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浅谈《哈利.波特》系列的叙事结构
 内容摘要:《哈利·波特》系列的深层叙事结构由主体、客体、帮助者和反对者四个行动位组成。在叙事过程中,主体与反对者的对立保持不变,而客体与助者则是动态的,由此在表层结构中实现了“相同线索不同故事”的叙事效果。作品主体叙事结构遵循隐喻性极强的民间故事结构,保证了整体叙事框架的稳定性,使整个系列连贯有序。客体角色与助者角色的变化在稳定单一的大框架下拓展了叙事空间,使情节与时代特点结合,富于变化;助者角色与反对者角色的混合则使叙事产生了不确定性,使情节显得扑朔迷离。稳定的民间故事结构与动态的行动位变化使《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既传统老套又新鲜刺激,使阅读过程既轻松又富于挑战。
  关键词:《哈利·波特》行动位 叙事结构
  作者简介:姜淑芹,文学博士,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当代英国童话小说研究”[项目批准号:08bww003]的阶段性成果。
  
  《哈利·波特》是一部叙事性很强的系列小说,尽管总的叙事功能单元组合得非常简单,故事情节却波澜不断,高潮迭起,读来毫无使人厌烦之感。有评论认为这是由于它“在传统的叙事框架内运用了诸多现代叙事策略”(黎新华65)。每一部作品中大大小小的事件既相对独立完整又与整体大故事有机融合,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呈一种“核心事件与卫星事件的特殊组合”(王衡霞41)关系。而核心事件与卫星事件究竟是如何组合的?传统叙事框架与现代叙事策略如何融为一体?本文将借鉴普洛普的民间故事结构与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模式,探析《哈利·波特》系列的叙事艺术,解析其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wwW.11665.COm
  
  一、《哈利·波特》的深层叙事结构
  
  俄国学者普洛普(vladmir propp)在1928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对俄罗斯100个民间故事进行分析后指出,这100个故事表面上看纷繁离奇、变化无序,然而它们实-质上受到一个恒定结构的制约。这一结构体现在按照严格的、不可改变的次序前后相接的31个“功能”中。依照普洛普的31个功能项对《哈利·波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与普氏提出的民间故事结构几乎完全吻合。普洛普提出的第1个功能项是“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外出的强化形式是双亲亡故”(24),《哈利·波特》系列一开篇便告诉读者哈利父母双亡,寄养在姨妈家,被禁止谈论与父母及自身身份有密切关系的魔法(功能2)。经过一系列的机遇、矛盾与斗争,哈利最终打破了这个禁令(功能3-10),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功能11),在那里学习知识、经历磨难(功能12-16),找到仇人,与之战斗(功能17-20),最终胜利归来,获得幸福(功能21-31)。《哈利·波特》整个系列就是围绕这个宏大的善恶争斗主题展开叙事的,而每一部单部作品也同样遵循这样的叙事框架。在大结局到来之前,每一部结尾时哈利都要回到麻瓜世界的姨妈家,下一部便得以重复同样的叙事结构。
  民间故事结构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产物。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确定了的,个人因而同历史联结在一起,不仅与个人的历史,还与种族的历史相联结。历史所造就的不只是个人的无意识,而且还有集体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联结作家与读者的纽带,为读者顺利成功地阅读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艺术家所做的事情就是“抓住潜意识中的原始意象,把它们提升转换到意识层面,使之与审美价值相连,直到能被普通人所理解”(jung 1002)。集体无意识提供的这种可能性为幻想活动划定范域,从而在艺术作品的成形材料中,作为一种有规律的结构原则而显现。《哈利·波特》系列这种隐喻性极强的民间故事结构,以及故事惩恶扬善的宏大主题和英雄人物形象,一起形成了对读者集体无意识的召唤,暗合了读者内心的心理期待,使阅读过程产生了很强的安全感与认同感。
  普洛普发现构成民间故事基本结构的31项“功能单位”分布在7个“行动圈”内,包括对头、赠与者、帮助者、公主及其父王、派遣者、主人公和假冒主人公。在具体的故事里,一个人物可能卷入数种“行动圈”,而若干人物又可能卷入同一个“行动圈”(23-77),这样故事情节便产生了变化。《哈利·波特》系列情节的跌宕起伏便源于这样的变化。但普洛普的研究没有深入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了经验总结层面”(levi-strauss 183),未能发展成关于情节的符号科学,只是描述了叙事的表层结构,不能阐释叙述中产生的各种变化(schil-eifer 93)。法国理论家格雷马斯重新整合了普洛普的7个“行动圈”,将它们简化成6个互相对应的行动位,即主体/客体,发送者/接受者,反对者/帮助者,并建立了一个模型: 如此,民间故事结构便可表述为主体缺失了客体;发送者发出指令要求找回客体;主体在助者帮助下打败反对者,找回客体。后来,在《论意义》中,格雷马斯进一步研究了意义符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矩阵模型,将反义关系、矛盾关系与蕴含关系融为一体,即
这个结构“不仅揭示了意义的存在方式,而且,它作为整合模型一旦被赋予实际内容,便可以被应用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中去”,它可以用来阐释神话结构、民间故事时序的衔接形式,还可以用来阐释某些作家个人所创造的语义世界(格雷马斯,《论意义》142)。由此便将故事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结合了起来:故事的深层意义源于对立的反义关系,而表层意义则通常由矛盾的双方来演绎。以格雷马斯的两个模型来分析《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结构与人物关系,便可发现它们呈如下特点:

