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论资源整合对职教改革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职业教育改革
  论文摘要:本文以介绍职业教育资源构成特点和分类为基点,探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职业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促进职业学习者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发展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要素。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导致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有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职业教育资源。从社会层面说,经济政策、企业、校园、经费、校友、其他类型教育,乃至国外职教理念、课程、师资,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早在上世纪20年代,黄炎培先生就看到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广阔性,认为“(一)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二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三)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即办职业教育必须沟通与整个教育界和职业界的联系,参与全社会的活动,更多地探寻与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
  l职业教育资源特点
  职业教育资源的构成,有其自身规律,除具备社会资源的一般性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1公益性
  职业教育资源的公益性是指公众受益的特性。尽管职业教育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衔接性,但希望达到“零距离”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目前尚不能保证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完全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此外,学习者职业道德水平和关键能力的提高,对于整个社会发展都是一笔巨大财富。因此,职业教育整体上是一项面向社会的公益性事业,这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利益属性和价值特征的基本判断。WWW.11665.COM职业教育资源的公益性决定了职业院校的校舍、实习基地、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教育目标也自然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2产业性
  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改革紧密相关的。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直接促进行业、企业的发展,改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收人水平,改变居民家庭的经济状况。职业教育的产业性是制订学费政策以及企业发放实习补贴的基本依据。公益性和产业性是职业教育资源的两种基本属性。
  1.3流动性或开放性
  职业教育资源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本身的不稳定性。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资源的流动、学生资源的流动和经费资源的流动等方面。特别是在教师资源方面,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既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也是职业院校的教师资源,就像是流动着的“活水”,使职业教育永久地保持活力。一个合格的职业院校校长,一定是一个善于资源整合的大师。
  1.4多样性
  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师资、实训基地、职教课程等不同类型的资源,而且在每一种资源类型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师资队伍上,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任教师,还要有满足需要的兼职教师;在实训基地上,有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专项基地与多功能基地等等;在课程上,既有学科课程、显性课程和必修课程,又有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程。职教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职业院校管理的高度复杂性。
  1.5继承性
  和所有资源积累一样,职业教育资源也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发明创造,而是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积淀而成的。特别是职教思想和职教理念,是古今中外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许多先行者教育理论思维的结晶。我国目前的职教改革,一直都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陶行知、黄炎培等先辈的思想。职业教育资源的继承多以社会化公共产品为载体,以精神文化成果为体现,最终为实现职业教育自身价值服务。
  1.6差异性

  职业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管理体制和供给方式的差异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不对称性等原因形成的。职业教育资源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之间,也存在于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之间。在某些学校建设第二代校园网、推行校园一卡通的同时,也有一些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都很困难。职业教育投入的差异、职教环境及条件的差异、生均职教经费的差异、教师收入的差异、师资水平及教学质量的差异等,说到底都是职业教育资源的差异。
  2职业教育资源分类
  根据职业教育资源的不同属性特征,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形态分类:按照资源的实际存在形式,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校友等,既是资源管理的主体,也是资源管理的客体;物质资源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实训基地、教室、图书资料等,是职业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教学信息资源和管理信息资源两种,前者包括教材、教案、题库、案例库、多媒体课件等,后者包括管理制度、基础数据、教学计划、调研报告等;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风校貌等。其中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是有形资源,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主要是无形资源。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按分布范围分类:按照资源的分布和来源,可以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是学校内部可以随时利用的各种资源,如专任教师、校内实训基地、图书馆、校园网等;外部资源是在校外存在的可供学校选择并有益于职业教育活动的资源,如企业技术人员可担任兼职教师,工厂可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校内资源具有基础和平台的作用,是保证职业教育活动稳定性的前提;校外资源是校内资源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备条件。随着职教改革的发展,目前出现了一些校企共建的新型资源组合方式。
  按用途分类:按照资源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基础资源、教学资源、实训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基础资源是所有职业院校共有的一些资源,如教学行政用房、餐厅、宿舍、道路、水、电、暖、通讯等;教学资源主要是指组织理论教学所需要的教师、教材、教室、电教设备等;实训资源是指为了让学生以真实或仿真的工作过程进行实践学习所需要的场地、设备及相应管理制度,通常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网络资源是指通过校园网可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可分为自建资源和共享资源两种,其中共享资源的利用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按时间分类:按照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可分为历史资源、在建资源和未来资源。历史资源是指已被开发利用、经过较长时间积累的资源,如校舍、办学理念、学院精神等;在建资源是指当前正在开发的资源,如师资队伍、课程、教材等;未来资源是指具有潜在作用,尚未被开发的资源,如高等学校的在校研究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职教师资,中小学在校生可能会成为职业院校未来的学生,各类企业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校外实训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资源、在建资源和未来资源可以相互转化,历史资源可以再度开发,潜在资源可以转化为现实资源。由于职业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历史资源、在建资源和未来资源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有时难以精确地进行界定。
  3职业教育资源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职教资源的效益,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限制和浪费,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职教资源的作用,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效、地尽其利”的目标。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来看,职教资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迅猛发展,一批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学校,建成了一批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掀起了职业教育的第一次热潮。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对于缓解当时职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职业院校刚刚成立,资源不足的问题非常严重。资源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专业设置不能对接产业发展需要,重复设置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量开办文秘、会计、计算机等办学条件要求较为简单的专业,一张课桌、一支粉笔就支撑起了一个专业,相当一批教师是由基础文化课教师改行而来的,办学经费也少得可怜,以至于人们误认为职业院校可以随时开设任何专业;b.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有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痕迹,基础课比重过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注重基础能力培养而忽视专门技能,尽管学生也进行一些支离破碎的技能训练,但无法完成系统化的工作任务。

