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中国画的滥觞
鱼石斧图陶缸”发现之前,仰韶文化发现的精美彩陶有很多,这些彩陶上的绘画以装饰纹样为主。《鹳鱼石斧图》不考虑图案如何与器形有机结合,而只是以陶缸腹部表面作画而已
  根据国家文物局2002年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在64件(组)出国(境)展出的一级文物中,名列第一位的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彩陶缸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陶画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表现了捆绑在木棒上的石斧和鹳鸟衔鱼的形象。属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的遗物,绝对年代距今5000年。它的重要性在于,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陶缸出土时装着人骨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1978年11月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纸坊公社阎庄大队(今汝州市纸坊乡纸北村阎庄自然村),发现它的人名叫李建安。李建安被纸坊公社招收为合同制工人,分配到公社文化站当文化干事。由于工作需要,李建安曾被派往洛阳学习过《文物法》,也随洛阳地区文物处参与到纸坊中山寨村大墓群考古发掘,对文物工作有一定经验。
  李建安在集市买菜时,偶尔从纸坊乡纸北村一位60多岁的老汉那里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该村苹果地发现了不少红陶片。吃过早饭后,他便准备好工具,迅速赶往知情人描述的现场。到达现场后,他一个人在原苹果树坑的东西向拓展挖开了一个长560cm、宽80cm、深85cm的土坑。www.11665.COm经过一天半的精心挖掘,共挖出红、青两种颜色大小直径、高低不等的陶缸和尖底瓶13个,其中只有第12个陶缸上有图案,其余的均无任何图案。当挖出第13个陶缸时他实在太累了,不得不停工回家休息。就这样他分3次把这13个陶器,运到自家的院落里。休息几天后,他开始对这13个陶器进行清理。他发现陶缸和尖底瓶里装的是土和人骨。家人知道后,以放在家中晦气为由,极力反对他把这些陶器放在家中,要求他马上送走。无奈之下他用架子车把这13个陶器运到纸坊公社东院他的办公室。
  李建安多次和临汝县文化馆联系,1980年春节前的一天,他用自己的自行车拖着架子车,沿着洛界公路,经过一个半小时行程到达临汝县文化馆。当年春节期间,时任郑州市文联主席的张绍文回家乡临汝县,在文化馆陈列的仰韶陶器中,发现有一件陶缸上绘有一幅罕见的原始绘画,非常惊奇,于是进行了临摹、拍照,定名为《鹳鱼石斧图》。1981年初,张绍文的相关论文发表,陶缸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首次展现出石斧的柄把装置情况
  盛放着人骨的陶缸实际上是一件葬具,出自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重要葬俗之一——瓮棺葬, 先秦典籍曾称之以“瓦棺葬”。目前, 有关史前瓮棺葬的考古发现已经涉及我国十九个省区,且以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较为常见。瓮棺葬通常是用来埋葬婴幼儿的, 但在河南郑洛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 却不断发现有成人瓮棺葬。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就是成人的葬具,因这类陶缸较早且集中发现于伊川土门遗址,遂有“伊川缸”之名。
  搞清楚了陶缸的用途,对《鹳鱼石斧图》的解释极为重要。画面左侧的鹳体椭圆,圆眸,嘴长而直,昂首挺立,嘴上叼着一条似乎摆动着尾巴的大鱼,形态逼真古朴,真实动感。右侧石斧捆绑在一个竖立的木棒上,木棒上有4个圆孔,用以穿绳固定石斧。木棒中部有个“x”形符号,握柄处刻画有绳索花纹,握柄末端刻成比木棒粗壮的方木块以防握手操作时的滑脱。
  对于画面上的动物,有学者认为是鹭,反对者认为鹭头顶有几根羽毛,画面上没有,所以持鹳的学者占大多数。对于画面所表示的内容,最早研究者们认为彩陶“是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感情和见解,理想和愿望,借着缸的平面来进行描写现实而创作的”。画面的主体思想就是“老鹳捉鱼”,彩陶画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考虑到这幅画出现在葬具上,其传达的讯息显然是神圣的,不会这么简单。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认为“这两种动物(鹳鸟和鱼)应该是氏族的图腾,白鹳是死者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也是所属部落联盟中许多有相同名号的兄弟氏族的图腾,鲢鱼则是敌对联盟中支配氏族的图腾。这位酋长生前必定是英武善战的,他曾高举那作为权力标志的大石斧,率领白鹳氏族和本联盟的人民,同鲢鱼氏族进行殊死的战

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个解释把鹳鱼和看似毫无关联的石斧结合起来,石斧作为史前时代最重要的手持武器,基于战争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在诸多原始部落中都赋予其象征权力的意义。甚至在汉字的起源方面,“王”字就是由斧钺之形演变而来。
  陶画中完整地表现出石斧的柄把装置情况,这在世界范围已发现的原始绘画中还属首次。长期以来,国内外考古学者一直在对石斧柄把的安装方式进行探索和推测,但始终未见遗留的实物。三十年代初叶,梁思永先生在考察昂昂溪遗址时,曾经苦于不知石斧柄把的装制方式,他对当时发现的五件石斧,作了如下的推断:“但是我们没有找到柄把一类的物件,所以不能确定它们的柄把的形状。”这幅陶画第一次如实地绘出石斧柄把的实际装制方式,为考古学者复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柄把装制情况提供了直接根据。
  还有学者把鹳鱼石斧图和古文献联系起来,在远古时代的中原确有以鹳鸟为其图腾的古老氏族。《山海经》中曾把这个以鹳鸟为图腾的氏族称为“讙头国”,那里的人都是人面鸟嘴生双翼,正在用它们的鸟嘴捕鱼。这个“讙头国”就是文献中所记载的驩兜(huān dōu)族,这个氏族起源于中原地带。曾加入过炎黄部落联盟。
  改写中国美术史
  在“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发现之前,仰韶文化发现的精美彩陶有很多,这些彩陶上的绘画以装饰纹样为主。《鹳鱼石斧图》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画面的构思,都不考虑图案如何与器形有机结合,而只是以陶缸腹部表面作画而已。《鹳鱼石斧图》代表着绘画性彩陶与几何纹彩陶的分离,更预示着绘画与陶器的分离,这是华夏先民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绘画技巧向更高阶段演进的体现。
  从创作手法上来看,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惟有眼睛,用浓重的黑线勾圈,中间用黑色圆点表现眼睛,显得分外有神。这幅作品已经孕育了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两种基本形式──勾勒和没骨。《鹳鱼石斧图》是中国最早的陶画,它的出现,改写了中国美术史,拉开了中国绘画发展史的序幕。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彩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工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