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物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地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其他理学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科数学18题分析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科数学18题分析

 题目:(满分13分)
  在锥体p—abcd中,abcd是边论文联盟http://长为1的菱形,且∠dab=60°,pa=pd=,pb=2,e、f分别是bc、pc的中点.
  (1)证明:ad⊥面def,
  (2)求二面角p—ad—b的余弦值.
  一、调查统计结果
  我抽取了五十名大一学生(因为大一新生刚经历高考,比较熟悉高中内容)做此题,并分析得到本题的解法、易错点等.下表为统计的第(1)、(2)问所花时间的人数比例.
  一直以来,16—18题一般为易拿分的题,但此立体几何题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由以上数据可知,本题虽不为压轴题,且高考时间仅有120分钟,但是要完成好本题,较多考生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很多考生用了超过20分钟,必然导致做后面几题的时间较紧,影响高考的质量.
  二、解题思路
  1.第一问。
  要证ad⊥面def,即证线面垂直,可从线线垂直或面面垂直入手.图中直观发现,abcd是菱形,且∠dab=60°,易证ad⊥de,故考虑从线线垂直推到线面垂直.要证ad⊥面def,还需一个条件:ad垂直于面def中其他与ad相交的直线.证明此条件,直接观察图像较难发现有思路,于是尝试作辅助线.由于e,f分别是bc,pc的中点,可能用到中点、中位线等概念.取ad的中点g,由△adb、△pad分别是等边、等腰三角形,得ad⊥pg,ad⊥bg,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ad⊥面pbg,从而得ad⊥pb.再由ef是△pbc的中位线得ef∥pb,从而ad⊥ef,故可判断ad⊥面def.
  2.第二问。Www.11665.CoM
  此问较简单,由第一问可知ad⊥pg,ad⊥bg,而ad为面pad和面adb的交线,则∠pgb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在△pgb中,由余弦定理得二面角p-ad-b的余弦值.
  三、解法及分析
  1.第一问。
  (1)解法1(采用上述解题思路):
  如图1,联结bd,取ad的中点g,联结pg、bg.在菱形abcd中,由∠dab=60°知△bcd,△adb是等边三角形.又e、g分别是bc、ad中点,de⊥bc,bg⊥ad,从而ad⊥de.又由pa=pd得ad⊥pg,故由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ad⊥面pbg,故ad⊥pb.因为e、g分别是bc、pc的中点,所以ef∥pb,则ad⊥ef,故ad⊥面def.
  (2)解法2
  如图1,联结bd,取ad的中点g,连结pg、bg.推得ad⊥面pbg的解法如解法1.
  在菱形abcd中,由gd∥be,gd=be得平行四边形gdbe,则gb∥de.又因为e、f分别是bc、pc的中点,故ef∥pb.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面def∥面pbg.故ad⊥面def.
  (3)解法3
  如图2,联结bd,分别取ad、pb的中点g、h.连结pg、bg、gh、hf.在菱形abcd中,得△bcd,△adb是等边三角形,ad⊥gh及ad⊥de的解法如解法1.因为e、g、h、f分别是bc、ad、pb、pc的中点,因此hf∥be∥gd,hf=be=gd,则四边形hgdf是平行四边形,故gh∥df,从而ad⊥df.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ad⊥面def.
  (4)解法4
  如图3,联结bd,取ad的中点g.联结pg、bg、cg、eg.eg与de交于点o,联结fo.由pa=pd得ad⊥pg.
  因为在菱形abcd中,e、g分别是bc、ad的中点,所以dg∥ce,dg=ce,则dgec是平行四边形.那么o是cg的中点.又f是pc的中点,所pf∥pg.因为ad⊥pg,所以of⊥ad.因为∠bcd=∠bad=60°,ce=bc=,cd=1,则de==,有de+ce=cd,故de⊥ce,又ce∥ad,则ad⊥de,所以ad⊥面def.
  (5)解法分析
  第一问的证明有多种解法,这取决于考生的思考习惯,解法1—4应该都囊括了本题第一问的解法.其实解法1—3前面证明由ad⊥pg和ad⊥bg得到ad⊥面pgb相同,只是后面再跟ad⊥面def联系时才不一样.而解法4没有证ad⊥面pgb,而是通过另外一个途径证明ad⊥面def.各解法之间略有不同,但是本质和解题关键点是一样的.各种解法的本质都是由线线垂直推到线面垂直.本题第一问难倒许多英雄好汉,而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证明ad垂直于面def里除de外的其他边.而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运用(解法4)或由ad⊥pg和ad⊥bg得到ad⊥面pgb(解法1—3都用到).这题这个关键是做出本题第一问的重要切入口,本题难在切入口小,离开这个切入口,第一问难以完成.
