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要素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范例进行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具有教育者平民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教育目标现实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法人性化等重要要素特征。
  [关键词]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模范
    
  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社会利益追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范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要素特征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这方面的专门论述相对较少。学者蓝江等人曾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必须从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大众出发,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公民为目的,采用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有效地开展思想宣传和教育”。李轩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生活在社会有机体里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价值取向的最普遍的全体大众的认知并与之相匹配的过程”。陈志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对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有效补充,是通过在课余活动、日常生活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WWw.11665.COM卢岚则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这一概念,指出“草根”一词具有“群众的”、“基础的”、“平民百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其草根性存在的现实根基”。
  另一方面,自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当代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要素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素、过程、结果有机联系、复杂动态的完整运行系统。其中,要素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实施和结果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只有充分发挥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效能,并且通过各基本要素紧密关联和互动作用,才能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应当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着手,在分析、总结其各自特征的基础之上,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整合,发挥其应用功效。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的大众化意味着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传授者的角色不仅来自传统精英化色彩浓厚的专家、学者、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来自社会基层的普通民众,体现出教育者的平民化。
  “‘平民’的根本含义应当指那些普通的民众,即最平凡的公民”。由普通民众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否定与取代,相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的教育主体拓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精 英化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首先,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优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效果。通常而言,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较深的理论功底,以理性的思维进行系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精英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特点和优点。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精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差距、居高临下的权威姿态和训导式灌输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疏离,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事实上,“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光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是否进行真理的阐释、知识的传授,还取决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取决于教育者能否真正为教育对象所认可和接纳。
  平民化的教育者所具有的平实亲切的平民身份极大地淡化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拉近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对于教育对象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例,全国道德模范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楷模,是思想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教育者。但与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同的是,他们来自群众,而且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他们是群众评选出的教育者,是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优化,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其次,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知到行的最终转化,离不开情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情感是个体内在或外显的主观情绪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使认知内化和行动外化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对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催化、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常为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偏重于理性的灌输和抽象的说教,却缺乏与教育对象之间真情实感的沟通与交流。而普通民众能够胜任教育者之角色,则往往不以理论见长,而重在以情取胜。一方面,与教育对象相同、相近的生活环境或状态使他们更易对教育对象予以自觉的情感关注;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又使他们具备了能够激发他人积极情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感化力量。人格魅力是指个体高尚的人格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一种自然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内在、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促成教育对象心悦诚服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在于教育者极具亲和力的平民身份、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更重要的在于教育者以其感人的事迹、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起人们由衷的尊敬、钦佩、景仰、赞赏之情,其身体力行的表率、表里如一的言行具有更为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正是在情感力量的作用之下,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自觉提升思想道德水准,激发学习、效仿热情,从而顺利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进行教育、施加影响的对象。教育对象大众化是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领域和受众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直接面向大众,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所以又可称为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自觉关怀,本质上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传输科学、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教育,它还应当是针对社会大众的全民教育。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最大范围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时代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社会成员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不再隶属于某一具体的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活动性;而另一方面,很多单位由于性质所限,也并无党政部门的实际领导。因此,以具体的单位为依托,由单位党委部门集中组织领导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整体需求。要想将游离的社会成员重新吸纳、聚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位化、部门化的封闭性局限,以全体社会公众为直接教育对象,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恰恰是全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为它面向基层,面向全体大众,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群均纳入教育对象,实现了广泛的全民学习和参与。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而且对于全体民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均有重要的意义。

 3.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大众化要求正视社会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不同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彼此区别的标志所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鲜明的共产主义方向,规定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根本目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因此,要想实现根本目标,就应当有步骤、分层次,使其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紧密结合,使教育目标阶段化、现实化。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该规律指出,“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

的高度”,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对象从低层次、不自觉的“实然自我”向高层次、符合社会期望的“应然自我”的转变过程。教育对象在此过程中能否认可、赞同教育目标并愿意为之而努力至关重要。如果教育目标不看对象、不分层次、要求过高、跨度过大,忽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差异,必然会脱离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现实,使其“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导致教育对象丧失学习兴趣,放弃自我追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缺乏现实性,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范作为对普通群众的道德要求,因而显得过于“远”、“大”,过于理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具有不同的层次,应当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当要求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体现先进性;而对于普通群众,则首先应以基本的道德规范加以要求,循序渐进,体现广泛性。如果忽视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现实,强行“齐步走”、“一刀切”,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应当说,教育目标现实化是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特点。因为它旨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而这一目标既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关联,又十分符合广大群众的思想品德状况实际,具有努力、超越的现实可能,有助于群众提升现有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向先进目标迈进。
  4.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客观依据。教育内容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呈现生活化样态。
  “生活世界”是西方学者胡塞尔提出的概念,标志着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转向。胡塞尔批判了理性与价值分离的科学世界导致的危机,提出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重新寻求人的本性存在和价值。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世界造成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质的要求与反映。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显地存在着泛政治化、抽象化、理想化的弊端,表现为过多地着眼于国家、政党、社会的政治性需求,着力于抽象理论的论述、阐释,沉迷于高不可攀的道德宣讲、说教,却从根本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根基,忽视了对生活世界的人文关照。事实上,“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世界中主体性存在的生命个体,本质上是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源自生活、关注生活、融人生活,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还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建设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从生活中来,还要到生活中去,最终是为了生活的向前向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不是对自在生活形态的简单描画和消极适应,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自觉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追求,建构主体精神世界,通过引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帮助改善其现有生存状态、提升生活品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显而易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教育内容生活化的生动体现。它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作为评定道德模范的标准,其实质是以此作为教育内容,对群众进行深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而社会公德是现实社会中人人都需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职业道德是道德原则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家庭美德是维系幸福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它们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典范,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孕育、体现于平凡、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激励、带动更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提升道德水准、实践道德生活、充分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5.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条件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真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关怀,实现教育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思想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最终促进人的价值提升和人性完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中榜样示范法的充分运用,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关注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契合人的心理需求。需求是价值实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信、行等心理要素共同作用、均衡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关注人的心理变化,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才能取得深入人心的教育实效。以往的榜样要求重在突出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道德风范等方面,因此,榜样的塑造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拔高倾向。而在社会大众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如果还继续沿用以往的榜样塑造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契合了人们把握时代、关注生活、求真求实的心理需求,在榜样的塑造模式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活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是当今社会我们身边生活着的普通民众,他们没有以往榜样“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却如邻里朋友般真实可亲。他们的凡人善举使人们的心灵为之感动和震撼,他们的榜样示范也因此更为切实和有力。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存在,人的类特性在于其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表达,因此,教育方法既要有利于教育者主体的积极施教,也要有利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使其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开展自我教育。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运用的榜样示范法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直接确立宣传榜样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中央发起组织和民众自下而上推荐评选相结合的做法,重在社会大众的参与和互动。人们可以选择报纸、网络和手机投票任一方式参与评选,还可以将周围的“身边好人”优先推荐。经过推荐、投票、评议、监督等环节,不仅评选出了广大群众心目中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的道德模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群众的教育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群众在平等、互动的教育氛围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成为自己主动教育自己的主体,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
  
  三、结 语
  
  正如胡锦涛所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结合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教育者平民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教育目标现实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法人性化等重要要素特征,对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说服力、感染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启发意义。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陆艺,张祥浩 [标签: 政治教育 大众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
    1974—79年工党政府经济政策指导思想的缘起
    浅论扁桃体和扁桃体炎的治疗
    以“间隔排列”为例 谈数学思想渗透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
    提高师范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几…
    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研究
    浅论审美观照下白先勇小说的思想性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浅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浅论六步架大洪拳的技击要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