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针对性的利用实例对挖孔桩施工遇到的技术问题及一些误解进行释疑,特别对挖孔护壁、 水下硅灌注、导管埋深提出几解及一些处理措施,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挖孔桩 施工技术 释疑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112-01
桩基础被广泛运用到桥梁、房建基础中,但仍有一些人对它的施工工艺有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公路桥涵 规范中些许规定也值得商榷,通过赣定高速公路迳古潭 高架桥桩基施工对几点疑问进行释疑。
1 工程概况
赣定高速公路b5-1标段迳古潭高架桥位于信丰 县小江镇迳古潭林场南侧,距迳古潭林场约350m。桥位区的地层结构及岩性较简单,覆盖层主要有粘土、中粗砂、砂粒土、碎石土,覆盖层较薄,平均厚度2m左右。 基岩主要为砂质板岩、砂质板岩夹变余砂岩,桥位两端基岩全强风化层较厚,而中部较薄,大桥的弱风化砂 质板岩及微风化砂质板岩夹变余砂岩为持力层。
(1)本桥上部结构为5 x 30 ( 6 x 30) m预应力先简 支后结构连续的连续t梁,分离式横断面,单幅桥两孔 横向布设6片梁,双幅每孔12片梁,单片梁宽2. 1m,梁 高1.9m。全桥桥台处共设置2道80型伸缩缝。
(2)桥台均为柱式台,桩基础,桩径为φ1.5m,桥墩均为双柱式墩,桩基础为嵌岩桩,柱径为φ1. 6m,桩径为φ1.8m。设计为钻孔桩基础根据地理情况及现场实际情况成孔改为挖孔施工。
2 施工中遇到主要技术问题释疑
2.1 挖孔护壁
护壁一般有三种形式:等厚度护壁、外齿式护壁、内 齿式护壁。
等厚度护壁桩周摩阻力小、锁口下护壁施工难度 大、护壁间隙难处理止水效果差;外齿式护壁在桩周围 岩破碎、水系发育的情况下自稳性较差;内齿式护壁从自身结构上解决了以上两护壁的施工质量隐患,据此我 们采用了内齿式护壁。护壁每挖深1m为一单元,经计 算护壁构造采用c25砼,厚度一节范围内护壁上部厚 13cm,下部厚7cm,平均10cm,护壁砼浇筑模板采用自 制四块楔型圆弧型模型钢模。
2.2 导管的选用及试验
导管的选用原则主要从强度、刚度、灌注速度,强 度、刚度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导管灌注、提升不变形、不被 破坏,灌注速度的要求主要是考虑砼灌注的连续性以保证桩身砼的质量均匀,特别是桩周砼的质量,它主要涉及到导管直径。
我单位施工项目由于所处地带较为偏僻,专门生产导管的厂家较远,于是就地选材委托附近模板生产厂家制作,由于受规模及技术的限制,导管加工质量较难保证,为此我们提出几条原则:导管直径φ300、壁厚 4mm、法兰盘钢板厚不小于10mm并设加劲防挂肋、尽量减少热变形使法兰盘密贴、螺栓孔对正要好。
导管加工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水密性试验及接头抗拉试验,发现有局部渗水现象,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要利用此导管进行施工必须减少水压,为保证安全,抽水使水深不大于3m,有人提出疑义认为水下砼灌注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头,此说法误解桩顶砼的密实靠其上的水压力,承压水位决定水头高度。
2.3 水下砼灌注
水下砼灌注施工工艺己很成熟,此处就不在赘述,只作以下5点释疑:
(1)水下砼施工原理: 砼密实主要靠砼从高处集中下落受到下部桩孔底面(或砼)的作用力回弹上翻同时 挤密周边砼;上翻砼及被挤密上升的砼两部分逐步上升成桩。从以上原理知道,桩顶砼的来源为首盘砼,它的密实主要不靠水的压力,而且有水情况下会使与水接触的砼灰浆被稀释。水的真正作用是孔壁不稳定时,为使 孔壁稳定而保持孔内水头,另外当桩周裂隙水较发育时,抵消裂隙水压的作用。
(2)导管口离孔底距离一般要控制在导管直径d+ 10cm左右(30-45cm)这主要是因为水下砼首盘灌注 采用球栓时,球栓直径比导管直径较小,要保证球栓顺利冲出而取的数值。
(3)桥涵规范关于首盘砼要保证导管埋深不小于 1m规定不妥,因开始灌注时超压力和冲击力较大,可能 冲破首批砼而冒到其上面形成夹层,建议埋深采用灌注过程中最小值2m。
(4)导管内压力计算公式计算砼的压力时用重度与深度的积偏于保守,主要是砼有粘聚性,特别是砼坍落度仅为180mm时。
(5)灌注时间的要求,灌注时间不应过长,主要是考虑封底砼受扰动时间和灌注砼超压力和冲击力影响
的最深砼的灌注时间,适当的灌注时间如表1所示。
2.4 钢筋笼上浮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钢筋笼上浮力的来源:其一就是水下砼施工原理中所说的砼回弹上翻的冲击力及砼上升砼与钢筋宠的摩擦力、浮力;其二就是提升导管操作不当钩挂拉力。
根据以上力的来源具体分析,施工中主要考虑以下4方面:
(1)当桩径大于1.5m,钢筋笼与桩孔同长且配筋均匀时,砼回弹上翻力为次要因素不必考虑;
(2)当桩径小于1.5m,钢筋笼与桩孔不等长且配筋不均匀时,砼回弹上翻力因素不可忽视;
(3)当水下砼施工间断以至有可能接近初凝,使得砼与钢筋笼摩擦系数增大,砼上升砼与钢筋笼的摩擦力为主要因素;
(4)导管接长采用法兰盘,且没采取相应防挂措施, 导管提升不居中,钩挂钢筋笼使其上浮。
针对以上情况,一般采取如下措施解决钢筋笼上浮问题:
(1)当灌注的砼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砼的灌注速度。当砼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 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2)为防止在提升导管时卡挂钢筋骨架,可在每节 导管上套装一个钢板制作的锥形活动护罩,另外就是法 兰盘上一定要焊加劲防挂肋。
(3)桩径较小(小于1.5m)时,要采用"u"形卡把钢筋笼加强箍筋锚固在孔壁上,并在孔口施加压力于钢筋笼。
(4)灌注水下砼前,一定要检查机械、设备、人员、材料、测试仪器是否齐备、完好、充足,以确保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及应急情况的处理。
3 结束语
通过对挖孔桩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释疑,使一线职工及现场技术人员明白了症结所在,掌握了相应技术措施,使得迳古潭高架桥桩基施工速度、质量、效益都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l] jtj041-2000桥涵施工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