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探索古蔺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约瓶颈和有关的应对举措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建设成败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得以有效缓解,还对当前应对全球通涨的挑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如果不能及时很好地加以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制约瓶颈  应对举措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困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9亿多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因此,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然而在古蔺这样的贫困山区,制约其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还很多,如何因地制宜地予以一一破解,使山区农村真正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蓝图,是当前我们必须直面和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Www.11665.CoM

1古蔺县的基本县情和新农村建设滞后的主要因素

1.1古蔺县的基本县情。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41′~28°20′,东经105°34′~106°20′之间。全县幅员面积3182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其中苗族乡3个),269个行政村,总人口83.3万人,境内居住有汉、苗、彝、回等13个民族,是全省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县之一。县境内资源丰富,无烟煤、硫铁矿、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尤以无烟煤储量最多,现已初步探明储量达44.4亿吨,煤层气储量达1001亿立方米,古蔺矿段已列入国家13个大型煤炭开发基地。县内动植物资源种类多,1700多种高等植物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达20余种,省级以上确认的保护野生动物达35种。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黄荆原始森林、太平渡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地、中国名酒“郎酒”酱香型白酒特殊的生产工艺、地域环境相互交织而成的名酒文化和赤水河旖旎的自然风光,共同构筑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古蔺是典型农业县,粮食作物常年播面115万亩,产量5亿斤左右;农副产品中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红苕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全县盛产中药材,主要品种有赶黄草、金银花、杜仲、黄柏、木瓜、吴芋、天麻、天冬等;畜产品有丫叉猪、马头羊、川南黄牛等,均为地方优良种畜。全县除郎酒厂、仙潭酒厂、水泥厂以及几大煤矿外,目前尚无其它大中型企业,更无污染企业;森林覆盖率达31%。

1.2古蔺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

1.2.1地理位置因素。古蔺县地处蜀南黔北,远离大中城市,东南北三方均被赤水河包围,西与叙永县接壤,解放近60年来,既无铁路过境,亦无高速公路察边,除叙蔺路、蔺郎路、大纳路外,通乡镇公路多是级外泥石路。

1.2.2自然灾害因素。自然灾害极为频繁,尤以旱灾为甚。1957至1988的32年间,共发生旱灾84次,年均2.6次,旱期最长为186天,最短为22天。全县年均降雨量仅为760mm左右。

1.2.3人文因素。由于古蔺县偏居四川盆周山区,受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人文素质较低,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县6岁以上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分别是:未上过学的占7.6%,扫盲初识字的占2.1%,小学占65.47%,初中占20.43%,高中占2.6%,中专占1.1%,专科占0.5%,本科以上的占0.083%。2005年,全县的人均国民总值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全市的三分之二。虽然近几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与其它县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1.2.4农村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在古蔺84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74万,人均土地面积仅1.3亩,以至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仍在如何发展上徘徊,相当部分尚生存在贫困线以下。

 

2古蔺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一五”发展期间以来,古蔺县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2.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古蔺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5.15万吨,比上年增产0.269万吨,增长5.4%,实现连续6年增产。

2.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县委、政府以打造活力古蔺、生态古蔺、和谐古蔺为任,积极加大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力度,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国债沼气池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农村风貌打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土地石漠化治理等,使一些中低产田土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2.3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县委、政府也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古蔺县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手。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新型农村实用技术在农村得到广泛推广和普及。

2.4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治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

 

3古蔺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制约瓶颈

虽然古蔺县新农村建设得到了中央、省、市、县委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但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3.1地少人多,生产力水平低下。 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但当前农民增收致富中却存在人多地少而导致增收致富后劲不足的局面。仅靠现有的人均1.3亩土地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古蔺县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精深加工几乎无从谈起,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古蔺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3.2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尽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虽然许多地区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浇灌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许多村上不存在进行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3.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以开展调查的10个村平均数为例: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3.7%,初中文化程度占32.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4%。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靠卖苦力,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养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大有抬头的趋势。

 3.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近及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但总体上由于受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水平仍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着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极为薄弱。

3.5村镇建设杂乱无章,科学引导措施乏力。一些干部不能正确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部分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即使有也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要不要农民支持和拥护,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

3.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富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带领群众致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漂浮。拿钱不干事或仅停留在应付上,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绝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受承包到户的影响,很少有人关心集体事业,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导致群众误解、怀疑、有意见。六是村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4解决制约瓶颈的应对策略

4.1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4.2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问题,既是古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因此,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4.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职业教育、新型农民教育、"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4.4 明晰思路科学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规划既是先导和准则,也是动力和形象。因此,要根据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古蔺山区农村实际,明晰发展建设的基本思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生态作为第一追求,科技作为第一动力,二三产业作为第一重点,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上述基本思路,规划中应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长远目标与短期实践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专家论证与群众路线的关系。然后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4.5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化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4.6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侯伟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兴起与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变[j].经济学家,2004,(2)

[2]曹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4,(2).

[3]易宏军.构建中国西部农村和谐社会模式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9).

[4]楚永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相关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陈桥 [标签: 古蔺县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职实训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县权公开”:实践探索、推进思路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的探索与…
    探索参与共治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新模式
    关于贵州新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探索与研究
    探索现代人口调查制度
    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分析与探索调研
    浅析分层保障 探索有中国特色养老保障模式的…
    浅析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浅析新农保实施后的跟踪与探索  以江苏扬中…
    谈社会公正的现实探索——《走向公正的中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