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研究论文   保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债务市场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公司研究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金融理论论文
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与结构性特征
论文关键词:东亚 金融危机 货币合作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经济体加强了地区货币的合作。该合作的进程体现了明显不同于其它地区货币一体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合作的阶段、权力结构、大国关系、目的与方式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由此可以预测,汇率协调与货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要目标。
  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mundell 2000)曾经乐观预言,在未来10年将出现三大货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所谓的“金融稳定性三岛”。目前欧元区已经成功运作,拉美地区也在加紧进行美元化。亚洲国际货币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与金融危机的伤害则促成了各国强烈的合作愿望。本文所述及东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含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含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十国。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
  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真正的开始始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这场危机显示出的严重的破坏性和传染性暴露了东南亚国家普遍采用的盯住美元或准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弊端,也体现了东亚各国在危机面前缺少协同合作,不能有效协调应对国际游资冲击的缺陷。由此各国开始积极探讨东亚货币合作的途径和形式。在分析货币危机原因方面,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短期资本的流动性冲击和货币危机的自我实现机制,国际资本投机一国货币时,如果投机者认定该国政府不可能放弃所有其他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汇率稳定,就会利用该国经济的某个薄弱环节发起冲击,导致外汇市场投资的主体预期心理崩溃,致使一个宏观经济基本健康的经济体陷入货币急剧贬值、投资消费萎缩、经济衰退的局面。WWW.11665.cOM并且更为严重的是,其他国家公众会产生类似的恐惧心理,这些国家紧随其后,演出“传染效应”的悲剧。有鉴于此,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一个最重要的动机就是防范金融危机,克服汇率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
  1997年9月,在东盟的支持下,日本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倡议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专门设立一项总额为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金”用于援助亚洲国家。此举一提出即遭到美国和imf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一旦这个构想实现,将会对imf形成区域的冲击,也是机构的重复和浪费。
  但实际在危机期间,imf并没有对东亚国家给予及时充分的援助,并且提出了相当多苛刻的条件。1998年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缩小了原设想的规模,又提出主要由日本出资,建立300亿美元援助基金的“新宫泽构想”。其中一半用于对危机国家的中长期贷款,另一半用于短期贷款。这一设想比起它在1997年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提出的筹资1000亿美元的建议更易为美国和东亚国家所接受。这次合作的实际成果体现在2000年2月,为韩国、马来西亚等发生危机的国家提供了200亿美元贷款和部分贷款担保。1999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访华和“东亚经济峰会”上提出建立“东亚货币基金”的倡议。主张利用东亚各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建立一个不需要来自华盛顿任何帮助的东亚自己的货币基金,但规模要比imf小。
  东亚货币合作的重大进展体现在2000年5月的《清迈协议》。早在1998年就在中国的倡议下,东盟和中日韩(简称“10+3”)建立起了金融合作机制,在2000年的“10+3”财长会议上签署了《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这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协议主要内容在于增强东盟原有货币互换机制的资金规模,并且进一步扩大至中日韩三国建立双边货币互换与回购网,以帮助成员国家克服在应对资本流动和稳定金融市场方面的困难。到1999年底,东盟与中日韩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如果能将各国储备其中的一部分用于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这对于稳定东亚区域的金融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亚洲“10+3”货币互换机制已取得了实质成果,我国也积极加入到其中。到200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泰国银行、日本银行和马来西亚银行及其他一些东盟国家的央行签署的协议额已达200亿美元。2003年,东亚的金融合作进展成果显著。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结构特征
  从合作的进程上看,东亚的货币合作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内容还仅仅是停留在倡议等层面或是处在小规模的尝试阶段。在金融危机之后,日本、韩国、中国及东盟某些国家都曾提出各种构想与建议,如设立基金性组织,加强金融政策的协调与合作等,这些构想有些目前缺乏实现的基础,或者在大国关系的平衡中被否定,如美国就不愿意看到东亚强势的货币基金出现以动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亚的地位。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超前性。一般的,根据区域一体化的路径设计,货币合作一般在自由贸易区或共同市场之中进行。欧洲的货币合作就遵循这样一个次序,先是有贸易方面的合作,然后再建立货币方面、汇率方面、货币政策方面的合作;而在亚洲,情况似乎正好相反,货币合作进展的速度要比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快。这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货币合作目前的目标意识还比较淡,主要就目前出现的问题商讨应对方案。亚洲国家目前由于民族主义和目前较大的政治经济差异,在货币合作的问题上持观望态度的国家较多。
