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研究评述

                             作者:田玉军 李秀彬 陈瑜琦 马国霞

    摘要: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呈上升趋势,促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劳动力城乡流动会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行为,继而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为理解这一过程对于农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文章首先综述了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研究的历史脉络,并总结了国内外劳动力流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尚需研究的若干学术问题,即在方法上需要建立劳动力流动-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重视农户尺度研究,注重区域差异。

    关 键 词:土地利用;城乡劳动力流动;农地利用

  abstract:farm labormigration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gricultural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 curre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peasantworker’swage and impro-ving of policies about peasantworker flow, farm labor opportunity cost is increasing in china,whichwill affect labor rural-to-urban migration and eventually affect the farm land-use change.this paper reviewsmajor line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farm labormigration. sev-eral contributions pointout that research perspective ismoremicrocosmic, non-economic drivingfactors of labormigration arewidely considered and impacts ofdifferential individuals and settingson farm labormoving outare taken into accoun.t meanwhile, it reviews research advances in im-pacts of farm labormigration on farm land use. due to complexity of influencing mechanisms,there are no generalization results about this issue ye.t hence, itneeds further study the effects offarm labormigration on farm land use.

key words:land use; labor rural-to-urbanmigration; farm land use

      在当前经济转型的时期,中国土地资源正经受着沉重的压力。WWW.11665.cOM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生态保护三者之间对土地需求的激烈冲突。这些冲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1]。同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一样[2-4],中国正经历着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过程[5];且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工资的上涨和政府对农民工流动政策的改变,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在不断上升[6],使得农业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另外,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低端劳动力正由相对过剩向相对短缺转变[7]。虽然学术界对中国劳动力短缺机制的认识存在分歧[8-10],但劳动力的短缺无疑会使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进一步上升。

    作为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大量劳动力的析出会直接造成农地利用的变化,例如劳动力的短缺造成某种土地利用不再具有经济优势而退耕或转为他用。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的上升,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也会间接影响农地利用,例如农户或农场因此调整资金和劳动力的配置,使农地利用的集约度或生产率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通过改变土地生产率进而影响到粮食安全,也会通过退耕或集约度的升降影响到土地利用对于生态的压力。

    总之,有必要将劳动力流动与农地利用结合起来开展研究,以把握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乃至人地关系的发展趋势。而本文的目的是梳理劳动力流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研究脉络,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为此,本文首先总结了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旨在认识城乡劳动力流动或农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综述劳动力流出对于农业发展和农地利用影响相关研究的进展。

    1 劳动力流动理论的研究脉络

1·1 早期劳动力流动的经验假说英国统计学家ravenstein被认为是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劳动力迁移现象的学者[11],并提出了人口迁移法则[12-13]。他的人口迁移法则也可以解释城乡劳动力流动。如根据他的理论,农村男劳动力比女劳动力更容易流动。

    后来,lee在ravenstein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人口空间流动的“推-拉理论”[14]。虽然lee的理论是基于区域人口提出,但可以直接解释城乡劳动力流动。根据lee的理论,城乡劳动力流动受两种不同力的影响,一是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力即推力,另一个是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力即阻力。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流入地的因素、析出地的因素、流动过程中的障碍和个体特征。在以上四类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对城乡劳动力流动行为的解释为:①每一个既定区域都存在吸引和排斥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如果流出地排斥的因素较多,净流出人口多,如果流入地和析出地之间的条件差别不大,农业劳动力流动率低;②特定地区劳动力流动数量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人口需求的行业有关,后者决定能否克服流动过程中的困难;③劳动力流动过程具有人口选择特性,一般来说高素质和年轻劳动力更容易流动。lee的理论和假设直观、简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他的研究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缺乏科学推断和假设检验,且在政策应用方面存在局限性[15]。

    1·2 新古典劳动力流动理论

从时间上看,上述劳动力流动理论的提出是在二战以前。二战以后的劳动力流动理论,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劳动力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劳动力流动理论突破以前的概念法则,走向模型化。其中,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最为著名,代表性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有刘易斯的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型、todaro的模型等。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模型[16]。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维持生计部门(主要指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指城市工业部门),两个部门之间存在收入差别;且在维持生计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推动力。资本主义部门将剩余用于投资,并且以固定工资吸引维持生计部门的劳动力,随着投资的增加,维持生计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资本主义部门,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为止。

