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会计论文 >> 会计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会计理论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CPA论文   会计电算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会计研究论文   会计实务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论“大会计学”的形成与发展
「摘 要」 全面论证了“大会计学”的形成多方面原因并梳理了其形成的基本历程,初步界定了“大会计学”基本内容与范围,阐述了构成“大会计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展望了会计科学的发展趋势,得出了“大会计学”将向边缘化、细化和综合化方面发展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大会计学 形成与发展 内容与范围 理论体系 发展趋势

  一、“大会计学”从何而来(一)“大会计学”的提出

  这里提出的“大会计”,不是“大财务”与“大会计”之争的“大会计”,而是另有所指的“大会计”。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我们常常听到有关“大农业”、“大流通”和“大交通”等等之说,之所以言之为“大”,主要是反映在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对于原有之物要大。在科学界,早期有人把科学只限于自然科学,后来才有“大科学”之说,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人们认识之后,再不提“大科学”,也知道科学的内涵就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见,言之为“大”,是对客观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认识。

  会计科学是否在扩大,这不是什么人主观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会计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思考已久,并先后多次表达了这一观点:1996年发表《论建立会计科学学》一文(《财会月刊》1996年第9期),在文中孕育了“大会计学”的思想 .1997年发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现代会计》1997年第2期),正式提出了“大会计科学”(即“大会计学”)的概念,并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历史发展对会计科学的要求;会计科学在发生变化:“大会计科学”的学科体系:“大会计科学”推动会计事业的发展等。www.11665.coM此后,又发表了《试探“大会计科学”》一文(台湾《管理会计》1997年第40期),在文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大会计科学”在形成:“大会计科学”的结构:“大会计科学”的特点;建设“大会计科学”等。有关“大会计学”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关注,《“大会计科学”在形成》一文,还获得中国会计学会1998年会计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大会计学”观点的提出并得到会计界一些人士的关注和认同,这表明会计学在发展。“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有人担心,我们提出“大会计学”,而国外还没有提“大会计学”,在理论上是否能站得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实践来检验“大会计学”是否能站得住。当然,有关大会计学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

  “大会计学”的提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有其形成的基础,它是会计环境变迁的结果,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也决定着会计学的发展与变化。

  1.会计所处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20世纪中期以来,会计发展的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新经济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新经济正在逐渐发展。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使智力资源成为第一要素。知识经济的发展,源于两种动力:一是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基础),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知识智力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的配置,并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有了知识,就可以有资本,就能创造价值;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经济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同时区域性经济将继续发展。(2)不断创新的高科技环境。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技术综合创新的高技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成为知识经济建立的基础,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为核心,用高技术发展产业;信息社会化,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居主导地位;高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3)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而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文化的最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人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强调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4)依法治理的法律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在进入wto的条件下,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中国的各种法律和法规,还要包括wto的各种运行规则,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国际通行规则、主要发达国家的各种规则。(5)实行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信息化不仅要建设和经营信息基础设施,而且还要促使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在业务与管理两个方面广泛运用信息。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应要求管理信息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推行信息化以来,经济管理已从科学管理推进到现代管理时期,它的特点是实施系统管理、战略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内部管理、信息管理、人本管理和知识管理等。加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实行管理信息化。

  2.客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大会计学的发展。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会计的范围在扩大。会计学“大”的领域,反映了会计历史的发展过程。会计领域是指会计的范围。这里的会计,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说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1)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2)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也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3.会计的范围不仅是从表面形式上看范围扩大了,而从其内在的质量上分析也是提高了。这主要表现在:联系在扩大,会计领域范围的扩大是一个过程,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扩大,在其扩大过程中,会计对外联系是日益密切,相互联系在扩大,形成了会计对外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作用在扩大,随着会计对外联系的扩大,相伴而使其影响作用在扩大,在会计系统内部,在加强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日益重视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和拓宽其他职能。客观环境的需要才产生“大会计”并发展“大会计”。

