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退耕还林工程的联合生产属性及实施机理分析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工程实施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均衡却一直没有解决。联合生产作为描述和分析经济-环境关系的重要理论工具,在探索生态与经济之间的最优组合模式方面显示了一定作用。从联合生产理论视角考察了退耕还林的生产特征、产品类型和关系,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机理。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会同时产出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且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竞争关系;退耕还林工程生产的实质是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联合生产下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的过程。
  关键词:联合生产;退耕还林;生产属性;产品类型;互补-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704-0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多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总体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退耕地上的植被长势并不乐观,能否长期发挥生态功能尚不确定,甚至有复垦反弹的可能性。其次,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是生态效益,而地方政府和农民更看重的是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得地方政府和农民虽然积极响应退耕政策,但却对退耕地的生态建设缺乏兴趣。在生态林取向下,由于生态林经营不能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农户不愿意对生态林进行管护,这导致生态林的生态效益得不到应有发挥。在经济林取向下,农户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其经营行为,不会考虑生态效益,故而也同样缺乏生态建设的有效激励[1-6]。如何解决退耕还林工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性”,使退耕还林工程既能获得预想中的生态效益,又能兼顾经济效益,是众多学者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WWw.11665.com
  联合生产是指一件商品的生产必然伴随着至少一件副产品的生产(如羊肉和羊毛的生产),它是描述和分析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工具。在联合生产视角下,生产的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产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7]。国外学者已经运用联合生产概念去寻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darek等[8]利用联合生产研究野生动物保护与木材生产之间的利益权衡,探索了能在不损坏经济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生态目标的管理模式。而ada等[9]研究了非市场交易的生态服务与农产品联合生产对农民供应非市场化生态服务(简称es)意愿的影响,认为市场化的产品和非市场化的生态服务之间的生产关系可能是互补的、竞争的或替代的。利用成本最小化条件,可以证明互补关系导致自愿提供的非市场化生态服务是没有成本的。联合生产这一概念在协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日益显露出优越性。
  因此,本研究引入联合生产理论,从联合生产的角度重新认识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属性、产品类型与关系,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机理,以期为探索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统一提供理论依据。
  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特征
  杜建宾等[10]认为退耕还林是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的联合生产实践作为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工程不仅带来了钱粮补助、经济林果、园艺产品、薪柴等经济产品,而且为全社会提供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森林景观等一系列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生态产品。考虑到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殊性,同工业以及其他行业相比,退耕还林工程有其独特的联合生产属性。
  1)要素的自然特征。从投入来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包括两种要素投入,一是不可控制的自然要素,包括光照、水、温度、土壤等,另一种是可以控制的人工要素,如劳动力、土地面积、化肥、种子等投入,受到人口、种植习惯、文化传统、风险偏好、政策、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要素投入具有不可分配性。由于退耕后林木产出的多样性,难以确定要素在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之间的分配比例。如在形成联合产品的苹果与果园风光之间,人们无法确定每种要素对于经济产品苹果和生态产品景观价值的贡献程度。
  3)产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由于林木产出之间存在技术上的刚性和农业生产的生物化学特性,不同性质的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使得典型的退耕还林联合生产中产出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例如,没有苹果的生产就不会有果园的景观价值。
  4)联合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

。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林木生产经营不仅产出了经济效益,还联合产出了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等一系列生态效益。退耕过程中产生的联合产品——生态产品具有多样性,同时具有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它们既可以是具有正外部性的“意愿产品”,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也可以是具有负外部性的“非意愿产品”,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有些产品还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如退耕后苹果种植中,苹果作为经济产出属于私人物品,但其附带的生态效益却是公共物品。而具有观赏价值、被人们用围墙圈起来的果园,其景观价值却属于准公共物品。
  2 退耕还林工程产品的联合生产特征
  2.1 退耕还林过程中联合产品的类型
  退耕还林实施过程是政府诱导下,农户在退耕坡耕地上进行生态恢复性建设的过程。农户在自发的生产经营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产出,然而受联合生产的生产规律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必定会联合产出一定数量的生态产品。因此,退耕还林过程中的主要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经济产品(commodity outputs,cos),主要包括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业产出,包括农产品、畜牧产品以及其他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相关产品。另一种是生态产品(ecological outputs,eos),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等无法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生态产品。其中,调节服务源于农业生态系统处理气候、水文、废弃物等的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控制;支持服务是指各种生物进程和非生物进程所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所形成的网络;支持服务包括土壤的形成、作物授粉、病虫害的控制,以及水分、养分的循环。  2.2 退耕还林过程中联合产品之间的经济关系
  ada等[9]用pdf曲线描述了农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而他们限制这种互补-竞争关系的前提是产出使用共同投入的数量多少,当数量较少时,这两者是互补关系;当数量较多时,这两者是竞争关系。而退耕还林在实施过程中,其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也存在互补-竞争的动态关系。不考虑农户的因素,单纯从生产的投入产出来看退耕中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可以发现退耕中联合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不仅受到投入要素数量的影响,而且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这里生产过程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周期,也可能是许多连续生产周期的总和),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假设农业联合生产中的经济产品为x,生态产品为y,时间为t。从0到t0阶段,生产少量y时,y与x之间互相竞争消耗要素,是竞争关系;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从t0到t1阶段,随着y的产出增加,y又可以作为中间投入促进x的生产,并且y作为中间投入在x产量增加方面的影响超过了y争夺投入要素造成的x产量减少方面的影响,这段时间里,y与x是互补关系;而在t1阶段后,随着y的产出继续增大,一方面y继续作为中间投入促进x的生产,另一方面随着y产出的增大,y开始争夺更多的要素投入,并且y争夺投入要素造成的x产量减少方面的影响超过了y作为中间投入在x产量增加方面的影响,这时,y与x之间是竞争关系。
  考虑到生态产品的特殊性,其形成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并作为一种中间投入一直发生作用。因此,退耕还林中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之间存在互补性、竞争性以及互补竞争同时并存三种关系(表1)。
  3 联合生产视角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机理分析
  退耕还林工程是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因此,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是逐步将耕地转换成林地的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作为实施主体的农户也必然要进行行为的转换,即从事农作物生产转换成林木生产,由原来的从事经济产品生产(农作物),转而进行提供生态产品生产(生态建设),由原来的获取农作物收益转换为林木收益。由于坡耕地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耕作行为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而退耕还林后,林地经营过程中林地上的林草植被发挥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外部效用,这些外溢的效用被周围和其他地区的人们无偿享用,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从联合生产角度看,农户耕种造成的水土流失实际上是一种由于种植农作物产生的具有负外部性的“副产品”。退耕后,国家将生态建设纳入工