    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流动机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重大贡献。但是,该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①忽略了农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17];②不能解释在城市中存在大量劳动力失业时农村劳动力仍向城市流动的现象[15];③没有考虑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就业竞争和农村劳动力构成的影响;④认为资本积累是城市和工业扩张的唯一动力,忽略技术进步的作用;⑤认为人口增长落后于资本积累,不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针对上述缺陷,ranis和fei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18]。他们在接受劳动力无限供给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业生产率和人口增长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认为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转移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才可能进入刘易斯模型的第二阶段。他们提出了劳动力转移的三个阶段,一是刘易斯模型中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无限供给、工资率固定不变阶段;二是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正,刘易斯模型中固定工资率开始提升的阶段,即出现“第一转折点”;三是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和工资率相当的阶段,农业和工业开始竞争劳动力的阶段,即出现“第二转折点”。修正后的模型被称为lewis-ranis-fei二元经济模型,简称lrf模型。

    lrf模型虽然考虑了刘易斯所忽略的技术进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为:仍假设城市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问题,这与现实不相符;农业工资是常数的假设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农业工资变动的情况[19];认为城市工资水平由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决定,现实情况却表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工资是上升的[20-21]。

    另外, jorgenson在1961年也建立了一
个二元经济模型[22],同样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部门分为现代部门和农业部门。与lrf模型不同的是, jorgenson的模型放弃了劳动力无限供给和农业、工业工资不变的假设。其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为:①农业没有资本积累,土地数量不变,农业产值的增加依赖劳动力投入;②工业产值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函数;③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两个部门的产出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根据jorgenson模型,粮食供给超过人口增长时出现农业剩余,农业剩余是劳动力转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随着农业剩余的增加,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转移,促进工业发展。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农业剩余的多少有关。与lrf模型相比, jorgenson模型将人口因素内部化,重视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充分考虑了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农业内部因素。

    上述二元经济模型认为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但是不能解释在城市存在大量失业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仍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todaro放弃了二元模型的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流动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流动过程存在两个阶段,而非一个阶段,即技术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首先在“城市传统”部门就业,然后再在现代经济部门就业,并提出了依据这一判断的劳动力流动模型[15]。该模型的主要观点为:①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是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动力,而不是城乡的实际收入差别,城乡预期收入取决于城乡实际工资差别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②城乡预期收入差别越大,人口流动得就越多;在任一时期,迁入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③流动人口在城市待得时间越长,他获得工作的机会就越大,预期收入也越高。todaro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失业现象,能较好地说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19]。

    无论是二元经济模型还是todaro模型都立足于城乡和部门等宏观视角去解释劳动力流动机制,都假设流动者是理性的决策者,会依据城乡的收入差(实际或预期)考虑是否流动。城乡收入差导致劳动力流动的结论已被其他学者的实证研究所证实,也是宏观层面解释劳动力流动的主要依据。但是,忽略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其它关键的非经济因素,如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23]。

    1·3 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

198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开始质疑城乡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唯一动力,他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劳动力理论对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关注很少。如否定了劳动力流动是相关众人决策的事实,没有考虑家庭规模、人口构成、习俗、人际关系等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24-26];没有考虑风险和其它限制因素(资本、保险、劳动力等市场的不完善)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27-28]。另外,农村劳动力外出行为不是随机过程,外出人群与教育、家庭特征、经验、年龄、性别等有关,用计量经济学的最小二乘法估计不能满足计量经济学的经典假设[23]。

    可见,劳动力流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拓展。以stark为代表的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new economics oflabormigration)试图弥补上述缺陷[29]。

    新经济学劳动力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相关的众人决策过程,而非个人决策,强调家庭是决策的主体,认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其它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策过程。在新经济学流动理论的框架下,学者就劳动力流动决策机制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

    该理论主要观点有:①认为农业劳动力外出是一种规避风险的行为。农业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农业收入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较高的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的影响。为规避风险,家庭会依据其成员的比较优势,让部分劳动力外出,尽可能地降低风险程度[30]。②该理论认为资金约束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动力之一。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失灵,农民融资困难。因此,家庭派部分劳动力外出,外出收入或汇款可以弥补农业生产中的资金短缺问题。③“相对贫困”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之一[31]。stark等假设人们将自己的收入或生活水平与周围的人群进行比较,所处地位较好的人群会产生满足感,所处地位不好的人会产生摆脱贫困的愿望,这种相对贫困会导致流动发生;而且,汇款在迁出地导致的物价上涨进而引起的相对贫困也能促进人口外出[32]。④以sjaastad和becker为代表人物的人力资本流动理论强调了个体差异在劳动力流动中的决定作用[30, 33]。

