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临床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临床综合论文   感染与传染论文   老年病学论文   神经病论文   血液病论文   麻醉论文   泌尿论文   内分泌学论文   肾病论文
 精神病论文   免疫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传染病论文   核医学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眼科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解剖论文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
【摘要】小儿支原体肺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肺外症状不断增加,早期诊断可结合临床表现、腹胸部x线特点,确诊依赖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查结果,治疗应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外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支原体  肺炎  大环内酯类药物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8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男女比1.26∶1,发病年龄<3岁者8例,3-6岁22例,6-9岁28例,>9岁10例,最小年龄8个月。病程<2周24例,2~3周40例,3~5周4例。
        1.2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突出表现为发热和剧烈咳嗽,几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具体热型不规则,发热时间最短3天,最长2周,其中多数患儿均表现为频繁剧烈的咳嗽(40例),部分为中度咳嗽(19例),少数为轻度咳嗽(9例),合并胸痛3例,合并吼喘10例,合并肺不张1例。Www.11665.cOm肺部体征:入院时两肺可闻及固定湿性罗音20例,可闻及哮鸣音9例,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31例,患侧呼吸音减低8例。
        1.3肺外表现  (1)累及消化系统12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8例,表现为转氨酶升高6例;(2)累及心血管系统8例,表现为心肌酶谱升高;(3)累及泌尿系统5例,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4)累及神经系统2例,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脑电图异常;(5)累及皮肤粘膜3例,表现为多形性红色斑丘疹。
        1.4实验室检查  (1)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mp-igm抗体≥1∶80为阳性,68例患儿均为阳性;(2)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测定阳性12例;(3)40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10×109/l,28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10×109/l;(4)血沉正常38例,增高30例,以轻中度增高为主;(5)c反应蛋白正常43例,增高25例,轻中度增高19例,明显增高6例;(6)x线胸片示68例肺部均有病变,其中小片状阴影45例,大片状阴影12例,肺门影增浓8例,胸腔积液3例。
        1.5诊断  诊断标准依据《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7版mp肺炎诊断标准[1]:(1)持续高热伴频繁剧烈的咳嗽。(2)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血沉正常或增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高。(3)x线胸片表现显著,可见片状阴影。(4)曾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无效,改用或病初就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满意。(5)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呈阳性。(6)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检测部分阳性。

       1.6治疗  所有病例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中38例患儿予以阿奇霉素10mg/(kg·d)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每日1次,静脉治疗两疗程,一疗程为5天,间隔3天;27例患儿予以红霉素15~3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疗程为10~14d;3例患儿予以克拉毒素15mg/(kg·d),分两次口服。在静脉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前20分钟口服思密达,可大大减少胃肠道的副反应。对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加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并根据不同肺外并发症予以保肝、营养心肌等治疗,对于反复高热,症状较重者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对于痰液粘稠者予以超声雾化化痰治疗,合并哮喘者予以平喘治疗,有3例患儿由于反复发热,咳嗽,病情迁延不愈,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连用3天,症状明显缓解。
        2  讨论
        目前,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mp肺炎感染患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以咳嗽伴发热为主要表现,咳嗽常较重,刺激性、痉挛性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片改变明显,检测mp-igm抗体为临床特异性诊断手段,是机体受到mp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阳性可确诊为mp感染。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且近几年有关肺外并发症的报道增多。肺外表现的机制,目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当mp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肺外系统受累的表现[2],因此,在临床上对于mp感染患儿应特别注意脏器功能的监测和保护,积极防治肺外并发症。由于mp无细胞壁,其体内含有rna和dna,因此必须采用足量、全程的抑制病原体蛋白质的大环内酯类药。作为儿科医生,应高度重视婴幼儿中mp的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人民出版社,2002:1204-1205.
[2]崔振泽.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87-289.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许丽 [标签: 支原体肺炎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小儿肺炎合理应用抗生素探析
    护理干预配合中西医疗法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疗法
    对于在小儿脑瘫治疗中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的
    安定注射液保留灌肠抢救小儿惊厥的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84例临会床体
    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的探讨与思考
    小儿骨纤维结构不良治疗体会
    预防小儿门诊感染的护理体会
    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观察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咪唑地西泮联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硬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