
    根据以上描述,未来的4g系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1) 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速率为2 mbit/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数据速率为20 mbbit/s;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100 mbit/s。
    (2) 实现真正的无缝漫游。4g 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使各类媒体、通信主机及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全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进行通信。
    (3) 高度智能化的网络。采用智能技术的4g 通信系统将是一个高度自治、自适应的网络。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对信道条件不同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结合的正常发送与接收,有很强的智能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4) 良好的覆盖性能。4g 通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覆盖并能提供高速可变速率传输。对于室内环境,由于要提供高速传输,小区的半径会更小。
    (5) 基于ip 的网络。4g通信系统将会采用ipv6,ipv6将能在ip 网络上实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6) 实现不同qos 的业务。4g 通信系统通过动态带宽分配和调节发射功率来提供不同质量的业务。
3  4g概念通信关键技术探讨
    (1)正交频分复用(ofdm )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ofdm为核心技术。ofdm 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ofdm技术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是因为ofdm 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a) 频谱利用率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一倍。ofdm
    信号的相邻子载波相互重叠,其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nyquist
极限。
    b) 抗衰落能力强。ofdm把用户信息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这样在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时间就相应地比同速率的单载波系统上的信号时间长很多倍,从而使ofdm 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更强。
    c) 适合高速数据传输。ofdm 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按照信道情况和噪声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应采用效率高的调制方式;而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则应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再有,ofdm 加载算法的采用,使得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进行传送。因此,ofdm 技术非常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d) 抗码间干扰(isi)能力强。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同,是一种乘性干扰。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实际上,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ofdm 由于采用了循环前缀,故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
    (2)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采用了空时多址(sdma)的技术,利用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进行区分,动态改变信号的覆盖区域,将主波束对准用户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并能够自动跟踪用户和监测环境变化,为每个用户提供优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从而达到抑制干扰、准确提取有效信号的目的。这种技术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及数字波束等功能,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目前,智能天线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全自适应方式和基于预多波束的波束切换方式。全自适应智能天线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最优,但相对而言各种算法均存在所需数据量、计算量大、信道模型简单、收敛速度较慢,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出现错误收敛等缺点,实际信道条件下,当干扰较多、多径严重,特别是信道快速时变时,很难对某一用户进行实际跟踪。在基于预多波束的切换波束工作方式下,全空域被一些预先计算好的波束分割覆盖,各组

权值对应的波束有不同的主瓣指向,相邻波束的主瓣间通常会有一些重叠,接收时的主要任务是挑选一个作为工作模式,与自适应方式相比它显然更容易实现,是未来智能天线技术发展的方向。
    (3)无线链路增强技术
    可以提高容量和覆盖的无线链路增强技术有:分集技术,如通过空间分集、时间分集(信道编码)、频率分集和极化分集等方法来获得最好的分集性能;多天线技术,如采用2或4天线来实现发射分集,或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分集。mimo技术是指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它采用的是分立式多天线,能够有效的将通信链路分解成为许多并行的子信道,从而大大提高容量。信息论已经证明,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系统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抗衰落和噪声性能,从而获得巨大的容量。在功率带宽受限的无线信道中,mimo 技术是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提高传输质量的空间分集技术。
    (4)软件无线电(s d r )技术
    在4g系统中,若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接入网络”的理想通信方式,则至少需要保证移动终端能够适合各种类型的空中接口,能够在各类网络环境间无缝漫游,并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业务之间进行转换。这就意味着在4g 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复杂。为此,专家们提议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是近几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以现代通信理论为基础,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持。软件无线电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方的极大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软件无线电概念新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更为重要的是它潜在的市场价值也是极具吸引力的。软件无线电强调以开放性最简硬件为通用平台,尽可能地用可升级、可重配置的不同应用软件来实现各种无线电功能的设计新思路。其中心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各种功能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 和d/a 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在4g众多关键技术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是通向未来4g的桥梁。由于各种技术的交迭有利于减少开发风险,所以未来4g技术需要适应不同种类的产品要求,而软件无线电技术则是适应产品多样性的基础,它不仅能减少开发风险,还更易于开发系列型产品。此外,它还减少了硅芯片的容量,从而降低了运算器件的价格,其开放的结构也会允许多方运营的介入。
