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临床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临床综合论文   感染与传染论文   老年病学论文   神经病论文   血液病论文   麻醉论文   泌尿论文   内分泌学论文   肾病论文
 精神病论文   免疫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传染病论文   核医学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眼科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解剖论文
97例脑梗塞的临床与CT分析
【关键词】  脑梗塞  ct
        脑梗塞为中老年人脑血管病常见的多发病,随着ct的临床应用,我科自2008年~2009年收集的97例脑梗塞,结合临床与ct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97例均系我科住院病人,男68例,女29例,平均年龄51±19.36岁。有高血压病史64例,冠心病19例,风心病房颤6例,糖尿病4例,脑血管病4例。
        1.2 起病形式:60例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30例在日常生活中发病。5例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1.3 临床表现:构言不良一手笨掘综合征26例,感觉运动性障碍21例,无面瘫型单纯运动性障碍48例,2例无症状。
        2  方法与结果 
        使用常规ct平扫,梗塞部位:基底节、68例,颞叶、顶叶、枕叶17例,丘脑、小脑及内囊处6例,腔隙性梗塞4例,ct扫描阴性2例。WWw.11665.cOM临床治疗情况:治愈40例,明显改善8例,改善42例,无改善7例。
        3  讨论
        脑梗塞的症状取决于责任血管的部位。椎-基底动脉闭塞多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患者以60~70岁多见。大多数患者发病时脑干功能损害并不明显,之后呈进行性加重。发病后出现深昏迷及“去大脑状态”者不足1/3,这种情况出现在基底动脉远端闭塞且后交通动脉发育欠佳时。多数椎-基底动脉闭塞者表现为四肢瘫痪、共济失调、颅神经麻痹、晕厥、呕吐等。基底动脉中部闭塞常以偏瘫发病,与颈内动脉闭塞相似。完全性基底动脉干闭塞不多见,且多迅速死亡。大多数患者为不完全闭塞,梗塞主要分布于桥脑、中脑腹侧和背盖部以及两侧枕叶。颈内动脉主干及其分支闭塞发病率高,占所有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75%。其典型症状为患侧视觉障碍,病变对侧半身肌力和感觉减退。优势半球病变还可出现失语。
        3.1病因: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等致病因素均占一定的比例。来自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均证实高血压病是脑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有人认为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病是高皿压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脑部血管:(1)直接作用于脑基底部穿通动脉的旁中央支→血管透明脂肪样变→微梗塞或微动脉病形成;(2)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大血管或较大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形成:(3)创伤学说,即高血压病后使基底动脉拉长,通过动脉移位,血管扭曲逆行血流进一步减少而缺血。糖尿病可引起脂肪代谢障碍。此外,血小板凝集性增高,故糖尿病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及血液高凝状态成为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在日常生活中或精神波动时起病,其机制分析是由于动脉硬化。动脉狭窄在活动状态下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相对减少,使硬化狭窄的动脉闭塞,以及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脑内儿茶酚胺增高,使血小板聚集增多,在大的动脉内形成硬斑及血小板栓子紧张时血流快,栓子被脱落下来,导致小动脉梗塞。

       3.2 ct特点:ct扫描是诊断脑梗塞的主要检查手段,能准确,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临床病人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表现不充分,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表现表情淡漠,懒言,睡眠增多。此期是由于梗塞区脑组织只是缺血,缺氧,没有完全坏死。脑组织处在缺血的超早期改变。此期有利的治疗,临床能收到最佳疗效,防止发展为完全性中风。本组病人有97例在24h进行ct扫描,经过积极的治疗均得到较好的疗效。从临床资料提示病灶多好发于基底节区,说明主要由穿通动脉供血的基底节区是缺血性病变的好发部位。基底节区的血液主要由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应。大脑中动脉闭塞或不全阻塞时,最先受损的是深穿支供血区。基底节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区域之一,它对低氧缺血的耐受程度比神经纤维低。因此,就累及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硬塞来说,最先出现病情改变的部位应该是基底节区。ct检查有脑梗塞,而在临床上又无任何症状的2例病人,其原因可能是(1)病灶太小,在临床上并不出现相应症状;(2)病灶位于静区,未累及重要的运动感觉传导束;(3)症状为一过性,被患者忽视或遗忘,如轻微头痛、头昏等。使用常规ct平扫,主要用于除外出血性病变,对于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有限。若ct上出现①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②脑回肿胀,脑沟变浅,脑岛带区分不清;③内囊模糊;④灰质与临近的白质分界消失,这些征象高度提示急性脑梗死。近年来,随着多排ct的使用,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日益得到临床的重视。利用ct灌注成像所得到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f)和最大峰值时间(tip)相对比值(病侧/健侧)测量,可以确立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并能区分可逆性和非可逆性损害。如,rcbf在0.39~0.55,rcbv近似1.00,表明属于脑梗塞前期,可恢复性脑损害阶段;当rcbf比值进一步下降,同时伴有 rcbv比值轻度下降,提示进入脑梗死阶段。
        综上所述,观察出脑梗塞的病人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ct所见对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均有非常重要意义,早发型及血肿型,病情重全身状态较差,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而迟发型及不规则型,有人认为是脑梗塞的正常病理过程,进一步证明了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应在6h内溶栓,脑梗塞的病人应在治疗1周左右复查ct,大面积脑梗塞脱水降脑压的治疗应坚持1周以上。
参 考 文 献
[1]林顺发.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诊断研究进展.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8:379-380.
[2]陈芷若.急性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改变.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187-188. 
[3]张哲成.皮层出血性脑梗塞.中华神经科杂志,1994,27:237.
[4]陈光.心房纤颤致脑梗塞的临床分析.临床神经学杂志,1998,11:364.
[5]王德里.脑梗塞后出血的临床病理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0:97.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岳泉 [标签: 路径 应用 诊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597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诊断价值的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带状疱疹37例临床医学观
    12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精神症状临床分析
    我院1137例剖宫产术指征的临床分析
    57 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手术治疗体会
    晚期产后出血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诊断价值的临床
    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治疗球部尿道完全性断裂
    肾综合征出血热37例护理体会
    907 例婚前检查结果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07例临床观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