  (三)“大会计学”的形成

  会计环境变化使会计范围在扩大。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人们冲破了长期以来思想上的禁锢,从固守会计的“纯洁性”,即所谓“纯会计”——记账、算账、报账才是会计的老传统观念解放出来,向会计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大会计学”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会计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从总体讲,是要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即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会计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坏。在“文革”期间,会计学的建设受到全面破坏。

  2.会计学科发展的繁荣阶段(20世纪80——90年代)。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此相适应,会计工作开始进行改革。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会计改革、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会计、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也使得我国的会计理论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原有的会计学科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引进的会计学科得到全面运用,如《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实证会计》、《环境会计》等;新兴学科得以建立和得到社会的认可,如《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会计法学》、《会计组织学》等;一批新的会计学科深入探索和逐步建立,如《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文化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公关学》、《会计实验学》、《会计方法学》、《会计教育学》等等。各种会计学科建设,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综合研究,即对某些同类性质的会计学科,或全部会计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二是专门探讨,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研究;三是边缘性质,即对其他现代科学与会计学的结合进行探讨。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它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最起码的是要进行会计监督)。这并不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而是会计环境发生变化客观存在的需要。

  3.对大会计学综合研究的基础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各种会计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各种会计学科的综合研究也在进行和发展,与之相应出版了一批综合性的著作和工具书。在这一时期,出版的综合性会计工具书主要有:王亘坚、岳曙耕主编《财会知识手册》(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年);杨纪琬主编《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沈云主编《实用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王文元主编《新编会计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杨纪琬、娄尔行主编《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成圣树主编《会计审计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侯文铿主编《会计辞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葛家澍等主编《中国财会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于玉林主编《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等等。这些综合性工具书的显著特点,是对会计理论的综合研究,将会计理论分成各种类别或各种学科进行探讨,这实质上就是将各种分散的会计学科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会计学发展的规律。对大会计学的研究,在认识上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会计?是否有大会计? 在会计界,有些人始终存在一种认识,总以为会计就是“算”,不外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人员只是记账的形象长年萦绕在脑海。社会上有人也这样认为。在历史上,曾有过这种认识。但在历史上也有另外的认识。马克思曾说:“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里,马克思指出会计不仅要算(作为对过程的“观念总结”)而且要管(“作为对过程的控制”)。这种早就对会计“纯”科学认识的突破,值得我们后人深思。中国会计实践特别是会计改革20多年的实践,以及反映会计改革成就的已出版的各种会计书籍证明,会计“纯”科学已被突破。会计“纯”科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会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要核算,而且要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事实上,从会计学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一些发达国家会计学的发展也在突破“纯”会计学的限界。

  4.21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人的智慧将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依托,新世纪将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知识大革命。在新世纪的条件下,大会计学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各种会计学科的丰富、完善和新学科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大会计学会有更多人士的关注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2002年5月,《大会计学概论》的出版发行,被认为是大会计学形成的标志 .可以说,21世纪是大会计学的新起点,会计科学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向前迅跑!

  二、“大会计学”“大”在何处

  会计环境的变化,促进会计学的领域在扩大,会计学反映的内容比原来的要大,但其范围空间应当有多大,需要加以专门研究。

  (一)“大会计学”“大”的界定

  会计学“大”的范围,即会计领域,反映了如上所述“大会计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这里的会计领域,要比传统上仅指会计工作的范围要大的多,会计工作是其基础,此外,还包括其他内容。也就是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扩大,一是会计工作本身的内容在扩大,如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种经营的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产品经营为主发展为资本经营,其他资本经营内容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企业经营形式从厂店经营发展到网上经营,网上经营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二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为适应发展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促进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相应要运用创新金融工具,建立和健全会计规范体系,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一体化的加强,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等,使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