    (5)多用户检测技术
    4g系统的终端和基站将用到多用户检测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把同时占用某个信道的所有用户或部分用户的信号都当作有用信号,而不是作为噪声处理,利用多个用户的码元、时间、信号幅度以及相位等信息联合检测单个用户的信号,即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及信号处理手段,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对多用户信号的最佳联合检测。它在传统的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的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抗远近效应性能,降低了系统对功率控制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链路频谱资源,显著提高系统容量。
    现有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在计算复杂度与处理时延问题上存在不足,且算法中一些参数(频率、幅度、定时、相位等)估计有误时, 会使得相关矩阵产生较大偏差,导致整个系统性能急剧下降。另一方面, 当前的mud算法只考虑了同小区内的干扰,而没有考虑相邻小区间的同频率用户干扰。一般的多用户检测研究都假设用户数据是独立等概率的,没有考虑信道编码的影响,现在组合信道编码和多用户检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外,目前的研究方向还包括多速率多用户检测和多用户检测与空时二维信号处理、多载波调制、功率控制等技术的结合。
    (6)ipv6技术
    4g通信系统选择了采用基于ip的全分组方式传送数据流,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选择ipv6 协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a) 巨大的地址空间。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惟一的地址。
    b) 自动控制。ipv6还有另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配置地址的节点使用一种邻居发现机制来获得一个局部连接地址。一旦得到这个地址之后,它将用另一种即插即用的机制,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全球惟一的路由地址。
    c)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与目前的ipv4具有相同的qos,但是ipv6 能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优点来自于ipv6 报头中新增的字段“流标志”。有了这个20 位长的字段,在传输过程中,中国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任何ip 地址流。尽管对这个流标志的准确应用还没有制定出有关标准,但将来它无疑将用于基于服务级别的新计费系统。
     d) 移动性。移动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每个移动设备设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这个地址与设备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当设备在家乡以外的地方使用时,通过一个转交地址即可提供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信息。移动设备每次改变位置都要将它的转交地址告诉给家乡地址和它所对应的通信节点。
4  结束语
    4g移动通信系统目前还只是一个基本概念,4g网络的定义仍然还不明确,ieee等标准化组织仍处于制定标准和规范的过程中。但是融合现有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4g系统将成为一个无缝连接的统一系统,实现跨系统的全球漫游及业务的可携带性,是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它将帮助我们实现充满个性化的通信梦想。
参考文献
[1] ajay r.mishra 著,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无线通信研究所译.  蜂窝网络规划与优化基础.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 何琳琳, 杨大成.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 2004(2).
[3] namgi kim; hymen choir; hyunsoo yoon.seamless handoff scheme for 4g mobile systems based on ip and ofdm.2004 ieee 60th volume 5,  26-29 sept. 2004 page(s):3315 - 3318 vol. 5
[4] gazis, v.; housos, n.; alonistioti, a.; merakos, l. generic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4g mobile communications. the 57th ieee semiannual volume 3,  22-25 april 2003 page(s):1512 - 1516 vol.3
[5] lu,w.w. 4g mobile research in asia.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 volume 41, issue 3,march 2003 page(s):104 - 106
[6] 刘伟, 丁志杰.4g移动通信系统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中国数据通信, 2004(2).
[7] 袁晓超 4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浅析.中国无线电,2005(12)
[8] y.kim el at., beyond 3g:vision,requirements,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vol.41, mar 2003, pp.114-118
[9] 陈忠民,田增山.浅谈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在4g中的应用.电信快报,2006(1)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丁正 赵君喜 [标签: 移动通信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组织犯概念的再界定
    从概念到现实 奥迪e-tron电驱技术解析【图】
    浅析4G移动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方案
    浅谈大连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
    “公共利益”概念的宪法学初探
    论我国连续犯概念的存置
    信息平台的概念、结构及三大基本要素
    “拦截”概念场主导词的历时更替
    王船山诗学境遇中的现量概念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观照下的隐喻认知阐释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一个概念性框架
    浅论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