    该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人力资本的函数,受过教育、具有特殊专长和年轻的劳动力最早流动,劳动力素质不仅影响收入高低,也影响就业机会的大小。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持续的劳动力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扩大城乡发展差距,导致进一步劳动力流动。⑤累计效应理论。该观点将流动作为内生变量,考虑流动本身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累计效应理论由一系列流派或观点构成,主要包括流动网络理论、文化流动理论、社会标签理论等[34]。

    新经济学劳动力理论将劳动力流动的解释因素由经济因素扩展到非经济因素。更强调家庭内部成员的比较优势和环境差异。该理论将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更注重从农户层面分析劳动力流动机制及其影响。但从农户层面看,农户差异的复杂性使得研究过程更复杂,导致研究结论的解释存在空间范围上的局限性。

    2 劳动力流动的土地利用效应研究就农业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影响而言,学者们更多地研究劳动力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产生了大量的文献[35-36]。直接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文献相对比较少,且已有研究多侧重解释劳动力流动对迁出地农业发展的影响,土地利用被视为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因此,有必要先讨论劳动力流动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2·1 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自马尔萨斯开始,人口变化与农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倍受关注的学术问题,也产生了一些解释性假说。有影响的假说有:马尔萨斯的土地面积持续扩张假说、boserup的需求诱发型集约化假说、geetz的集约度弹性假说、土地利用粗放化假说等[1]。其中“土地利用粗放化假说”直接针对劳动力持续流出的情况,认为当人口不再是农业的压力或者竞争性行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劳动力的时候,劳动力价格上升,农业就会萎缩。土地利用上,表现为要么集约度下降即粗放化经营,要么面积收缩,即退出生产(边际化)。

    这里应该根据劳动力的供需分成两种情况: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劳动力外出对农业的影响不显著;在劳动力有限供给时,劳动力流动就会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即使在劳动力稀缺时,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37]。总结已有研究,对这一问题大致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38-39]。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劳动力外出的收入可以弥补农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有利于农业发展。如lucas在南非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区的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40];taylor等在墨西哥的研究证实,汇款可以减轻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41];mendola分析了孟加拉的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民选择高产种子的影响,认为具有高收入的劳动力流动行为(如国际间流动),能促使农民更好地利用农业先进技术[42];grau等驳斥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对山区农业利用有负面效应的观点,认为劳动力外出和山区可持续发展能相互促进[38]。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对农业有负面影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劳动力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影响农业生产,农村因依赖汇款而丧失粮食自给,劳动力流失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3-45]。

    2·2 劳动力流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农民是理性的(舒尔茨),且部分参与投入和产出市场
[46]。

    也就是说随着劳动力要素的变化,农民会改变其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来综述劳动力流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研究。

    从宏观视角看,引入劳动力和粮食市场,农户的生产决策就会独立于消费决策,农户对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的反应就可以预见[47]。如果用社会价格表示①,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意味着劳动力的社会价格上升;相反,土地和资本的社会价格相对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逐渐成为影响农户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46]。而劳动力流动也直接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包括面积变化(或称用途转移)和集约度变化[48]。有关劳动力流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宏观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农户将用资金替代劳动力,即土地利用的劳动力集约度下降;同时,以役畜为主的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被摈弃。应该说,现实中有很多案例支持这一推断。如hatirlia等在土耳其的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农业劳动投入和畜力投入减少[49]; peters和al-wang等人在马拉维的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会使农民对土地的管理粗放化,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农户[50-51];clay等在卢旺达的研究发现,由于不断增长的非农就业与作物生产的竞争,导致在作物生产上的劳动力和肥料等投入不断降低[52];alan de brauw[53]、rozelle等[54]、梁流涛等[55]在亚洲部分国家的实证研究也发现,随劳动力外流,农户的劳动投入在减少,土地利用粗放化。另外,如果将资本投入分为增产性投入和省工性投入,那么随着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的上升,土地省工性投入会快速增加。陈瑜琦等[56]通过分析1980—2006年间中国粮食作物的资本投入构成,发现省工性投入(机械)的比重明显增加,而增产性资本投入(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的比重在减小。

