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帮孩子寻找分享的快乐
【摘要】分享意识的建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家长要时刻牢记住,只有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个分享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孩子才能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关键词】家长;孩子;分享意识;引导

【abstract】the share consciousness’s establishment is slow, proceeds in an orderly way. the guardian wants to keep firmly in mind frequently, only then the child feels from a share behavior to oneself takes to other people’s joy, as well as joyful takes to own joy because of other people, this share behavior is the share behavior in the true sense, the child can establish the healthy share consciousness truly.
【keywords】guardian; child; share consciousness; guidance

经常会有家长提到,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小朋友动自己的玩具,或者不肯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糖果,就会紧张的不得了,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独”了,有独生子女的霸道毛病。WWw.11665.Com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识,建立我、你、他的关系,然后再经历物权关系的建立过程,并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之后,慢慢建立起来自觉的分享意识,整个过程需要历时几年。也就是说,对于不到两岁的宝宝来说,他拒绝与他人分享食品或玩具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状态,事实上,他对于自我、他人的关系要到两岁左右才能初步建立。最明显的征兆是在两岁左右,他的语言中开始出现我、你这样的人称代词,开始的时候还会“你我”不分,出现若干混乱,不过很快他就能搞清楚自我的存在,与他人、与环境的对立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他逐渐建立物权的概念了。
    在这个自我建立的过程中,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作为家长,往往不需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些分享性的行为。比如这个时候的宝宝,有时会把好吃的东西往家长嘴巴里塞,有时甚至是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塞进妈妈嘴里,或者是把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塞进家长手里以希望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游戏,其实这就是最初的分享行为的萌芽。对于这些动作,家长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加以鼓励和赞许,但应尽量避免呵斥和漠然处之。事实上,在孩子最初的成长,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秒美妙的亲子时光,就是对孩子最早的分享启蒙。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家长,他们似乎在不断地“测试”孩子是否大方,总是不停地问,“饼干给奶奶一块好不好?”等到孩子真拿给她,她又不要了:“乖吃吧,奶奶不要,奶奶逗你玩呢!”这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而是在扼杀孩子的分享意识。分享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外人对这个孩子的评价是大方不抠门,并因此而博得他人的好评,而在于孩子能从分享这个行为中和他人构筑友善和谐的关系,体会到人与人良性交往中所拥有的快乐,从而达到心灵沟通的美好感受与满足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故此,让孩子从分享行为中获取到快乐就变得十分重要。在逗弄孩子以检测其能否分享的过程中,孩子的分享行为得到的却是一种被欺骗,而不是对方因为他的分享行为而感觉到愉悦的分享结果,久而久之这种不断的刺激会造成孩子的分享行为本身丧失愉悦感,从而破坏孩子正常的分享意识建立。因此,如果家长想通过主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就一定要让孩子能从你的反应中,看到他分享行为的结果——你感谢他的行为给你带来的快乐。


    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和物权概念后,他们开始在社交活动中学习自觉的分享。在这个阶段,父母往往开始焦急于孩子何时能自觉与小朋友分享,从而达到和他人和谐相处。然而在这个阶段往往存在着几个误区,常常阻碍了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
    误区一是有些家长认为分享是孩子之间的事情,从而在家居生活中放弃让孩子通过与家人分享而获得快乐的机会。事实上,如果孩子连和最亲密的人都不能分享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再与他人建立愉快的分享关系的。有很多家庭以孩子为中心,所谓“过的就是孩子”,这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放弃了学习分享,获得分享快乐的机会,在社会交往中主动进行分享行为的机会就会较少。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和他人应该是平等的,只有这种真正的平等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给予他人的快乐和被给予的快乐。
    误区二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因为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每个孩子最珍爱的东西不同,孩子完全可以把一辆缺了轮子的玩具汽车当作珍宝,就如同家长把一枚钻戒当成珍宝一样。有人会强迫你把手上的钻戒摘下来让她戴一个星期吗?那你也不要强迫孩子把他掉了轮子的玩具汽车借给小朋友玩一个星期。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同样,同一件物品,他可以和a小朋友分享却不见得和b小朋友分享,这也非常正常,如果你可以把自己心爱的首饰拿给姐妹戴,却未见得能借给不太熟悉的朋友。孩子也有权选择分享的对方,分享的物品和分享的时机,就如同我们每个成人每天所进行的选择一样。事实上,我们每天从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心情,也正是我们的孩子从他们的分享行为所享受到的。
误区三是刻意追求分享行为本身,而忽略分享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常常看到很多家长大力劝诫着孩子把手里的玩具或糖果交出来大家分享,孩子明明不乐意,甚至眼泪汪汪,家长却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其实这样实在是丧失了分享的意义,而单纯变成了家长对于孩子分享行为的一种脸面上的满足。很多情况下,家长需要孩子把东西交出来,是潜意识里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看,我的孩子多大方,多懂事,多有礼貌,却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分享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不仅是物品的丧失,还有父母对于自己心理要求的漠视。如果分享行为和痛苦画上等号的话,家长能指望孩子愉快、主动地与人分享吗?
分享意识的建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当家长对某个阶段出现暂时性的问题所迷惑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看,如果是我们自己遭遇这个情形,是否会毫不在意把它拿出来和他人分享?家长要时刻牢记住,只有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个分享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孩子才能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高军霞 [标签: 到了 时间分享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让孩子体验成功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如何安排孩子暑期的学习
    如何让孩子的暑假过得更健康
    阳性强化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通过小学体育活动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探析
    让每个孩子都闪亮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大象》:孩子们为何端起了枪
    提升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
    用书籍滋润孩子的童年
    试谈孩子的美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