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我场甘蔗生产施肥现状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我场甘蔗生产施肥现状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氮、磷、钾肥对于甘蔗的生长与采收量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它们都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其中钾肥能够使甘蔗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并对糖分的论文联盟http://运输积累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使转化酶活性提升,使其糖分得到有效提高,磷肥能够增加甘蔗内糖分的生成数量,氮肥能促进甘蔗成长,并使其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西江农场为保证甘蔗高产高糖,针对本场甘蔗生产施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与措施,从而使肥料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浪费的同时,提高了甘蔗产量。
  1 西江农场肥料配比的制定
  根据西江农场土壤化验结果以及田间试验数据,在区测土办专家的指导下,依据大配方、小调整原则初步拟定项目区内甘蔗肥料总体配方n:p2o5:k2o为12:5:8、13:7:9。针对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地块拟定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为10:5:5(有机质含量为20%),针对全氮含量偏低的地块拟定配方为15:5:5。
  截止2010年,西江农场土地平均ph值为5.9,平均每亩施氮肥34.5公斤,施磷肥7.92公斤,施钾肥18.4公斤,实际成本平均每亩331.8元。同时通过对2010年我场甘蔗总产量与肥料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制定西江农场2011/2012年度每亩甘蔗目标产量6.5至7.5吨,其中配方肥使用情况如下:
  (1)柳州化工厂生产的大力牌复混肥料,氮磷钾配比12:5:8,共使用1400吨,其中2011年1000吨,2012年400吨,每亩施用量为100公斤复混肥、30公斤尿素与20公斤氯化钾;
  (2)柳州化工厂生产的大力牌复混肥料,氮磷钾配比12:7:9,共使用400吨,其中2011年200吨,2012年200吨,每亩施用量为100公斤复混肥、30公斤尿素与18公斤氯化钾;
  (3)贵港丰收化肥厂生产的自配复混肥料,氮磷钾配比12:5:8,共使用500吨,其中2011年300吨,2012年200吨,每亩施用量为100公斤复混肥、30公斤尿素与20公斤氯化钾;
  (4)江苏邦禾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邦禾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氮磷钾配比10:5:5,其中有机质20%,共使用1670吨,其中2011年1270吨,2012年400吨,每亩施用量为100公斤复混肥、35公斤尿素与25公斤氯化钾;
  (5)六寨化肥厂生产的六寨牌复混肥料,氮磷钾配比15:5:5,共使用500吨,其中2012年500吨,每亩施用量为100公斤复混肥、25公斤尿素与25公斤氯化钾。Www.11665.cOm
  2 西江农场甘蔗生产施肥现状
  西江农场目前在甘蔗生产施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料、施肥结构失调、施肥量不足、只是将肥料施于蔗蔸,并没有进行开沟施肥、施肥后覆盖泥土不当,造成肥料流失、施肥时间不当、使用单一的模式对不同的土壤环境进行施肥、施肥时没有得到及时灌水等问题。
  2.1 少施或不施有机肥
  甘蔗的健康生长离不开齐全养分的持续供应,而有机肥就能为甘蔗提供这样的养分条件,同时有机肥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在对土壤进行肥化以及土壤结构改善上都能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虽然有机肥的作用与功能都能够被甘蔗种植户认识到,然而真正在使用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甘蔗相较于其他经济类农作物,其经济效益不高,这就导致种植户在实际操作中将有机肥基本上都偏向使用在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之上。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带有相当的广泛性,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有机肥的农户与甘蔗地只占总量的61.3%与59.9%,论文联盟http://每公顷有机肥施用量不足6400公斤,而且其施放的有机肥多以劣质有机肥为主。而甘蔗作为宿根性多年农作物,如果长时间没有施放有机肥,则其生存的土壤中的有机质就会流失,其供水供肥、保水保肥的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甘蔗不能正常生长。
  2.2 施肥结构失调
  作为喜钾农作物,要保证甘蔗高产高糖,就要合理配比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如果肥料中的钾肥投入不足,就会对甘蔗的产量与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我场存在施肥结构失调的问题,即偏施。这样会导致甘蔗保水与吸水能力下降,削弱其代谢与抗旱能力,还容易造成甘蔗病害现象。
  2.3 施肥量不足
