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新旧教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对比

摘要:新课程标准前后的人教版化学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与学有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旧教材;新课程理念;对比;差异性;学习过程;学习主体
作者简介:李飞珍,任教于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
        以下是对新旧教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对比的一些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指点迷津:在高中化学新教材实施过程中,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一些问题。由于高考升学率的角逐,其中,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旧教材中,部分教师不大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教学内容缺少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教学模式呆板、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缺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思维层次较低,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缺乏兴趣,难以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认为: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旧教材中的能力是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以及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方法是指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及学习科学的方法。WWW.11665.cOm新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指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较强的课题意识,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深入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这为培养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及终身学习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旧教材中关于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也提到了很多,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仔细品味,就会发现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素之一,也是学生能够得以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的要求,新课标中更加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祖国等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课标前后的人教版化学教材在实验的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这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变起指引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对比人教版新课标前后的两种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有很多的变化。新旧教材在实验数目上,新教材实验总数比老教材略有增加,新、老教材各类实验总数为149和140。
        老教材中演示实验分布在教学内容中,学生实验却放在书本的最后部分,而新教材中已没了类似旧教材上的学生实验。新教材中的课堂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等实验,除了《化学》必修2的第一章的一个实验(钾的燃烧、钾与水的反应)特别强调由教师演示外,其它的实验均可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要求学生做的实验更多了。老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一般是课堂实验的重复或验证,大多是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做过的演示实验,其内容、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都是学生学过的或见过的,缺乏新颖性。故学生对实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实验成了学生验证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度和观察力度都不大。因此,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一些细微现象、反常现象则观而不察,使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实验也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新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等实验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实验内容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得更加紧密,实验过程中的设备、用品也不完全拘泥于实验室已有的设备、仪器等,这样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更大,兴趣也更高。 
        

       教材改革的精神,引领我们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变知识传授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通过对比新旧教材,笔者认为新教材最直观的改变是图文并茂、使用彩印。图片涉及自然、生产、生活诸多领域;还有就是教材中增添了许多栏目:联想质疑、观察思考、身边的化学等等;而且概念名称中引入了英语,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化学的专业英语;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的乐趣……此外,新教材还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三种教材并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教学理念上,新教材把目光瞄向全体学生,重在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化学素养。新教材的必修模块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旧教材注重传授化学知识,忽视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培养化学专业人才作为主要的课程任务。 在师生关系上,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语言生动活泼,采用了比喻等手法,注重层层引导,使教材本身具有启发性,吸引学生自觉阅读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过程更生动活泼。对某些问题的思维过程描写得非常具体,非常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自学。如人教版在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时,要求学生“用四种基本类型的分类方法分析: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这种思维的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又如在讲解化学计算的例题时,增加了详细的分析过程,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这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旧教材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强调教师的权威与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以上新旧教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对比可以看出,教学有效性要以促进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主要目标,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新课程的要求就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要思考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智力参与、情感愉悦,其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高中课改教材则注重对学生在基础知识、技能上的训练。笔者打算在课堂上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照顾一些传统学习做法,尽可能留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复习,消化新的课本知识,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积极探究合作探究性学习,对一堂课学习的反思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实践能力。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接受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帮助,做好查漏补缺,特别要培养他们对化学的新奇感和兴趣感,保护和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后进生多鼓励,教、学案设计时想到他们,上课时对他们设计基础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多进行鼓励帮助的教学方法。
abstract: chemistry textbook in pep ed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as changed a lot i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new curriculum idea emphasizes that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learning is a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knowledge, developing ability and forming correct sentiment, attitude and value sense. applying multi-level teaching methods can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 new and old textbook; new curriculum idea; comparison; differences; learning process; learning subject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飞珍 [标签: 学习过程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及其应用
    本科层次专业课教材理实一体化建设研究
    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刍议
    试论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材,教学和测试模…
    基于教材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
    “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开发原理框架设计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导读
    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教材中注释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教材中名著的选编的技巧探讨
    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审视与建议
    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审视与建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