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脊柱影像学在中医治未病中的作用
脊柱影像学在中医治未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亚健康; 脊柱; 影像学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如电脑网络的普及,大量私家车的出现等原因致运动量的减少,大量的人群习惯长期坐姿,造成脊椎疾病患病率猛增,患病年龄界限下移,亚健康人群比例增高。所谓“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称为“次健康”或“第三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长时间的亚健康状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 人们会逐渐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和体征, 如颈肩腰背酸痛、肌肉酸楚、关节疼痛、疲劳、困倦、头晕、头昏、失眠、健忘、心悸、胸闷、恶心、抑郁、烦躁、焦虑、孤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精神紧张等及脊柱曲度的变化、椎旁肌张力的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甚至出现影像学的改变, 导致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理论一贯强调治未病。亚健康当属中医学“未病”范畴。所谓“未病”有两层含义:一是健康无病变;二是有病变的萌芽但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症状,也就是指亚健康状态。脊柱影像学顺应中医学发展潮流,能及时发现脊柱曲度、顺列、骨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改变。综合各影像信息,及早地进行预防和调理治疗,及时改善和消除亚健康状态,起到未病先知未病先防的重要作用。

  1  脊柱与亚健康的关系
   
  临床上大量的患者平常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胸闷心慌、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脊柱相关疾病的表现,但往往忽视了这些症状与脊柱的关系。wWW.11665.com
   
  彭飞[1]认为,脊柱的一些病理变化与亚健康的发生关系密切。脊柱是躯体的支柱, 四肢与头颅均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其本身是靠椎体、关节突、椎间盘、关节囊、韧带等组织来维持稳定的。 脊柱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在肌肉舒缩的推动和椎间盘、小关节、韧带的稳定作用下完成的。 在外力作用下, 以上任何一种组织成分发生异常或损伤, 都可以使脊柱的平衡功能失常、不协调的脊柱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形变小、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脊柱管内容积减少等病理变化, 刺激和压迫脊神经、交感副交感神经、椎动脉、颈动脉窦及临近动脉, 而导致心脑缺血缺氧,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代谢障碍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症, 其早期多表现为亚健康状态。
   
  潘氏[2]对颈椎病和神经衰弱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后指出,颈椎病是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神经衰弱人群中,80%以上患有颈椎病,而颈椎病患者,90%以上有神经衰弱症状(椎动脉型患者几乎达到100%),故认为防治颈椎病对防治神经衰弱来说,是开创了治本之路。

  又如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或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指在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证候群。病人主诉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肌肉关节疼痛、食欲不振、四肢酸软无力、腹胀便泌、心悸气短、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以及不可名状的神经精神症状,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能缓解,通过理化检查不能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王秀义等[3]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人类脊椎的生理机能及病理改变,首次提出病变椎体的诊断新观点--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从而进一步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脊椎(尤其是胸椎)病变的相关性,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是脊柱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导致体表内脏之间的平衡系统:神经、体液、经络等传导反馈系统的不协调而引发的一组非器质性病理改变综合征。
   
  从脊柱相关疾病理论来看,亚健康与脊柱异常密切相关,所谓脊柱相关疾病系指因脊柱区周围软组织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造成脊柱失稳,在一定诱因条件作用下,发生椎间关节移位、脊柱变形、椎间盘改变、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等,直接或间接地对脊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或经络)等信息(网络)通道产生刺激或压迫,导致生物信息传递或调制整合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所支配的脏器出现症状[4]。出现上述状态应如何检查和确诊呢?我们结合脊柱影像学对脊柱亚健康状态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2  脊柱影像学在脊柱亚健康诊治中的运用

  脊椎影像能客观地发现脊椎的各种异常变化,可科学、准确、清晰地发现脊椎形态、结构有无异常改变:①脊椎各段的生理曲度的改变,椎体顺列有无异常;②骨质的改变,观察脊椎骨质密度的改变,有无破坏情况,骨质增生及边缘的改变;③关节的改变,各关节间隙是否发生异常,关节面是否完整,各细小关节突的改变;④周围软组织肿胀,血管、韧带的机化、钙化。
   