  施肥量不足与施肥结构失调同样是我场甘蔗施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甘蔗因其生长量大,相应其需肥量也较大,只有在甘蔗种植中保持养分供给充足,才能保障甘蔗的产量与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我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成本等种种因素,往往造成对甘蔗的施肥量不足。
  2.4 肥料施放技术不当
  这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场也普遍存在,一般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施肥未开沟只是施于蔗蔸、在施肥后未覆盖薄土,造成肥料在施放后受到风吹雨淋等因素而流失、贸然选择在雨季进行施肥,造成施肥效率低下、在施肥时并没有对土壤进行详细分析,造成对土壤进行统一施肥,导致肥料浪费等等问题。
  3 西江农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通过对我场在施肥上存在的上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制定相应的提升肥料利用率的方法如下:
  3.1 增施有机肥
  将有机肥料作为一种产业化来经营,即利用家禽家畜粪便、生活垃圾、蔗叶还田、糖厂的滤泥等有机肥料的来源进行合理利用,有效降低有机肥的使用成本,从而确保能够在甘蔗种植上投入足够的有机肥,保证甘蔗高产高糖的同时,还能培肥土壤。
  3.2 按土配肥料
  具体就是指要在施肥之前,对土壤的特征进行科学测试,并以测试结果为基础,因地制宜地配比氮磷钾的比例,避免偏施情况的产生。而且合适的肥料配比,不仅能够为甘蔗的生长提供必须的养分,而且还可以使盲目施肥的现象有效减少,从而使施肥成本降低。对甘蔗的施肥用量应以土壤肥力为基础进行合理确定。西江农场的土壤多为红壤土、砾石红壤土,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5%-2.5%,ph4.8-6.8,碱解氮90-150mg/kg,速效磷3-8mg/kg,效钾60-8mg/kg,按高产栽培的技术需求,于甘蔗田内进行钙镁磷肥、氯化钾、尿素以及有机肥料等的施肥。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要在破垄松蔸以后进行宿根蔗地基的施肥,位置在蔗蔸的两边并覆盖3-4厘米的浅土,另外新植的蔗地基肥要在种植沟底进行施肥并保持均匀。应将有机肥与磷肥进行混匀堆沤以后,与其他基肥一次性同时施放。与此同时开追肥施放之用的10-12厘米小沟于距离蔗株根8-10厘米处,以利于培土工作的开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3.3 保证施肥量足够
  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肥料使用量与甘蔗采收率之间的关系,确保甘蔗每亩施肥量足够满足甘蔗的生长需求,从而保证甘蔗的产量与质量,避免因施肥过少造成甘蔗产量质量下降或是因施肥过多而造成浪费。
  3.4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肥计划
  根据西江农场的气候环境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施肥计划,计划包括西江农场的温度、降雨等自然条件。从而避免因施肥遇到雨季而造成施肥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在对甘蔗进行施肥过程中,实施开沟施肥,以保证肥料到达甘蔗根部,使甘蔗充分吸收肥料的养分,而在施肥到位后,必须加覆3-4厘米厚的薄土对其进行保护,也利于培土与甘蔗进一步吸收养分。
  3.5 掌握施肥技术与原则
  为提高施肥的效率和肥料的利用率,采取无机肥与有机肥集中施肥的方法,既减少了重复工作强度又能满足苗期所需的养分,即种植时将全部的有机肥和全部的磷肥部分的氮肥钾肥作基肥一次施下。而在甘蔗需要最大营养期论文联盟http://进行追肥,第一次追肥应在蔗苗生长出真叶,也就是4月份时进行追肥,需要注意的是追肥要将小培土与中耕除草结合进行,而第二次追肥则应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期间,此时甘蔗处于拔节伸长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追肥要结合20厘米高的大培土进行,即在蔗株基部利用碎土培实培高,形成龟背外形状,从而避免甘蔗在生长后期出现倒伏现象。除此之外,化学除草和地膜覆盖防旱灌水等配套措施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3.6 积极开发专用肥
  我场通过不断的施肥实践与配比实验,力争开发出甘蔗专用复合肥料,从而使肥料的利用率、针对性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西江农场地域较广,土壤土质情况分布不均,因此开发甘蔗专用肥是非常具有现实与积极意义的。不仅能够实现科学施肥的自主开发,而且还能合理将施肥中的浪费现象进行有效防止。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施肥措施,能够使西江农场的肥料使用率有效提高,从而在确保甘蔗高产高糖的同时,降低肥料施放的成本。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张程 [标签: 肥料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 甘蔗 施肥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有机拮抗肥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上思县甘蔗套种玉米模式发展研究
    试论当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存在问题和对…
    甘蔗乙醇的领军国家—巴西
    当甘蔗“变成”塑料
    杨义成:“甘蔗男孩”挺进美国一流大学
    澜沧县甘蔗原料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