    (2)劳动力外流会导致土地被撂荒,特别是那些低投入、低产出的农地将会首先被抛荒[57]。土地抛荒有两种形式,一是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民放弃土地种植,即真正意义上的抛荒。有许多实证研究结果支持这一推断。根据在欧洲[58]、地中海国家[59]、日本[60]、中国台湾[61]等地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外出会导致耕地撂荒。在中国很多研究结论也说明劳动力外出会导致土地撂荒[62-65]。另一种是劳动力外流致使土地复种指数下降,而引起的季节性抛荒。中国南方大范围的双季稻改单季稻[66]可视为这种抛荒。

    从微观视角(农户尺度)看,流动劳动力及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具有农户尺度上的个体差异。但基于微观尺度的直接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只能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推论,得出相关研究的结论。其中low在非洲诸国的研究最具代表性[45]。low用新家庭经济学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南部非洲各国1970年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停滞和衰退现象。

    认为城市现代部门吸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虽然low的重点是解释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影响,但他的模型的一个直接推论就是农业劳动力的外流鼓励了劳动粗放的耕作方式,加上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等留守劳动力又不能把全部精力用于农业生产,致使那些耗劳动力多、产出低且不稳定的土地(一般是偏远的坡地)被粗放经营或抛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农户并不是将全部土地撂荒,以妇女、儿童及老年人为主的多数农户仍有一定的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就土地利用变化而言,需要关注的是留守劳动力是否从事农业生产?如果从事农业生产,对土地利用,特别是土地利用类型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农业生产理论和农业家庭理论,当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时,农户会根据各种农作物的单位劳动产出最大化进行作物选择[6],继而影响土地利用类型。但这个结论未得到其它实证研究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黄季琨、陈瑜琦、郑有贵等在不同地区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但都未进一步分析农户是否根据劳动生产率进行作物选择[67-69]。

    (2)就中国当前的现实而言,low对南部非洲的研究值得关注。这是因为:首先, 1970年代,随城市化、现代部门的快速发展,在土地充足、有大量国际援助和农业新技术应用的条件下,南部非洲各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停滞。当时,对农业停滞的一般解释是政策、制度上对小农经济的忽视。因此,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小农发展。但结果农业生产仍然下降,甚至在有些生产条件好的地方也下降。其次,南非当时的情况与中国近年的发展很相似。一方面,中国正经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大范围的耕地撂荒[63]、复种指数下降[70]、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存在区域差异,在西北和东部发达地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6, 70],在中部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增加[68])等现象。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政府也采取了许多和南非当时一样的措施,如减免农业税、施行农业补贴等。而政府旨在确保粮食安全的鼓励农业发展政策是否会出现类似南非诸国的情况,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3 结论和讨论

纵观劳动力流动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视角由宏观向微观(城乡-部门-群体-家庭)发展;流动动力由经济决定因素扩展到非经济因素;更强调个体和环境的差异性,甚至有学者主张应在真实的环境研究真实的人[71]。“二元经济”模型及其经济发展阶段论观点,有助于人们把握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总体趋势;而新经济理论则有助于理解劳动力流动的地理差异性;新家庭经济学及其家庭劳动力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和家庭劳动力分工假说把城市现代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发展联系起来,有助于理解劳动力流动对于农业和农地利用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都未能获得系统性的结论。从宏观层面看,有许多研究支持劳动力流动导致土地劳动力集约度下降、粗放化经营、部分土地被撂荒等观点,但宏观研究往往忽略了农户之间的差异和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从农户层面看,往往是机会成本高的劳动力外流引起土地利用变化,这种变化在区域尺度上也能得出上述宏观层面的结论。但是,农户尺度的研究因农户之间及其内部差异的复杂性,使得劳动力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研究结论的解释存在空间范围上的局限性。因此,关于这一命题还需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当前中国土地需求冲突激烈,大量劳动力外出的情况下,更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尚需研究的若干学术问题为:(1)需要加强从农户层面对劳动力流动土地利用效应的实证研究,尤其要重视这种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即研究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启示;劳动力流动对生态脆弱区、山区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对生态安全的政策启示。

