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简论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

 摘要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对两系杂交水稻大田生长在栽后5~15 d内对发苗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栽后18 d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还田后稻田中后期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增强,绿色叶片功能期延长,对增强后期根系的活力、延长生育期和灌浆时间、促进籽粒充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起明显的作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穗粒结构


    随着农村能源使用多样化,农作物秸秆剩余日渐增多。近年来,秸秆露天焚烧或随意丢弃现象越来越严重,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小麦秸秆焚烧现象尤为严重,农作物秸秆大量焚烧,破坏了土壤结构[1-2]。如何强化秸秆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其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促使农作物增产增收[3-4]是农技推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探索秸秆全量还田与未还田机插秧大田发苗动态及对产量构成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多个乡镇开展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示范区选择在小麦茬口,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前茬小麦长势平衡。稻作方式实行机插秧栽培,供试水稻品种为两系杂交中籼新两优6380。
  1.2试验设计
  示范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进行,设秸秆全量还田(a)和秸秆未还田(ck)2个处理。wwW.11665.COM秸秆全量还田处理,麦田留茬高度小于15 cm,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5 cm,并均匀撒于田间,然后放水浸泡2 d左右(约50 h),水层深度2.5 cm左右,作业前降低水层,进行浅水机械灭茬旋耕操作,高处见墩,低处浅水,不起浪,水田埋茬作业旋耕深度12 cm以上,全田埋茬效果较好,便于机插。秸秆未还田处理,将收割后的麦秸秆用人工清出田间,留茬高度及整地等措施同还田的一致。
  1.3试验实施
  6月8日移栽,栽插规格及密度均为行株距30 cm×13 cm,移栽时2个处理均施用28%复合肥600 kg/hm2,栽25.5万穴/hm2,基本苗57万根/hm2,移栽时秧苗叶龄4.2叶,移栽后4 d上浅水,栽后6 d施用第1次分蘖肥,施碳铵375 kg/hm2,并结合化除一并进行。第2次分蘖肥于第1次施肥后的8 d,施尿素112.5 kg/hm2。叶龄余数1.8叶时追施穗肥,施尿素9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病虫害的发生按仪征市植保部门要求进行3~4次防治。
  1.4田间调查
  大田生长期间,在还田区和未还田区各定点3处,每点选取20穴,进行定点苗情观察,每隔5~7 d调查1次,主要观察叶龄和茎蘖动态。成熟前考查植株性状及穗粒结构和产量。综合各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田苗情动态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处理a前期发苗略迟于ck,但在移栽18 d后分蘖的发生及发苗速度比ck明显加快,处理a与ck分别在栽后的21、20 d达到苗数255万根/hm2,栽后1个月处理a及ck基本茎蘖数均达405万个/hm2以上,高峰苗处理a达474.0万根/hm2,ck达439.5万根/hm2,最终有效穗数处理a为249万穗/hm2,ck达243万穗/hm2。秸秆还田区有效分蘖的增加,促进了有效穗数的增加,后期绿色叶片功能的延长,熟相较好,为其他产量构成因子的优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2成熟期植株性状及后期倒伏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a植株基部第1节间比ck的略短,剑叶宽厚,穗长增加。由于秸秆还田后田间保湿供肥能力加强,植株茎秆比未还田粗壮,在2010年仪征地区大面积杂交水稻倒伏的情况下,秸秆全量还田的田块表现了较好的抗倒性,秸秆全量还田的功能叶比未还田的保持绿叶时间推迟3 d,有利于后期的干物质的积累。
  2.3生育期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a齐穗期比ck晚2 d,成熟期推迟2~3 d。全生育期处理a为129 d,比未还田的延长3 d。
  2.4穗粒结构及产量
  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a有效穗数比ck多6万穗/hm2,每穗实粒数比ck多5.8粒,千粒重比ck增0.4 g,理论产量比ck增761.33 kg/hm2;由于ck分蘖期猛长,中期充实不好,后期倒伏严重,实收产量为8 397 kg/hm2,比处理a实收产量少687 kg/hm2,实收产量处理a比ck增幅达8.18%。因此,处理a比ck在移栽后18 d至成熟期的综合性状表现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麦收时要留低茬切碎,以便于耕作埋入。本试验采用水田旋耕浅水埋茬的方式,其效果较佳,因此要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必须解决好秸秆还田的机械问题,大面积生产要切实提供实用型还田机械[5-6]。对于秸秆全量还田的田块,大田分蘖因秸秆在腐化分解为有机质时需要吸收一定量的氮素,前期可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以便促进秸秆腐解。生产中在大田生长前期出现争氮现象造成短时间的发苗减慢,但移栽后15 d秧苗会恢复正常,后期根、叶功能增强,可适当减少穗肥的用量。大田总施肥量与未还田的田块比不一定要增加。秸秆还田可促进水稻中后期稳健生长,提高水稻抗倒能力。秸秆还田后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环境,有利于后茬耕作,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4参考文献
  [1] 彭志红,李明德,蔡立湘,等.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11):4925-4926,4939.
  [2] 朱钟麟,舒丽,刘定辉,等.秸秆还田和免耕对水稻土微形态特征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2):682-687.
  [3] 陈俊才,陈船福,孙敬东,等.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7(3):75,77.
  [4] 张雅玲.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j].现代化农业,2009(7):15-16.
  [5] 崔雁乐,程学峰,魏贤斌.水稻秸秆还田后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化农业,2008(11):11-12.
  [6] 叶文培,谢小立,王凯荣,等.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基国民,居会军 [标签: 杂交 中籼 机插 秸秆 机械 还田 动态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10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5号’机沟撒播轻简…
    简论农作物无害化施肥技术
    简论力学发展史对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作用
    简论抗猪瘟一猪支原体肺炎二联自家高免血清…
    简论姜堰市华鑫特种水产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建…
    简论宁都县稻(莲)田生态健康养鱼试验
    简论猪去势技术
    简论西德长毛兔饲养管理技术
    简论呼伦贝尔市林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发展…
    简论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义和寨保护开发
    简论黄连木容器育苗技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