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
摘要:“反”是老子哲学辩证思维的中心范畴。从词义的角度看,老子“反”范畴有“相反”和“返回”两层含义: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老子“反”范畴则包含“相反相成”和“返本复初”两方面内涵。老子“反”范畴所蕴含的辩证方法对后世哲学和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老子;反;相反相成;返本复初
  
  “反”是老子辩证思维的中心范畴,它所包含的辩证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不论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至今都无不运用着它。老子辩证思维最著名的一个命题就是第四十章提出的“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作“返也者,道动也”,可知在《老子》古本中“反”是用的“返”字。因此,要厘清这一重要范畴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过程,我们就必须从“反”字的源头开始考查。
  
  一、“反”范畴的词源考察
  
  “反”在甲骨文写作“反”,许慎《说文》:“反者,覆也。从又。厂反形。”“覆”即翻转之意。林羲光《文源》卷六云:“厂象翩翻形,谓以手反转之。”高田忠周《古籀编》卷五十六云:“说文反覆也。从又厂。象形。盖手所向也。厂以象逆覆之。即反覆之意显然。孟子由反手也。是反之本义。”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云:“反即扳之初字。象手引门而掩之也。”高鸿缙《中国字例五篇》云:“反当为扳之初字。扳,援引也,挽也。后反通用为覆意,后人乃又加手旁为意符作扳。”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反》云:“反字从又从厂者。厂为山石厓岩,谓人以手攀匪也。wwW.11665.Com……凡字先有义而后有形,制字者先制攀引之义于心,因义赋形。乃制以手援崖之反字,可谓深切著明矣。日久而为反覆之义所据。攀引之义渐晦,于是吾先民于有意无意之间以加形旁之扳承受反字扳援之始义。于斯时也,反为攀引之义虽晦。犹未全失也。及扳之通行,遂专据其义,而反之初义遂化为乌有。于是后起之形专据其初义,后起之义专据其初形。”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云:“杨树达说详实可信。”
  从上述一系列论证可知。“反”的本义原是“攀引”,后引申为“覆”。这一义后来成为“反”的常用义,其本义反而被遮掩了,因此许慎错将“覆”当成了“反”的本义。在先秦时。“反”除了“覆”义外。还有如下几种常用义:一是相反,与“正”相对。也用于违反义,如《论语·颜渊》载:“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二是返回。也用于往返义。此义后多作“返”,如《书·五子之歌》云:“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三是类推,如《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四是反叛,如《墨子·号令》:“诸吏卒民,有谋杀伤其将长者,与谋反同罪。”五是反省,如《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六是反而,如《诗·邶风·谷风》:“不我能恼。反以我为雠。”
  “返”最早见于金文之中,许慎《说文》:“返,还也。从反,反亦声。”何琳仪《返邦刀币考》:“典籍多以‘反’为‘返’。《公羊传》隐公元年‘公将平国而返之桓’。注‘反还之’。”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下亦云:“反返声同字通。”可见古代“反”、“返”二字常可通用。“返”在先秦时期最常用义就是“还”,它本就是“反”字意义中之一种。而从以后“返”字常用义亦可看出两者之间的通用关系。“返”在先秦以后的常用义有:一是违背。如王充《论衡·案书》云:“言多怪,颇与孔子‘不语怪力’相违返也。”《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云:“为人争不审思量,岂合将心返父娘。”二是反而,如《北齐书·清河王劢传》云:“王,国家姻娅,须同疾恶,返为此言,岂所望乎?”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云:“我劝谏主公,不惟不信,又将我言语对二子说,返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这两义都是“反”的常用义。可见“返”、“反”两字在许多时候是具有通用性的。因此。“反者道之动”与“返者道之动”两者在含义上并不矛盾,这也为后人理解老子“反”范畴提供了思路。
  “反”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首次出现于《老子》之中。《老子》中“反”字共出现四次,即:“大曰逝,逝日远。远曰反。”(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六十五章)“正言若反。”(七十八章)在这四个“反”中,除了二十五章和六十五章中的词义明确为“返”和“反”外,四十章和六十五章中的“反”字。后人解释时多有争议。特别是“反者道之动”句。对这里的“反”,有人释为相反、相对之义,如任继愈;有人释为返,去而复加为返,即循环之义,如高亨,王力也认为:“反者,返也。注家或以为正反之反,非也。”啦该说这两种解释都符合老子之“反”的内涵。因此。后来学者多认为“反者道之动”中之“反”有“反”与“返”两层含义。如钱钟书云:“‘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反(返)也。……老子之‘反’融贯两义,即正、反而合。……‘反者道之动’之‘反’字兼‘反’意与‘返’意亦即反之反意,一语中包赅反正之动为反与夫反反之动而合于正为反。”陈鼓应亦云:“反。通常有两种讲法:一、相反;对立面。二、返……在老子哲学中,讲到事物的对立面及其相反相成的作用,亦讲到循环往复的规律性。”再如车载认为:“老子说‘反’含有两层意思:一指相反的‘反’说。含有对立否定的意思;二指反复的‘反’说。含有返本复初的意思。老子全书的着重点,发挥对立否定的道理:但是它的归结点。着重归根复命的作用。”张岂之说:“‘反’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发展到了相反的方向以后。又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回到复初的状态,因此。‘反’具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个含义。”“与物为反”中之“反”也可作两解:一、“反”作相反讲。解释为“德”和事物的性质相反。如河上公注:“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施与人也。”二、“反”借为返。解释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王弼注:“反其真也。”即返归于真朴;林希逸注:“反者,复也,与万物皆反复而求其初。”
  由上述分析可知,老子之“反”范畴从词源上看具有两层涵义:一是正反之“反”。一是返回之“反”。而老子的辩证思维方法也正是从这两个层面来展开的。
  