  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在企业没有一项工作不与会计工作相关,岂不都成为会计工作的内容,如企业材料采购、商品采购与会计工作相关,购进设备、引进技术与会计工作相关。诚然,企业的各项工作,凡涉及资金的,都与会计工作相关,相关的内容不都是会计工作的内容,这就需要对会计领域的“大”给予界定。凡属“大”的内容,要把握以下几点:(1)是能以货币计量的工作,在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即凡是能以货币计量的,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不属于会计工作范围。(2)是能引起资金发生变化的工作。即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凡是引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增加或减少,都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不引起资金发生变化,既或是能以货币计量,也不属于会计工作。(3)是有关会计人员的涉及工作内容的工作。会计人员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而会计人员的素质又是至关重要,与此相关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专业素质,以做好会计工作。(4)是有关会计机构的工作。会计机构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通过会计机构组织会计人员工作,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工作,正确处理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完成会计工作任务。会计领域的“大”,“大”在其范围大。这比原来的只以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为会计的范围要大得多,进而比以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为会计的范围又要大得多。

  从对会计领域“大”的界定可以看出,有几种认识是对会计领域的误解:一是以为会计工作只是集中在企业财务部(财务科、财务处)的工作才是会计工作,而实行分层核算与管理的在其他层次的会计工作不是会计工作,实际上这些都是会计工作,只是实行的集中与分级核算管理相结合的形式。二是以为会计领域只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而与此相关的对会计工作的事务管理工作,为会计工作服务的会计市场,以会计工作为基础的会计研究工作,为会计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会计教育工作等不属于会计领域,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浑然一体的工作。

  (二)“大会计学”“大”的范围

  以上分析表明,会计领域“大”的范围,应当包括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教育等不同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会计工作。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把各种具体工作都叫做会计工作,或叫做财务工作、财务会计工作;在会计研究工作中,有时把会计核算叫做会计工作,把财务管理叫做财务工作。会计工作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的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的活动。会计工作的范围有多大,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工作的范围,按照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包括企业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的会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行政单位会计工作,如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政党组织等的会计工作。其他单位会计工作,如社会群众团体等的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的内容,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写写算算的工作,不包括管理方面的工作。从一定会计总体出发,会计工作的内容,按其性质不同,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把会计工作等同为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全面的。会计工作按其内容不同,应当包括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三个方面。

  2.会计市场。为适应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审计和咨询、服务体系。统一社会审计体系,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培养和发展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调节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在会计市场中,中介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中介服务行业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喻为企业管理行为的评价者、企业财务状况的鉴证者、投资人权益的维护者、资本流动的引导者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据统计,全国大约有90万个不同类型的社会中介组织。过去很多由政府完成的职能开始向这些社会中介组织转移。其中经济类的社会中介组织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行业自主类,主要包括各种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第二类是经济鉴证类,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公证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质量检验所和计量中心等;第三类是咨询服务类,主要包括各种咨询公司、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产权交易中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租赁公司、经纪人公司和广告公司等。

  会计市场是一个体系,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含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和人才招聘等。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加入wto,我国将有计划地逐步开放会计市场。

  3.会计研究。会计研究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会计研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在会计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主体是会计人员,包括实际会计工作者、会计研究人员和会计教学人员,其中主要是会计研究人员。进行会计研究的人员要熟悉和掌握会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的手段。会计研究的内容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凡能反映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都是会计研究的内容。会计研究的任务是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这里,会计研究主要是指会计学术研究,是对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

  会计研究的内容是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反映会计工作规律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管理。在实际会计研究工作中,为了全面、深入和创新地开展会计研究,还要把与会计相关的内容同会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会计研究的内容,还包括相关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会计。会计研究的内容,按其内容性质,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方法研究,或包括会计核算研究和会计管理研究;会计研究按其内容作用,包括学术性研究和实务性研究,或包括会计基础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也有人认为会计研究包括会计基础研究、会计应用研究和会计开发研究。

