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 问题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家庭;土地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一个新旧并存的状态,面临着传统家庭社会保障功能的退化、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以及管理机制上的混乱、集体支持乏力和个人保险意识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强化家庭的社会保障能力、强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加强农村自身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能力以及建立多层次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
    建国以来,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我国采取了牺牲农业,优先发展工业;牺牲农村,优先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为保证这一战略的实施,国家运用行政手段,人为的建立起了城乡二元的治理结构,这种政策的长期实施,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乃至出现了断裂。这种断裂不仅仅是表现在某一方面,而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的。
    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先是在城市国有企业中建立起来,是针对国有企业职工而言的。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行,是公认的新中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标志。”(郑功成,2002)。在之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被比较完善的建立了起来,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却始终滞后,农村社会保障状况令人堪忧。WWW.11665.COm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目前国家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仍然是剩余型的,即只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大多数农村人口被排除在外了;此外,社会保障资源的城乡占有也是存在巨大差距的,“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经费,而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费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张亨明,2008)
    简言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大的现实就是旧的二元体系没有被完全打破,新的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半截状态。本文将在下面部分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说明。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按照党和政府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在农村社会的复杂性以及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发展的滞后,使得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家庭保障功能的退化
    在传统农业社会,家庭一直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一方面,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是自给自足,个人的生老病死只能依靠自己或家庭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农业社会,家庭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家庭成员共同生产劳动,共同生活,只有家庭有能力,同时也有义务承担起家庭成员生老病死保障的功能。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家庭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小型化、核心化的趋势,传统的大家庭结构被消解,同时加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抚养比迅速上升,而与此同时,家庭的收入水平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家庭的负担加重,家庭保障功能出现退化。
    (2)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
    土地是农村社会的核心要素,一直以来,土地都是农民生活的唯一来源和最后保障。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农用地规模缩小,失去土地农民数量增加,从而降低了土地对他们生存发展的保障能力。”(徐永林,2003)农村止地的大量流失直接导致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同时土地产出价值的偏低使得农民依靠土地收入来进行自我保障己经显得非常勉强,土地的保障功能极大弱化。
    (3)管理机制上的混乱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管理机制上是比较混乱的,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方法,各部门各自为政,“养老保险属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救灾救济和优抚有待则由民政部门管理,合作医疗暂由农业部门负责,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决算由财政部门负责。”(王冰,张军,2007)这种混乱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和管理上的混乱和低效率。
    (4)集体支持的乏力
    新中国成立后,依托集体经济的保障模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形式,这种集体保障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和显著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瓦解,集体支持乏力,依托集体经济的集体保障便没有了实施的基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也是”情理之中”。

   (5)个人保险意识的缺乏
    一方面,传统的家庭保障思维的限制;另一方面,多数农民对有关的保险政策持迟疑的态度,怕政策变,怕钱白花了。总体说来,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个人保险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参保意愿并不强烈。这直接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问题都源于此。
    三、政策建议
    在党和政府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起与中国农村现实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新型社会保障构建原则应从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城乡整合的政策导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过度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林闽钢,昊烧,2005)
    1增强家庭的社会保障能力。
    很显然,限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国家资源的有限以及庞大的农村人群,完善的、制度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短期内是难以建立起来的。鉴于此,充分继承和发挥家庭的保障功能是更具现实意义的,所以说,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我们也要因地制宜,重新发挥家庭的保障功能,增强家庭的保障能力。
    2.强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必需重新重视土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很显然,在今天,土地所具有的社会保障能力已不单单表现在土地的生产能力上,更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其发展能力上,即非生产性的收益,如土地出租获得的收益等。这要求国家在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农业补贴的同时,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更多的维护农民的利益,诸如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
    3.增加国家财政转移的同时,加强农村自身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能力。
    单纯的依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需要加强农村自身的筹集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如开增农村社会保障税。当然,这要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从而维持一个较为基本的筹资规模。此外,在加强农村自身筹资能力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农民个人的参保意识,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愿意为其社会保障缴纳相应的费用。
    4.建立多层次、多项目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需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必充分估计到各类人群尤其是弱势人群的需要,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单一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往往难以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必要的选择,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以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为主体,囊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和农民工社会保障在内的多层次、多项目的体系。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周辉 [标签: 村社 制度建设 问题 对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城市防洪与景观建设
    浅析塔山山地石人古迹
    浅析芙蓉民间歌谣所反映的地方特色
    探讨我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改革…
    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开胃菜”——情境创设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浅议
    浅析古代招幌中的商业思想
    孔子“仁学”的人权思想对我国法治构建的积…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我国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析
    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的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