  二、“反”范畴的哲学内涵
  
  “反”作为《老子》辩证思维的代表范畴,其哲学内涵集中体现在了“反者道之动”这句话中。正如此处“反”字具有“反”与“返”的双重含义一样,其哲学内涵也蕴含在这双重含义之中。
  作为哲学范畴的“反”的第一层内涵,是指“相反相成”。如何来理解“反”的这层内涵呢?首先我们来理解“相反”。所谓“相反”,是指世间万物都处于相反对立的状态下。老子认为世界万物都处于永恒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而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既非神意。也非外力。这个力量就在事物的内部。它们是自己在运动、自己在变化。万物从“道”那里禀受了形质。同时也从“道”那里禀受了运动变化的本性,这种由“道”赋予的本性就落实和表现在一个“反”的字上。老子在阐述道生万物的过程时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指出万物都是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统一。因而“相反”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种内在的相反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其次我们来理解“相成”。所谓“相成”。是指统一于万物中的相反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至于相互转化的关系。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指出,美与丑、善与恶等一系列相对的概念。都是由于有了相反的方面才得以存在。如果失去了对立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老子还指出。万物中相对双方不仅是相依存的关系,而且还相互渗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者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对立双方这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导致彼此相互转化,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意思。老子曾举出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物壮则老。”(五十五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达到顶盛后,必然会开始走向衰落。当然,老子并不认为这种转化是突然完成的,而是有个过程,所以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
  作为哲学范畴的“反”的第二层内涵。是指“返本复初”。陈鼓应曾指出:“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学的归结点,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所谓“返本复初”,是指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开始的状态。这揭示的是事物循环运动的规律。而这一规律则是“道”所表现出来的。关于“道”的循环运动。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二十五章)对“周行而不殆”一句王弼注曰:“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河上公注曰:“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阳不焦,詑阴不腐。无不贯穿,而不危殆也”宋林希义《老子口义》亦日:“周行于万物之中。无不遍及而未尝穷匮,故曰不殆。”“不殆”是指“道”可以永恒存在,而“道”之所以能够永恒存在。正是由于它处在“周行”状态。“周”即循环之意,“周行”即循环运动。

  那么。“道”是如何进行“周行”的呢?老子说,“道”广大无边,万物由“道”生发出来以来,便不停息地运动着,万物的运动使其离“道”越来越远。剥极必复,最后又回复到原点。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大”—“逝”—“远”—“反”,这就是一个“周行”,这就是“道”的循环运动。老子将这一运动方式称为“复”:“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老子指出,纷纷芸芸的万物。最终都会返回到自己的根源之处,而万物的根源之处便是一种虚静的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因此,一切存在的本性,可以说就是虚静的状态,返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那么万物为什么一定要“复命”?河上公对此句的注释可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万物无不枯落,各复返其根而更生也。”万物之所以要“复命”,是为了从本源处“再生”。万物回到本源处后获得新的生命力,然后再次投入到新一轮循环。这种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生生不已。永不止息,万物正是在这样一个“复命”的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从上面分析可知,老子“反”范畴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万物辩证运动的主要规律:一方面,万物的运动都是向相反方向的运动;另一方面,万物的运动又都是循环运动,最终都会返回原点。这既是万物运动的总规律,也是“道”运行的总规律。
  