  会计基础研究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律,建立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讨会计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寻求会计领域的新事物、新理论,扩大会计科学知识,建立相应的会计学科及其理论体系。会计基础研究的内容,对于指导会计实际工作具有普遍、深远的影响;新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建立,会使会计工作有较大的改变和显著的发展。会计基础研究比较艰难,对于把握新的会计基础研究课题,在原有课题基础上的研究难有新的突破,进行研究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较长时间。会计基础研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既具有坚实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坚实的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才能保证会计基础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会计应用研究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探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会计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会计基础研究形成的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运用到会计工作中去。会计应用研究的内容,是会计基础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是针对会计工作中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会计工作中某种具体事项有直接作用。会计应用研究比较具体、灵活,能依据会计基础理论,根据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不同情况,在不同层次上,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容易地取得研究成果。会计应用研究是专业性很强的研究过程,要求从事研究的人员既熟练地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又具有坚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或通过调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才能使会计应用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

  4.会计思想。会计思想是会计领域的构成内容之一。国家兴旺发达关键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国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是会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简称会计思想(观念),来自会计实践。会计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必然会对会计工作者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会计思想根基于会计工作实际,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应具有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会计思想也受一定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思想(观念)是一个体系。思想(观念)体系是人们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们对某种或某方面的认识形成某种思想(观念),对各个方面的认识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思想(观念)体系。


  会计思想(观念)也是一个体系,是会计人员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方面认识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按其性质分为哲学思想(观念)、专业思想(观念)和规范思想(观念)。

  会计人员要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客观的会计事物有正确的认识。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世界观是根本,人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科学地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科学地认识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也才能科学地形成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正确目标与方案。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制约着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世界观中内涵了人生观。人生观是在实践中对世界观的运用,是应用世界观来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不可分割的。但价值观的范围要比人生观广泛得多。人的实践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关系统一于自身。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总是不满足于现存世界的价值,而要超越它们,构建某种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将价值理想不断转化为现实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5.会计教育。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和经济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专门会计人才,对受教育者施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关于会计专业与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会计教育受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生产力状况、科技水平和国家社会制度所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法规,运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和教育基本规律培养会计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专门会计人才。“德”是思想品质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智”是知识渊博,专业理论扎实,技术操作熟练,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体”是有较好的体能,精力旺盛,具有胜任工作的体力。这是会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教育工作者要依据会计教育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以便促进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会计教育已成为一个体系。会计教育体系是各级各类学校会计专业设置形成相互有机联系的教育系统。会计教育体系包括中等会计教育(如中专会计教育、职业高中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本科会计教育、专科或高职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会计教育和成人高等会计教育)和其他会计教育(如各种短期会计培训班)。

  三、“大会计学”建立何种体系

  会计学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样,大会计学也是研究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问题在于“大会计学”需要建立何种体系。大会计学体系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体现在内容的性质上是会计理论体系,而体现在内容的形式上则是会计学科体系。

  (一)“大会计学”理论体系

  大会计学理论体系是由各种理论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大会计理论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大会计学理论构成也就是大会计学理论的分类。会计理论的分类,一方面是反映会计实践的情况,会计工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反映了对会计实践的认识从个别、类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反映出其在不断地提高。会计理论的分类表明,对会计理论分类的研究、认识与运用,对于完善会计工作,深入开展会计研究,发展会计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理论按内容作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开发理论。(1)会计基础理论,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领域会计运行规律的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技术基础性理论。(3)会计开发理论,是运用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阐述创造会计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理论。

  2.会计理论按内容性质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核算理论、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体制理论。(1)会计核算理论,是关于会计核算对象、职能、基本前提、原则等基础理论,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核算程序理论,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核算内容的理论。(2)会计管理理论,是关于会计管理的对象、职能、原则和管理体系(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管理内容的理论。(3)会计体制理论,是关于建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制定会计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理论。