  从合作的权力结构上来看,国际货币合作的权力结构(或是合作体制)可以分为霸权结构和合作管理结构。一般来讲,形成霸权合作体系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整个系统中必须有一个能够担当霸权国家的经济体或是中心国家。第二,系统内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趋同,霸权国家的经济货币政策具有普适性。若系统内各经济体差异过大,在政策方面就会有不同的偏好,造成协调上难度的增大和成本偏高,霸权国的政策也难以被普遍接受,从而霸主地位也失去实际意义。对照上面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地区就现在的状况还不能满足。日本有心充当合作的领袖,但日本本身的经济就不是健康的,且内外部的条件也不成熟。中国目前也不能够担当这种角色。虽然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顶住压力保持汇率稳定赢得了很好的国际声望。中国本身也有巨大的经济规模与国内市场,但作为经济转型国家,人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太低,受历史条件和体制限制,中国推动国际货币合作的时机并不成熟。东亚各经济体内最发达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之间人均gdp的差距有100倍,而且存在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宗教传统方面的的差异性。所以东亚地区的各个经济体制只能采取松散的、随机协调的合作管理方式。

  从合作的目的与方式上来分析,东亚货币合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并防范新的金融危机。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经济体已经实行了浮动汇率制,经常帐户和外汇储备的情况虽然已经好转,但是根据高盛公司香港分公司的报告,目前该地区金融体系依旧经受着严重的考验。银行的功能紊乱,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存在坏、呆帐。财政、货币、汇率政策的效用低下,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抵抗力还不可高估。只有在汇率体系上设计一套能够避免汇率剧烈波动的体制才能实现金融安全。目前学者大部分主张东亚实行“盯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是由原来的仅盯住美元改为盯住包括日元、美元、人民币、欧元和其他必要货币的汇率体制。具体选择可从一国的贸易结构与储备结构来确定。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和对美元的依赖性。金融合作的另外一个目的也是为了从整体上为东亚和亚太的合作创造条件,尤其是东亚的“10+3”的合作。东亚地区从8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东亚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但是长期以来东亚国家之间更多的是被视为竞争的对手而不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从货币合作方面的大国关系上看,日本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主要的发起者。日本之所以积极推动地区货币合作,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的。从当前利益讲,日本在东亚国家有大量的投资,这些国家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将会导致日本海外资产的巨额缩水,这些国家的经济萎缩也会降低对日本的进口需求,影响日本企业的发展。因此日本希望东亚地区保持货币与金融的稳定。从长远利益分析,日本痛感要想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建立日元的国际化地位。东亚金融危机后,日本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对东亚国家的援助,进而建立一项基金,逐渐增加日元在贸易结算与资本交易中的比重,通过货币区域化使日元真正国际化。
  这就出现了在东亚日元与美元的竞争状态,这也是imf和美国反对东亚货币基金的原因。中国2003年对外贸易总额已经达到85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gdp也已经达到了11694亿元,折合1.2万亿美元,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超过了70%。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都高度集中在东亚地区。随着人民币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进程,国内外对人民币地位的期望也开始提高,国内大批学者也开始讨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鉴于中国经济发展与东亚经济关联度不断增强,以及未来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地位和作用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通过人民币的亚洲化来实现。东亚货币合作的格局应该是中、日、韩、东盟合作的结构,当前在国际货币体系内,任何挑战美元霸权地位的国家都将遭到美国的打压。
  结语:
  尽管合作的真正格局确立尚待时日,货币合作的每一步进展,都为东亚合作精神的培育做出了贡献。货币合作在结构上的特征解释了东亚货币合作状态的原因,对于合作的趋势也有预释作用。在将来的合作中,有关汇率政策的协调与人民币、日元的区域化发展将是合作的主要内容。东亚在汇率制度方面将渐进地向盯住“货币篮子”转变,对美元的依赖将要分散到对欧元、人民币、日元上。同时这也是人民币与日元区域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力臻,谢朝阳.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j].管理世界,2003,(5).
[2]刘曙光.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与中国的作用[j].国际经济合作,2002,(2).
[3]柴瑜.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及其思考[j].世界经济,2004,(3).
[4]何帆.危机之后的亚洲货币合作[j].国际经济评论,2001,(1).
[5]黄梅波.从国际货币体制的演进看东亚货币合作[j].学术月刊,2001,(11).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赵光磊 [标签: 东亚 货币 合作 进程 结构性 特征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待探索
    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建立的效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浅析东亚各国执行FTA的利用效率
    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13年第3期目录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关联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比…
    国际贸易中选择计价货币的规律与影响因素分…
    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价格波动的影响效…
    国际经济协作下协调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展现辉煌丝路货币文明
    人民币国际化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影响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