  三、“反”范畴的接受流变
  
  老子“反”范畴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启迪了韩非、扬雄、张载、程颐、王夫之等一系列思想家的辩证思想,而“反”范畴的哲学内涵也在后人的接受中被不断丰富。
  先秦时期《庄子》一书基本继承了《老子》“反”范畴的哲学内涵。而且在书中成为运用颇为普遍的一个范畴,其应用数量远远超过了《老子》。有用作“相反”之“反”者,如:“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田子方》)也有用作“返本”之“反”者,如:“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庄子》对“反”范畴并未做更多发展,特别是其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庄子》虽也有所继承,但并未做更多发挥,这恐怕与其更加强调和推崇“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思维方式有关。
  先秦时期对《老子》“反”范畴中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所发展的是《韩非子》。在《韩非子》一书中“反”也是一个运用较为普遍的范畴,其内涵多同《老子》。如:“法型苟信,虎化为人,复反其真。”(《扬权》)“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定法》)不过,韩非对“反”范畴的重要发展,是提出了“矛盾之说”。对辩证法思想作出了较大贡献。韩非认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而是在社会生活中。矛盾和对立都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列举“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等多种对立范畴对这一规律予以说明。韩非还认为,矛盾双方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天地万物中。盛与衰、弛与张这类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存在绝对的常住性。只有相对的暂时性。他说:“天地不能常侈常费。而况于人乎?故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韩非还很注重矛盾转化的条件,他认为矛盾双方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因。如一个国家的强弱转化便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有严明的法制:同时他还指出,在导致矛盾转化的条件中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木之折也必通蠢。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显然,韩非的辩证思想既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同时又比老子思考得更为细密。可以说是对老子辩证思想的一次重要推进。
  汉代思想家中,扬雄对“反”的应用与阐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扬雄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并指出对立面相互转化是自然的根本规律。他说:“极盛不救,天道反也。”(《太玄·玄测》)“盛则人衰,穷则更生;有实有虚,流止无常。”他还指出,在对立转化过程中。“极”是非常重要的界限,物不及则不反。他说:“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牙。极寒而生热,极热生寒;信道致诎,诎道致信。”(《太玄·玄搞》)事物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就会转向反面;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限度。就不会发生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又表现为因、革交替:“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因”指事物的继承关系。“革”指事物的创新变革。在扬雄看来。事物的转化过程。是在继承过程中有创新。创新过程中又不能离开继承。正如他所说:“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扬雄这些辩证法思想,虽然继承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但也是有因有革。有所发展。
  其后接受《老子》“反”范畴并对之有所推进者当推宋代理学家程颐。程颐继承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每一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即向反面转化。并首次用“物极必反”一语来概括这一规律。我们知道,“物极必反”本是老子“反”范畴的主要内涵之一。但老子并未提出这一词语。先秦典籍中曾有过类似提法,如《吕氏春秋·大乐》曾说“终则复始,极则复反”,《鹃冠子·环流》也曾说“物极则反。命日环流”。但明确提出“物极必反”的则是程颐。他在多处表达过这一观点:“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物极则反,事极则变,困既极矣,理当变也。”(《周易程氏传·困卦》)程颐再三申说“物极必反”的思想,反映了他对辩证法观点的重视。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对“反”范畴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又提出了新的看法。王夫之也肯定矛盾的普遍性,指出任何矛盾都是相反相成的,而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正是其内部的矛盾性。不过。他虽然肯定“物极必反”,但对“不极不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说:“两间之化。人事之几,往来吉凶,生杀善败,固有极其至而后反者,而岂皆极其至而后反哉?……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其极也唯恐不甚,其反也厚集而怒报之。……此殆以细人之衷测道者与?”(《思问录·爱篇》)王夫之认为,虽然“物极必反”。但是有时“不极亦反”。因为万物既相互对立,也相互蕴含。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所蕴含的对立面也在逐渐成长并显现。此不必待极而已反矣。因此他说:“治乱循环。一阴阳动静之几也。今云乱极而治,犹可言也;借日治极而乱。其可乎?乱若生于治极,则尧舜禹之相承,治已极矣,胡弗即报以永嘉靖康之祸乎?方乱而治人生,治法未亡,乃治;方治而乱人生,治法弛,乃乱。阴阳动静,固莫不然。阳含静德,故方动而静;阴储动能,故方静而动。故日动静无端。待其极至而后大反,则有端矣。”(《思问录·外篇》)在王夫之看来。对立之转化是无端的,并非待其极至而后方转为其相反。也就是说矛盾转化是在不断往复、消长中保持某种动态平衡而实现的。王夫之的这种辩证发展观,对老子辩证思想又有了新的推进,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老子“反”范畴随着后人的不断接受与阐释。其思想逐步融入到文化的多个领域。对后世哲学和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高文强 [标签: 老子 范畴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
    文化整体论:老子自然伦理思想的文化哲学品…
    简述老子的人生哲学
    试析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老子的“无”与“有”的二元辩证思想
    老子与原始佛教哲学思想比较
    孔子“孝”非反思先行性之哲学分析
    浅析墨子 贵生 伦理思想论要
    浅析老子朴治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浅谈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浅析墨子 贵生 伦理思想论要
    关于老子与王弼伦理思想比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