  3.会计理论按内容表达逻辑形式不同分类,分为会计概念、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1)会计概念,是反映会计领域客观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过会计概念全面反映会计领域的客观事物;(2)会计判断,是对两个或更多的会计概念或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断定的思维形式;(3)会计推理,是由一个或一组会计判断(前提)推出另一个会计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会计概念体系表达了会计理论体系,反映了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构成会计理论的框架系统或网络系统,而用会计判断和会计推理去充实、丰富和完成这个框架系统,使之成为丰富的会计理论。

  在国外,还有各种会计理论的分类。例如,将会计理论按其作用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贝克奥伊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就认为,会计理论可以分为:(1)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通过对会计实务中的各种实例的描述、论证和解释,试图证实会计理论就是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2)规范性会计理论,“试图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是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的理论。这种分类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的,但实际上,不易将会计理论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且什么是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也不容易界定。如一本《财务会计学》,其内容划分为描述性会计理论(或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性会计理论是比较困难的,不易掌握和运用。

  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从基本方面反映了大会计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如何将在会计理论分类基础上形成的大会计学理论体系进一步明晰化,在会计界有不同的认识。为了建立一个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会计理论的体系,有必要从各种会计理论体系的对比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会计理论体系。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反映科学的分类,又揭示现实的认识。根据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大会计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1)会计基础理论: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会计学“大”的领域;大会计学的形成;大会计学的体系;会计基础学科理论。(2)会计应用理论:企业会计学科理论;预算会计学科理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理论;人本会计学科理论;专门会计学科理论;综合性会计学科理论。(3)会计发展理论:现代会计学的学科比较;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新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大会计学的发展在于创新。

  (二)“大会计学”学科体系

  大会计学科体系是由各种分支学科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怎样由会计分支学科构成的,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会计分支学科(简称会计学科)是在某个方面或某个专题的会计理论体系。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体系。它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分支学科。在会计学科体系中,某些相同性质的会计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类学科(学科群);不同类别及其所属的会计学科形成会计学科体系。对会计学科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会计学科类别划分的科学性;类学科中各学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各类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大会计学得到发展的形势下,反映对大会计学的研究情况是出版了各种会计书籍,其中,综合反映“大会计学”情况的是出版了一些会计工具书。如1982年出版的《会计辞典》(龚清浩、徐振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一般、工业会计类、农业会计类、商业会计类、外贸会计类、基本建设会计类、预算会计类、银行会计类、国外常用会计和其他等10类词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89年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郭道扬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会计发展史、会计学原理、预算会计、税收会计、金融会计、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商业会计、对外贸易会计、基本建设会计、交通运输会计、军队会计、电子数据处理会计、西方财务会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管理会计、工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农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商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分析和审计等21类篇目,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0年出版的《会计辞海》(侯文铿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会计(4门学科)、生产部门会计(3门学科)、流通部门会计(11门学科)、服务部门会计(8门学科)、其他专业性会计(5门学科)、检验性会计(3门学科)、技术性会计(2门学科)和研究性会计(5门学科)等8大类41门学科,较全面地反映当时会计学科的发展。1994年出版的《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于玉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内容分基础性学科(10门学科)、职能性学科(13门学科)、综合性学科(23门学科)、部门性学科(第一产业部门8门学科、第二产业部门18门学科、第三产业部门47门学科,共73门学科)和专门性学科(25门学科)等共5大类144门学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古今中外现代会计学科的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地反映“大会计学”或会计学的学科体系,在我国的会计界还存在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会计职能不同,分为基础会计学科、职能会计学科和相关会计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基础性学科、实用性学科、检验性学科和研究性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范围不同,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此外,还有其他观点。以上各种分类,虽有其道理,但不尽完善。