  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人们逐步认识到,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工学结合,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这样的培养模式要求职业院校配备比实际生产过程更优良、更先进的实习设备和技术水平最高的专业教师,换言之,职业院校需要比企业更多更好的资源。缺少必要的资源条件,工学结合就成了一句空话。当然,工学结合并不是完全在校内完成,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生产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共享,是职教资源配置的最佳模式。

  3.2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除了必要的教学设备条件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个条件:一是师资,二是文化环境。教师对学生职业人格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直接作用,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合格的学生。具有良好人格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成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的引路航标;而不合格的教师,不仅不能正确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还会使学生受到终生的伤害。不少学生认为,进入一所校园环境优良但师资水平很低的学校,还不如找一所校园环境稍差但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在师资条件满足以后,校园文化环境就成为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一种间接因素。譬如,长期处在桌椅摆放不齐的教室、设备脏乱不堪的车间,学生很难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一些行业性的职业院校,以职业服装作为校服,在校园中尽可能地摆放一些行业用品、工具、标志等,对于学生毕业后迅速融人职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3.3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师的成长需要文化传承和制度保障。教师资源是职业院校的第一资源,也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和难点,而教师的成长需要文化熏陶和制度保证,从这种意义上说,有利于师生发展的文化资源是职业院校最重要的资源。其次,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主体,也是教师个体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当团队整体水平较低时,优秀人才的作用将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第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需要大量经费。职业院校不仅需要学生培养的经费,也需要教师培养的经费,在国家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不完备的条件下更是如此。
  3.4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作用
  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专业结构的调整。在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几十年不变,职业教育以师徒传授的方式进行,与生产活动同步进行,基本不涉及专业调整之类的问题。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则完全不同,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潮流势不可挡,国家发展战略也由模仿跟进转向自主创新,职业院校只有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专业结构的调整通常包括产业需求调研、调整方案设计、资源准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及招生准备等若干步骤,每个步骤都要耗费一定资源。因此,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发达的经济可以为职教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落后的经济则可能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不足,使职业教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3.5对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作用
  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增职业技术人才,还要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项社会服务。一所优秀的职业院校,应该成为区域内的实用人才培养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活动才能持续进行。相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技术服务对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的要求更高。首先,技术服务活动因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而产生,对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非同一般。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缺陷之一就是创新能力不足,职业院校更是如此,但在技术服务领域,缺乏创新能力活动就无法进行。其次,技术服务活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在程序上不如教学活动那样固定,存在较大的风险,资源耗费计划难以制订。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学校常常是优先配备教学领域,只有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技术服务资源才能得到可靠保证。第三,技术服务活动需要在更大范围上进行资源整合,管理难度更大。职业院校不仅需要配备技术服务所需要的人员,也需要与之配套的相应管理人员。
  3.6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信息技术是21世纪最具冲击力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变,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科学的结合,使职业技术教育中难于用语言描述的生产技术过程能够形象地展示出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育技术条件,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是很难想象的。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田秀萍 [标签: 资源 改革 作用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如何推进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工作的研究
    协调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对策…
    基于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及对策研究
    北京地区城镇居民资源节约指数研究
    利用教学空间建设高中数学优质教学资源库的…
    碳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研究
    西藏冬虫夏草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
    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目前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外矿产资源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