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浅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管理科学化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改善服务手段,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加速社会保障管理科学化进程等几个面进行了论证分析,为进一步提升社保系统信息一体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信息化建设成为体系的重要保障和体现。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就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及管理技术等多学科的高技术为一体,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了联网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统一集中的有效管理,建立起来的信息资源全方位、全包容的综合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既是社保系统加快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服务手段,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加速社会保障管理科学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近几年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社保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紧密相连,大都经历了单机操作、服务器共享、社保系统信息联网和社保、医疗网络化建设四个阶段。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目前社会保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信息统计、查询的动态实时化管理,构建了社保中心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和信息共享平台,大大推进了社保系统社会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所有参保职工都可持社会保障卡就医。WWw.11665.CoM社保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大大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流程化和透明化。
    一、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对社保系统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实现“五险合一”后,信息化建设作为整个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的平台,是保证数据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是确保社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就目前来看,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信息化保障制度缺乏系统连续性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在硬件配置和相应的支持应用软件开发方面,已经具备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保障信息化建设在比较高的起点上,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还要不断的完善。应该建立一套从方案前期调研、方案制定和论证,以及后期维护的系统化管理制度,既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利益,也应考虑如何用最少的资金来满足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网络建设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几年社保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之所以发展比较快,主要得力于各地方局域网的基础建设,因此在地方内部实现各部门的联网比较容易。但是,在纵向上与省市及各业务经办部门联网,横向上应与银行、财政、邮局、医院和药店等相关部门联网,目前还不能实现资源交换与共享。这样无法实现社会保险各种前台业务的计算机网络规范化管理,例如目前异地经办业务就无法通过网络化管理来实现。
    (三)业务流程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经历了近几年改革,保险政策的改变造成业务流程也随之变化,并引发工作重心的转移,使业务流程缺乏稳定性。造成职工无法及时掌握整个业务流程的规定,对信息流程的不明确,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四)资源数据库信息质,存在缺陷
    实施“五险合一”管理后,实现了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数据由分散实现了大集中,使得整个信息化管理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由于近几年改革步伐加大,机构重组现象比较多,造成职工信息变化比较频繁,必然使某些数据不准确。分析认为信息不准确主要原因,一是建立数据库时原始数据提供不准确,二是数据库的维护跟不上,有些需及时更改的数据没有改,三是新老程序交替时出现数据错误。数据的错误直接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数据库的质量。
    (五)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威胁
    威胁社保系统信息化网络安全因素有三个:一是人为的无意失误,管理人员操作的失误或是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安全漏洞。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和各种网络病毒的侵害,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这种攻击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三是网络软件的缺陷和漏洞,软件的缺陷和漏洞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些漏洞和缺陷正是各类攻击的首选目标。
    (六)社会保障卡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卡的应用由于种种原因,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麻烦,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保卡信息不准确。数据库内信息不准确;制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表现在卡内芯片损坏、内面信息不一致、卡面照片与本人不一致、卡内帐户金错误等等。二是医院读卡经常出现读错或读不出的现象,这样持卡人必须上保险所再次读卡;而对于所持卡有错误的人员就更加麻烦了,必须上保险所登记等待更改,耽误了就医人员的使用。三是卡的保管不当,经常有丢失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就医还有可能被别人盗用。
    二、提高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信息系统制度保障建设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保障社保系统高效、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制度保障方面,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完善: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使得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的原则,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有效提升;二是整个系统制定统一的软硬件核心设备标准,避免接口不一、信息不畅的现象;三是信息建设经费应实行专项管理,完善相应的评价和论证工作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的作用;四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加大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力度,造就一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五是完善建立信息化管理联动机制,即将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和业务经办形成互动机制,业务经办人员是直接面对参保人员,在熟练各种业务的基础上,及时捕捉新的管理服务要求,反馈给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改进要求。
    (二)拓展信息网络化建设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社保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网络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信息化的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各地社保政策区域性差异的减小,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保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
    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一是充分发挥目前各地局域网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信息网建设,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无纸网络化办公;二是充分发挥社保信息网站的作用,充分发挥网页图、文、声并貌的优势,作为宣传保险制度政策的重要阵地,直接面向参保人员,向他们提供数据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相关服务,将大大提高社保系统的服务水平;三是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用于医院、药店等机构业务的监控,充分发挥社保系统监督稽查的职能,通过在线随机抽查和分类别抽查的方式,加大对各项基金的监管力度;四是应当适时地开展一些跨局域网业务的可行性研究,为将来社保信息联网的进一步扩大奠定技术基础。
