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字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推动两者实现融合的内在要求和路径。
  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9-0046-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元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研究”(12cks036)。
  作者简介:郝保权(1979-),男,陕西靖边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政治学理论。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李长春同志指出:“实践好这个课题,宣传思想战线责任更重大、任务更直接。www.11665.coM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2]而“大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殿堂,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诞生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面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的新潮流,大学在引领未来中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3]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改革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探寻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和教育实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到一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其特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社会通过树立主导价值观来引导和支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主导、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建设的基本规律。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与旗帜,是引导和规范社会多样化、个体特色化的准则,是推动社会与个体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保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社会是难以维系和发展的,正如西方思想家威廉·a·多诺休所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个人随意选择接受某个规范或价值,随意放弃他不同意的东西,这对于社会的存在是颠覆性的。因此,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实践者,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体现了二者的功能匹配。刘延东于2011年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为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与繁荣,大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引领发展、创造未来的崇高使命。”[4]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都对它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如毛泽东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观点;邓小平的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观点;江泽民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观点等。对于如何办好高校,胡锦涛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

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5]“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就必须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武装大学生们的头脑,塑造大学生们的灵魂,净化大学生们的心灵,提升和升华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从理论层面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次理论创新。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理论,这是我国高校一贯的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理论体系来进行指导和教育,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要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涵盖了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各个方面,既有信仰指向,又有共同目标,既有精神精髓,又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明确了大学生的成才方向、成才目标、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面临发展机遇和矛盾凸现并存的局面。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是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也引发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信仰迷茫、理想淡化、责任缺失、集体观念较差、吃苦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这样在大学生中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涌现出了舍己救人的英雄大学生李春华;也出现了杀人恶魔马加爵。刘云山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面对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迫切需要我们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提高主流思想文化的主导力、整合力,最大限度扩大社会思想认同。要深刻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铸造兴国之魂,传承文化精髓,坚定目标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努力在多元中主导、多样中谋共识。”[6]因此,面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社会环境,如何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航程,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标准。它既有目标的崇高性,又有规范的普适性;既体现了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具有激浊扬清、尚善去恶的价值功效,对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意蕴及本质要求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这一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义上的匹配,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推进,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自

己应有的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促使作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生活、深入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价值理念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与各种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及制度等做坚决的斗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特定的时代意蕴,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7]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主体,是中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中国青年!民族的光荣属于中国青年!”[8]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头脑中,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场战和主渠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植根于两者主体内容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都在于促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言行,理性地对待社会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共存的客观实际,对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弘扬什么、摒弃什么,吸收什么、抵制什么等等,有自己鲜明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更系统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发自内心的体认,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高度的自豪感,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更充分的践行能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因此,从内容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特点,这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依据。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要求教育形式上的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形式逐渐出现了多元化、多方式、多手段的特点,从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摒弃以往程式化、模式化及其灌输式的教育形式,大胆吸收先进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形式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体来说,比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摄像机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们的最爱。他们从自己的体认出发,拍摄出形式多样的校园dv剧。这些dv剧的出现,其意义不仅仅是局限在陶冶情操、自我表达方面,更多是提示所有的教育者乃至被教育者——一个全新的教育载体出现了。它使学生的自我教育变成了现实。当前,在传播和接收上,主体和客体均呈现了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的基本特性,从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应在形式上实现统一。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网络阵地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有着传统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在的大学生,有95%以上的人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设红色网站,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议程。就是说校园网可通过选择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倡导的根本理念、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认可。通过议程设置,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认真把握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原则,在大学生中唱响“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的主旋律。这样,通过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使网络阵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的路径选择
  如何让当代大学生信服、崇尚、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自觉地将其融进自身的主体思想,内化为主导素质,造就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达到自身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基于新的形势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领导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育人工程,它需要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协调努力。高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实践证明,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取得一定的成效的。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大力支持的领导责任制;其次,要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远规划,各级领导对自己分工负责的部分要经常检查,督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第三,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一定的人财物作保障,如图书资料、有关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费用、科研投入、多媒体建设费用等;另外,还要根据实际建设的需要和工作进度投入必需的经费;完善组织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总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目标,就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格局,做到各级教育者齐心协力和各个教育环节的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步调一致、结构优化、功能互补。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建积极、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阐述表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在当前的阶段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积极、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社会学角度上看,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形态从属社会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独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更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乃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根本。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最优越之处是它的渗透式、陶冶式、隐蔽式的“无意识”教育。用马克思的话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强制力量”,它作为一种育人的隐性渠道,陶冶情操,同时又淡化了教育痕迹,有助于消除逆反心理,能收到“视而不见”的效果;从大学生成长全过程来看,高校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观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为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观的基础。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积极、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
  3.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

、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的生命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情愫,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高校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学问、有才干、有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人格的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大声疾呼:“我们要把广大青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的情操、有热爱祖国献身四化的革命精神的新一代,如果不使他们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化知识、历史地理知识、道德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社会知识,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做基础,光靠一般地进行思想教育,是很困难的。”[9]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质言之,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10]
  4.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前文已经讲过,利用高校校园dv剧陶冶大学生们的情操,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校园互联网,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议程,用强大的正面舆论的攻势,通过短片、征文、博客、bbs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讨论。课堂教育时尽量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努力吸取国内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有益的理念与做法,特别是要借鉴与思想政治有关的、对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手段和方法,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更加有益的教育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宽泛的、理论性很强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观点、理论转化为大学生们能够认同的现实行动的指南。为此,很有必要借鉴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其英文名为fieldwork。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此种方法。如带领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考察,到法庭旁听青少年犯罪的庭审,到特殊学校和聋哑学生联欢,到福利院参观服务,请老红军讲革命历程,请成功的企业家讲创业的经历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大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深切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11-10-25.
  [2]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06-12-27.
  [3]刘延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高等教育而努力——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致辞[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4]刘延东.引领发展,创造未来——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40.
  [6]刘云山.深入学习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推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j].求是,2012,(5).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13).
  [8]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5-4.
  [9]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74.
  [10]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7.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大别山山地浅变质岩层地质成因的探究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关于校园女生篮球教育的思考
    关于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讨论
    消费的产物:一种关于设计新概念的分析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关于混凝土碳化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感悟人生的优美句子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