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试析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中的“教育性”与“经济性”

  论文摘要:产学研结合既具有“经济性”同时也具有“教育性”。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两者虽各有侧重但究其本质并不矛盾。文章从“教育性”、“经济性”两个维度来剖析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特点,以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性;经济性

  教育部高教司[2000]2号文件中明确将“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从2002年起,教育部连续三年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在湖南永州、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召开产学研结合会议,分别侧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交流和研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经验。第一次会议提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第二次会议强调“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第三次会议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反映了社会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要求。这种要求虽然很迫切,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有人认为高职的“产学研合作”根本不具备条件,在鲜有科研院所参与的情况下,高职目前实施的充其量是“产学”结合,提“产学研”恐怕名不副实。因而在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以及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中就不再直接提“产学研结合”,转而提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wwW.11665.cOM这说明,人们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涵义的理解在逐步深化。

  一、产学研结合的缘起及内涵

  (一)产学研结合首先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
  产学研结合(ceus, cooperative of enterprise, univers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是个舶来词,让世人记住它得益于“硅谷”经济奇迹的出现,其本意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从而使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和批量试制商品、规模生产及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创新活动。它的出现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因而合作的内容往往围绕科研项目展开,参与者多半也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少数本科高年级学生或者纯粹的科研人员。而后,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美国,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也有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逐渐自发地进行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正式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合作。十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已取得不少成果。近两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展现出一批科技发展生产力的成功典型。比如清华大学“超低剂量x线人体安检系统”国际技术转移案例、北京科技大学产学研“大合作”模式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天津大学与上海石化合作实现双赢、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高清联合研发数字电视、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石化联合研发乙烯apc技术、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宁波大学与金田集团组建跨学科团队解决关键问题、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案例、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共同推进中国铝工业技术升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等。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达到732.3亿元,其中半数来自于企事业单位和地方委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二)产学研结合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育人属性
  教育、科研以及技术人员在合作试制科技成果转化时,孵化出各种科技成果、创造出经济效益的同时势必锻炼了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各类人员,使其专业技能、科技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明显提高。故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产学研结合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即以培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开展以教学育人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
  这种教育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又可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指的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探索研究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模式。如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本科生“订单式”培养;200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还公开出版《工学结合案例汇编》一书,详细介绍了这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多个专业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实施情况。同时,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功能还可体现在对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上,如2010年浙江大学为宝钢发展公司总部及各分公司的高、中级管理干部及后备干部进行企业管理课程培训等。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学研结合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除了经济功能外,产学研结合还肩负着同样重要的教育功能。并且在对“研”的理解上,人们也不再拘泥于科研机构与高校和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以及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狭窄范围,也认同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等机构开展的以育人为中心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

  二、主要体现育人属性的高职产学研结合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绝大多数是为了通过校、企等多方合作培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学为核心。而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环节中科技创新含量相对低一些,在育人实施过程中很少涉及科研机构有关岗位的工作,因而在参与主体上多数高职院校与研究性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教育不同。尽管如此,但是在开创性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丝毫不能缺少“研”的成分,这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特殊性。根据企业参与教育的意愿和水平,我们可将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至少分为四种典型模式:
  (一)企业指导办学式
  企业最容易参与的产学研结合形式是其指导办学式。具体是指为适应市场用人需求,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邀请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加入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教学实施和评价等环节给予指导和把关。邀请的企业专家不仅要在本领域从事全职工作,熟悉本行业生产、管理等过程,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具有责任心,乐于奉献于教育事业。但这种企业指导办学式的校企合作层次较低,耗费人力、物力相对最少,一般一年出席1-3次年(例)会即可,是任何高职院校都可广泛开展的产学研结合活动。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就明确要求下属分院必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学校进行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描述工作流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指导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甚至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分析等。
  (二)企业参与办学式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除了企业参与指导高职院校办学的方式外,还有一些常见的亲自参与教育的各种形式,如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高职教师提供挂职锻炼机会以及企业人员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兼职实训师傅(实习指导师傅)等。这些项目往往要求教学——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交替开展,“双元教学环境”、“双重身份管理”贯穿始终,而根据实践环节的不同安排又可区分成以下两种常见形式。
  1.n+x顶岗实习式。n+x顶岗实习就是安排高职生在离校前走入生产一线,在专业对口的岗位上从事生产劳动,也是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最早的形式之一。n+x中的n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学年(时间),x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年(时间)。2004年教育部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体系中的“职业能力训练”指标明确要求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低于半年,即三年制高职至少要“2.5+0.5”、五年制高职至少要“4.5+0.5”。时至今日,在教育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到对口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践,即预就业,已成为一般高职院校的常规作法,如三年制高职的“2+1”式、五年制高职的“4+1”式。当然,还有些专业相应延长顶岗实习时间,出现了“1.5+1.5”、“3.5+1.5”等多种更加灵活的形式,为方便描述,这里统一归纳为n+x顶岗实习式。

