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资源禀赋与“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
摘要:区域经济系统基本符合耗散结构的特征,可以利用熵变模型来度量系统有序度的动态变化。利用灰关联熵和1998—2009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际的“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进行分析。“资源一经济”这一经济关系存在时变特征,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的影响,从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对“资源诅咒”命题进行了再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区间里,“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同资源本身有着负相关的关系;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在2003—2005年三年间的影响是最大的;资源禀赋会通过人力资源途径和制度途径产生“资源诅咒”,但这两种途径的影响度在不断减弱。
  关键词:资源禀赋;“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1-0125-08
  一、引言
  自然资源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品,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自然资源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神赐天粮”还是对经济发展存在“资源诅咒”?对此,经济学界争论不一。rosensteinrodan(1943)、murphy等(1989)、christa(2008)的研究结果都显示自然资源对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积极作用。但是二战后,绝大多数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并没有因为这些“神赐天粮”飞速发展起来,尤其是经历石油危机前的资源繁荣后,其发展速度显著低于很多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对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提出了质疑,prebisch(1950)、singer(1950)等人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解释资源出口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认为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致使依靠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不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wWW.11665.COmauty(1993)首先提出“资源诅咒”的概念,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sachs和warner(1995)则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检验;此后,sachs和warner(1997)、gylfason等(1999)、gylfason(2000)等学者的实证研究都支持了“资源诅咒”这一假说在国别上是成立的。在国内研究方面,徐康宁、韩剑(2005),徐康宁、王剑(2006),胡援成、肖德勇(2007),邵帅等(2008)以中国的省际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源诅咒”假设在我国的省际层面同样成立。而方颖等人(2011)依据95个地级或地级以上城市的横截面数据,发现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因此,自然资源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福音”还是“诅咒”至今未有一致的结论。纵观上述研究,研究者在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均以经济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事实上,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但绝非全部。金德尔伯格、赫里克(1986)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经济发展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投入分布的改变。”所以,要深入剖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研究资源禀赋与整个经济发展系统的关系。从系统观点看,如果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那么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张歧山等人(1996)提出的灰关联熵理论,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可以由两者之间的灰关联熵来度量。熵值增加,说明两者之间的协调度降低,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毒药”;反之则说明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福音”。因此,本文首先利用灰关联熵测算了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然后分析了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的影响,从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对“资源诅咒”命题进行检验。
  二、区域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给出了开放系统协调度的度量依据,他指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的总熵变化为:ds=dis+des,其中dis是系统本身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增,始终为正;des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引起的熵流,这一项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在孤立系统中,没有熵流,des=0,因此系统总熵变ds=dis≥o,系统只会从有序的协调走向无序的非协调。而在一个开放系统中,系统的熵流des不等于零时,系统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热力学平衡态。在这种状态下,虽然dos不等于零,但由于dis>0,所以ds>0,从而加速了系统趋向无序。第二种是线性非平衡态。这种状态中有ds≈0,系统

开始有一些有序结构,但抵抗不了系统内部的熵增而趋于无序。第三种是系统远离平衡态。这时des<0,且当dis的绝对值大于dis时,系统总熵变化ds可小于零,从而系统就能保持甚至提高自己的协调度。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系统要处于耗散结构,也就是动态有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只有处于开放状态,并从外部补充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即输入负熵,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才能使系统由无序的非协调转为有序的协调。第二,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差距很大,系统只有处于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动态特征。第三,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机制。非线性机制是指事物要素之间以立体网络形式相互作用的机制,耗散结构只有在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第四,存在涨落。在耗散结构里,不稳定之后出现的宏观有序是由增长最快的涨落来实现的。那么,区域经济系统是否具备耗散结构的特征呢?第一,区域经济系统它同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货币流和人口流的交换,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且内部含有多重反馈环和控制变量的复杂开放系统。第二,区域经济系统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都是有序性的,具有远离平衡态的特征。从时间角度看,区域经济系统内各要素发展速度不平衡;从空间角度看,区域产业布局、集聚程度存在着经济势差,正是由于各种势差的存在,引起竞争并形成动态的流和力。在外界环境的驱动下,有规则的波动和随机扰动相叠加出现新的涨落,驱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第三,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各个行业、部门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等非线性关系。第四,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涨落特征。区域经济系统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整个经济系统在其影响下偏离平衡态,当涨落影响的程序达到一定的结果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从当前的状态跃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从而不断地推动系统向前发展,区域经济系统的涨落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的失调。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系统基本符合耗散结构的特征,因而可以利用熵变模型来度量系统有序度的动态变化。 三、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测度
  (一)测度方法:灰关联熵
  本文研究的区域经济系统包含两个体系,一个是资源体系,另一个是经济发展体系,我们称之为“资源一经济”系统。我们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要测算“资源一经济”系统的协调度。由于该系统涉及到两个指标体系,因此我们采用张歧山等人(1996)提出的灰关联熵来分析两个指标体系之(二)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测度
  根据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本文所研究的区域为省际区域。要测度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首先必须确定资源禀赋的度量依据和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在资源禀赋表征量的选取上,研究者并没有一个一致的表征指标。徐康宁、王剑(2006)采用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来衡量自然资源的综合禀赋状况;张景华(2008)以农林牧渔业与采掘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和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比来表示资源禀赋状况;邵帅等(2008)则以能源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作为资源禀赋的表征量。本文采用徐康宁、王剑(2006)所提出的方法,用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来衡量自然资源的综合禀赋状况,作为y的表征指标。本文选取如下指标构成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其中前三个指标用来度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方面的特征,第四个指标到第七个指标用来反映经济机构的调整方面,第八个指标到第十个指标用来衡量经济关系的改善,最后两个指标用来度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样本数据的选取上,考虑到重庆市的设立,本文的样本为1998—2010年间我国大陆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数据资料,共有30个截面单位的12年的观测数据。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其余指标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利用样本数据以及灰关联熵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各地区的“资源一经济”系统的灰关联熵以及熵变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地区的熵变值在最近两年由正变为负,这说明我国的资