    (2)在深入分析农户对劳动力流动响应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力流动-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土地利用效应的情景分析。

    (3)劳动力流动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启示。一般来说,劳动力流动促使机械替代劳动力,加速土地规模经营,但据我们在中国粮食主产区(河南)和生态环境脆弱山区(宁夏南部山区)的实地调查,发现劳动力流动并没有导致大范围规模经营趋势。部分地区以“服务集中”的形式出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区域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秀彬.农地利用变化假说与相关的环境效应命题[j].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11): 1124-1129. [lixiu-bin.

theoretical hypotheses about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 and the relevant propositions about environmental impacts.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8, 23 (11): 1124-1129. ][2] 杜恒波.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农村经济, 2004, (3): 95-97. [duheng-bo. the enlightenment of agri-cultura
lmigration inu. k.ruraleconomic, 2004, (3): 95-97. ][3] 刘志杨.美国农业新经济[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liu zhi-yang. american new agricultural economic.

qingdao: qingdao press, 2003. ][4] 倪心一.日本农业的兼业化[j].世界农业, 1998, (11): 6-8. [nixin-y.i part-time farming in japan.wordagricul-ture, 1998, (11): 6-8. ][5]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 [cheng ming-wang. chinarurallabormigrations: mechanism, motivation and obstacles.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university, 2007. ][6] 田玉军,李秀彬,辛良杰,等.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3): 369-377. [tianyu-jun, lixiu-bin, xin liang-jie,etal. impacts of the rise laborop-portunity cost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a case study of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journal ofnaturalre-sources, 2009, 24 (3): 369-377. ][7] 蔡昉,王美艳.“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j].开放导报, 2006, (1): 31-39. [cai fang, wang mei-yan. laborshortage in an aging butnot affluent society.china openingherald, 2006, (1): 31-39. ][8] 谢培秀.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 45-49. [xie pei-xiu.

estimate for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 45-49. ][9] 唐平.农村劳动力现状、就业结构及问题[c]∥2005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tang p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issues of farm labor∥a research report ofchina’s farmlabor in 2005. beijing: chinese statisticspress, 2006. ][10] 张敬文,邓爱秀.“民工荒”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求实, 2005, (7): 46-847. [zhang jing-wen, deng ai-xiu. the reasons and coping strategiesofmingonghuang (shortage of farm laborers) inchina.truth seeking, 2005, (7):46-47. ][11] 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山海华东出版社, 2008.

[sheng lai-yun. mobility ormigration—economic analysis ofagriculturalmigration in china. shangha:i shanghaieastchina press, 2008. ][12] ravenstein e g. the laws ofmigration [j].journal ofthe statisticalsociety oflondon, 1885, 48(2): 167-235.

[13] ravenstein eg. the lawsofmigration: second paper[j].journaloftheroyalstatisticalsociety, 1889, 52(2): 241-305.

[14] lee e s. a theory ofmigration [j].demography, 1966, 3(1): 47-57.

[15] todarom p. amodelof labor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developed counties [j].americaneconomicre-view, 1969, 21: 157-170.

[16]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lewisaw. dualeconomy. beijing: beijing eco-nomic college press, 1989. ][17] 张焕蕊,吕庆丰.简评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j].当代经济. 2008, (2): 94-96. [zhanghuan-ru,i lüqing-feng.

a capsule review on lewis dual economicmode.lcontemporaryeconomics, 2008, (2): 94-96. ][18] ranisg, fei jc.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theamerican economicreview, 1961, 51(9): 533-565.

[19] 朱农.中国劳动力迁移与“三农”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zhunong. labormigration and issuesof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area in china. wuhan: wuhanuniversity press, 2005. ][20] 斯托林斯·芭芭拉,威尔逊·佩雷斯.经济增长、就业与公正———拉美国家改革开放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barbara stallings, w ilson peres. growth, employmentandequity: the impactofthe economic reform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beijing: china socialscience press, 2002. ][21] 胡景北.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工资上升运动的解释[j].经济研究, 1994, (3): 32-43. [hu jing-be.i interpretationof rising ofwage du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research journal, 1994, (3): 32-43.

[22] jorgenson dw. the development ofdual economic [j].economic journal, 1961, 71(6): 309-334.

[23] azam jp, gubertf. those inkayes. the impactofremittances on theirrecipients inafrica [z]. documentdetravail11, dial, 2002.