    (三)规范业务流程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在制定出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计算机系统才能对业务实行严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一要优化业务流程,对处理环节相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要规范办事程序,对各类业务的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秩序,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相互制约,不要因人而异,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更改办事程序;三要规定管理权限,对所有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管理范围、操作权限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有明确权限,避免越权办事和推诱扯皮的现象;四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延续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参保职工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更好地服务于参保职工。
    (五)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威胁
    威胁社保系统信息化网络安全因素有三个:一是人为的无意失误,管理人员操作的失误或是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安全漏洞。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和各种网络病毒的侵害,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这种攻击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三是网络软件的缺陷和漏洞,软件的缺陷和漏洞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些漏洞和缺陷正是各类攻击的首选目标。

   (六)社会保障卡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卡的应用由于种种原因,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麻烦,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保卡信息不准确。数据库内信息不准确;制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表现在卡内芯片损坏、内面信息不一致、卡面照片与本人不一致、卡内帐户金错误等等。二是医院读卡经常出现读错或读不出的现象,这样持卡人必须上保险所再次读卡;而对于所持卡有错误的人员就更加麻烦了,必须上保险所登记等待更改,耽误了就医人员的使用。三是卡的保管不当,经常有丢失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就医还有可能被别人盗用。
    二、提高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信息系统制度保障建设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保障社保系统高效、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制度保障方面,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完善: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使得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的原则,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有效提升;二是整个系统制定统一的软硬件核心设备标准,避免接口不一、信息不畅的现象;三是信息建设经费应实行专项管理,完善相应的评价和论证工作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的作用;四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加大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力度,造就一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五是完善建立信息化管理联动机制,即将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和业务经办形成互动机制,业务经办人员是直接面对参保人员,在熟练各种业务的基础上,及时捕捉新的管理服务要求,反馈给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改进要求。
    (二)拓展信息网络化建设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社保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网络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信息化的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各地社保政策区域性差异的减小,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保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
    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一是充分发挥目前各地局域网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信息网建设,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无纸网络化办公;二是充分发挥社保信息网站的作用,充分发挥网页图、文、声并貌的优势,作为宣传保险制度政策的重要阵地,直接面向参保人员,向他们提供数据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相关服务,将大大提高社保系统的服务水平;三是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用于医院、药店等机构业务的监控,充分发挥社保系统监督稽查的职能,通过在线随机抽查和分类别抽查的方式,加大对各项基金的监管力度;四是应当适时地开展一些跨局域网业务的可行性研究,为将来社保信息联网的进一步扩大奠定技术基础。
    (三)规范业务流程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在制定出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计算机系统才能对业务实行严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一要优化业务流程,对处理环节相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要规范办事程序,对各类业务的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秩序,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相互制约,不要因人而异,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更改办事程序;三要规定管理权限,对所有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管理范围、操作权限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有明确权限,避免越权办事和推诱扯皮的现象;四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延续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参保职工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更好地服务于参保职工。

    (四)建设高质f的资源信息库
    针对目前数据库部分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应该全面开展一次彻底的数据库质量整治,充分组织动员所有参保职工及单位,对业务库信息进行彻底清理,校正错乱信息、补充欠缺项目;其次,加强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数据标准的统一是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前提,只有基础数据和交换数据统一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来,才能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跨地区的信息交换,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升级联网。三是树立数据安全第一的意识,从制度上和系统上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建议建立一套数据安全应急保障对策方案,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五)规范社会保障卡的管理
    社会保障卡包括所有要用卡来管理的社会保险业务和劳动业务,必须做到统一技术标准。目前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一些业务操作细则和流程还在不断变化。从使用情况看,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相应的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参保人员是否清楚掌握ic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参保职工都了解社保卡的重要性,予以妥善保管。其次,加强相应配套制度的完善,例如卡的挂失、加密、锁定和更换管理,为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还十分明显,只有围绕社会保险费全额征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胡志红 [标签: 社会保障 信息化建设 中的 问题 对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城市防洪与景观建设
    浅析塔山山地石人古迹
    浅析芙蓉民间歌谣所反映的地方特色
    关于科学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第一夫人”外交
    试析社区矫正的刑罚理念基础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开胃菜”——情境创设
    浅析古代招幌中的商业思想
    当代美国主流社会亲犹态度的原因探究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
    媒介社会学视野下的电视访谈节目生产
    学生个体差异在社会学科教学上的问题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