禀赋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这得益于我国最近对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所做的努力。而从横向来看,资源禀赋高的地区在2002-2004年间经历了一个熵变值为正的时间段;而资源禀赋低的地区其熵变值几乎一直为负,这是因为2002-2004年间正是我国各种固定资产投资高涨的时期,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迅猛扩张,重复性建设屡见不鲜,导致了在资源丰富的地区采掘业投资急剧增加,自然资源大量而无节制地开采,致使这些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下降。
  四、“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与分析
  (一)“资源诅咒”命题的初步检验
  为初步检验“资源诅咒”命题,本文以各地区的熵变值为因变量,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为自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影响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经济制度等因素。本文选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物质资本投入的度量指标,用cap表示;对于人力资本投入的指标,选取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这一存量指标作为其度量指标,用hum表示。对于经济制度的度量指标的选取,考虑到对外开放度是“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之一——“荷兰病”的主要考察点之一,因此本文选择对外开放度作为描述经济制度条件的变量,而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反映在进出口贸易水平上,因此,我们使用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作为对外开放度的度量指标,用inst来表示,实际上该指标就是表1中的外贸依存度。cap指标的数据来自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hum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所有自变量均取对数形式,加入这些控制变量后的面板数据模型如下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变量y的参数估计值大于零,而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熵变值随资源禀赋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越差,验证了资源禀赋并非经济发展的“神赐天粮”,因此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是成立的。hum变量和inst变量的参数估计值均为负,说明制度的改善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能减少熵变值,也就是能提高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但是hum变量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inst变量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cap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正值,说明资本投入越多,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协调度越低。
  (二)“资源诅咒”现象的时变特征
  为了进一步解释“资源诅咒”现象在不同时期上的时变特征,下面引人时变系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来对“资源诅咒”命题进行进一步考察。该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从表4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在2003-2005年三年间影响是最大的,说明“资源诅咒”现象在这些年份体现得更为明显。从2007年开始,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的影响变为负值,说明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经济系统有序度产生了正面影响,资源禀赋变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福音”。物质资本投入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的影响开始为正,此后慢慢变为负值,这体现了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而人力资本投入与制度特征对“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的影响在大部分年份是正的,说明这两个因素对“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的促进作用。
  (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时变特征
  对“资源诅咒”命题的检验或许只是研究者在研究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时的第一步工作,研究者的最终兴趣是要找出“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资源诅咒”的一个可能传导途径是“荷兰病模型”(corden and neary,1982):资源繁荣带来的收入增加了非贸易品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只能依赖于本地非贸易品部门的扩张,同时外汇收入的增加导致汇率高估,从而影响非资源贸易品部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本国制造业的萎缩。“资源诅咒”另一个可能的传导途径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在资源繁荣的条件下,资源充裕地区的政府或家庭过分自信而没有形成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忽略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此外,制度也是“资源诅咒”传导的可能途径。本文从经济制度与人力资本投入两个传导路径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如下的模型:
  
  同样以式(6)为状态方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具体的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

,资源禀赋对人力资源投入会产生挤出效应,资源禀赋对地区的制度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不论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还是制度建设,资源禀赋的负面影响都在不断减小。此外,在所有年份,制度途径的“资源诅咒”作用都要大于人力资本途径,也再次说明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经济制度建设并进而影响“经济一资源”系统有序度的突出性。
  五、结束语
  本文在区域经济系统为一个耗散结构的前提下,利用灰关联熵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熵变值,以此来度量“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然后,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有序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此对“资源诅咒”命题从系统论的角度加以检验。考虑到这种经济关系的时变特征,我们在“资源诅咒”命题的检验上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的fgls估计和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从整个样本区间看,“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同资源本身有着负相关关系,这验证了“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省际层面的存在;第二,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在2003-2005年三年间影响是最大的,说明“资源诅咒”现象在这几年表现得最为突出;第三,资源禀赋会通过人力资源途径和制度途径产生“资源诅咒”.但这两种途径的影响度在不断减弱,而制度途径的“资源诅咒”作用要大于人力资本途径。
  当然;虽然我们证明了资源禀赋对经济系统的有序度会有负面影响,但是,我们的研究在于重申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所提出的自然资源绝不是经济增长充分条件的忠告。只有在存在高质量的政府管理和对人力资本投入充分关注的前提下,资源禀赋才能促进“资源一经济”系统的协调、有序发展。因此,我们不应当消极地面对“资源诅咒”现象,而是应当在深入了解其产生机理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的积累、采取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以弱化对地区资源的依赖,并通过有效的制度改革,引导资源由经济协调发展的“毒药’’向“福音”转变。
  [责任编辑:叶颖玫]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资源 新疆 资源 条件 自然资源 资源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喀斯特地区自然资源价值与反贫困
    自然矿物资源开发前期的勘探管理
    让身边的资源在科学课上发挥作用
    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之浅析
    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农地资源现状调查与综合…
    浅析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作用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烟草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
    团队激励与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提升的研究
    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资源调查体系的建立
    浅谈美国水资源状况及应对措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