[24] sanam, massey d s. household composition, family migration, and community context: migrant remittances in fourcountries [j].socialsciencequarterly, 2005, 86(2): 509-528.

[25] gubertf. domigrants insure thosewho stay behind? evidence from the kayes area (westernmali) [j].oxforddevelop-mentstudies, 2002, 30(3): 267-287.

[26] hoddinottj. amodelofmigration and remittances applied towesternkenya [j].oxfordeconomic, 1994, (46): 459-476.

[27] starkq. urban-to-rural remittances in rur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developmentstudies, 1980, 16(3): 369-374.

[28] starkq, levharid. onmigration and risk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s,1982, 31(1): 191-196.

[29] starkq. rural-to-urbanmigr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economicdevelopmentand culturalchanges, 1984,32(3): 475-486.

[30] 加里·斯坦福·贝克尔.家庭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beckerg s.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beijing:commercialpress, 2007. ][31] starkq, taylor je.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rnationalmigration [j].demography, 1989, 26(1): 1-14.

[32] starkq, taylor je, yitzhaki s. remittance and inequality [j].economic journal, 1996, 383: 722-740.

[33] sjaastad larrya. the cost and return ofhumanmigration [j].journal ofpoliticaleconomicy, 1962, 70(5): 80-93.

[34] masseyd s, arango j, hugog,et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migration: an integration and appraisal [j].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 1993, 19(3): 431-466.

[35] bhattacharyyaa, parkere. labor productivity andmigra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j].

china economicreview, 1999, 10: 59-74.

[36] alan de brauw, taylor je, rozelle s. 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 a new economic ofmigration per-spective from china [r].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davisworking paper, 2002.

[37] pastorr. the policy challenge in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aribbean: theunexplored connection [m]. westview press, boulderco1-40, 1985.

[38] grauhr, aidetm. are rural-urbanmig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mpatible inmountain systems? [j]moun-tain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2007, 27(2): 119-123.

[39] ishemoa, sempleh,etal. populationmobility and the survivalofsmall farming in theriograndevalley, jamaica [j].

geographicaljournal, 2006, 172: 318-330.

[40] lucasroberte b. emigration to southafrica’smines [j].american economicreview, 1987, 77(3): 313-330.

[41] taylor j e, wyattt j. the shadow value ofmigrant remittances, income and inequality in a household-farm economy[j].journal ofdevelopmentstudies, 1996, 32: 899-912.

[42] mendolamariapola. mig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rural households: 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r]workingpaper, university ofmilan, 2005.

[43] mochebelelem t, w inter-nelson a. migrant labor and farm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lesotho [ j].world development,2000, 28(1): 143
-153.

[44] liptonm. migration from rural areas of poor countries: the impact on rural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 j].

worlddevelopment, 1980, 8: 1-24.

[45] low a. agriculturaldevelopment in southern africa: farm household-economics and the food crisis [m]. london:jamescurrey, 1986.

[46] 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ellisf. peasanteconomics. shangha:i shang-haipeople’spress, 2006. ][47] barnum h n, squire l. a model of an agricultural household: theory and evidence [r]. word bankoccasionalpaperno. 27, washington dc: word bank, 1979.

[48] 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3): 195-203. [lixiu-bin. explanation of land usechanges.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2, 21(3): 195-203. ][49] hatirlia sa, ozkan b, fertc. an econometric analysisofenergy input-output inturkish agriculture [j].renewable 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 2005, 9(6): 608-623.

[50] petersp e. maize and burley in the income and food security strategies ofsmallholderfamilies in the southern regionofmalawi [m].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1993.

[51] alwang j, siegelp b. labor shortageson small landholdings inmalaw:i implications forpolicy reforms [j].worlddevel-opment, 1999, 27(8): 1461-1475.

[52] clayd c, reardon t, kangasniemi j.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in the highland tropics: rwandan farmer’s investmentsin land conservation and soil fertility [j].economicdevelopmentand culturalchange, 1998, 46(2): 351-378.

[53] alan de brauw. seasonalmigration and agriculture in vietnam [r]. esaworking paper, 2007, no. 4.

[54] rozelle s, taylore, debrauw a. migration, remittan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j].theamerican eco-nomicreview, 1999, 89(2): 287-291.