《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主体与客体的冲突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从整个系列来说,故事的核心是哈利·波特寻找身份的历险旅程。作为一名巫师,哈利1岁时被迫离开魔法世界来到麻瓜世界,这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身份缺失。11岁的时候,魔法世界对他发出召唤,指引他离家历险揭密自己的真实身份,履行英雄对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单部作品中,斗争则在哈利与他的对手伏地魔之间展开。信息发送者由魔法世界变成了伏地魔,客体则变成了伏地魔为引诱哈利赴险的诱饵。最终哈利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重新确立了自己在魔法世界的地位。与007等其他系列故事不同的一点是,《哈利·波特》系列的这两个层面是交织在一起的。哈利身份的缺失是由伏地魔引起的,伏地魔要杀死哈利是因为他想控制整个魔法世界,而假如哈利不回到魔法世界去寻找他缺失的巫师身份,伏地魔就永远也杀不死他,因此伏地魔必须想办法让哈利回到魔法世界。由此,伏地魔与魔法世界殊途同归,都是信息的发送者,而哈利则既是矛盾的主体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如果将各个重合的行动位合并,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模式表现出来便是:
 由此可见,《哈利·波特》系列的深层叙事结构由主体、客体、帮助者和反对者4个行动位组成。在叙事过程中,主体与反对者的对立保持不变,4个主要行动位之间的矛盾关系也保持不变,并不断重复着稳定的民间故事结构;而客体与帮助者的角色组成则是动态的,在 单部作品中不断生成叙事转换,由此在表层结构中实现了“相同线索不同故事”的叙事效果。
  
