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道教善书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道教中有一类规模不大然而影响甚广的典籍。它以《太上感应篇》为先发,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这就是道教善书。它以宣扬善恶报应、劝人从善去恶、积善成仙的伦理道德思想为主要内容。这类道教善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日常生活诸方面的伦理道德内容,如商业的、家庭的、社会的、环境的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极为有益的伦理道德上的借鉴。

  关键词:道教善书;和谐社会;劝善

  abstract: although withsmall circulation, taoist moral books have exerted a widespread and profound influence. including “tai shang gan ying pian” as the first one, and later “wen chang di jun yin zhi wen”, “tai wei xian jun gong guo ge” and “wen chang di jun jiao chuang sheng xun”, they integrate th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take the view of encouraging kindness and punishing evil as the main content. since these books are about the moral aspects of daily life, they provide ethical less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key words:taoist moral book; harmonious society; encouraging kindness
  
  在卷帙浩繁的道教典籍中,有一类规模并不大然而自出现之日起就备受重视并且被广为传播的道教经典,它就是道教善书。wwW.11665.CoM它大约到北宋时期才出现,以《太上感应篇》为先发,融合儒释道三教思想,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道教典籍。这些道教善书以宣扬“人要长生多福,就必须行善积德的思想”,并特别地“将道教的方术和戒律贯彻到道德修养中,强调了神灵对人的道德行为的善恶赏罚,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祸,从而要人在日常生活中,从一念心处下功夫,自觉地做到为善去恶”[1]。其中的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等思想更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与劝导作用,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和伦理道德具有深远之影响。其中所包含的大量有关日常生活各方面诸如商业活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伦理道德内容,对当前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公民道德的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道教善书中有关商业伦理的思想内容
  
  道教善书出现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活动频繁的宋代。“此时封建社会日益从鼎盛走向衰落,……在封建经济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对财富的追求被重新评价,‘弃农经商’、‘弃土经商’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财富在追逐利润的人中间流动。”[2]138因此,人们为了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求得胜利,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各种不公平、不诚信的虚假和欺诈行为也随之增多。这就需要用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形式来约束日常的商业生活,而这给道教善书的出现创造了合适的社会条件与伦理道德上吁求的适宜氛围。
  《太上感应篇》中有大量反映日常商业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现象,诸如:“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3]99-120。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也有“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4]708-733的规劝。可见,当时社会中短斤少两的欺诈和不诚信的行为可谓是司空见惯了,而道教善书则奉劝人们应当具有“存平等心,扩宽大量”的公平精神,更要有“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诚信品质。这不但是个人道德高尚的表现,在道教看来同样也是积善行德的表现,是有好的报应的。为了达到对这些违法乱纪的商业行为有效劝阻的目的,善书甚至不惜采取恐吓的因果报应警示,试图告诫人们,从事违法乱纪的商业活动不仅会伤害别人,同样因为自己的罪行还会祸及自身;若不弃恶从善,则必会招致“司过之神”的降祸和惩罚。轻者祸及自身,重者则会殃及子孙。《感应篇》即曰:“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二、对家庭生活以及人际关系进行“劝善”
  
  道教善书中还有相当的内容涉及如何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这类思想乃是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使然。而儒家的伦理道德说教在普通民众中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乡党伦常、个人行止,无不以儒家的道德为最高准则。儒家这套讲究忠孝的纲常伦理也为宋元明清之际道教善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理论基础”[2]22。道教虽然提倡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但它自身许多的教义戒律都深受传统儒家和佛教的影响。特别是唐宋以后,三教合流趋势加强,三教思想互融的深度和广度都较之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道教善书所开启的伦理系统是一圆融三教的系统。概而言之,其忠孝伦常部分主要应是取自儒家,其十善恶业部分主要应是取自佛教,而其齐物畏神部分则主要应是取自道教。”[5]道教善书吸收和融摄儒家的忠孝仁义内容当然是因为传统儒家的纲常伦理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刻影响。所以,采取儒家的伦理道德说教也易为普通民众所接受,人们也往往愿意接受自己所熟悉的伦理模式。
  在《感应篇》中,这类思想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其中就有讲“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的伦理道德内容。显然,这类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内容其用意就在告诫人们一定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文昌帝君蕉窗圣训•六敦人倫》曰:“父子主恩,尤當諭之以義,君臣主敬,尤當引之以道,兄弟相愛尤當勉之以正,朋友有信,尤當勸之有成,夫婦相和,尤當敬而有别。”[3]650-679
  《关帝忠孝忠义经》中也有类似的话:“视我赤心,听我微言,为子尽孝,为臣尽忠,父慈母爱,兄弟友恭,夫妇倡随。”[6]597-605但在那个功利主义日盛的宋代,新的商品经济因素正冲击着传统的家庭关系,瓦解着正常的人际关系,夫妻不和、兄弟反目、父子结仇以致家庭破败的事例比从前增多了。正因此,《文昌帝君阴骘文》曰:“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雠,使人之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显示了道教善书对家庭和亲情关系的坚定维护以及对违反以致破坏正常的家庭伦常的行为的严厉警示。《感应篇》中也讲到这方面的内容,诸如“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虚诬诈伪,攻讦宗亲”、“恚怒师傅,抵触父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这类家庭不和睦的事例乃是善书再三提醒人们所要谨慎对待的。扶正纲常,敦厚礼教,和睦家庭,实乃道教劝善书的真正目的所在。所以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还要讲“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的话。
  另外,在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方面,因为有鉴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失常行为,诸如“非义而动,背理而行”、“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讪谤圣贤,侵凌道德”、“破人之家,取其财宝”、“斗合争讼,妄逐朋党”、“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善书要求人们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太上感应篇》)要求人们待人如己、真诚待人、乐善好施。尤其要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善书中更讲为人不可有妒忌之心,而应当成人之美,讲“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文昌帝君阴骘文》)。也就是说,人们应当待人如己,谦虚待人;要成人之美,而不要落井下石。《关帝忠孝忠义经》中更明白地要求人们在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时应“朋友信义,乡邻婢仆,真诚和气”。显然,社会的稳定,民风的敦厚,必须以人人向善、友好相处为基础。