  2.三明治工学结合式。“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起源于1903年英国桑得兰技术学院(sunderland technical college),不同于最后一阶段的顶岗实习,它是在办学过程中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几段将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学校不仅要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而且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也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给予相应学分。此外,在英国三明治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不是实习或预就业,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有报酬的工作,类似于我国文化大革命前的半工半读。而现如今我国国情不同,国内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半工半读,所以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三明治工学结合式教育模式时一般对学生的工作报酬不作特别要求,只有少数企业为我们的学生劳动买单。如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物业管理专业2007年起每年都与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家一级资质)签订工学结合协议,该专业学生每周3天在校学习专业知识,3天在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个项目(部门)参与处理客服专员、管理员、内勤、管理处主任助理等物业管理专业目标岗位工作,企业对表现合格的学生均支付实习工资。
  (三)企业资助办学式
  企业资助办学是指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各项支持,常见的有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向学校捐赠教学仪器设备或资金,设立企业奖学金以及资助学校举办以企业冠名的各类赛事等。国外企业投资教育的事例很多,国内企业如今在日益暴露出专业人才缺口的情形下也频频向职校抛出各种“橄榄枝”。如《中国教育报》在2011年3月22日报道了一汽丰田等8家企业捐资1亿元鼓励职业学校培训师资、开发教材及设立奖学金的消息立刻在教育界引起轰动。孰不知,除了丰田公司外,麦特集团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也投入了2000多万元与100所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为了满足特定专业对高水平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少企业主动下“血本”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也要充分抓牢这类发展机会。
  (四)企业委托办学式
  企业委托办学式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些特殊行业或企业,在一般劳动力市场上很难找到对口的适用性人才时,会委托高职院校为其培养人才,委托企业提供一定培养经费或者其他培养资源,学校按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后到委托企业工作。现实中,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此类产学研结合教育,多数高职院校不是等企业主动提出委培要求,而是主动联系企业为其定做人才,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规格、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缩减岗位适应期。许多新闻都报道了高职订单培养的成功案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与菜百公司开展订单培养,五年为公司共输送毕业生133人,占全部员工的28%;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北京飞机维修公司、海南航空公司等15家知名大企业建立订单合作关系,订单量逐年增加,2010年的订单人数达到当年招生计划的1/3。
 三、主要体现经济属性的高职产学研结合

