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西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 推广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92 例可触知乳腺肿块患者进行细针针吸制片,he 染色封片,镜检。结果 192 例中发现乳腺癌34 例,乳腺良性病变105 例,不能确诊53 例,诊断敏感性达72.40%。
  【关键词】 细针;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疾病相当常见,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是一“多事之区”。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乳房包块,包块的性质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外科医生常常需要术前明确诊断,以便选择进一步治疗依据。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因其创伤小、简便、快速、安全、准确、病人痛苦小,而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 年10 月至2010 年3 月门诊及住院可触知乳腺肿块的患者192 例,均为女性,年龄18~79 岁,右侧106 例;左侧86 例。临床表现为肿块伴有或无疼痛者,肿块伴乳头溢液等。
  1.2 患者坐位或卧位,暴露乳腺、定位、碘伏消毒,用带有7 号针头的10ml 注射器,穿过皮肤在肿物内 沿2~3 个不同方向对肿物负压抽吸,制成涂片,待半干时入95%乙醇固定,经固定、涂片、水洗后作常规he 染色、封片,镜检。wwW.11665.coM
  2 结果
  细胞学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或排除恶性病变过程,适宜的标本是细胞学诊断的先决条件,标本量不足可能造成漏诊和误诊。 
根据细胞的异型性及丰富程度对192 例乳腺穿刺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乳腺癌34 例,占乳腺肿块的17.7%,随后均经组织学证实;乳腺良性病变105 例,占乳腺肿块的54.69%,随后89 例经组织学证实,其中包括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变,炎性病变等,其余16 例均在定期随访中;不能确诊需要经组织学进一步确诊的53例,诊断敏感性达72.40%,随后组织学确诊6 例恶性,11 例为良性,其余36 例患者失去联系。
3 讨论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是诊断乳腺肿块技术中较新的一种,发展较快,应用最广泛特别适合医院病理科开展。凡可触知的乳腺肿块均可针吸,对于良性肿块如:乳腺增生症、纤维腺瘤等,可作出倾向性诊断。以便判定治疗方案。对于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找到确定的癌细胞后可进行根治术。免去肿块活检及术中快速病检,为及时治疗赢得时间,对针吸吸出的细胞还可进行免疫组化,了解激素受体等,进行化疗使肿块减小后再行根治术,减少复发和转移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1]。经过10 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确诊乳腺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吸出物必须在1 张以上涂片中检见恶性细胞,必须呈现单个的癌细胞[2]。
3.2 在有呈现显著炎症反应和细胞碎片因而使涂片模糊时,不应做出恶性肿瘤的诊断,当吸出物由小细胞组成时,不应做出恶性肿瘤的诊断[2]。
3.3 当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资料不支持细胞学诊断时,不应做出恶性肿瘤的诊断或是以极其谨慎态度做出恶性肿瘤的诊断[2]。
参考文献
[1] 武忠弼, 杨光华. 主编. 中华外科病理学[m]. 中卷,2002:1587-1589.
[2] sudha r..kini.编著. 细胞病理学鉴别诊断彩色图谱[m].2000:160.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李志华 [标签: 细胞学 诊断 中的 应用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针吸细胞学诊断对乳腺癌防治普查应用的探讨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针吸细胞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文献评价
    改良组织块法培养细针活检滑膜组织成纤维样
    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对肾癌的诊断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