  笔者认为,大会计学科体系是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学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学科;各种相同性质学科形成类别学科;各种类别学科形成“大会计学”或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为了全面反映会计学科体系的构成,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分为:第一,基础性学科。又分为:⑴会计工作基础学科,如会计原理、计算机会计学;⑵会计行为基础学科,如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第二,职能性学科。又分为:⑴企业会计职能学科,如财务管理学、经济责任会计学;⑵社会会计职能学科,如咨询会计学、会计教育学。第三,部门性学科。又分为:⑴第一产业部门学科,如农业会计、农户会计;⑵第二产业部门学科,如工业会计、基建会计;⑶第三产业部门学科,如商业会计、交通运输会计、银行会计。第四,综合性学科,如成本会计学。第五,专门性学科。如税务会计、会计法学、物价变动会计、环境会计。同时,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还可分为:一是会计基础学科;二是会计单位学科;三是会计专门学科;四是会计综合学科。或者分为:一为会计基础学科;二为企业会计学科;三为预算会计学科;四为个体经济会计学科;五为人本会计学科;六为专门性会计学科;七为综合性会计学科等。

  按会计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形成的会计学科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类聚性,即将性质相近的学科形成一类;二是层次性,即学科类别与其学科小类、学科之间具有层次关系;三是相关性,即各种学科之间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四是相对性,即各学科的内容及其所属类别因其发展而有其变化。这种会计学科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大会计学”的学科体系。

  四、“大会计学”未来怎样发展

  人类已进入新的21世纪,新世纪在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必然影响会计学的发展。会计学发展的趋势,按其内容的形式是向边缘化方向发展,按其内容的范围是向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一)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科学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客观世界是普遍相互联系的。国际间,各个国家与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在经济、资金、物资、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人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联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交流与联系日益增多、加快、加强、加深和扩大。客观世界又是一个大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各种子系统及其次级系统,都是有机地相互联系,使得研究这个系统的各种科学也相互联系。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边缘化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同时,客观事物的复杂性,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认识,相应也就需要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或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知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正由于客观事物的这种复杂性,如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会增加更多的投入,影响其效用;如采用多维的方式对其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在少增加或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会取得更好的效用。因此,客观事物的联系性、复杂性和效用性,需要各学科的边缘化。

  边缘化是两种事物在某点上或某方面、某种性质上的相互溶合。边缘化采取溶合的方式,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溶合。会计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会计学与各种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溶合提供了可能。如会计信息,是会计理论与信息理论的有机溶合,是将信息理论溶于会计理论之中。所谓信息,是以各种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总称,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事物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信息。会计信息则是以各种形式反映资金运动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经济信息,也就是说,凡以各种形式能反映资金运动的特征、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就是会计信息。科学发展的科学边缘化趋势,向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进会计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使得原有会计学科得到完善,并建立新兴会计学科。会计科学的边缘化也即会计学的边缘性,它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会计学与其他科学的边缘化发展,主要是边缘化的会计理论和边缘化会计学科。

  会计学科边缘化发展按学科融合的性质可以分为:(1)会计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与数学的结合形成《会计数学》,会计与物理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会计与生物学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等。(2)会计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学与税收学的融合而形成《税务会计》;会计科学与相关学科融合而形成《会计文化学》、《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会计逻辑学》、《会计行为学》、《战略会计学》、《会计法学》、《会计公关学》和《环境会计学》等。还有,如引入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相应形成《知识经济会计》、《信息经济会计》和《网络经济会计》等。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形式分主要有:(1)单一融合,会计学与其他一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的融合而形成《会计哲学》;(2)多元融合,会计学与其他多门学科的融合,如会计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法学、公关学等多门学科的融合而形成《人本会计学》。

  (二)会计学向细化方向发展

  在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细化了会计内容。这种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经济生活中需要的细化、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认识的细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在会计学细化的客观必然性趋势影响下,会计学内容的细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会计学细化的会计理论和细化的会计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是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在这方面,会计学科细化具有专门性的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从而形成会计的分支学科。会计学科的细化主要有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和会计学中某些专门学科的形成。