  二、《哈利·波特》的行动位变化与叙事转换
  
  叙事转换是指故事情节发生变化。从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来看,叙事转换,就是某个行动位由新角色来演绎的时候,或者某个角色同时承担了几个行动位责任的时候。
  《哈利·波特》系列的核心冲突保持不变,即主体与反对者的矛盾贯穿始终,但每部作品的客体都有所不同。从第1部到第7部,哈利要寻找的目标分别是魔法石、金妮、小天狼星、火焰杯、预言书、魂器与老魔杖,哈利与伏地魔的矛盾便转化为哈利为寻找以上各目标的历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007等传统系列故事中,各集之间客体的变化大都只是为变化而变化,互相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哈利·波特》系列则不然,它的叙事结构还体现了格雷马斯提出的两个义素之间的蕴含关系。各集的客体分别代表了伏地魔为实现永生而达到控制整个魔法世界的不同尝试。在第1部中,读者获知伏地魔在攻击年幼的哈利·波特时弄得自己魂飞魄散,失去了肉体,但他仍然存在着。为了恢复肉身,他借用了奇洛的躯体试图偷走能使人获得永生的魔法石,结果魔法石被毁,他必须采取其他方式。为了获得哈利的血,在第2部中,他掳走了金妮来引诱哈利,但哈利顺利脱险。在第3部中,他通过对火焰杯施咒最终获得了哈利的血,重新获得了强大的肉体。第3部是整个系列的一个小高潮,至此斗争双方基本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并且形成了血脉相连的矛盾形势。由此,作者便在第4部中引出了二者之间命中注定的神秘联系。原来,在魔法部保存着一条神秘的预言,即“哈利和伏地魔其中一个必死于另外一个之手,因为他们两个只能有一个人活着”(rowling,the order of phoenix 841)。伏地魔于是攻入魔法部,试图摧毁写有这个预言的预言书,结果大败,又一次不知魂归何处,但他仍然存在着。原来,伏地魔曾经将自己的灵魂分为7份,分别存在7个不同的魂器中,也就是说他可以有七条命,要想彻底地消灭他,就必须把他的7个魂器全部摧毁。于是,第6部中,哈利便踏上了寻找魂器的旅程。同时,伏地魔也在寻找其他保全自己生命以及彻底打败哈利的办法。他最后的努力便是去寻找传说中的老魔杖,它是第7部中双方争夺的焦点。
  《哈利·波特》系列7部的客体都是反对者的变体,并且互相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一种既稳定又有变化的三角关系,而且各个三角互为嵌套,形成一种立体叙事。前文中埋下的伏笔往往要依靠后面的事件来理解,因此阅读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原来如此”的感慨和欣喜。例如关于伏地魔为什么几次三番被打败后仍然会以某种神秘的形式存在着?直到第6部读者才彻底明白原来他将自己的生命分成了7份。在叙事细节的处理上,作者罗琳也一以贯之地遵循着这种结构模式,创造出侦探小说式的风格。许多读者在读了后面的作品后要回头重新阅读前面的几部,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有用又有趣的细节。
  除客体不断变化外,《哈利·波特》系列的帮助者行动位也分别由不同的角色来演绎。与客体变化不同的一点是,帮助者角色分为两类,一类为核心助者,从故事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哈利;另外一类为卫星助者,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引入。核心助者保持故事基本结构与主题不变;卫星助者则起到发展副线、丰富故事主题的作用,在善恶争斗的大框架下引入了伦理、等级制、社会歧视、腐败、官僚等诸多现代社会面临的话题。
  第2部《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助者多比就是反映等级制的行动位角色。多比的身份是家养小精灵,长着一双“像蝙蝠似的大耳朵,两只网球大的眼睛使劲儿往外鼓着”(rowl-ing,the chamber of secrets 12)。这一长相显然与英俊的巫师们大不相同。他的语言也支离破碎,不符合语法规则,喜欢使用代词,使人马上联想到美国黑奴使用的语言。他们的工作就是伺候主人,一旦犯了错误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多比常常因为犯了错误要用烙铁烫自己的手指头。虽然跟巫师一样有施展魔法的能力,多比和他所代表的阶层从来没有被巫师们正眼瞧过,所以当哈利很尊敬地请多比坐下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多比的遭遇让人同情,可是如果得不到主人的允许,他永远都不可能获得自由。最后是哈利耍了个小聪明,骗得他的主人马尔福赐予了多比自由。到这里,反等级制的主题似乎得到了圆满的演绎,但到第4部的时候,另外一只家养小精灵闪闪的出现,却将这一主题推进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虽然跟多比一样遭受奴役,闪闪却从心底里认为他们家养精灵天生就应该是被奴役的,并以绝对顺从为骄傲。当她被主人赐予自由身的时候,她感到的是万分羞耻,并愤怒地拒绝了赫敏等人试图为她获得工作报酬的请求。更加发人深省的是,闪闪代表的还是大部分精灵的思想。读者还发现,不仅仅是马尔福这样的“坏人”们蓄养精灵,从魔法部的领导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几乎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而且大家都觉得这理所当然。这反映了等级制的思想在奴役者和被奴役者两方面都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由此加深了故事的深度。其他诸如种族冲突、社会歧视、腐败等主题也是以同样的助者变化引出的。
  通过助者的变化,《哈利·波特》系列从一部老套的英雄历险故事转变为折射现代社会人生百态的万花筒。如果说客体变化扩展了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矛盾,卫星助者变化则使读者暂时从正义与邪恶的正面冲突中引退,将目光投入到身边现实社会中。即以哈利与伏地魔的对立为基本线索,将传统的善恶争斗故事与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结合在了一起。每一部中的客体与助者又都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叙事层,成就了整个系列主题包罗万象,情节跌宕起伏的叙事效果。
  
