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浅析高校后勤现状及社会化出路
【摘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如何搞好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各方面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管理方法和手段要实现转变。高校后勤各部门还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才能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高校后勤 改革 管理 市场经济 社会化出路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关系到整个高教事业的发展,起到基础、保障和先行的作用,同时高校后勤改革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要认清大形势,要有大局观,要站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高校后勤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纳入市场经济的范畴,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着重加速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必须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度挂起钩来。”因此,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要服从和服务于高教体制改革。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WwW.11665.CoM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用现代化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去保障。
  因此,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就是要在政府引导下,运用社会的力量办后勤,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及科学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后勤,并创建一种新体制和新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建立一种多元化支撑教育事业发展、全方位服务于师生员工的后勤保障体制和服务体系,这样才能解除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抓教育,搞教学和科研。同时,这种新体制,也能使后勤职工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分析
  高校后勤要充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全方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后勤的现状予以分析。
  1、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特殊性
  高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师生员工,与社会消费群体相比,这一群体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固定性。他们的流动和自主选择性不大,主要在校园内生活与消费。二是单一性。主要为教职工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三是脆弱性。广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家庭的供养,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四是政治稳定性。高校在政治上历来是思想最活跃的领域,是敏感地带,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市场转型中自身地位的特殊性。
  2、高校后勤工作的属性
  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济属性认识不足,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后勤,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了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困境。然而事实上,高校后勤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时具有两大属性。
  一是经济属性。这是它的一般属性,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来决定的。服务是一种商品,要遵循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师生员工是消费者,也要为自己的消费支付相应的货币。这表明,高校后勤经营服务实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追求经济利益。
  二是教育属性。这是它的特殊属性,是由高等教育的行业特征来决定的。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同整个教育改革协调配套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产业,走企业化、社会化道路,就是要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后勤服务工作,采取产业化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充分发展后勤资源的配置效应;就是要把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引进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将高校后勤通过改组、改制以及引进社会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办后勤的局面。为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经营与服务职能,积极培育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手段,通过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以达到确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高校后勤产业经营实体及其服务化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进展
  面对我国高校后勤所处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地高校的后勤改革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深化和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及管理方法,不断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以下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况。
  1、“模拟法人型”
  “模拟法人型”是依赖学校办后勤,后勤仅仅是从事业性质的校办后勤转变为企业性质的校办后勤,没有改变学校自己办后勤、管后勤、学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其实质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学校后勤规模较小,实力不强,仍然是“一校一户办后勤”。由于该模式主要是依托本学校市场,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实体,多数没有注册法人资格,只是校内“模拟法人型”的资格实体。

  2、校际联办模式
  校际联办模式是由若干所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联合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实体或称后勤集团。这种模式,通过后勤资源的优化组合,打破了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格局,发挥了规模效益,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展了社会化服务,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后勤服务。如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北京第一行业联办后勤服务集团——北京恒通高校热力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挥了高校人才技术优势,降低了热力运行成本,从而实现了高校供热资源的共享。
  3、区域联办模式
  区域联办模式是由省、市级区域内联合组建高校的后勤服务机构,面向区域内的高校开展社会化的后勤服务。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高校自办后勤的局面,其经营规模大、竞争力强。如上海市于1999年成立了服务中心和高校后勤发展中心两个市级高校后勤中心,发展高校连锁餐饮业、教育连锁超市43家,建立了10个后勤主、副食品配货中心,实行大宗商品的集中采购,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明显降低。这种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来“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及时发挥区域内协调指挥作用。
  4、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吸引社会资源办后勤,通过市场竞标选择后勤服务,后勤资产以租金形式租给后勤公司,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后勤服务质量,以协议合同形式保证后勤基本公益性。这种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投资,建立突破教育体系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体系,由社会直接经营,服务对象在面向高校的同时也对社会开展经营服务,形成引进社会力量办高校后勤的格局。它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权责分离,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完全融入了社会,促进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运行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保障能力有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必须面对我国高校后勤现况,从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率、有质量保障的发展道路。
  1、创新管理观念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维护高校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营与服务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大局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视为己任,常抓不懈。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联系,有利于减轻学校发展的压力和负担,做好交流疏导工作,重视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后勤服务既要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又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消除因后勤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而诱发的不稳定隐患,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2、创新管理体制
  如何解决好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性是后勤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这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与社会化运营的要求,理顺高校与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关系,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实行高校后勤服务组织的社会化管理。管理体制创新关键在于理顺学校与后勤的关系,实现高校与后勤之间在职权方面的重新划分,让后勤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分开,实现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进和利用社会第三产业为高校提供后勤方面的服务,解决后勤服务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理顺并规范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从原来学校与后勤之间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到后勤服务以社会承担为主的经济关系,对传统产权关系的改造,是实现后勤市场化的核心问题。

 3、创新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的创新就是要整合服务流程,实施数字化后勤。实施数字化后勤工程,实现后勤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后勤发展的必由之路。后勤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分散的、孤立的服务节点融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形成信息管理链,实现后勤服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将资金使用情况、收益情况、资产情况、人员情况、绩效考核、监督情况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互联、共通和协同操作,达到降低整体运行成本的目地,从而有效规避运营风险,使服务资源得到重组,创造效益最大化。后勤信息化平台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在不同校区、不同部门间建立起高效信息互动,使后勤管理真正成为统一体。
  总之,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出路。高校后勤只有建立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才能有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学质量与效益这一中心任务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兴桂:高校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2] 张慧: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比较与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3] 姬金良:高校后勤实体如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几点思考[j].浙江统计,2006(8).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刘建城 [标签: 社会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城市防洪与景观建设
    浅析塔山山地石人古迹
    浅析芙蓉民间歌谣所反映的地方特色
    探讨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思路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开胃菜”——情境创设
    彩信与微信:高校校园手机报发行载体分析
    如何改善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浅析古代招幌中的商业思想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学生工程能力成熟度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应用的构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