  常规x线片可对脊柱畸形、骨折及肿瘤等进行初步的诊断,具有经济、简便等优点,是ct、mri检查的基础,可为基层医院筛选进行ct、mri进一步检查提供参考。对于颈椎和腰椎来说,其稳定性的评价需依据普通的x 线平片检查,而对软组织的病变以及椎管周围的了解需依赖ct 和mri。ct能清晰显示脊柱各横断层的骨性和软组织结构,能从病变部位的横断层面显示病变特点,为病理变化、临床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是平片检查无法比拟的。如在颈椎,ct扫描能清晰显示颈椎管矢状径,显示后纵韧带骨化物的形状和脊髓受压情况。mri技术是继ct之后的又一进步。mri能进行矢状位、横截面和冠状面成像,可以同时观察数个节段。mri的突出优点还在于其无创性和对软组织的高分辨力,这是任何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目前mri已成为诊断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方法。ct和mri各有特点,ct对骨性组织的辨别优于mri,如腰椎小关节增生和肥大的显示;而mri对软组织的辨别又优于ct,如椎间盘信号的强弱改变。因此,临床上结合脊柱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脊柱亚健康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长晶等[5]回顾性分析了误诊为冠心病的颈心综合征患者14例,所有患者颈椎ct或mri检查均有椎体缘增生,骨赘形成,其中c4~c7椎间孔狭窄11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3例。认为颈椎病可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前区疼痛,类似冠心病样心绞痛,因为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窦颈椎交感神经丛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发出,对心脏活动及冠脉供血有重要调节作用,当骨赘刺激或压迫颈椎内神经和血管时,导致了颈交感神经节细胞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功能,导致心脏活动及供血异常,而出现胸痛或胸闷等不适症状。
  
  魏征[6]和龙层花[7]等认为颈胸椎椎间小关节错位, 压迫或牵拉交感神经可能是引起心血管疾病重要原因之一, 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上位颈椎错位多出现心律紊乱、窦性心律过速和心悸, c4~c6椎错位易发生心动过缓,c7~t2椎错位可发生心房纤颤,t3~t5椎错位可诱发室性或房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
   
  马日海[8]报道治疗l2~l4椎关节错位引起膝关节痛50例,由于腰椎关节错位,椎间孔改变正常结构,引起周围软组织牵拉、损伤、渗出水肿,甚至机化,神经根一方面受到软组织无菌炎症的刺激,一方面受到椎间孔变窄的骨性压迫。两种因素作用于神经根,引起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紊乱,支配膝关节的韧带、肌肉、血管功能亦发生相应的变化,故引起胫骨粗隆、胫骨内侧、股骨下端、内外侧副韧带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外展痛剧,行走困难,病程长者可见膝上部肌肉萎缩。,采用手法纠正l2~l4椎关节错位,经1~5次治疗,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消失。

  魏海林[9]报道采用旋转复位寰枢椎半脱位的方法治疗颈源性耳鸣48例。查体发现c2椎棘突多有偏歪或后突, 椎旁压痛与耳鸣同侧, x线片提示寰枢关节有半脱位征象。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48例中痊愈30例。
  
  邹世昌等[10]报道治疗与颈椎病相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2例, 患者每次鼻炎发作都伴有颈背胀困感。x线片提示, c1~c4椎有不同程度生理曲线改变和小关节错位。经颈椎定点旋转复位配合局部点穴治疗12~15次后, 两例均获痊愈, 随访1年来未见复发。
   
  脊柱影像学在脊柱亚健康诊治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从中医角度来讲,因为脊柱与周围组织和内脏有着复杂的联系,脊柱的正中线上分布着督脉及其穴位,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的腧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通过对背俞穴、华佗夹脊穴及督脉穴位施以推拿手法,可调理经络脏腑气血,疏通淤滞,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内脏、五官及骨关节疾病的目的。

  3  前景与展望

  脊柱亚健康患者近年来逐年递增,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强调脊柱影像学与治未病有机结合。中医学强调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人体各部位之间紧密相关, 具体体现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整体观念在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过程中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应该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可能缘于其他部位的病变或对其他部位产生影响。治未病思路和整体观是密切相关的,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 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曰:“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反之, 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惟治其肝, 就是缺乏整体观的表现, 就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是重视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强调医学的重心将从治病向治未病发展。脊柱影像学顺应中医学发展潮流,脊柱影像能及时发现脊柱曲度、顺列、骨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改变,综合各影像信息,可及早进行预防和调理治疗,及时改善和消除亚健康状态,起到未病先知未病先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 飞.亚健康与脊柱的关系[j].按摩与导引,2006,22(10):39.

  [2]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07.

  [3]王秀义,王文强,王文军.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脊柱相关性的研究[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4,6(1):103.

  [4]王志峰,何 磊.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55.

  [5]陈长晶,杨艳丽.颈心综合征误诊为冠心病l4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9,11(22):184.

  [6]魏 征.脊柱病因治疗学[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93:216.

  [7]龙层花.以正骨推拿为主的治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实验研究[j].按摩与导引,1990,(1):1.

  [8]马日海.手法纠正l2~l4椎关节错位治疗膝关节痛[,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1):13.

  [9]魏海林.手法治疗颈源性耳鸣48例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2004,16(2):49.

  [10]邹世昌,杨建勇.手法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2例临床报告[j].按摩与导引,1996,1:45.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影像 中的 作用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急进型“越期式”尘肺28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影像学技术对膈肌的研究进展
    中医护理强直性脊柱炎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
    临床医学生纵贯式立体化超声影像学教学模式
    中医护理强直性脊柱炎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及影
    西医影像学在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附2例报告及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12年征订启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