[55] 梁流涛,刘涛.城市郊区农户兼业问题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农村经济, 2006, (4): 96-98. [li-ang liu-tao, liu tao. study on part-time farming in suburb—a case study in jiangningregion ofnanjing.ruraleco-nomic, 2006, (4): 96-98. ][56] 陈瑜琦,李秀彬. 1980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特征[j].地理学报, 2009, 64(4): 469-479. [chenyu-q,i lixiu-bin. structural change ofagricultural land use intensity and its regionaldisparity in china.actageographi-ca sinica,2009, 64(4): 469-479. ][57] strijkerd. marginal lands in europe-causes ofdecline [j].basic andapplied ecology, 2005, 6: 99-106.

[58] macdonald d, crabtree jr, w iesingerg. agricultural abandonment inmountain areas ofeurop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and policy response [j].journal 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 2000, (59): 47-69.

[59] tzanopoulos j, mitchley j, pantis jd. vegetation dynamics in abandoned crop fieldson amediterranean island: develop-ment of successionmodel and estimation of disturbance thresholds [j].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7,120: 370-376.

[60] yamada s, okubo s, kitagawa y. restoration ofweed communities in abandoned rice paddy fields in the tamahills,central japan [j].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7, 119: 88-102.

[61] 王征南.台湾农业集约经营的模式及启示[j].经济纵横, 2003, (2): 56-58. [wang zheng-nan. taiwan’s agri-cultural intensivemanagementmode and the implication.economicreview, 2003, (2): 56-58. ][62] 黄国勤.论提高我国南方耕地复种指数[j].资源科学, 1995, (1): 30-37. [huang guo-qin. on the increase ofmultiple cropping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in southern china.resourcesscience, 1995, (1): 30-37. ][63] 刘成武,李秀彬.对中国农地边际化现象的诊断———以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平均状况为例[j].地理研究, 2006,25(5): 895-903. [liu cheng-wu, lixiu-bin. diagnosis on themarginalization ofarable land use in china.geograph-icalresearch, 2006, 25(5): 895-903. ][64] 谷中原,吴师法.山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与消解———以湘西花垣县团结镇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 25(5): 65-69. [gu zhong-yuan, wu shi-fa. negative part on themove developing torural area affects and dispelsmountain area rural area labor.journal ofzhengzhou institute 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 2007, 25(5): 65-69. ][65] 杨涛,朱博文,雷海章,等.对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透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12(2): 133-134.

[yang tao, zhu bo-wen, leihai-zhang,etal. perspective on phenomena ofabandonment in ruralarea.china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2, 12(2): 133-134. ][66] 辛良杰,李秀彬.近年来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复种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 58-65.

[xin liang-jie, lixiu-bin. changes ofmultiple cropping in double cropping rice area of southern china and its policyimplications.journal ofnaturalresources, 2009, 24(1): 58-65. ][67] huang jk, wu yh,etal. moving off the farm and intensifying agriculturalproduction in shandong: a case study of ru-ral labormarket linkages in china [j].agriculturaleconomics, 2009, 40(2): 203-218.

[68] 陈瑜琦.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的耕地利用效应[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9.

[chen yu-q.i landuse responses to increasinglaboropportunity cost. beijing: institute ofgeographic science 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 cas, 2009. ][69] 郑有贵.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提高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j].农业展望, 2007, (10): 3-5. [zheng you-gu.ithe impacts of rising of labor opportunity cos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griculturaloutlook, 2007, (10): 3-5. ][70] 辛良杰.劳动力约束下的农地利用变化———以浙江和吉林省为例[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9. [xin liang-jie. changesofagriculturallanduse under theconstraintsoflaborforce—a case study ofzhe-jiang and jilin. beijing: institute ofgeographic science and naturalresourcesresearch, cas, 2009. ][71] mendolam. farm household production theories: a review of“institutional”and“behavioral”responses [j].asiande-velopmentreview, 2007, 24(1): 49-68.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田玉军 李秀彬 陈瑜琦 马国霞 [标签: 城乡劳动力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国际化…
    劳动关系的异化和同化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
    人口红利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妇女已占中国农村劳动力60%以上
    浅谈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
    中国城乡关系的人口学透视(二)
    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和就业吸纳人口的测算
    浅谈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关系概念 切实推进 城…
    试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探
    从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的认定看农民工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