  三、《哈利·波特》的行动位混合与叙事逆转
  
  行动位混合指不同的行动位融合在一起。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的英译者施雷弗(schleifer)和沃烈(velie)认为叙事中的行动位混合意义重大,当某些行动位经常发生融合的时候,可能代表着某种文类或文化特有的叙事模式。例如,当主体与接受者融为一体时,传达出的信息可能是主体应该取得胜利(英雄归来),而助者与接受者融为一体时则表示主体可能会死亡(英雄牺牲)(1120-50)。对于《哈利·波特》整个系列来说,哈利承担着主体与接受者的双重角色,因此整个故事的叙事框架是邪不压正的英雄归来模式。在单部作品中,罗琳则使用了混合助者与对手的策略,营造出出其不意的叙事逆转效果。在每一集作品的高潮部分,读者都会发现不是助者变成了对手,就是对手变成了助者。在符号矩阵中,助者与对手处于对立的意义层面,当他们二者被混合了之后,叙事就产生了不确定性,情节就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可以说是整个系列中最让读者吃惊的一部。故事一开头就描述了人们对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恐惧之心。他是“阿兹卡班最恶名昭彰的囚犯”(rowling,prisoner of azkaban 38)。12年前他曾经用一个咒语就杀死了13个人,当时有很多人现场目击了他的屠杀行为。他的外表也被描述得非常恐怖,“面色阴郁,一头乱糟糟的黑发”(rowling,prisoner of azkaban 37)。无论从外表、行为还是其过去的所作所为来看,布莱克都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反面人物。可是事实上,布莱克是哈利的教父,他是被假扮成宠物鼠的虫尾巴陷害至此的。布莱克千方百计越狱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杀哈利,而是因为他在报纸上发现了真正的凶手虫尾巴的踪迹,要除凶以保护哈利的安全。当真相大白后,读者不禁唏嘘。
  布莱克的故事提醒读者不能盲目相信表象,这也正是罗琳在整个系列中力图通过行动位混合传达的信息。看似赢弱、结结巴巴的奇洛教授实际上是敌人的化身;感情脆弱敏感的金妮被敌人利用了;臭名昭著的布莱克是被人陷害的;凛然正气的疯眼穆迪是敌人化妆的……这些叙事逆转在叙事上达到了跌宕起伏的惊奇效果。这种将助者与反对者混合的叙事策略使《哈利·波特》系列具备了传统寓言故事所不具备的深度和广度,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争斗母题,也超越了通俗悬疑故事单纯制造刺激的叙事效果,迫使读者走向关于道德选择的深层思考。
  《哈利‘波特》是发人深省而又轻松愉悦的,故事传统却又与现实紧密结合,结构老套却又充满变化。作品主体叙事结构遵循隐喻性极强的民间故事结构,主体与反对者的对立保持不变,保证了整体叙事框架的稳定性,使整个系列连贯有序。客体角色与助者角色的变化在稳定单一的大框架下拓展了叙事空间,使情节与时代特点结合,富于变化;助者角色与反对者角色的混合则使叙事产生了不确定性,使情节显得扑朔迷离。稳定的民间故事结构与动态的行动位变化,使《哈利·波特》的阅读过程既轻松又富于挑战。行动位模式分析使我们看清了作品意义关系的多样性,有助于从深层次理解作品的叙事艺术。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姜淑芹 [标签: 波特 结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缺失…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
    浅谈基层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加强偏远山村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汉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谈电大汉语文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美
    浅谈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西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
    浅谈外国小说《飘》中的人物文学素养
    浅谈对外汉语课堂注入文学元素的方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