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简论狂放不羁的人格,随意赋形的结构
 摘 要:《庄子》文体特征的多样性是庄周的不羁人格的外部表现,《庄子》众体皆备的特点贯注了庄子强烈的主体精神。寓言的大量使用构成了《庄子》文体的最大特色,而非常规的汪洋恣肆的语言和随意赋形又有内在同一性的结构使《庄子》散文具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关键词:文体多样性 不羁人格 寓言 语言 结构
  
  毫无疑义,《庄子》是先秦诸子作品中最具文学性的一部,为历代文学家所推崇。庄子既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文学家。他笔下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恢宏谲怪的文字,深刻奥妙的思想,给了后人“不断的惊喜,不断的陶醉”(闻一多语)。在此,笔者拟从文体的角度初步探析《庄子》的文学特征。
  
  一、《庄子》文体的多样性——庄周不羁人格的外部表现
  
  从传统的文体学观念来看,作品的文体特征是作者个性、气质以及人格的表现。[1]提到这一点,人们自然会想到18世纪法国作家布封的那句经典名言“风格即其人”。所以,要了解《庄子》,得认识庄子其人。庄子生于动荡的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连年战争。一方面,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于战乱,天下苍生凋零。另一方面,由于诸多政治集团的存在,消弥了思想上的绝对专制,客观上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思想状态。
  庄子生于此时的宋国蒙地,天生好学的他“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那么,其文众体皆备的多样性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泛文体”,认为庄子多样性的文体特征不仅仅是时代所赋予的,更是庄子独特的个性所造就的,不定的文体形态来源于庄子思想的不羁与灵魂的自由。WWW.11665.COM[2]这不无道理,庄子不羁的人格是构成《庄子》文体多样性的最重要原因。对于当时的世界,庄子既愤慨地出离又深切地关心。愤慨地出离于世界之外,潜心于他的精神世界,这是对充满争夺和苦难的当世的厌恶。他宁愿做一株无用之“樗”,置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3]。这既是精神上的逃避,也是精神上的独立,正如他所叹“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正是对外物的彻底超越,才使之获得精神的独立,才能“无待于物”,形成不羁的人格。所以,楚威王欲迎庄子为相,庄子说出如此一番高滔言论:“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不过,庄子出离世界却不淡漠世界,他还是深切关注同情着这个世界的。《应帝王》篇中,有一则寓言:“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汝?’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从中可以看出庄子对当时专制政治的批判与嘲讽。
  然而,在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时代,庄子的“不羁”是一种无奈的精神选择。因为庄子所处的战国中晚期,礼乐崩坏,战乱不断,臣弑君之事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人心溃散的年代,很容易让人产生对政治的厌恶,对人生无常的绝望感。此时,个人无力进行外部抗争的现实把庄子逼入内心的精神世界,以求得被严重压抑的个性的张扬和舒展。一旦这种主体诉求进行了彻底的转移,其力量往往变得令人惊叹,与儒家对个体的束缚和要求内省的标准刚好相反,庄子内心的反抗表现为外在的“逍遥”和“不羁”。在此情境中,庄子决绝地走向了自己“不羁”的内心,把独立的精神置于一切之上。这种“不羁”是一种“绝望的不羁”,是关注世界后的精神选择。
  鉴于庄子的这种不羁人格,我们丝毫不惊讶于《逍遥游》里大鹏之“扶摇直上九万里”,也理解了何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我们也不会再误解庄子的言论是消极避世。正因为有这种豁达放旷而坐忘一切的心胸,这种超然不羁的情怀,庄子的文章才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令世人瞠目仰视。有人说,《庄子》既是“奇异的散文”,又是“绝妙的诗”,还是“奇趣的小说”。[4]这种集众多文体特征于一身的文体正是庄子不羁人格的表现。
  
