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阿司匹林与黄芪颗粒合用对大鼠Alzheimer’s模型炎症因子影响研究
阿司匹林与黄芪颗粒合用对大鼠alzheimer’s模型炎症因子影响研究

【关键词】  阿司匹林;黄芪颗粒;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因子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与黄芪颗粒合用后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炎症因子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假手术、模型、黄芪颗粒+阿司匹林(3,10,30mg.kg-1),将β淀粉样蛋白(aβ1-40)10μg(1μl)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制ad模型,给药组造模前2小时灌服阿司匹林3,10,30mg.kg-1+黄芪颗粒3g.kg-1,其余组给予等量双蒸水,之后连续灌服2周,每天一次,第3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观察大鼠记忆能力改变;之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il6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寻找平台时间潜伏期明显延长,末次跨平台次数较少,il6和tnfα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3,10,30mg.kg-1+黄芪颗粒3 g.kg-1三组寻找平台时间潜伏期明显缩短,末次跨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组织il6和tnfα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黄芪颗粒合用能够抑制aβ1-40所致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海马区il6和tnfα的释放,提示其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关键词】  阿司匹林;黄芪颗粒;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其发病机制复杂,炎症学说越来越得到重视,研究认为ad的神经慢性退行性变可能是脑内免疫和炎症反应不适当激活的结果。wWW.11665.COm随后大量实验证据也证实ad患者大脑中存在着明显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炎症反应,而且在斑块形成的早中期即起作用[2,3]。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和甾体抗炎药物的治疗可使ad的危险性减低50%[4]。本实验首次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apc)与黄芪颗粒(huangqi grain,hqg)合用,观察对大鼠ad模型的作用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从抗炎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并分析其相关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阿司匹林(重庆天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321);黄芪颗粒(贵州汉方息烽药业,国药准字z19993254);aβ1-40(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08331723 7);il6,tnfα酶联免疫试剂盒(cayman化学公司)。

    1.2  动物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12月龄,体重350-450g(泸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准字号:川医动字2400115)。

    1.3  仪器大鼠脑立体定向仪(zh蓝星b脑立体定位仪,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mt200大鼠morris水迷宫视频跟踪分析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大鼠穿梭箱(医学科学院药研所);微量注射器(上海保西玻璃仪器厂)550型酶标仪(biorad,美国)。

    1.4  方法

    1.4.1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建立  模型组、模型+阿司匹林3,10,30 mg.kg-1+黄芪颗粒3 g.kg-1组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30 mg.kg-1)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正中切口,暴露前囟。参照大鼠脑立体定向仪图谱[5](ap:3.5mm,ml2.0mm,h:2.7mm)处为穿刺点,钻开颅骨,将aβ1-401μl(10μg)缓慢注入到海马ca1区,假手术组给予等量无菌双蒸水,注入时间5分钟,留针时间5分钟。局部消毒后缝合皮肤。

    1.4.2  分组与给药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假手术,模型,模型+阿司匹林3,10,30 mg.kg-1+黄芪颗粒3 g.kg-1 6组,每组10只。给药组于造模前2小时第一次灌胃给药(10ml.kg-1,ig),空白,假手术和模型组给等体积双蒸水。每天上午给药1次,连续4周。

    1.4.3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6]  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周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6]。(1)定位航行实验:第一天大鼠自由游泳2分钟,第二天起分上下午两段,每段训练4次,连续4d,记录大鼠寻找并爬上平台所需时间(逃避潜伏期);(2)空间搜索实验:第5天撤除平台,记录2 min内大鼠跨过平台相应位置的次数。

    1.4.4大鼠条件性学习记忆能力检测[6]  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周进行穿梭箱检测,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6]。实验前设计循环次数为20次,间隔时间为5秒,蜂鸣时间为5秒,电击时间为10秒,电压50伏。实验共5天,每天1次。前4天为训练期,第5天正式实验,记录:(1)遭受电击次数,该值与设定循环次数之差即为主动回避次数(active avoidance response times,aart)。(2)遭受刺激时间即为被动回避潜伏期(eacape response latency,erl)。(3)主动回避反应时间:即主动回避潜伏期(active avoidance response latency,aarl)。

    1.4.5elisa法检测il6,tnfα  完成空间学习记忆和条件学习记忆实验后断头处死大鼠,冰上迅速取出海马,右侧海马用作il6,tnfα检测,准确称取50mg匀浆,4℃,1500g×10min。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在酶标仪a450 nm读取il6,tnfα光密度值,余保留于-80℃冰箱备用。