  三、善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道教善书中同样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和重视。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谓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儒家和道家思想中也多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大家熟知的事实,如《孟子》中的“斧斤以时”的环保思想,《庄子》中的“齐万物”的思想,后来张载讲“民胞物与”、王阳明讲“一体之仁”的思想。道教经典《太平经》也讲“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花伤枝”[7]。在道教善书中同样表现出了相当全面而又深刻的环保思想,其中不但讲“射飞逐走,发蛰惊栖”是罪恶;“填穴覆巢,伤胎破卵”同样是不可饶恕的。《感应篇》中讲不但“射飞逐走”是罪过,而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虫蚁草木同样也是不可以伤害的,否则就是莫大的罪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讲:“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哪怕是举手投足之间也可能危及环境生命,人类也要分外地注意和小心。因此,道教善书表现出了积极的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尽管当时的人们未必有现在的人们那种要求保护环境和动物的强烈意识,但至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物是人类不可替代的伙伴。因此,出于对人类可能会伤害各种生物的预防,《太微仙君功过格》更是对触犯此类罪行的人进行详细的“功过”计算和登记,其中就有具体的伤害不同动物得不同罪过的记录,如:“救无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八功,虫蚁飞蛾湿生之类一命为一功”;“故杀有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十过,误杀为五过。故杀无力报人之畜、飞禽走兽之类一命为八过,误杀为四过”;“故杀虫蚁飞蛾湿生之属一命为二过,误杀为一过。故杀伤人害物者恶兽毒虫为一过,使人杀者同上论”[8]153-157。这种详细的计算罪恶功过的宗教典籍实属罕见而令人惊叹,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道教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良苦用心。
  
  四、道教善书“和谐”思想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道教善书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具有极鲜明的针对性。道教善书应当说并不仅仅是出于传教的目的。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其他派别一样,接近现实,关注生活,重实际也是道教的思想特征之一。因此,道教善书中那些大量的劝善内容主要是针对现实里诸多不和谐、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力图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立场和关切。
  其二,道教善书中的“和谐”思想涉及广泛,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内容叙述上相当详细。善书期待人们能做到的“弃恶从善”的程度、和谐的范围不仅仅限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也不仅仅限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包括广泛的各种社会关系,甚至还包括人与自然以及天地万物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善书期待的就是天地万物能够处在一个相处融洽、和平共存、没有争斗、没有伤害的和谐世界之中。
  其三,道教善书和目的尽管是希望人们能够弃恶从善,和谐身心,而要达此目的,道教善书除了“好言相劝”以外,还用恫吓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对社会的劝善目的。我们决不能因此而认为道教善书之“善”就失却其本义了。“道教善书既给人们讲善恶的道理,也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善措施”,它既给行善积德的人们以美好的“积善成仙”的希望,“也有足以让人胆战心惊的对恶人的严惩不贷。道教善书采用多种方式、从多种角度来实现其劝善惩恶的伦理教化功能”[2]导言9。
  
  五、道教善书“和谐”思想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对于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善书中所宣扬的为人正直、待人真诚、敬老怀幼、富有爱心、乐善好施、知恩图报等处理日常人际关系的思想尤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道教善书中有关公民道德的思想内容可为我们当下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善书中的“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等戒条,可为我国当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适应的经济与商业伦理规范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而善书中有关家庭与人际关系的伦理戒规,如教人莫要“恚怒师傅,抵触父兄”、“非义而动,背理而行”、“弃顺效逆,背亲向疏”等伦理内容,足以为当前下滑的公民道德提供有益的伦理教化。
  和谐社会不仅仅要有和谐的家庭、和谐的人际、和谐的身心,更要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当然需要有经济上的富足。但是,经济的迅速发展纵然是好,但不能建立在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伤害生物的基础之上。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善书中讲“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显示出道教对待自然生物的谨小慎微的态度。这绝不是出于宗教信仰上的做作,而是对于人与其他生物相处和谐之重要性的深刻体会,是出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度珍惜。“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而对那些惯于对环境痛下杀手的现代人而言,何止昆虫草木,世间万物几近没有不被现代人伤害过的。
  总之,道教善书所具有的广泛的伦理道德内涵与和谐思想,独特的道德劝善模式,对于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提升,尤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洪修平.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870.
  [2]陈霞.道教劝善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9.
  [3]藏外道书:册12[m].
  [4]道书集成:卷19[m].
  [5]段玉明.论道教善书的当代价值[j].成都:宗教学研究.2006(3):26.
  [6]道书集成:卷6[m].
  [7]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572.
  [8]道书集成:卷23[m].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郭文 李凯 [标签: 道教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王屋山道教 第一洞天 的生态伦理思想初…
    浅论武当道教善恶伦理思想
    关于王屋山道教 第一洞天 的生态伦理思想初…
    关于武当道教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论道教信仰中的管理哲学内涵
    神道教与日本民族性
    术道糅杂:道教上清派炼丹术的启示
    试论陈致虚的道教易学思想
    郭璞易占与道教关系探考
    道教符咒法术与易学关系的哲理探要
    大道人为------道教美学与现代人生
    论易学对道教思维模式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