  2.第二问。
  (1)解法1
  如图4,由(1)可知pg⊥ad,bg⊥ad,而ad为面pad和面adb的交线,则∠pgb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abg,△pag中,已知pa=,ag=,ab=1由勾股定理得pg=,bg=.又pb=2,由余弦定理知,在△pgb中,cos∠pgb==-.
  (2)解法2
  如图5,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1)得d(0,0,0),a(1,0,0),b(,,0),p(,-,1),则=(1,0,0),=(,-,1),=(,,0).
  设面pad的法向量为=(x,y,z),则:
  x=0x+y+z=0?圯(0,-2,-)
  又设面adb的法向量为=(p,s,t),则p=0p+s=0?圯=(0,0,1),因此cosθ==-(θ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3)解法分析
  一直以来,类似问题2的关于求二面角平面角的问题一般可以用几何法、向量法、坐标法等方法。这里列举了几何法和向量法.对比一下,容易发现解法(1)(几何法)是非常快捷方便的,而解法2(向量法)比较费时和麻烦.从此题的分析知,出题者希望考生更重视几何法的运用,这几年来,用向量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要求逐渐减弱,而几何法越来越受重视.
  四、总体分析
  1.考题源于课本。
  纵观全国各地及广东历年高考题,有许多立体几何题都是相似、来源于课本的一道简单的题.
  (1)例1(2009年全国ⅰ卷)
  如图6,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d⊥底面abcd,ad=2,dc=sd=2,点m在侧棱sc上,∠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abm=60°.
  (ⅰ)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
  (ⅱ)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
  (2)例2(2008年北京卷)
  如图7,在三棱锥p—abc中,ac=bc=2,∠acb=90°,ap=bp=ab,pc⊥ac.
  (ⅰ)求证:pc⊥ab;
  (ⅱ)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
  (ⅲ)求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
  如此之类的立体几何高考题的原本是课本(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的复习参考题)的a组第7题(见下)出题者把课本原题进行一些变式加工得到各种新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回归课本,回归基础.
  课本第7题:如图8,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都是侧棱长为的等腰三角形,试画出二面角v—ab—c的平面角,并求出它的度数.
  2.题目设置顺序不当。
  纵观全国各地及广东历年高考题,立体几何题都是定位为容易题或中档题,而是由易到难,第一问一般比第二问简单.2011年出题者一反平常的考生思考习惯,考生一般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做题,而这立体几何题较难,难在切入口窄,难在第一问的难度比第二问的难度大得多,影响本题得分率.考生也没想到第二问与第一问无关,这令许多考生在紧张的考试气氛中措手不及.事实上,即使做不出第一问,也可以完成第二问,拿到能拿的分。而且其实第二问的解答有利于第一问的解答,因为第二问利用了ad⊥pg,ad⊥bg,这是推出ad⊥面pgb的条件.因此这里如果先做第二问,再做第一问就会比较顺畅.
  3.题目考点多、面广。
  本题考点较多,涉及面很广.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等腰、等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余弦定理,菱形的性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平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及计算,还考查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点与向量的坐标,向量的垂直、平行,以及数量积.立体几何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本题主要考查的能力有考生的空间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推理运算能力,也考查运算能力,但这里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而数学思想方面,本题考查了化归、转化的思想.
  4.淡化向量法
  过去常用向量法解决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空间线面角的问题,这次的题目非同一般.本题第二问直接用几何法非常便捷,如果用向量法,会费尽周折,花费很多时间,影响后面的做题时间.显然,此次高考的出题者淡化了向量法,追求回归到最基本的几何法.
  五、失分点分析
  1.部分考生一直思考第一问,却没做出来,影响后面的做题。由于思考习惯和考试习惯,做不出第一问,也不愿做第二问,从而失去第二问的分.
  2.误记余弦定理公式.
  3.误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零.
  4.误以为可由ad⊥de,fd⊥de得到ad⊥面pgb,即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记不牢.
  5.计算错误.
  六、解答对策
  1.高考前,先打好立体几何题的基础,会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会证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及掌握好各种基本的平面几何问题.
  2.做题前,应把整个题目看懂一遍.如果纠结于前一问没解答出来,先把它放下,再看看后面的小题能否拿分.
  总之,2011年立体几何题属中档偏难,较少送分的简单题.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立体几何题,不仅仅是应对高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应回归课本、回归概念、注重基本的几何法.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广东 山东 数学 广东 数学 四川 数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高产高抗小麦品种“山农20”等
    2013年上半年农药产量突破150万吨
    多家农药上市公司2013年中报
    2012年及2013上半年草甘膦进出口形势分析
    樱桃番茄新品种HTT1150142
    锦204井区于楼油层精细地质研究
    2012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卷第25题多种…
    浅析2012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综合题”
    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新课标卷)第…
    2013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2013年辽宁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山西2013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