程建设目标,林木生长产生的正外部性即为工程带来的生态产品。因此,退耕还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农户由生产负外部性“副产品”向生产具有正外部性的“意愿产品——生态产品”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联合生产下,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的过程(图1)。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旨在增加具有生态价值的林产品供给的林业生态工程。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生态林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生态价值的林产品属于生态公共物品的范畴。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人对某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对它的同时消费。所以公共物品不适宜也不应该由私人生产,而应该由国家提供。我国所推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其实质就是一项国家提供生态公共物品的政策。但问题在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不是国家而是退耕农户。然而退耕农户却很难对农业生产单位和居民收取任何费用,也无法阻止其消费,这就意味着退耕农户作为寻找私人利益的私人生产者在建设生态林后将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就生态林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得到任何收益。
  十年来的实践表明,退耕还林工程通过以退耕补偿为主的制度设计,从而具有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联合生产的特征。农户通过参与退耕还林工程,一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生产特征获取钱粮补助,进而改善自身福利;另一方面在通过退耕还林的生态生产的特征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从而改善社会福利。然而,由于退耕补偿标准过度单一,退耕还林工程启动时行政强制普遍存在,退耕林地产权不明晰以及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缺失,导致退耕还林中生态经济联合产品的私人提供尚未真正开启,保证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成为工程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
  4 结论与讨论
  综合全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退耕还林是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林木生产产生的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即外部性)具有联合生产关系。退耕过程中,农户生产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支持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2)退耕还林过程中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之间存在互补-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受投入要素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的推进而动态转化。
  3)退耕还林是在多重委托代理制度安排下,采取农户个体承包的方式,将坡耕地转换成林地,最终完成生态公共品私人供给的过程。
  考虑到退耕还林的联合生产属性,结合研究结论,在退耕还林未来的实施及补偿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利用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的互补性,探索其互补-竞争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结合退耕还林中生态产品的私人供给特性,在对农户的补偿上,建立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不仅要补偿农户的经济损失,还要奖励其行为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刺激其自发维护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1] 危 丽,杨先斌,刘 燕.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29-35.
  [2] 柯水发,赵铁珍.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行为动态博弈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1):47-50,60.
  [3] 张俊飚,李海鹏.“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6):55-58.
  [4] 王小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j].经济研究,2004(4):107-116.
  [5] 刘 燕,周庆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机制缺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104-107.
  [6] 雷 震,王素玲.退耕还林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基于外在性和公共品理论的考察[j].生态经济,2007(4):28-31.
  [7] faber m,proops j l r, baumg?魧rtner s. all production is joint production—a thermodynamic analysis. in:faucheux s,gowdy j m,nicola i.(eds.),sustainability and firm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changing regulatory environment.edward elgar,cheltenham,1998.
  [8] darek j n,claire a m,jeffrey l a,et al. modeling joint production of wildlife and timbe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8(3):997-1017.
  [9] ada w, scott m s. jointness in production and farmers’ willingness to s

upply non-markered ecosystem service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4(2):297-304.
  [10] 杜建宾,张志强,姜志德.退耕还林:公共生态产品的私人提供[j].林业经济问题,2012,32(1):36-41.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补贴 条例 实用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几点思考
    退耕还林的几点思考
    退耕还林的几点思考
    互助县退耕还林还草结合发展方向的探讨
    开县退耕还林工程配套项目封山育林技术探讨
    黄河退耕还林减水减沙效益初现
    浅谈黄河退耕还林减水减沙效益初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