  二、《庄子》的文体自觉——寓言的大量运用
  
  徐复观先生在《

 三、非常规的语言和随意赋形的结构
  
  《庄子》的语言是非常规的语言。正如《庄子·天下》所说:“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他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进行创作。《庄子》语言以怪诞奇异著称,其语言往往回环往复却不觉多一字,如“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世界的起源和有无之辩被庄子用回旋反复的语言不断地深入探究,让读者进入一个未曾体味过的存在的悠远之境。咀嚼其语言的简洁回旋之时,读者亦能体味到庄子所要表达的对历史、对世界万物的无穷思辨。再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己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己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齐物论》)到底“我”此刻的言论存不存在,在庄子这种非常规的思辨语言下,变得迷离恍惚。
 三、非常规的语言和随意赋形的结构
  
  《庄子》的语言是非常规的语言。正如《庄子·天下》所说:“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他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进行创作。《庄子》语言以怪诞奇异著称,其语言往往回环往复却不觉多一字,如“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世界的起源和有无之辩被庄子用回旋反复的语言不断地深入探究,让读者进入一个未曾体味过的存在的悠远之境。咀嚼其语言的简洁回旋之时,读者亦能体味到庄子所要表达的对历史、对世界万物的无穷思辨。再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己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己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齐物论》)到底“我”此刻的言论存不存在,在庄子这种非常规的思辨语言下,变得迷离恍惚。
那么,庄子为什么要用这种“荒唐之言”呢?这与庄子的时代和庄子的理想是密切相关的。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争取霸主地位不惜任何代价,攻城掠地,最能体会战乱的当然是像庄子这样的平民百姓,所以,在内心深处,庄子是非常同情这个世界的。同时他看到了儒家入世的无效,此时以“礼义”的主张来约束天下无异于缘木求鱼。对那些中规中矩的儒家思想言论,庄子很是反对。在《天运》篇中,庄子说“孝弟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真正的德性,是不能用这些迂腐的道德枷锁来束缚的。所以,庄子得出“虎狼为仁”这样的“荒唐之言”是不无道理的。说到底,庄子还是在用非常规的语言承载他的不羁人格和绝对自由的思想。
  《庄子》的结构变化无穷,随意赋形。其文不拘文法,率意而为,随着思绪的跳跃而自然成章,兴到而行,无所定居。如名篇《逍遥游》,开篇即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描写鲲、鹏之大,然后话锋一转,以蜩与学鸠的对话衬托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理。又以汤与棘之对话印证此先的论证。但它的结构远非如此简单。由小智与大智之比,引出世俗中居高位者与德高的“宋荣子”,谓之“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至此,似乎可以看到庄子想表达的理想人物了,然而,结尾一句“虽然,犹有未树也”让读者逐渐明朗的思绪又搁置起来。究竟还有什么“未树”,我们不得不从下文深入思考。而下文的“列子”似乎境界更高,但“犹有所待者也”。原来,庄子的理想是“无所待”,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么,如此之“至人,神人,圣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庄子继续用他神奇的语言描绘着,答案似乎在后面的一系列寓言中。这些文字寓中套寓,发人深思。正是这样兴之所至,笔之所至,庄子的文章把我们的顿悟一个个地贯串起来,在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之中逐渐看到一条清晰之线。沿此线索我们反复回味,终将在这看似天马行空、毫无章法的文章里寻出其中至味,找出背后的主旨。可以说,这条线索把《庄子》随意赋形的结构内在地统一起来了,形成了一个后人所谓“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最高境界。
  
  注释:
  [1]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小兰:《庄子文体特征与古代文论的批评文体》,江汉论坛,2007年,第7期。
  [3]郭象:《庄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以下《庄子》原文皆引于此书。
  [4]李建伟:《简论〈庄子〉文体形态及影响》,管子学刊,2005年,第3期。
  [5]徐复观:《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陈敏,陈世初 [标签: 的人 结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简论新媒体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及互联网信息分…
    简论中华文化之国际传播
    简论微博的媒介融合意义
    简论 红楼梦 中 凤辣子 的悲戚
    简论井上靖与中国文化
    简论从 橘颂 看屈原的思想品格
    简论 恨不相逢未嫁时 
    简论重释老舍的悲剧意识
    简论孤独的骑马人
    简论安徽怀远方言“分音词”举例
    主流文化下的独特声音——简论美国华裔女作…
    简论谋爱与谋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