  1.会计基本学科的细化。即在原有会计基本学科基础上发展的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等的细化。譬如,《财务会计学》的细化就是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资金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无形资产会计》、《负债会计》和《权益会计》等;《高级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合伙企业会计》、《合并报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和《破产会计》等;《管理会计学》为适应某方面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2.会计学的细化。即在会计学的研究内容中,客观需要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所形成的会计分支学科。譬如,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会计方法学》;在会计核算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质量会计》、《税务会计》、《所得税会计》和《增值税会计》等;在会计管理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加强某方面管理的《战略会计》和《会计市场学》等;在会计体制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方面,如《人才会计学》或《人力资源会计学》和《会计组织学》等。

  (三)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学科在边缘化、细化的同时,在其基础上还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会计学科综合化的客观基础,是在于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主要与次要、直接与间接等联系等。物质世界中具体事物有其相对性而作为一个系统存在,要从系统出发研究其联系性。国民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国民经济的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积累和消费)各环节相互联系;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种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国民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联系;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相互联系。科学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联系;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联系,如会计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会计学是一个系统,会计学内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如会计原理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之间的相互联系。

  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因其内容性质的相互联系程度不同,有一般联系(共性联系)、松散联系和核心联系(紧密联系);因联系性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联系共同圈。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表现为相关学科的比较、类学科的综合和全部学科的综合,从而形成相关的会计学研究。

  相关学科的综合比较研究。会计学科相关学科的综合,是通过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相互借鉴、充实和完善本门会计学科,或将相关学科取其精华综合为一门会计学科,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相同学科的比较研究等。对相关会计学科的比较研究,在现实的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如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职能比较;从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内容比较;从我国现实管理会计变化比较;等等。以上比较表明,从发展趋势看,管理会计或者是具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而将财务管理融合其中,或财务管理吸收管理会计的内容而成为现代财务管理,这两种可能都将使管理会计成为一种会计管理活动。

  类学科的综合研究。会计学科对类学科的综合,是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怎样确定类学科,一是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综合研究,如以会计管理为标志,将具有会计管理性质的会计学科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再是把全部会计学科作为一个总体,按会计学内容的某种性质或某种标志,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群(类)进行研究,如按会计学内容的性质和范围,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会计职能学科、会计专门学科和会计综合等学科群(类)进行研究,或按其他标志把全部会计学科划分为若干学科群进行研究。对类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同类各学科的共性及其特点、差异及其原因,探讨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和具有特点的专项理论,以发展同类各个分支学科。对类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各学科特点等。

  会计学总体的综合研究。 对全部会计分支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等,如对“大会计学”进行研究,就是对全部会计学科的总体综合性研究,探讨会计学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籍以发展会计学,探讨会计学体系籍以发展各分支性的会计学科。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 .1991 .实践论 .毛泽东选集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

  2. 李京文 .1992 .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 .光明日报,12月7日。

  3. 2000.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 .光明日报,12月31日。

  4. 朱镕基 .1996 .管理科学,举国之道 .光明日报,9月20日。

  5. 赵昌文、童利忠 .2000 .企业再造与管理变革 .光明日报,3月21日。

  6. 关培兰 .2000 .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十大要点 .光明日报,7月28日。

  7. 罗长海著 .1999 .企业文化学 .第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杨纪琬、阎达五 .1980 .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 .会计研究,第1期。

  9. 葛家澍 .1981 .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 .厦门大学学报,第3期。

  10. 杨纪琬等主编 .1991 .经济大辞典-会计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1. 于玉林主编 .1994 .现代会计百科辞典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室 .197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卷。
  • 上一个会计论文:
  • 下一个会计论文:
  •  作者:于玉林 [标签: 的形成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论“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核算
    论“成本会计”课程教法改革
    试论“资预结合”改革的装备实物资产管理审
    充分认识电大会计学专科课程实践存在的问题
    论 成本会计 课程教法改革
    论“铁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
    论“加速会计道德建设”之我见
    新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加拿大会计
    两大会计模式的比较与我国的选择
    美国加拿大会计职业后续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
    论“会计监督”概念的使用
    试论“宽型会计信息结构”下CPA的签证责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