  当前,国内有少数高职院校和一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优势专业的产学研结合能体现一定的经济属性。这些高职院校和专业具有较高的科技研发水平及市场开拓能力,在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利用正在培养的专门人才研究开发、甚至批量试制商品。此时的产学研结合已超越了育人目标,它追求科技转化、经济效益,最终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或市场价值。目前具有经济属性产学研结合项目的高职院校不算普遍,从部分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到以下四种常见形式。
  (一)承接企业项目式
  高职利用专业优势承接专业对口的企业项目,即用具体的项目,将产、学、研各方结合到一起。项目的提出者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高职院校或研究机构。如果项目所生产的效益分别与产、学、研各方的某些利益一致,就可在相关的方面构成局部的共同利益,进而形成以项目为纽带的契约结合,这是高职产学研结合体现经济属性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如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测量专业的师生团队在2009、2010年江苏省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量项目比赛上勇夺金牌,指导教师袁建刚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该团队精湛的专业水准不仅在高职教育界备受赞誉,而且在企业、行业间也是有口皆碑。在此基础上,以袁老师为首的师生测量团队受委托承接了太仓市海天禅寺1:1000数字化地形测量、阜宁益林镇1:2000地形测量等工作。实操过程中,老师将施工过程设计成教学内容,将课程搬到测量现场,让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到工程的监控量测、施工放样工作,不仅帮助企业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而且直接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此外,还有将企业多个项目承接下来,甚至将整个企业引进学校的做法,也被称为“引企入校式”。
  (二)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式
  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是根据市场、企业需要培养人才,不同的是培养对象特指那些已经脱离正规教育,正在企业参加工作的员工。这是一种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追加教育。浙江某工商技术学院与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于2000年成立了一个独特的二级学院——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院长不是学校的正式员工,不在学校办公,不领学校一分钱,他是完完全全的企业人。几年下来,该学院为雅戈尔公司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员工计1215人次,几乎涵盖了所有分公司与大型专卖店人员。在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成功后,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还招收应届高中生,目前毕业生中已有60余人在雅戈尔服饰公司总部与全国各地分公司工作。雅戈尔集团公司总裁、董事长李如成则把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比喻成“雅戈尔的黄埔军校”。
  (三)校办产业式
  国际上许多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园,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日本筑波大学的高技术科学城等。这些科技园以高校为中心,与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技术企业,直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事实上,高职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实力雄厚的高职院校完全应着眼专业特点,兴办企业。还是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为例,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依托行业先后开办了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常州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3个具有相应资质的独立法人实体。多年来在基地技术服务部的协调下,为客户提供规划编制与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咨询等多种服务。这些校办企业既给学院提供了大量的办学资金,也缩短了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训场所,为教师提供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条件,是高职办产业、促教育的成功代表。
  (四)行业、企业办学式
  与校办产业相反,行业、企业也可办学,这也是高职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参与意愿最强、参与度最高的一种形式。具体指行业、企业自主办学,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和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办学,或政府将原有学校划归给行业、企业管理等。这里的企业可以是国内企业,也可以是国外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他们可以全资办学,也可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无论何种形式,企业总是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为了应对日益凸显的“技工荒”难题,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都开办了自己的学校,我国国有企业办学也曾活跃一时,但随着国有企业机制改革,大部分企业开办的学校都改制或停办,但仍有不少特色明显的企业、行业坚持自主办学,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办于1951年,现由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举办,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余人,设有电气工程系、轨道交通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人文社科系等6个系。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上,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挖掘企业资源,与全国各铁路局、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等26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人才供需关系,为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此外,学院年短期培训规模达7000人次,校办产业年销售收入计8000万元,是人才培养、企业发展、经济收益上“多赢”的一个成功范例。
  总之,无论是国际潮流,还是国内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早已毋庸置疑。无论是高职以“教育性”为主的产学研结合,还是以“经济性”为主的产学研结合至少都需要企业、高职院校等多方共同努力。但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普遍存在高职院校 “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对此现象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虽然在产学研结合教育中,企业参与意识较差,校方有求于企业往往大费周章、经常碰壁;但是能够体现“经济性”的产学研结合,企业却能主动参与,校方、企业合作平台很容易搭建。经济学认为,成本制约着经济主体的一切活动,现代经济社会的一切主体无不在“成本”的指挥棒下“精打细算”,而最终的生存和发展无不是“成本”的胜利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考虑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现代化企业这一市场主体任用人才时就更会考虑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认为通过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来寻找适合本企业的人才比市场化的人才招聘的成本要大得多的话,肯定无论职业院校如何努力也很难敲开企业的大门。
  因此,高职院校不能等、靠、要,而要通过创造足够的利益来吸引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在期待企业能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时,不妨多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试想,即使政府制定法规、制度,但合作项目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校企之间硬性结合也必然是“同床异梦”。很多产学研合作做得好的职业院校的实践告诉我们,当校企合作既是人才培养模式,又成为企业发展模式时,校企之间才能实现有机的合作,才能变“一头热”为“两头甜”,高职院校的产学研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助推企业发展、高职院校也发展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尚观华 [标签: 项目 相结合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如何提高高职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浅析
    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中空间创意思维培养的…
    试析债的撤销权制度
    试析高校健美操课程中引入健身秧歌的必要性
    科研项目立足加强高职实验室内涵建设之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普通化学课程有效教学
    加快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建立多元化的中…
    浅谈在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研究
    基于高职特色的服装材料教学改革初探
    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机制探索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