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创新教育中的政治教学浅探
内容提要:创新的根本特征是“新”。当前各国都在大力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我国,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政治教师必须:第一、内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第二、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改变传统的模式,巧设问题,挖掘学生思维。从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精选事例、展开讨论,教给学生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第三、更新教师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教等媒体进行感染。第四、改革对学生的评估手段。突破应试检测方式。在政治教学中,只有高举创新旗帜,我们的政治课堂才会涣发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祖国的有力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创新 基本功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评估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世界各国都已高举创新大旗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政治教学中的必须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举“创新”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政治课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有不同的解释。但原本就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总量不变结构变也叫创新……其实就是要求我们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创意与创见,紧抓"新"这个根本特征。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在我国刻不容缓。www.11665.cOM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从事该教学工作的教师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着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内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假设教师思维方式呆板、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吃“老本”,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这样不仅会落伍于时代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讲,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的讲授教材。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挖掘自身潜力、扩大知识领域,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触类旁通的知识体系。
二、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渗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不少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喜欢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模式进行教学,既成了教学这部戏的“导演”,“主演”、甚至还当“观众”。如此以来,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而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的厌学,反感,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兴趣全无。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教师应当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的作用在于引导和策划。即“授人以渔”,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培养其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第一、革新发问方式,摒弃机械老套的提问,挖掘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些机械而直接的形式提问,既无没有多少的广度和深度,也无配合其他题型的运用,学生很容易通过自己的死记硬背,直截了当地回答出来。在现今的复杂多变的教学体系面前,该方式已经不再符合我们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提问既艺术、又有效呢?总的原则,教师要注意结合政治课教学内容,深挖细研,巧设疑问,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其“标新立异”。

首先,提问的题型可灵活多样,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有选择、填空、简答、辨析等。让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地去掌握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者,要注重提问的效益。即设计的提问对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具有较高的收益。例如,要考查学生对“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你这样问:三个代表的含义什么?那么这个题目对你要考查的目标是无效的。如果让学生换种角度思考: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的呢?如此提问,学生将不再仅仅考虑死板的三句话是什么了。另外,提问要兼顾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各抒己见、积极辩论。这样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加强记忆。还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悟,达到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在学习“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这一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想想: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让学生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三步走、两个100的目标是否坚持了这基本路线,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容易整理出答案,而且使学生对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实现了知识的前后照应。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鼓励学生要有敢于怀疑和质疑前人的勇气。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胡思乱想”等疑问,不要一刀切,“一棍子打死”。而可进行旁征博引、画龙点睛、由浅入深,培养创新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逻辑性。
第二,从大处着眼、整体把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只对一章一节的单个知识讲解。这样学生对单个知识点也掌握得较好,但考试中一遇到综合题就会不知所措。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对我们教师来说,一方面,要抓住重点,理清内存线索,做到纲举目张;另一方面也要做到“细读全书,精钻章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整体教学,又有利于知识之间的综合比较,避免断章取义,割裂知识点间的联系。同时总体上,把握理论框架体系,理清联系,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类,改变过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胸有成竹,提高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水平。
第三,精选事例、从“感性”升华为“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现行教材事实材料异常丰富典型、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据此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地讲述内容,大胆地将大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己阅读和分析。不然也不是提倡不讲或少讲为妙。作为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的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对材料进行灵活的取舍或补充。有些须“忍痛割爱”,有些须“锦上添花”。例如,教材正文间隙中,有不少小字材料、插图、表格等,教师都可以拟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一番讨论总结,如此不仅巩固了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而且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要我们多研究,政治课教学中的事实材料、社会现实情况等,是容易激起学生思维兴趣的。比如在讲“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题时,可以分两部分出示教材中的材料,一部分是关于当前消费情况的材料,并设计这样的问题:材料反映了目前消费的哪些特点?这种现象正常吗?很显然,学生可以看出:消费的多样性,消费的水平提高了,这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别一部分是关于学会理财、合理消费的两则(节约从小事做起、绿色消费)材料和两个讨论。由于事实材料已比较丰富、通俗、易懂,则可引导学生自读,然后分成几组进行讨论。学生自然通过材料,易掌握教材欲传达的思想和要求。懂得如何进行合理消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合理消费”这一部分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就水到渠成了,教师也无庸赘述了。
第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创新的坚实基础。
现代社会,文盲不仅仅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个知识激增的世纪,我们每个人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有立足之地。因此,政治课教学在进行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一桶水,不如给学生指引寻找水源的方法”。教会他们会读、会疑、会写、会记、会用。会读,就是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会问,就是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积极肯定学生的一些大胆的设问;会写,就是培养学生巧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习惯;会记,就是能对知识进行“咀嚼、反馈、消化”,将学过的知识加以理解、联系、概括;会用,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社会热点,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三、紧跟时代步伐,使用创新的教学手段。
创新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它的实现也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加大课堂的科技比重和信息含量,不断变化教学手段,增强其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辅于挂图、彩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同时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时,与学校举行的有关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比赛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每人撰写一份演讲稿,并上讲台进行演讲。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举行一个有关的话题,“拾钱不还是违法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其实这正是我们要向学生开启的一扇创新学习之门。
四、更新教学评估手段,突破平时一味的应试方式。
传统的教学检测手段是闭卷考试,看学生的分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由于考试的答案是固定的、标准的,它不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意见。学生只能硬着头皮把课文中的概念和原理记下来。造成的结果是 “题目答案化,答案题目化” 、“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既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省市的中考纷纷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实行开卷或半开卷的开放性试题形式以,答题可以不拘一格,贵在言之有理。比如,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论述时,在围绕课本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因此,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可参考“双开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有独创性的见解给予一定的鼓励、肯定,适当加分。这样无形中就会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精心设计一些用时事材料作题干的试题,这些试题大多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迫使学生改变过去的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使他们平时关心身边的小事和国内外大事,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扩大视野。例如:在讲授立志成才时,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各行各业的人才”的资料。结合人们熟知的人物谈谈,如何做好选择,立志成才?考试形式采用撰写小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现成答案的束缚,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三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治教科书,不断改革,已渐臻完善。在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改革与创新”的理念。做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每个政治教师应勇扛“创新”旗帜,敢为人先,首先成为“创新”的先锋力量和传播者。在学生内心深处种下“创新”的种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育一代又一代更高、更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创新 中的 政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幽默教育法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
    从生命教育观照生物学教学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论法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本理论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初探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图学课程体系改革
    母语教育中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从《Faber钢琴基础教程》中寻求钢琴教育改革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