    1.5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x±s表示,数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法。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学数据用spss12.0软件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提示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阿司匹林10,30 mg.kg-1+黄芪颗粒3 g.kg-1组大鼠平均潜伏期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阿司匹林3 mg.kg-1+黄芪颗粒3 g.kg-1 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条件性学习记忆能力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主动回避次数明显减少,主动回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被动潜伏期也明显延长(p<0.01),提示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阿司匹林3,10,30 mg.kg-1+黄芪颗粒3 g.kg-1组大鼠主动回避次数明显增加,主动回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被动潜伏期也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海马组织il6,tnfα影响  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tnfα明显上升(p<0.01)提示ad发病过程中可能有il6,tnfα的参与。同模型组比较,模型+阿司匹林3,10 mg.kg-1+黄芪颗粒3 g.kg-1组il6,tnfα下降(p<0.05),模型+阿司匹林30 mg.kg-1+黄芪颗粒3 g.kg-1组il6,tnfα下降显著(p<0.01),见表2。

    3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炎症参与ad可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β淀粉样沉积导致小胶质细胞在淀粉样斑块周围大量分布,激活细胞内大量的信号反应途径,最后引起许多细胞毒性的炎症因子的产生如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释放增加,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或死亡。而炎性因子升高,抗炎因子下降又促进了炎症反应,诱发ad发病或加速ad病程进展[7]。能否通过干扰相关炎症因子而抑制ad的形成值得研究。tnfα和il6是两个最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中主要由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血源性巨噬细胞产生。ad患者脑脊液中,il6水平明显增高,对ad患者的皮质研究发现,il6的脑内表达显著增多,且与ad的老年斑之同呈现强烈的相关性,提示il6参与了老年斑的形成[8]。对ad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证实.海马各区tnfα呈高表达,并认为它是介导ad脑内炎症性病理反应的关键性因子[8]。因此,若能抑制tnfα和il6的分泌,就可减慢甚至调整这种恶性循环,从而减少脑神经细胞的死亡或凋亡,而达到防治ad的目的。

    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目前阿司匹林治疗a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小量的临床观察上,实验性研究较少,黄芪中所含得黄芪多糖除有抗炎作用外,还具有抗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抗自由基等作用。此外,黄芪具有抑制no的生成和抑制cox1和cox2的作用,在抗炎机制上可能与阿司匹林产生协同效应[10]。因此本实验通过脑立体定位将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的聚集状态aβ140注入海马区致脑组织损伤复制ad动物模型,观察合用阿司匹林与黄芪颗粒对ad是否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是否与抑制炎症因子有关,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表1  阿司匹林与黄芪颗粒合用对ad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和跨平台次数的影响(注:同空白组比较,**p<0.01同模型组比较,#p<0.05。表2  阿司匹林与黄芪颗粒合用对大鼠ad模型条件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il6,tnfα表达影响注:同空白组比较,**p<0.01同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10,30mg·kg-1+黄芪颗粒3g·kg-1组显著缩短平台潜伏期,明显增加主动回避次数,缩短主动回避潜伏期和被动潜伏期(p<0.05),il6,tnfα分泌被抑制(p<0.05),提示阿司匹林合用黄芪颗粒有一定改善ad大鼠记忆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释放有关。但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尚须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佳福.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5):471-472.

2 o’banion mk,finch ce.inflammatory mechanisms and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in alzheimer’s disease,neurobiol aging[j],1996;17(5):669-671.

3 徐武华.阿尔茨海默病的炎症机制及其非甾体炎消炎药临床应用前景[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4):310-312.

4 veld ba, ruitenberg a, hofman a, et al .nonsteroedal antiflammatory drugs and the risk of alzheimer' s disease [ j].n ena j nkd ,2001 ,345(21):1515-1521.

5 包新民, 舒斯云. 大鼠脑立体定向图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24-25.

6 盛树力.老年痴呆分子生物学到临床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8-135.

7 khan tk,alkon di.an internally controlled peripheral biomarker for alzheimer’s disease:erkl and erk2 responses to the inflammatory signal bradykinin[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6,103(35):13203-13207.

8 王传恩,姚志彬,郭辉玉.细胞因子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j].解剖学研究,1999,21(2): 119- 122.

9 杨沁,路景涛,王斌,等.黄芪总甙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索[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6(1):21-25.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阿司匹林 黄芪颗粒 大鼠 模型 因子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的制备
    瓜蒌皮注射液联用阿司匹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阿司匹林抵抗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文献综述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识别活化血小板GP
    地西泮与阿司匹林赖氨酸盐联合治疗小儿热性
    阿司匹林联合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
    阿司匹林预防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的疗效
    钙剂加阿司匹林综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